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秀云
摘 要: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幼儿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幼儿自出生时家长就应引导孩子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目前社会上还存在一些影响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因素,因此,家庭、幼儿园和社会因素应共同努力,齐心协力,让每个幼儿都慢慢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关键词:幼儿 良好行为习惯 培养方式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4(a)-0226-01
美国教育家约·凯恩斯曾经说过,“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可见,习惯对人生的成长有多么重要。一个人在小时候就养成的良好习惯,会促进他健康成长。因此,在幼儿时期就应引导孩子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种良好习惯一旦养成,对于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品德的陶冶、个性的形成都是至关重要。因此,作为家长和幼教老师,都应对幼儿进行科学训练和常规引导,使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为其日后全面发展和成才打坚实的基础。
1 影响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不利因素
人的行为习惯极易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幼儿也不例外,家庭、幼儿园、社区的环境都会给他的成长带来影响,好的环境有助于养成良好的习惯,坏的习惯也会限制他的健康成长,环境因素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环境中影响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不利因素有一些,生活亦教育,教育亦生活,家长和教师都应化弊为利,防止不利因素影响幼儿的健康成长。
1.1 家庭因素的影响
家庭是幼儿成长的第一环境,也是幼儿养成良好习惯摇篮,从出生到上幼儿园之前,幼儿基本上都在家庭里度过,爸爸妈妈还有爷爷奶奶姥爷姥姥是幼儿接触最多的人,他们的言行举止,都会给幼儿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家庭是幼儿的第一课堂,不过现实生活中,家庭里不利于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因素大大存在,比如,家里老人作为隔两辈的人,以前带孩子和教育孩子的有些理念已经很落后了,不适应新的时代,但老年人可能因为比较固执,还是喜欢用以前的手段和方法带孩子,比如轻易呵斥、恐吓孩子,这很容易伤害孩子幼小的自信心;家长初为人父母,加之独生子女的政策,对自己唯一的孩子过分宠爱、迁就等。
1.2 同伴群体的影响
幼儿在外玩耍,或者是上了幼儿园,周围同伴就是他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同伴的习惯就会给他带来很多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会有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有的幼儿在跟同伴交往时,不知不觉的就学会了他人的不良习惯。比如,在幼儿园内,有一个幼儿爱说脏话,慢慢别的孩子也会学说脏话了;有一个孩子爱打闹、抢东西,别的小孩也会向他效仿等。
1.3 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
现代社会里,大众传播媒介异常发达。电视里有些制作水平低劣的动画片、不健康的电视剧、手机和电脑里充满暴力的游戏,都会给幼儿的健康成长带来不利影响。报纸上就报道过有小孩看了《奥托曼》,从窗户往下跳;看了《喜羊羊与灰太狼》,学会了动手打人;有小孩看了《熊出没》,结果用斧头砍伤了自己的手指。可以说,很多幼儿身上的不良习惯,都是从电视电脑上学来的。
2 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
良好的行为习惯一旦养成,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对家庭和睦气氛的形成、对人口素质的整体提升,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2.1 良好行为习惯有利于幼儿健康成长
很多种因素制约着幼儿个体的健康成长,但习惯是其重要的基础,良好的习惯一旦形成,幼儿的成长将受益终身。俗话说,习惯成自然,著名学者竺可桢先生从小就做事认真,从小就养成了记日记的习惯,这种良好的习惯为他后来的科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鲁迅先生“随便翻翻”的读书习惯;华罗庚教授的刻苦自学习惯,这些都成为他们走上成功道路的基石。可见,进行习惯教育,是形成人的教养、构成个人个性和人格沉淀的平台,对于幼儿来说尤为重要。
2.2 良好行为习惯有助于家庭和睦
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但有利于幼儿成才,也有利于家庭的幸福。孔子曾经说过,“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可见古人都知道年少时就应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幼儿养成了良好行为习惯,一方面有助于他们健康成长,另一方面有助于在家里形成和睦的家庭气氛。比如,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能收拾房间、洗衣服、做简单的饭菜,能洗刷餐具、扫地、倒垃圾,主动帮助家长干力所能及的事情,看到孩子能这样做,家长肯定看在眼里,喜在心头?
2.3 良好行为习惯有助于人口素质的提升
行为习惯涉及人的修养,涉及人际关系,良好行为习惯能够有利促进国家的安定团结和社会的稳定发展。幼儿最终会长大,会成为社会的主人,现在,社会上出现人口素质下降、道德滑坡的情况,假如每个幼儿都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等他们长大后进入社会,无疑我们的下一代将会是高素质的知识群体,一代接一代的话,我们社会中人口素质就会得到总体提升。
3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办法
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是一个是循序渐进、逐步积累、逐渐定型的过程,幼儿要想形成良好的习惯,从他出生的那一刻就应该开始培养,需要家庭成员的齐心协力,需要家庭和幼儿园的共同努力,也需要社会因素的大力关注。
3.1 家庭成员应统一思想,齐心协力
良好习惯的培养需要家庭成员之间统一认识,这样才不会使幼儿产生困惑。同幼儿交流时,不能爸爸说一套,妈妈说一套,爷爷奶奶或姥爷姥姥又是一套,这种家庭分歧很容易就把正确的教育方式变成不正确,首先家长得达成统一意见,共同制定措施,引导幼儿形成良好行为习惯。幼儿学习吃饭、做简单的劳动时,不能呵斥,应多加鼓励,多陪他玩游戏,陪他阅读,久而久之,幼儿就在日常生活中形成了良好行为习惯。
3.2 幼儿园和家庭共同努力
幼儿到了适龄期,家长就应该把孩子送进幼儿园,开始全新的集体生活,切莫因为过分溺爱孩子,让幼儿晚上或不上幼儿园,尽管社会上有些幼儿园发生了一些不良事件,但幼儿园教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还是很有帮助的。幼儿园有助于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时间观念,学习简单的劳动、养成爱动手的习惯,学习讲卫生的好习惯,以及讲文明懂礼仪的习惯。
3.3 社会因素的关注
幼儿的成长离不开社会环境。國家广电总局应该加强幼儿类节目的审查,保证幼儿看到健康、活泼、动感、充满正能量的动画剧;加强社会风气的引导,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加强对幼儿园的监督与管理,防止不良行为的发生,等等。
总而言之,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持之以恒的反复训练、巩固,任重而道远,相信只要家庭、幼儿园和社会多方努力,每个幼儿都会在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有所收获。
参考文献
[1] 石向东,许凯.从社会性发展看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J].教育导刊,2006(6).
[2] 王巍.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研究[J].科技信息,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