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句容市人民医院(212400)许馨 徐天祥
胱抑素C是一种低分子量非糖化碱性蛋白质,所有的有核细胞都能稳定地产生,存在于人体的体液中。胱抑素C几乎完全被肾小球滤过,然后由肾小管重吸收,紧接着被降解,并且肾小管不分泌,也不通过肾小管排泄。胱抑素C不受炎症反应、性别、肌肉以及年龄变化的影响。1岁以上儿童血清或血浆胱抑素C浓度已经很稳定,近于成人水平[1]。本研究检测正常儿童及肾脏疾病患儿的血清胱抑素C、尿素氮和肌酐的水平,并作对比研究,以评价血清胱抑素C在儿童肾脏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08年1月~2013年8月我院儿科的1~14岁因各种肾脏疾病住院的患儿120例。其中,男85例,女35例;肾功能不全80例,肾衰40例。肾功能分组按照周新等主编的第3版《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进行,并对120例肾脏疾病患者根据Ccr的范围不同,按标准体表面积(1.73 m2)换算,将其分为以下3组:Ⅰ组75例(肾功能不全期)Ccr 50~80 mL/min;Ⅱ组31例(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Ccr 25~49 mL/min;Ⅲ组14例(肾功能衰竭期)Ccr<25 mL/min;正常对照60例,年龄1~14岁的健康体检儿童,均来自健康体检人员,无肾病史和其他慢性疾病。
1.2 仪器与试剂 使用罗氏公司的P8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胱抑素C试剂由上海申索佑福医学诊断用品有限公司提供,批号20130522;尿素氮、肌酐试剂均使用罗氏公司原装试剂盒,批号分别为20130826、20130619。
1.3 检测方法 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胱抑素C浓度,Ccr测定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的要求进行, 同时抽取空腹血液标本。cys C在采血后3 h内分离血清并进行测定。Scr和尿肌酐采用Jaffe速率法进行常规测定,血清尿素氮采用脲酶法, Ccr的测定要求患者准确留取24 h尿液,同时采3 mL静脉血进行测定,根据Scr和尿肌酐的值并参考其体表面积计算图进行矫正来确定内生Ccr的值。
1.4 异常判断标准 cys C>1.55 mg/L时为异常,BUN>7.6 mmol/L为异常,Scr>124 μmol/L时为异常。
2.1 各组肾脏病患儿与正常对照组血清胱抑素C、尿素氮和肌酐水平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常规检测,正常对照组与肾脏病患儿血清胱抑素C、尿素氮和肌酐水平,结果见附表1。由附表1可见,各肾脏病组血清胱抑素C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Ⅰ、Ⅱ、Ⅲ组患儿尿素氮和肌酐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Ccr 值呈明显的负相关(r=-0.765,P<0.01),相关性优于尿素氮和肌酐(r=-0.0675、-0.692,均P<0.01)。
附表1 各组血清胱抑素C、尿素氮和肌酐平均水平(±s)
附表1 各组血清胱抑素C、尿素氮和肌酐平均水平(±s)
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P<0.05, **P<0.01。
正常组60人 Ⅰ组75人 Ⅱ组31人 Ⅲ组14人尿素氮mmol/L 5.26±0.65 10.61±3.65** 19.86±0.58** 36.45±5.95**肌酐μmol/L 75.52±15.41 138.75±15.62** 260.24±28.95** 575.64±110.62**血清胱抑素Cmg/L 1.16±0.21* 1.75±0.32** 2.51±0.41** 4.82±1.15**
2.2 4 组肾脏病患儿的血清胱抑素C、尿素氮、肌酐异常检出率的比较见附表2。在Ⅰ组cysC检出率明显高于BUN、Scr的检出率(P<0.01)。由附表2可见,胱抑素C的灵敏度及准度明显高于尿素氮和血肌酐。
附表2 3组BUN、Scr、cys C异常例数检测结果(n,%)
儿童肾功能障碍特别是急、慢性肾衰严重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唯一能阻止肾脏疾病恶化的方法就是早诊断、早治疗,以逆转损伤的肾功能。在肾小球滤过功能试验中,血清尿素、肌酐及内生肌酐清除率是最常用的指标。因此监测儿童肾功能,及早发现肾损害,并早期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人们习惯使用内生肌酐清除率评价肾功能[2],但由于标本收集繁琐、影响因素较多,使其准确度和灵敏度欠理想。而BUN浓度除受肾功能影响外,还受到蛋白质分解代谢引起的变化,如高蛋白饮食、胃肠道出血等影响。而Ccr在反应肾脏损害时比Scr要敏感,但Ccr的测定容易受代谢物和药物的干扰以及饮食习惯和肌肉质量的影响,肾小管存在肌酐分泌现象及24 h尿液标本采集的不准确性。循环中的胱抑素C仅经肾小球滤过而清除,是一种反映肾小球滤过率变化的理想的内源性标志物。本研究内生肌酐清除率≥80mL•min-1(173m2)-1为肾小球滤过功能正常。60例正常对照组的血清胱抑素C、尿素氮、肌酐值均在正常范围。而血清尿素氮和肌酐水平则在正常范围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尿素氮和肌酐水平只在Ccr<80mL•min-1(1.73m2)-1时才发生异常。所以,在评价肾小球滤过率时,血清胱抑素C是非常敏感的指标,即使在肾功能轻度损伤时,血清胱抑素C即可明显升高。同时还发现,胱抑素C的灵敏度及准确度均明显高于尿素氮和肌酐。当肾小球滤过率稍下降时,可能尿素氮和血肌酐还没有变化,而胱抑素C已升高。由此可见,cys C是一种反映GFR变化的内源性标记物。本文结果显示肾功能不全组和肾衰组cys C的浓度显著升高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且cys C的浓度与肾脏损害的程度成正相关。Ⅱ组结果发现BUN、Scr的异常检出率很低,说明BUN、Scr在反映肾小球功能中反应较迟钝,这表明肾小球滤过功能轻微损伤的患者中,血清cys C的浓度比BUN、Scr的浓度更能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损害,是早期诊断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的敏感指标。Ⅲ组cys C的浓度与Scr、BUN、Ccr浓度高度相关,说明血清cys C浓度在不同肾小球滤过功能损害时能准确地判断。血清胱抑素C浓度的检测可以替代Ccr进行肾小球滤过率的评价,避免Ccr检测的繁琐及不易准确地留取样本而影响结果的可靠性。同时,血清胱抑素C的结果可以直接利用,不需经体表面积或体重的转换来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改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在常规Ccr、BUN、Scr的基础上联合cys C的检测是很有必要的,临床对Ccr、BUN、Scr正常而cys C处于正常值上限的高危患者要定期复查,密切注意肾功能的改变。透射免疫比浊法可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进行,有准确、简便、快速的优点,在各级医院检验科都能测定,使cys C在临床的广泛应用成为可能。因而适用于儿童肾脏病的诊断,是儿童肾脏病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