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小俊
摘 要:随着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和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地方性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亟需调整。但目前,地方性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定位不清、专业设置缺乏特色、课程体系设置不够科学、教学管理运行机制缺乏柔性和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等问题。为更好地服务社会,地方性本科院校应精准办学定位、打造特色专业、科学设置课程体系、改进教学管理运行机制和完善实践教学环节,为社会提供适应性强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市场需求;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8-0195-03
在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发展的浪潮下,作为普通本科教育中数量众多的地方性本科院校,承载着越来越多的教育责任和使命。为了更好地立足地方服务社会,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输送有用的人才,越来越多的地方性高校不断推进教育改革,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将办学的重点放在特色教学和社会服务方面,以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和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台州学院作为一所地方性本科院校,坚持“地方性、应用性、综合性、高教性”的办学定位,近年来,也一直致力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以期向社会输送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不断提高其社会服务能力。本文以台州学院为例,针对地方性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不足,提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相关建议。
一、地方性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高等教育的形势和任务也发生了调整,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对人才的知识结构和层次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对以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地方性本科院校来说,其人才培养模式也亟需调整。
1.高校定位较为宽泛,不够精准
高校精确和清晰的定位是构建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前提和基础。目前,绝大多数地方性本科院校将自己定位为地方性、应用性本科院校,但对“地方性”和“应用性”的内涵并没有完全的理解和充分的认识,导致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不能因地制宜地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特色不鲜明,趋同化现象较为明显。在实际管理中,较多的地方性高校受现行大学评价指标体系的影响,不顾自身办学条件,没有充分考虑区域产业结构和市场需求,往往偏重科研而轻教学,导致老师忙于发论文、忙于做课题、拉项目,真正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在教学上的越来越少,以致培养的人才质量差强人意,知识运用能力较差,很难适应行业和社会发展需求,不能有效地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比如台州学院,虽为教学研究型的高校,本应更加侧重于教学,同时兼顾科研水平的提升,但在实际管理时,对教师的岗位设置和职称评审等更注重论文、科研项目和成果及著作等内容的考核。
2.专业设置较为传统,缺乏地方特色
目前,绝大多数地方性高校仍沿袭传统学科专业设置方式,所设置的专业与全国性综合大学所设的专业相似度高,没有将专业建设与行业发展和社会需求紧密结合起来,也未充分考虑办学历史和办学条件,缺乏特色,难以形成自身优势,受地域和办学基础影响,在激烈的高等教育竞争中难以吸引优质生源。
在申请新专业时,往往缺乏前瞻性和规划性,未考虑不同学科的有机融合,形成特色专业。在专业设置时,也很少听取地方政府、企业和行业等的声音,难以将新专业与区域经济、社会和文化建设有效地结合起来,缺乏本土化,影响学校的地方服务能力。
3.课程体系的设置较为随意,缺乏科学性
