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
(沈阳军区兴城疗养院疗养三科,125000)
葛根素联合化学药物治疗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王敏
(沈阳军区兴城疗养院疗养三科,125000)
目的 通过比较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药物临床疗效及患者血液流变学变化,探讨葛根素联合化学药物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5例,治疗组使用葛根素、依达拉奉及奥扎格雷钠;对照组使用依达拉奉和奥扎格雷钠,对得到的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变化3个方面,治疗组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脑梗死收效显著,该方法安全可行,具有临床实用意义。
葛根素;依达拉奉;奥扎格雷钠;脑梗死
脑梗死是缺血性卒中的总称,由于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缺血性坏死或脑软化,出现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体征[1]。属于祖国医学“中风病”范畴。近年来临床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取得了一定的疗效,我院亦采用该方法进行治疗,化学药物使用依达拉奉加奥扎格雷钠,中药使用葛根素注射液。结果显示,与化学药物治疗相比较,中西医结合疗法疗效更为显著,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130例,无脑出血,心肝肾功能良好,精神较好。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5例。治疗组男34例,女31例,年龄47~68岁,平均55.1岁;对照组男33例,女32例,年龄51~70岁,平均57.8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主要伴随疾病及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使用依达拉奉30 mg加生理盐水100 mL静滴,2次/d,奥扎格雷纳80 mg加生理盐水100 mL静滴,2次/d,葛根素300 mg加生理盐水500 mL静滴,1次/d。对照组使用依达拉奉30 mg加生理盐水100 mL静滴,2次/d,奥扎格雷纳80 mg加生理盐水100 mL静滴,2次/d。14 d为1个疗程,其他辅助治疗措施均相同。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 按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临床功能缺失程度评分标准》[2]进行评分并疗效观察,基本痊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病残程度为0级;显著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病残程度为1~3级;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无变化: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或增加18%以内;恶化:功能缺损评分增加18%以上。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治疗组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表1)
2.2 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比较(表2)
2.3 治疗组与对照组血液流变学变化(表3)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S,分)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S,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1)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2)P<0.05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65) 27.24±7.01 11.66±3.191)治疗组(n=65) 26.41±6.43 8.35±2.921)2)
现代医学认为多数脑梗死是以脑动脉粥样硬化为基础,当血液黏性增加、流动减慢时可形成血栓,进而导致大脑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细胞坏死而发病,应在最短时间内改善脑组织血液供应、抢救濒临死亡的脑细胞。而国内脑梗死患者6 h内就诊率仅为15%[3]。因此对于不能及时就诊接受溶栓治疗的患者,清除自由基、抑制血栓进一步形成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依达拉奉具有自由基清除和抑制脂质过氧化的作用,可以抑制脑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神经细胞)的过氧化作用和延迟性神经细胞死亡,并且可以减轻脑缺血和脑缺血引起的脑水肿和组织损伤,在各种脑缺血模型中显示出对脑缺血有着非常好的保护作用[4]。奥扎格雷钠为选择性血栓素合成酶抑制剂,通过抑制血栓烷A2的产生及促进前列环素的生成而改善两者间的平衡失调,具有抗血板聚集和扩张血管作用。能抑制大脑血管痉挛,增加大脑血流量,改善大脑内微循环障碍和能量代谢异常[5]。在传统医学上,脑梗死属于中风范畴,多为机体阴阳失调、脏腑功能紊乱、气虚血瘀所致[6]。有研究报道[7],本病的病机是本虚标实,主张本病多是气虚血瘀所致。脑梗死急性期多以邪实为主,邪实虽有风、火、痰、瘀、气之分,而痰热为主要致病因素,但以气机逆乱为病机特点[8]。葛根素为中医领域比较常用的治疗药物,它是从豆科植物野葛或甘葛藤根中提出的一种黄酮苷,有扩张冠状动脉,对抗血管痉挛,增加血流量,改善缺血区的血液供应,降低血小板聚集性,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等药理作用[9],对缺血性脑血管病变葛根素可使缺血病灶得到血供,近而保护脑组织功能。
本研究显示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3个角度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在“西医病诊断+中医辨证诊断”模式的指导下,依达拉奉+奥扎格雷钠+葛根素获得了较依达拉奉+奥扎格雷钠更好的疗效,且该疗法不良反应较低,值得临床推广。
表2 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比较
表3 治疗组与对照组血液流变学变化
[1]王维治.神经内科[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34.
[2]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7,13(1):3-4.
[3]杨明秀,陈红,周莹,等.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140例疗效评价[J].内科,2011,6(6):535-537.
[4]杨庆宇,梁冰,潘攀,等.依达拉奉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J].中华全科医学,2012,10(9):1360-1363.
[5]石国霰,杨小燕.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慢性病学杂志,2013,14(12):937-938.
[6]邓艳梅.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3,19(2):87-88.
[7]苏占清,张毅欣,杨宁,等.急性脑梗死中医病机初探[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6(3):175-177.
[8]高秀兰,张春玲,戴奎歆,等.泻热化痰方对急性脑梗塞痰热证的临床观察和对sICAM-1影响[J].四川中医,2009,27(5):75-77.
[9]胡锐,雷洁,赵勤,等.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Meta分析[J].中药药理与临床,2012,28(3):111-113.
2014-05-13)
1005-619X(2014)11-0989-02
10.13517/j.cnki.ccm.2014.1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