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盛
摘 要:通过分析大学本科生党组织与科研小组相结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肯定了大学生党组织在科技创新活动中的核心作用和学生党员的旗帜作用,为创新大学生党建教育管理,加强大学生基层党组织建设拓展新途径进行有益探索。
关键词:大学本科生;党组织;科研小组
中图分类号:D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30-0099-02
对大学生组建科研小组或团队参加科研活动的研究已有不少,但还没有查阅到大学本科生党组织与科研小组相结合的有关研究。因此,开展对大学本科生党组织与科研小组相结合的研究,以新的结合模式促进大学生参加科研活动,充分体现大学生党组织在科研活动中的核心作用和学生党员的带头示范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开展本研究的必要性
1.加强大学生基层党组织建设,拓展新平台的需要。探讨学生党组织在科技创新活动和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发挥学生党组织在科技创新活动中的先锋模范帶头作用,将党员先进性教育渗透到科技竞赛中去。从竞赛组织、发动、协调到竞赛项目成员,都有学生党员参与,使他们严于律己,提高党性修养,充分发挥党员的先进性和模范性,拓展党员先进性教育的新平台。
2.实现中国科技梦的需要。党的十八大以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继往开来的历史交汇点上,明确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其中实现科技梦是构筑中国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凝结着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美好追求。实现科技梦,必须依靠科技人才的支撑,大学是科技人才的摇篮,因此,培养思想进步、技术过硬、敢于创新、乐于奉献的大学生党员科技人才是何等迫切。
3.创新党建教育管理模式,促进学风建设的需要。将科技创新活动与学生党建工作相结合,在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实践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将乏味的说教寓于具体的科技创新活动之中,是对党建教育管理的有效创新。另一方面,学生党员是大学生群体的精英和学生思想工作的排头兵,充分发挥学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学生党员的带头作用、骨干作用,激发其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内在动力。既能增强了学生党员的党性观念,又能发挥党员在大学生科研中的模范带头作用,达到了以科技竞赛促学风的效果。
4.理论联系实际,提升自我素质的需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学生所学的文化知识,必须通过实践来检验,通过将所学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得出自身的心得体会或理论,这才是自己真正学到的东西,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学生主动、认真、严谨、扎实的态度和甘于寂寞、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精神,以及自觉遵守严格的学术规范,敢于迎难而上,去伪存真的学术素养。
二、我校的具体做法
1.搭建四个平台,为学生党员和其他学生提供参加科研的舞台。(1)搭建学生党建工作创新立项活动平台。由学校党委组织部负责实施,全校学生党员参加,参照教师科研立项的形式,由各二级学院党委或学生党支部为单位,进行立项申报,然后由学校组织的专家组进行评审,确定立项项目及等级,并给予经费支持,其中重点项目经费4 000元/项,一般项目经费2 000元/项,以一年为期进行结题评比。(2)搭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研讨活动平台。由学校党委宣传部负责实施,校关工委、思想政治理论课部和校团委协助组织指导,以学生党员为主,普通学生为辅,共同参加有关理论的学习研讨,以科研论文的形式进行交流评比。(3)搭建实验室开放基金平台。我校从2003年起就设立了实验室开放基金,凡在我校就读的全日制普通本科生均可通过相关的实验室申请基金项目基金,项目主要资助各实验室提供的开放实验教学课题和学生自拟的实验课题,发现和培养优秀人才,完善我校创新人才培养机制。(4)搭建大学生“挑战杯”和“学生学术基金”平台。由校学生工作部和学校团委负责组织实施,全体学生参与的全国性在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由学校全日制普通生一至三年级学生参与的学生学术基金项目,学校对每一个获得立项的项目资助300—800元。
2.加强以学生党员为核心的创新团队组建,培养科技创新思维。我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立项活动平台是以二级学院为单位开展的,二级学院则以学生党支部(小组)为基础组建创新团队,主要有三个层次的团队,分别是:创新兴趣小组,创新社团,创新竞赛团队。以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学生党建创新团队组建为例,具体的组织架构模式如下:
■
图一 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学生党建创新团队组织架构
3.拓宽学生党员实践创新基地,实行“双导师”制。学校鼓励校企联合培养应用型人才,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开展了一系列产学研合作,联合建立实习基地、实验室,联合指导学生毕业论文(设计),联合开展学生科技竞赛。如我校生命科学学院党委在与学校有产学研合作的25家农业企业中,选择了广东腾骏动物药业有限公司等6家农业企业为项目研究实践企业,创建校外党员实践基地,探索校企合作教育培养学生党员新机制,充分发挥教师党小组、企业党员干部和学生党员在产学研合作中的主动性,建立和实行学生校企“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