目前,绝大多数地方性高校依照“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进行建设。但对于平台和模块的课时应如何进行合理分配往往缺乏严谨的分析和考量,分配时难免有一些随意性。相对来说,地方性高校的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等平台建设的课程授课教师师资较为充裕,而在模块建设方面,因为受地域较为偏远、师资力量较为薄弱以及校企合作不够深入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模块课程的开设往往缺乏系统性,甚至出现因人设课的现象。另外,整个课程体系的设置也未能与就业需求、市场需求有效对接,造成部分脱节,使得培养出来的学生在进入社会、企业就职时需要一个较长的适应期和较多的职业培训,影响招聘单位对学校和学生的整体评价,影响学生的就业前景。
4.教学管理运行机制较为刚性,缺乏柔性管理
良好的教学管理运行机制能有效的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但目前,地方性高校在教学管理过程中主要偏重于课堂教学的管理。对于学生,大多数地方性高校平时主要注重出勤率、课堂秩序等的检查,期末的考核比较偏重对书本和教材的知识掌握,而运用理论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核非常欠缺,导致多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注重知识的记忆,甚至一部分学生在考试前只要“临时抱佛脚”就能基本应付下来,最终导致知识只是短暂的记忆更谈不上应用了,最后演变成“上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考了就忘记”。针对教师,大多数地方性本科院校主要进行常规管理,如上、下课是否准时,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大纲要求,教学信息量是否充足,教学进度是否按计划进行,课外作业是否适量布置以及修改、试卷是否规范等。从管理内容看,更多的是量上的简单管理,对质上没有具体严格的要求。以台州学院为例,对教师主要进行上、下课时间是否准时、上课教学五大件(教材、学生名册、教学进度表、课件和教案)是否齐全、课外作业是否适当布置等方面的检查,至于教学方式是否妥当、课件制作是否精美,教案内容安排是否合理,作业修改是否认真、仔细和及时,则很少跟进检查,导致很多的制度形式多于实质。
5.实践教学环节较为薄弱,缺乏深度
在地方性高校的教学改革中,实践教学环节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不管是总课时安排,还是实践形式和实践内容等都有了明显的变化,但实践教学环节仍较薄弱,不够完善。大多数地方性本科院校的校内实验室建设经费投入不断追加,硬件明显改善,但实验室的开放性不强,往往仅仅在授课时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课后开放度不够,导致实验室的利用率不高。而校外的实践教学基地和平台虽然数量在不断增长,但整体的实践效果并不理想。主要表现为实践的目的不是很明确,实践的方式比较单一,比如考察、参观,走马观花,流于形式,学生参与度不高,实际效果差强人意。因为实践运行机制不够合理,缺乏与所学课程和理论的有机融合,开展的方式又比较零散,呈点状式,也缺乏完整性,学生对实践活动的整体满意度不高。以台州学院为例,目前实践教学形式已日益多样化,有课堂实验、学科竞赛,专业见习、毕业实习、课程的调研活动等,但很多实践活动的目的性不明确,前期的准备也不够充分,加上实践过程管理不是很严格,导致实践的效果并不理想。endprint
二、地方性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建议
1.进一步明确和准确定位高校办学目标,使得目标更加清晰、更加切合实际
目标越明确清晰,实施时方向性越强,越能够做到有的放矢,目标越明确清晰,思想越容易统一,形成共识,行动统一,越容易产生合力,越有利于目标的实现。因此,地方性高校应对其“地方性”和“应用性”的办学定位做出更加明确的解读,提出更加清晰的目标,并对其进行细化和分解,制定具体的措施和实施方案,增强其可操作性。在明确学校定位和发展目标过程中,要尽量做到精准,要切合实际,避免盲目攀比,求高求大,要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同时要充分考虑本校的发展历史和发展进程,要利用学校已有办学优势,要突出地方特色,找准位置,演好角色,真正做到“立足地方、服务地方”,加强与地方的沟通和紧密合作,提高地方认同度,形成特有的竞争力,实现校地良性互动。
2.打造特色专业,提高学校影响力、竞争力
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特点,深入分析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分析专业的发展前景,将学校自身优势和地方资源有机融合,找准着力点,设置与市场需求相对应的新专业或调整和优化传统专业,要利用已有的办学基础,打造出独有的地方特色,为地方的发展培养“易上手、会思考”的有用人才,树立好口碑,打响专业品牌,形成相对优势,为专业发展争取更多的资源,提高学校吸引力和竞争力。
在专业发展和转型过程中,要充分听取地方政府、研究机构、企业及行业各方的建议和意见,专业的建设应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行业特点和产业发展规律,要具有前瞻性,考虑不同学科专业之间的交叉性,不跟风,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发挥特色。要充分利用地方各界资源,加强校地联合,实现人才、场地、设施等资源的共享,促进专业可持续发展。
3.设置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适应经济社会对人才的多元化需求
