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投资的就业效应研究

2014-11-05 23:06王艳云熊健益
经济研究导刊 2014年28期
关键词:固定资产投资

王艳云 熊健益

摘 要:四川省固定资产投资与就业量显著相关,投资规模的扩大能够带动相应的就业规模的加大,但带动效应呈下降趋势。通过分析得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对总就业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益显著;固定资产投资的第一产业就业直接效应和间接效益均为负;固定资产投资的第二产业就业直接效应显著;固定资产投资的第三产业就业间接效应显著。对针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就业效应提出了对应的建议。

关键词:固定资产投资;就业量;直接效应;间接效应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8-0193-03

一、文献回顾

国内学者研究投资的就业效应的文献很多,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单一投资对就业的影响。朱文珍(2012)采用误差修正模型得到资本对就业的长期乘数为-0.4456,短期乘数为-1.6413,前期均衡误差以0.3672的比例负向影响就业的波动,并指出随着时间的推移,投资的就业拉动作用逐渐消失。二是比较不同类型的投资与就业的关系。宋静(2013)通过对不同所有制结构的资本积累与就业量关系的分析,得出国有资本与就业量呈反相关关系和私有经济对就业具有促进作用两个结论。三是投资的不同产业就业效应。王岩等(2012)利用滞后模型探讨一项总投资对各产业就业水平的冲击效果,指出一项固定资产投资对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就业水平具有完全效应平均时间分别约为9年、6.5年和1年,投资对工业的即期效应显著,服务业的长期效应最大,农业也具有吸纳就业的能力。

二、固定资产投资与就业的变动情况固定资产投资与就业关系的描述统计分析

(一)固定资产投资和就业量显著相关

1993—2012年,四川省的固定资产投资和就业量的规模不断扩大,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从459.4亿元上升到18 038.92亿元,呈指数型上升趋势,就业量从4 556.2万人上升到4 798.3万人,呈直线型上升趋势,两者之间的相关系数高达0.888。

(二)就业投资弹性下降

总体而言,四川省的就业投资弹性为正,说明投资规模的扩大能够带动相应的就业规模的加大,但带动效应相对较小,且呈下降趋势。从1993年的0.023212降到2012年的0.016548,波动范围较小,但波动起伏相对较大,1995年就业投资弹性达到最大值0.04403,2002年就业投资弹性下降到最低点0.00468。造成就业投资弹性较小且存在减弱趋势的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经济的快速增长加速了固定资本的折旧和更新,资本的耗损拉低了就业投资弹性;二是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资本对劳动的替代率逐渐增强,增加的投资无法带动就业的增长;三是经济体制的改变使投资不能有效的发挥就业拉动作用。

(三)固定资产投资与就业的产业结构相似度上升

以结构相似系数计算为基础,计算固定资产投资额与就业量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其计算公式为:

r=

其中,Xi是第i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额占全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比重,Yi是第i产业的就业量占全就业量的比重。r的取值范围在0~1之间,r越接近1,说明固定资产投资与就业的产业结构越相似,当r=1时,表示固定资产投资与就业的产业结构完全相同;r越接近0,时,说明固定资产投资与就业的产业结构偏离越大。

2007—2012年之间,固定资产投资额与就业量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呈上升趋势,从2007年的0.667上升到2012年的0.812,由此可见,四川省固定资产投资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的产业结构越来越相似,固定资产投资与就业的关系也越来越紧密。

三、固定资产投资对就业影响的经济计量分析

为了更好的反映固定资产的就业效应,固定资产投资和各种经济类型的固定资产投资按1993年的不变价进行了调整,所用价格指数采用生产总值指数。为了消除异方差,对处理后数据取对数,其中Y=ln(就业量),Y1= ln(第一产业就业量),Y2= ln(第二产业就业量),Y3= ln(第三产业就业量),X=ln(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一)单位根检验

为了避免伪回归问题,同时确定单整阶数,对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本文采用ADF单位根检验方法,ADF检验是基于最小信息准则来确定滞后阶,根据SIC准则ADF检验选择的滞后期数为4,从P值可以看出原始的取对数的序列都存在单位根,是非平稳序列。对一阶差分序列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不存在单位根,是平稳序列。

