浅谈自我教育对留学生教育的重要性

2014-11-07 14:41孙茜
学理论·下 2014年10期
关键词:自我教育主观能动性实现途径

孙茜

摘 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来华留学人员不断增加,留学生的教育也变得日趋重要。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自我教育在留学生教育中的重要性:第一,自我教育的内涵。第二,留学生自我教育的必要性。第三,留学生自我教育的实现途径。旨在通过对留学生自我教育的分析,让留学生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积极、主动的在华学习。

关键词:自我教育;实现途径;留学生;主观能动性

中图分类号:G7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30-0191-02

一、教育与自我教育

21世纪的今天,文化是一个民族创造力和智慧的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影响力日趋显著,来华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数逐年递增。在这种新的国际大融合的形势下,如何对来华留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教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人格与道德,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和行为模式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后天努力而形成的。這个后天便是指教育,教育又包括他人教育和自我教育。

关于自我教育的定义虽然不尽相同,但也都具有共通点。有人认为自我教育,就是学生将自己作为德育的对象,自己提出任务,主动采取措施,培养优良品德,克服不良品德的行为过程[1]。其他人认为自我教育是指学生通过自我学习,自我反思,自我评论,自我认识,并在教育者的指导下,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为了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而进行的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活动[2]。

上述这两个关于自我教育的定义大都把重点放在品德方面。尽管品德养成是自我教育的重要方面,但自我教育还包含其他很多方面。笔者认为,自我教育应该是每个行为主体,把自身作为教育对象,通过对社会价值标准和自我发展的需要的自我认知、自我反思、自我评价、自我控制进而完成自我实现的思维与实践过程。

自我教育的意义重大,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是由他人教育和自我教育构成的统一体“,“没有自我教育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3]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上的唯物辩证法理论,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外部条件,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因此,真正教育的有效性并不仅仅取决于外在的教师讲授,而更多地在于学生的自我教育。只有当学生对自身行为通过自我评价有了深刻的认知,自我教育才开始发挥作用。

二、留学生自我教育的必要性

来华留学生进入大学的年龄与中国学生相仿,更多情况下,留学生会比中国学生年龄大些,生理心理偏于成熟,有了很强的自我认知,并渴望得到来自社会和他人的尊重与信任,这些要素是在留学生中开展自我教育的必要前提和良好基础。但是,来华留学生在价值体系、行为模式上与中国学生相比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更加表明在来华留学生中进行自我教育的必要性。

1.社会文化环境的差异

每个行为主体都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成长起来的,这个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决定与制约着个人的思想道德意识、价值评判标准和行为模式。社会文化环境的巨大差异使得每个个体都带有民族中心主义的概念,每个来华留学生都会或多或少,自觉不自觉的具有本民族文化优越的潜意识,总是以自己的社会文化为镜子来映照其他国家的文化,因此,来华留学生的跨文化不适应性是先天就具有的,是无法避免的,而中国现代教育中的填鸭式、输入式教育都难以在来华留学生身上发挥应有的效应。此时,对来华留学生采取自我教育这一举措显得举足轻重。

2.留学生自我意识增强

学生的自我意识是进行自我教育的前提,一个人的自我意识越是正确,就越能客观地认知自己的优点与缺点,自我教育就越能发挥积极效用。来华留学生中,特别是欧美留学生拥有较强的自我意识,这是他们长期处在平等、宽松、自由的家庭氛围和社会环境中耳濡目染形成的。他们从小就具有很强的自我认知能力,知道自己该朝哪个方向发展,自己作决定的能力较强,而中国学生对家长与老师的依赖感会比较强,往往自己难以对事情独立做出判断与决定。来华留学生与中国学生的差异,决定了来华留学生在自我教育上有更强的适应性与有效性。

3.个体独立性的影响

中国学生一般都居住在校园里,除了以班级为单位,还存在社团、党组织等群体。除了班级辅导员、系科教务员外,还有团委、党组织的人与他们接触,因此中国学生的群体意识较强。在这种情况下,他人教育会起到较大的作用。但是来华留学生则不然,他们分散居住在城市的每个角落,除了上课与老师、同学有接触外,其余时间大都以独立的个体存在,在这种情况下,他人教育难以发挥其应用的效用。

上述三个因素表明,对中国学生适用的他人教育并不能照搬到来华留学生的身上。只有激发留学生的内在学习驱动力,调动留学生自我教育的主观能动性,才能真正发挥教育的效力。

三、留学生自我教育的实现途径

1.引导学生确定目标

自我教育的目标是个体为自我教育而设定的预期结果。明确的目标是激发自身主体性的重要因素。因此,让留学生先设定明确的目标,是他们进行自我教育的前提。自我教育的目标,决定了自我教育的方向和任务,规定了一定时间内个体自我教育的主要内容,也是自我评价的参照和尺度。明确的自我教育目标,对进行自我教育的个体具有导向、规范和激励的作用。