要合理分配平台类和模块类课程的课时。对于平台类课程要拓宽口径,强化不同学科的交叉和渗透,实施通识教育,打破不同学科的条块分割,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素养。对于模块类课程,要进行深入、及时、细致的市场调研,设置与社会需求有效对接的具有灵活性的专业课程,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强师资力量,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在课程内容上,要及时更新知识点,要注重理论和实际的结合,增强实用性,以适应经济社会对人才的多元化需求。
4.改进教学管理运行机制,提高教学整体质量
改变目前较为单一的教师和学生考核评价机制,改进现行的教学管理机制,增加管理灵活性。就学生而言,除了对其课堂出勤率、课堂秩序的维护程度和课堂知识掌握程度等进行检查和考核外,要将考核内容延生到课堂之外的自主学习、社会参与度以及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多方面,实现课程考核从单纯“知识掌握”考核向“知识、能力、素质”综合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转变,对学生(下转200页)(上接196页)严要求,改变目前因考核单一导致部分学生“临时抱佛脚”应付了事、“得过且过”的现象。就教师而言,要注重教学有效性和技能性的考核。除了进行日常师德规范管理以外,应经常组织教师之间的交流、学习,相互听课和评课,集思广益,寻求更加有效的教学方式,提高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水平。至于教学内容安排,应提倡同类或相关课程教师之间的合作和资源共享,通过共同研究探讨,使的教学内容安排主次更分明,结构更合理,条理更清晰。另外,要加大教师校外体验或社会服务方面的考核。因为社会服务是高校的一大功能之一,尤其是地方性本科院校,应更加突出这一功能,同时,教师通过社会服务方式能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如果融汇到课堂讲解,会丰富课堂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因此,加强校外体验或社会服务的考核必然会使更多的教师愿意走出去。通过这种渠道往往能培养出专业知识扎实、教学功力深厚、眼界开阔的多面手,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教学质量能得到大大改观。
5.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既需要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也需要学生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和适应性。因此,实践教学环节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地方性本科院校一方面应进一步加大校内实践教学硬件投入,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的人力和时间的投入,尤其是要加强课内课外相结合,提高实验室、设备的开发度和利用率,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师资培训,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将校内实践教学环节切实落到实处,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强校外实践合作平台建设。除常见的实践基地外,可以适当考虑校企、校地的深入合作如共建实验室、共同咨询室、共同培养、共同定制等方式取长补短,使得人才培养更有针对性。要健全实践教学管理制度,确保实践的目的明确,实践的方式多元化、实践的时间更加灵活,实践合作时应加强密度和深度,提高实践的实际效果,最终实现双赢。
参考文献:
[1] 任条娟,刘斌.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构建的思考——以浙江树人大学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11,(2):21-22.
[2] 陈艳秋,李鸣欣.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6):112-114.
[责任编辑 安世友]endprint
二、地方性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建议
1.进一步明确和准确定位高校办学目标,使得目标更加清晰、更加切合实际
目标越明确清晰,实施时方向性越强,越能够做到有的放矢,目标越明确清晰,思想越容易统一,形成共识,行动统一,越容易产生合力,越有利于目标的实现。因此,地方性高校应对其“地方性”和“应用性”的办学定位做出更加明确的解读,提出更加清晰的目标,并对其进行细化和分解,制定具体的措施和实施方案,增强其可操作性。在明确学校定位和发展目标过程中,要尽量做到精准,要切合实际,避免盲目攀比,求高求大,要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同时要充分考虑本校的发展历史和发展进程,要利用学校已有办学优势,要突出地方特色,找准位置,演好角色,真正做到“立足地方、服务地方”,加强与地方的沟通和紧密合作,提高地方认同度,形成特有的竞争力,实现校地良性互动。
2.打造特色专业,提高学校影响力、竞争力