(二)固定资产投资的就业效应

固定资产投资对就业效应可分别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直接效应主要表现为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能够直接推动就业规模,两者的时滞期很短。间接效应主要是固定资产投资额的增加影响其他资源的变化,从而间接改变就业规模,两者的时滞期较长。

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对总就业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益显著

此模型的各项统计检验均具有显著性。模型表明,固定资产投资对就业不仅有当期影响,还有滞后影响,固定资产每增加一个百分点,能够使同期的就业量增加0.14%,也能够使7年后的就业量增加0.17%。由此可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就业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均显著,且间接效应大于直接效应,其直接效应乘数为0.14,间接效益乘数为0.17。

Yt = 8.251 + 0.14Xt + 0.17Xt-7

(866.24) (9.16) (5.83)

R2=0.994 F=764.744 DW=2.196

2.不同产业的投资就业效应不同

(1)固定资产投资的第一产业就业直接效应和间接效益均为负

Xt和Xt-7的t值显著,R2高达0.986,可见固定资产投资对第一产业的就业量存在即期影响,同时存在滞后期影响,即固定资产投资对第一产业的就业不仅有直接效应,也存在间接效应。固定资产投资的第一产业就业直接效应乘数为-0.14,间接效应乘数为-0.156,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会降低第一产业的就业量,投资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当期第一产业就业量下降0.132%,也能够使7年后的第一产业就业量减少0.156%。固定资产投资对第一产业就业存在负拉动效应的主要因为投资对就业存在挤出效应,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扩大。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提高了第一产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农业的机械化降低了生产对劳动力的依赖,使剩余农业劳动力向其他产业转移,劳动力的产业结构从1993年的0.682∶0.156∶0.162变成2012年的0.415∶0.257∶0.328。农业的机械化和现代化降低了对人力资源量的需求,却提高了人力资本质的要求,高素质的人才回流与投资是农业从粗放型发展向集约型发展转变的必备条件。endprint

(2)固定资产投资的第二产业就业直接效应显著

Xt的t值显著,R2高达0.986,可见固定资产投资对第二产业就业量的同期影响明显,模型中剔除了所有的滞后期说明投资对就业的滞后影响不显著,但仍存在影响。固定资产每增加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的就业量不提高0.3个百分点,即固定资产对第二产业就业的直接效应显著,其直接乘数为0.3,间接效应不明显。工业化是我国一直以来强调的重点,投资额的扩大能快速的带来就业量的增加。与发达国家第二产业就业比例(25%)对比,在现有经济规模下,四川省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接近饱和,固定资产投资增加能够加大现有的经济规模,从而促进就业,但接近饱和的市场在外延式的发展途径下难以产生明显的长期影响。

(3)固定资产投资的第三产业就业间接效应显著

Xt-7的t值显著,R2高达0.934,固定资产投资对第三产业就业量的滞后期影响显著,固定资产每增加一个百分点,服务业就业量就增加0.396%。模型中没有同期投资,说明在目前的服务业发展阶段下,四川省的固定资产投资对就业没有很明显的直接拉动作用,但投资对就业的间接拉动作用很大,其间接乘数为0.396。从长期看,第三产业的就业是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创造效应”的原因是第三产业以第一、第二产业所创造的物质产品为基本条件,各行业关联度高,产业链长,就业机会也更大。

四、政策建议

(一)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

由于固定资产投资对第一产业就业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均为负,因此必须改善第一产业的物质条件,提高科技含量,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实现从传统农业向初级现代农业、从自给型农业向市场化农业的转型,实现农业的市场化、商业化、集约化、专业化、工业化、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化学化、良种化、水利化、规模化、标准化、科学化、制度化和体系化。在形成农业现代性、特色性和多样性的基础上,也要注重农业环境污染和水土流失,在确保农民持续较快增收和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改善的条件下,实现农业发展由主要依靠资源消耗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转变。

(二)转变第二产业的发展方式

由于固定资产对第二产业就业的直接效应显著,但间接效应不明显,因此第二产业应以内涵式发展方式扩大经济规模,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工业化。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动力,注重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以质优价廉的商品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注重工业化过程中的可持续发展,要强调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强调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下转287页)(上接194页)污染,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从而大大增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经济后劲。在新型工业化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