再如: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广东好帮手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由广东好帮手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共建,好帮手公司每年提供5万元作为学生科技创新竞赛活动奖金,组织开展“好帮手”电子设计大赛、先进制造技术大赛等5大类学生科技竞赛,在加强学生党员的教育培养,提升学生素质,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过程中,推行校企“双导师”制。
三、取得的成效
1.学生党建与科技创新团队成绩显著。2012年,我校学生党建与科技创新团队获得省级以上科技文化竞赛奖108项,其中,国家级专利2项,国家级奖24项,包括特等奖1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11项,三等奖7项,省级奖82项。特别是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学生党建与科技创新团队多次代表学校加全国性竞赛,从2010年至2014年共获国家级奖励29项,省级奖励76项,其中学生党员人数占总获奖人数的55%。
2.学生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得到突显。一方面学生党支部(小组)战斗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以优秀的学生党员为团队核心,引导大学生勇于进入实验室,形成了以学生党员为核心的多样化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党支部在学风建设和科研活动中领导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充分体现,形成一个充满活力和战斗力的党员团队;一方面党员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在科研活动中,学生党员既是实践者,又是组织者、领导者,这要求他们要善于调动各方积极因素,整合力量,形成合力,并以自身的先锋模范作用,影响团队成员,凝聚团队力量,整体提升团队的科研实力。
3.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机制得到创新。将科技创新活动与学生党建工作相结合的基层党组织建设模式,是对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的一种很好的机制。将党员先进性教育渗透到科技竞赛中去,从竞赛组织、发动、协调到竞赛项目成员,都有学生党员参与,使他们严于律己,提高党性修养,充分发挥党员的先进性和模范性,增强了学生党员的党性观念,又能发挥党员在大学生科研中的模范带头作用,达到了以科技竞赛促学风的效果。
4.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学风得到了明显好转。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组建好的团队,拥有良好的平台,找到了好的努力方向,学习的积极性自然就增加了,通过营造科技创新氛围、培养科技创新思维、培养科技创新管理队伍、培养科技创新精神、培养创新设计综合能力等环节,对学风的促进是明显的。
5.拓宽知识面,学生综合素质大大提高。在培养学生科技创新思维、新精神、创新设计综合能力过程中,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增强了团队协作、社会交际能力,培养了严谨细致、认真负责、务实求真的科学态度,这为学生毕业后走向社会增添了技能,提升了素质。
四、面临困惑和解决措施
我校开展大学本科生党组织与科研小组相结合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面临着一定的困惑。如:如何保障创新经费的问题;如何将解决多头管理形成合力问题;如何调动指导教师积极性问题;如何拓宽实践途径问题等。针对这些问题,主要采取如下措施:
1.明晰学生党组织与科技创新主管部门。建议由学生工作部(学生处)为主管部门,具体负责学生党建、科研的指导与服务工作,避免由组织、宣传、学工、实验设备等部门多头管理的状况。
2.以制度的形式确保学生科研创新经费的投入。如我校就设立了学生实验室开放基金和学生学术基金,让有志于科研创新的党员、学生每年都可以积极申请立项。
3.以制度的形式肯定指导教师的辛勤劳动。以制度的形式,明确规定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党建科研创新团队的工作量计算方法,此外,在学生科研作品获国家、省级奖励后,还要给予指导教师相应的奖励,并在教师职称评定方面承认指导教师的工作业绩。
4.立足校园,放眼社会,积极拓展校外实践基地。立足校园是学生开展科学研究之本,但大胆地走出校园,多接地气,实现校企联动,即可拓宽学生科研实践的舞台,又可以引进企业资金,设立校外导师,给学生的好项目增加支持和指导的力量。
五、结论
开展大学本科生党组织与科研小组相结合的模式,能充分体现大学生党组织在科技创新活动中的核心作用和学生党员的旗帜示范作用,创新了大学生党建教育管理的新模式,拓展新平台,加强了大学生基层党组织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学校学风建设,为提升大学生自我素质,实现大学生的科技夢探索了新途径,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本科院校基层党建新模式。
参考文献:
[1]沙洪成.构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4(8).
[2]王天利,田育耕,曾苏玲.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133-135.
[3]金智林,翁建生,毛建国等.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0(8):204-205.
[4]季青春,眭国荣,丁楠.多维度探析理工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J].辽宁行政学院报,2011(8):113-
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