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特点,深入分析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分析专业的发展前景,将学校自身优势和地方资源有机融合,找准着力点,设置与市场需求相对应的新专业或调整和优化传统专业,要利用已有的办学基础,打造出独有的地方特色,为地方的发展培养“易上手、会思考”的有用人才,树立好口碑,打响专业品牌,形成相对优势,为专业发展争取更多的资源,提高学校吸引力和竞争力。
在专业发展和转型过程中,要充分听取地方政府、研究机构、企业及行业各方的建议和意见,专业的建设应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行业特点和产业发展规律,要具有前瞻性,考虑不同学科专业之间的交叉性,不跟风,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发挥特色。要充分利用地方各界资源,加强校地联合,实现人才、场地、设施等资源的共享,促进专业可持续发展。
3.设置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适应经济社会对人才的多元化需求
要合理分配平台类和模块类课程的课时。对于平台类课程要拓宽口径,强化不同学科的交叉和渗透,实施通识教育,打破不同学科的条块分割,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素养。对于模块类课程,要进行深入、及时、细致的市场调研,设置与社会需求有效对接的具有灵活性的专业课程,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强师资力量,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在课程内容上,要及时更新知识点,要注重理论和实际的结合,增强实用性,以适应经济社会对人才的多元化需求。
4.改进教学管理运行机制,提高教学整体质量
改变目前较为单一的教师和学生考核评价机制,改进现行的教学管理机制,增加管理灵活性。就学生而言,除了对其课堂出勤率、课堂秩序的维护程度和课堂知识掌握程度等进行检查和考核外,要将考核内容延生到课堂之外的自主学习、社会参与度以及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多方面,实现课程考核从单纯“知识掌握”考核向“知识、能力、素质”综合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转变,对学生(下转200页)(上接196页)严要求,改变目前因考核单一导致部分学生“临时抱佛脚”应付了事、“得过且过”的现象。就教师而言,要注重教学有效性和技能性的考核。除了进行日常师德规范管理以外,应经常组织教师之间的交流、学习,相互听课和评课,集思广益,寻求更加有效的教学方式,提高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水平。至于教学内容安排,应提倡同类或相关课程教师之间的合作和资源共享,通过共同研究探讨,使的教学内容安排主次更分明,结构更合理,条理更清晰。另外,要加大教师校外体验或社会服务方面的考核。因为社会服务是高校的一大功能之一,尤其是地方性本科院校,应更加突出这一功能,同时,教师通过社会服务方式能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如果融汇到课堂讲解,会丰富课堂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因此,加强校外体验或社会服务的考核必然会使更多的教师愿意走出去。通过这种渠道往往能培养出专业知识扎实、教学功力深厚、眼界开阔的多面手,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教学质量能得到大大改观。
5.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既需要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也需要学生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和适应性。因此,实践教学环节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地方性本科院校一方面应进一步加大校内实践教学硬件投入,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的人力和时间的投入,尤其是要加强课内课外相结合,提高实验室、设备的开发度和利用率,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师资培训,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将校内实践教学环节切实落到实处,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强校外实践合作平台建设。除常见的实践基地外,可以适当考虑校企、校地的深入合作如共建实验室、共同咨询室、共同培养、共同定制等方式取长补短,使得人才培养更有针对性。要健全实践教学管理制度,确保实践的目的明确,实践的方式多元化、实践的时间更加灵活,实践合作时应加强密度和深度,提高实践的实际效果,最终实现双赢。
参考文献:
[1] 任条娟,刘斌.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构建的思考——以浙江树人大学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11,(2):21-22.
[2] 陈艳秋,李鸣欣.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6):112-114.