(三)加速发展第三产业

由于固定资产对第三产业就业的直接效应不明显,但间接效应显著,因此可以优化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保持传统批发零售贸易及餐饮业的稳定发展,加快交通运输业、金融、保险业等大头产业的发展,大力发展旅游业,提高特色旅游竞争力,改善中小企业、民营经济、乡镇企业等的环境,为就业创造更多机会,注重农村劳动力的培训,促进劳动力从第一产业想第三产业转移,加快农村现代化发展,扩展第三产业的覆盖范围。以科技为依托,抓住经济转型的关键点,促进第三产业的兴起,保障第三产业的发展规模、服务质量和经济效应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 朱文珍,曾志艳.基于误差修正模型的我国社会投资就业效应研究[J].特区经济,2012,(2):290-292.

[2] 宋静.不同所有制结构中资本积累与就业的影响分析[J].经济问题,2013,(4):39-42.

[3] 王岩,熊娜,陈池波.固定资产投资对三次产业就业水平的影响[J].统计观察,2012,(10):93-95.

[责任编辑 吴明宇]endprint

(2)固定资产投资的第二产业就业直接效应显著

Xt的t值显著,R2高达0.986,可见固定资产投资对第二产业就业量的同期影响明显,模型中剔除了所有的滞后期说明投资对就业的滞后影响不显著,但仍存在影响。固定资产每增加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的就业量不提高0.3个百分点,即固定资产对第二产业就业的直接效应显著,其直接乘数为0.3,间接效应不明显。工业化是我国一直以来强调的重点,投资额的扩大能快速的带来就业量的增加。与发达国家第二产业就业比例(25%)对比,在现有经济规模下,四川省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接近饱和,固定资产投资增加能够加大现有的经济规模,从而促进就业,但接近饱和的市场在外延式的发展途径下难以产生明显的长期影响。

(3)固定资产投资的第三产业就业间接效应显著

Xt-7的t值显著,R2高达0.934,固定资产投资对第三产业就业量的滞后期影响显著,固定资产每增加一个百分点,服务业就业量就增加0.396%。模型中没有同期投资,说明在目前的服务业发展阶段下,四川省的固定资产投资对就业没有很明显的直接拉动作用,但投资对就业的间接拉动作用很大,其间接乘数为0.396。从长期看,第三产业的就业是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创造效应”的原因是第三产业以第一、第二产业所创造的物质产品为基本条件,各行业关联度高,产业链长,就业机会也更大。

四、政策建议

(一)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

由于固定资产投资对第一产业就业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均为负,因此必须改善第一产业的物质条件,提高科技含量,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实现从传统农业向初级现代农业、从自给型农业向市场化农业的转型,实现农业的市场化、商业化、集约化、专业化、工业化、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化学化、良种化、水利化、规模化、标准化、科学化、制度化和体系化。在形成农业现代性、特色性和多样性的基础上,也要注重农业环境污染和水土流失,在确保农民持续较快增收和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改善的条件下,实现农业发展由主要依靠资源消耗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转变。

(二)转变第二产业的发展方式

由于固定资产对第二产业就业的直接效应显著,但间接效应不明显,因此第二产业应以内涵式发展方式扩大经济规模,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工业化。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动力,注重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以质优价廉的商品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注重工业化过程中的可持续发展,要强调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强调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下转287页)(上接194页)污染,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从而大大增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经济后劲。在新型工业化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

(三)加速发展第三产业

由于固定资产对第三产业就业的直接效应不明显,但间接效应显著,因此可以优化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保持传统批发零售贸易及餐饮业的稳定发展,加快交通运输业、金融、保险业等大头产业的发展,大力发展旅游业,提高特色旅游竞争力,改善中小企业、民营经济、乡镇企业等的环境,为就业创造更多机会,注重农村劳动力的培训,促进劳动力从第一产业想第三产业转移,加快农村现代化发展,扩展第三产业的覆盖范围。以科技为依托,抓住经济转型的关键点,促进第三产业的兴起,保障第三产业的发展规模、服务质量和经济效应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 朱文珍,曾志艳.基于误差修正模型的我国社会投资就业效应研究[J].特区经济,2012,(2):290-292.