首先,受留学生学习与生活特点的影响,他们的目标应该是短期的,在一定时间内可以被考核与评价的。留学生来到陌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有着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的压力,这需要他们分层次、选择自身最迫切需要实现的预期结果作为努力的方向,根据自身个体的特点,需要确定那些经过努力、经过实践可及的目标。反之,如果这个目标比较遥远,与自我教育主体的当下现实需要相差甚远的话,就难以发挥目标在自我教育中的激励和规范功能。

其次,自我教育的目标设定要适中。目标定位应定在适当高于估计有可能达到的目标,太高的定位容易超出个体的能力范围,那么自我教育的主体就无法获得成就感,甚至会自暴自弃、心灰意冷。同样,太低的定位让自我教育的主体轻而易举就可实现,其自我效能感同样不能被满足,也有无法调动个体发挥自身的潜能。

2.发挥自我教育的群体功效

自我教育包括个体的自我认知、反思与评价,也包括留学生群体之间的相互学习与影响。群体由个体组成,个体不能脱离群体而独立存在。个体与群体之间是相互依赖的关系。一方面,个体乙是个体甲进行自我认知的参照系,个体在与别人的比较中才能清晰的认识自我。另一方面,个体还在他人对自我的态度、感情和评价中认识和反思自我,并极有可能参照别人的评价体系来调整自我。因此,自我教育需要将个体和群体有机结合起来,既要发挥群体成员对每个个体自我教育的影响作用,又要发挥个体自我教育对所属集体的影响作用。

对留学生而言,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发挥个体与群体的相互影响作用:

第一,发挥好榜样的示范作用。同龄人之间的互相学习与影响是自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留学生当前的年龄,正处于认识第二个断乳期,其特点是逆反心理,展示自我,反抗权威。此时,班主任、辅导员等的他人教育并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相反,同龄人的榜样作用却能发挥群体功效,对个体产生刺激或示范,促使其反思与调控自身行为,形成集体意识和群体效应。

第二,发挥留学生社团的核心力量。学生组织和社团是留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场所。留学生可以自己设计和组织各种社团,并定期开展各种社会活动,这不仅锻炼了留学生的组织能力,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也通过老生带新生,提升了留学生的自我归属感和人际交往能力,帮助刚进校的留学生尽快适应环境。

第三,形成良好班风。良好班风是有利于形成自我教育的浓郁氛围。一个具有良好氛围的班集体,其所营造出的优良学风、作风会对班级中的每个个体产生影响作用。在班风建设中,应在事前定出明确的要求和规矩,通过学院规章制度和班级公约等规范留学生的日常行为,为自我教育提供依据。再者,在班集体中要永阳正气,严肃批评各种歪风邪气,应调动留学生的主动性,通过辩论讨论等形式,让留学生明辨是非,发挥群体内成员之间的互帮互助作用。并且,可以在班集体内开展轻松活泼的文娱活动,对留学生在活动中的优秀表现予以肯定与褒奖,强化个体自我调适功能,同时也增强了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3.发挥教师的教育引导作用

提倡学生的自我教育,并不意味着教师的他人教育可以完全放手。一方面,要尊重留学生的主体性,调动留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也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尽管中西方文化价值观具有极大差异,但是面对同一个自然世界,必然在很多方面都有着相通的价值判断标准。教师可以提炼概括出超意识形态、文化差异的共同价值观,通过入学教育、平常谈心等对留学生进行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的和风细雨般的教育。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不断发掘留学生的优点,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表扬,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调动留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自我教育需要有非常重要的强有力的促进因素—自尊心、自我尊重感、上进心”[4]。

4.通过实践进行自我教育

自我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实践活动,包括学习实践、生活实践和社会等。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德育研究中心主任詹万生认为“课堂教育不完全等于教育,教育的本身是实践,缺少实践环节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5]。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人的自我意识来自于实践,同时受到实践的检验。显然,自我教育的个体只有在生活实践、学习实践和社会实践中才能真切感受自己、认知自己与评价自己。个体如果缺少社会实践,认识问题必然带有主观性和片面性,容易在寻找自我和认识社会方面出现断层。留学生不仅要学习汉语言等文化知識,更应该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去熟悉中国文化,深入认识中国文化,理解它与其他文化的客观差异。

参考文献:

[1]王登勤.试论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2010(1):58.

[2]任明良.中学生自我教育方法探究[J].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68-69.

[3]苏霍姆林斯基.少年的教育和自我教育[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4:30.

[4]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周集,等,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207.

[5]任明良.中学生自我教育方法探究[J].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68-69.

猜你喜欢
自我教育主观能动性实现途径
研究性教学在口腔医学专科生生产实习中的应用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自我教育研究
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大学生自我教育目标设定研究
如何将创新阅读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
浅析我国公立医院在新医改下的财务管理目标和实现途径
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的途径
大学英语教学中分组讨论模式的研究
评估准则国际化的路径探索
自我教育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
中职学生良好习惯的自我教育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