[责任编辑 安世友]endprint
二、地方性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建议
1.进一步明确和准确定位高校办学目标,使得目标更加清晰、更加切合实际
目标越明确清晰,实施时方向性越强,越能够做到有的放矢,目标越明确清晰,思想越容易统一,形成共识,行动统一,越容易产生合力,越有利于目标的实现。因此,地方性高校应对其“地方性”和“应用性”的办学定位做出更加明确的解读,提出更加清晰的目标,并对其进行细化和分解,制定具体的措施和实施方案,增强其可操作性。在明确学校定位和发展目标过程中,要尽量做到精准,要切合实际,避免盲目攀比,求高求大,要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同时要充分考虑本校的发展历史和发展进程,要利用学校已有办学优势,要突出地方特色,找准位置,演好角色,真正做到“立足地方、服务地方”,加强与地方的沟通和紧密合作,提高地方认同度,形成特有的竞争力,实现校地良性互动。
2.打造特色专业,提高学校影响力、竞争力
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特点,深入分析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分析专业的发展前景,将学校自身优势和地方资源有机融合,找准着力点,设置与市场需求相对应的新专业或调整和优化传统专业,要利用已有的办学基础,打造出独有的地方特色,为地方的发展培养“易上手、会思考”的有用人才,树立好口碑,打响专业品牌,形成相对优势,为专业发展争取更多的资源,提高学校吸引力和竞争力。
在专业发展和转型过程中,要充分听取地方政府、研究机构、企业及行业各方的建议和意见,专业的建设应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行业特点和产业发展规律,要具有前瞻性,考虑不同学科专业之间的交叉性,不跟风,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发挥特色。要充分利用地方各界资源,加强校地联合,实现人才、场地、设施等资源的共享,促进专业可持续发展。
3.设置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适应经济社会对人才的多元化需求
要合理分配平台类和模块类课程的课时。对于平台类课程要拓宽口径,强化不同学科的交叉和渗透,实施通识教育,打破不同学科的条块分割,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素养。对于模块类课程,要进行深入、及时、细致的市场调研,设置与社会需求有效对接的具有灵活性的专业课程,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强师资力量,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在课程内容上,要及时更新知识点,要注重理论和实际的结合,增强实用性,以适应经济社会对人才的多元化需求。
4.改进教学管理运行机制,提高教学整体质量
改变目前较为单一的教师和学生考核评价机制,改进现行的教学管理机制,增加管理灵活性。就学生而言,除了对其课堂出勤率、课堂秩序的维护程度和课堂知识掌握程度等进行检查和考核外,要将考核内容延生到课堂之外的自主学习、社会参与度以及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多方面,实现课程考核从单纯“知识掌握”考核向“知识、能力、素质”综合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转变,对学生(下转200页)(上接196页)严要求,改变目前因考核单一导致部分学生“临时抱佛脚”应付了事、“得过且过”的现象。就教师而言,要注重教学有效性和技能性的考核。除了进行日常师德规范管理以外,应经常组织教师之间的交流、学习,相互听课和评课,集思广益,寻求更加有效的教学方式,提高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水平。至于教学内容安排,应提倡同类或相关课程教师之间的合作和资源共享,通过共同研究探讨,使的教学内容安排主次更分明,结构更合理,条理更清晰。另外,要加大教师校外体验或社会服务方面的考核。因为社会服务是高校的一大功能之一,尤其是地方性本科院校,应更加突出这一功能,同时,教师通过社会服务方式能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如果融汇到课堂讲解,会丰富课堂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因此,加强校外体验或社会服务的考核必然会使更多的教师愿意走出去。通过这种渠道往往能培养出专业知识扎实、教学功力深厚、眼界开阔的多面手,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教学质量能得到大大改观。
5.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既需要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也需要学生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和适应性。因此,实践教学环节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地方性本科院校一方面应进一步加大校内实践教学硬件投入,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的人力和时间的投入,尤其是要加强课内课外相结合,提高实验室、设备的开发度和利用率,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师资培训,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将校内实践教学环节切实落到实处,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强校外实践合作平台建设。除常见的实践基地外,可以适当考虑校企、校地的深入合作如共建实验室、共同咨询室、共同培养、共同定制等方式取长补短,使得人才培养更有针对性。要健全实践教学管理制度,确保实践的目的明确,实践的方式多元化、实践的时间更加灵活,实践合作时应加强密度和深度,提高实践的实际效果,最终实现双赢。
参考文献:
[1] 任条娟,刘斌.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构建的思考——以浙江树人大学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11,(2):21-22.
[2] 陈艳秋,李鸣欣.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6):112-114.
[责任编辑 安世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