[2] 宋静.不同所有制结构中资本积累与就业的影响分析[J].经济问题,2013,(4):39-42.

[3] 王岩,熊娜,陈池波.固定资产投资对三次产业就业水平的影响[J].统计观察,2012,(10):93-95.

[责任编辑 吴明宇]endprint

(2)固定资产投资的第二产业就业直接效应显著

Xt的t值显著,R2高达0.986,可见固定资产投资对第二产业就业量的同期影响明显,模型中剔除了所有的滞后期说明投资对就业的滞后影响不显著,但仍存在影响。固定资产每增加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的就业量不提高0.3个百分点,即固定资产对第二产业就业的直接效应显著,其直接乘数为0.3,间接效应不明显。工业化是我国一直以来强调的重点,投资额的扩大能快速的带来就业量的增加。与发达国家第二产业就业比例(25%)对比,在现有经济规模下,四川省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接近饱和,固定资产投资增加能够加大现有的经济规模,从而促进就业,但接近饱和的市场在外延式的发展途径下难以产生明显的长期影响。

(3)固定资产投资的第三产业就业间接效应显著

Xt-7的t值显著,R2高达0.934,固定资产投资对第三产业就业量的滞后期影响显著,固定资产每增加一个百分点,服务业就业量就增加0.396%。模型中没有同期投资,说明在目前的服务业发展阶段下,四川省的固定资产投资对就业没有很明显的直接拉动作用,但投资对就业的间接拉动作用很大,其间接乘数为0.396。从长期看,第三产业的就业是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创造效应”的原因是第三产业以第一、第二产业所创造的物质产品为基本条件,各行业关联度高,产业链长,就业机会也更大。

四、政策建议

(一)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

由于固定资产投资对第一产业就业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均为负,因此必须改善第一产业的物质条件,提高科技含量,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实现从传统农业向初级现代农业、从自给型农业向市场化农业的转型,实现农业的市场化、商业化、集约化、专业化、工业化、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化学化、良种化、水利化、规模化、标准化、科学化、制度化和体系化。在形成农业现代性、特色性和多样性的基础上,也要注重农业环境污染和水土流失,在确保农民持续较快增收和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改善的条件下,实现农业发展由主要依靠资源消耗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转变。

(二)转变第二产业的发展方式

由于固定资产对第二产业就业的直接效应显著,但间接效应不明显,因此第二产业应以内涵式发展方式扩大经济规模,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工业化。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动力,注重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以质优价廉的商品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注重工业化过程中的可持续发展,要强调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强调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下转287页)(上接194页)污染,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从而大大增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经济后劲。在新型工业化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

(三)加速发展第三产业

由于固定资产对第三产业就业的直接效应不明显,但间接效应显著,因此可以优化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保持传统批发零售贸易及餐饮业的稳定发展,加快交通运输业、金融、保险业等大头产业的发展,大力发展旅游业,提高特色旅游竞争力,改善中小企业、民营经济、乡镇企业等的环境,为就业创造更多机会,注重农村劳动力的培训,促进劳动力从第一产业想第三产业转移,加快农村现代化发展,扩展第三产业的覆盖范围。以科技为依托,抓住经济转型的关键点,促进第三产业的兴起,保障第三产业的发展规模、服务质量和经济效应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 朱文珍,曾志艳.基于误差修正模型的我国社会投资就业效应研究[J].特区经济,2012,(2):290-292.

[2] 宋静.不同所有制结构中资本积累与就业的影响分析[J].经济问题,2013,(4):39-42.

[3] 王岩,熊娜,陈池波.固定资产投资对三次产业就业水平的影响[J].统计观察,2012,(10):93-95.

[责任编辑 吴明宇]endprint

猜你喜欢
固定资产投资
基于VAR模型的创新绩效影响因素分析
固定资产投资对国有科研单位发展影响分析
固定资产投资对国有科研单位发展影响分析
盐城市亭湖区固定资产投资现状简析
深化固定资产投资内部控制审计的途径和方法
榆林市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固定资产投资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分析
西藏固定资产投资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房地产销售业绩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政府性固定资产投资审计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