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初中语文教学中后进生转化的几点思考与实践

2014-11-03 20:20余水根
新课程·中学 2014年8期
关键词:激发兴趣成因

摘 要:初中语文教学中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是语文教育教学工作中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也是直接关系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真正落实素质教育的重大课题。从分析后进生成因、如何融洽良好的师生情感,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激发后进生学习兴趣和对后进生心理引导等方面论述了如何有效转化语文学习后进生的几点思考和实践体会。

关键词:成因;激发兴趣;心理引导;实践体会

为了能够较好地实现教育的均等性、个体性和充分性的原则而创造良好的条件,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真正实现“面向全体”的目标,是每个教师需要不断认真对待和探索的课题。因此,笔者认为语文教学应从以下几方面去思考与实践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一、分析“后进”原因,“对症下药”治“后进”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是不完全相同的,有强有弱。人与人之间本身就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如认知差异、人格差异、性别差异。”这使得在学习、进步过程中必然会产生一种不平均或不平衡现象,尤其是当我们仅把“学习成绩”当作评价标准时,那些暂时落在后面的学生理所当然地被人们视为“后进生”了。由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明确,“优”与“差”本来就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只要进入评价,就会有优差之分,先后之别。所以,作为初中语文教育工作者,应当正视语文后进生,找寻其“后进”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环境中,教师更要主动接近后进生,用积极真诚的态度和细致耐心的帮助来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教师对具体学生要作具体分析,各个突破。分析他们不同的学习状况、不同的后进原因而有的放矢①。比如,父母离异的学生,大多数较内向、自卑,性格孤僻。对于这类学生,老师要给他们更多的关爱,多找他们谈心,了解他们的情况,并在生活上给予足够的关怀;也可尽可能找其家长交谈,尽量争取家长的配合。此外,我们也绝不能把他们当作包袱,对他们不鄙视、不放任;还要了解他们特长、爱好,多表扬多鼓励,增强他们的上进心。这样,肯定会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信心。“亲其师信其道”,一旦获得了老师的信任和赏识,他们便会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为以后的进步做好铺垫。

苏霍姆林斯基也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教育的这种现象告诉我们,对后进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浓浓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后进生的教育在教育工作中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对他们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和技巧去做好转化工作,是教育工作者长期探索和研究的课题。

笔者在接任八年级的一个班级时,就遇到有这样一位后进生。他学习行为较差,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作业字迹潦草,家庭作业基本不做,语文成绩基本不及格。经过了解,该学生的品行并不是很差,在同学中的威信还不低。他之所以成为后进生,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外出打工,基本由爷爷奶奶照顾。隔代教育的致命弊端是溺爱,因此导致他形成了自由散漫、作业马虎甚至不做、上课不能专心等恶习。这样成绩越来越差,丧失了学习的动力和信心!

该生有一个闪光点,还是挺喜欢看书的,背诵能力还不错。并且我在课堂上也发现他前十几分钟还能认真听讲,有时候还能举

手回答问题,并且答题思路还比较敏锐。针对这些现象,我在课堂上创造机会让他多发言,并且及时给予恰当肯定的评价。由此,发觉他在课堂上的精神面貌有明显的改观,并且上课效率有大幅度提高。在此基础上,我再多次找他谈话,和他交流这段时间以来的学习情况。一段时间后,他对上课比较感兴趣了,课堂练习和课外作业也会基本完成了。经过一学期的转化,该学生在各方面有了明显的进步,上进心增强了,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都有了很大的改观。期末考试的语文成绩从原来的经常不及格提高到七十几分。

二、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后进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能大量地反复地阅读、积累和训练运用。而大多数后进生学习不主动,怕读、怕记、怕写,总之是怕吃苦。由此,我们要不断调整改进教学方法。尽力给学生创造一个开放、宽松、具有吸引力的教学环境。再者,要发挥“互助学习小组”的优势,经常用一些“指标”开展小组合作完成。这样使后进生有了学习上的“托管”,不让其“脱缰”。比如,笔者在班级里建立语文学习互助小组。每小组由不同层次的四名学生组成。在课文背诵、古诗文默写、课文配套作业的完成和每次的单元测验上,都有登记,并开展小组间的评比,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后进生进行品行和理想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明确的进取目标,是转化后进生的又一重要措施。因为只要有了奋斗目标,应该就会有了学习的动力;有了动力才会调动主观能动性。笔者根据后进生的不同程度,与他们分别“协商”制订自己的学习目标。真正的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为了让学生能够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制定目标应该把握好难易程度,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让他们感到学习是快乐的事、愉快的事;布置作业时,对后进生也不能同于优等生的要求,让他们一点一滴地逐步提高,逐步引导他们自己积累发挥学习能量,逐步激发、强化他们内在的学习动机。

再者还得加强后进生的语文基本功的训练,为更高效率地学好语文打下一定的基础。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学生学习的引路人。笔者认为教师在“主导引路”中还要对学生充满信心,激励后进生储备情感正能量。因为只有在其积极、主动地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中,才能更好地学习、实践、探索。例如,针对部分后进生汉字书写比较糟糕的情况,为培养他们良好的书写习惯,我让他们每天坚持练习汉字书写,并且尽量抽出时间督促、辅导他们的练习。

三、利用“心理引导”法,以增强后进生的学习动力

以心理暗示法促使后进生转化,形成角色期待,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心理暗示是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他人的心理和行动产生影响的一种做法。在语文教学中,老师通过自己的语言、表情、态度等方面的暗示、影响等来改变学生对学习的态度,消除学生对语文学科的畏难心理,提高学习效率。比如说,给后进生“开小灶”,形成心理暗示,促使成绩提高。后进生在课堂上大多不够专心致志,爱开小差。一般地说,老师为了保证按时完成教学任务,针对他们没有严重违反课堂纪律的情况下,也很不愿意去“抓”他们。因此,极少数后进生在课堂上往往被“遗忘”。为此,笔者很在意课堂上给予他们更多的目光关照,时时提醒他们专心听课。再者,在布置作业之后,还特别注意他们的作业质量,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给他们以指导,并鼓励他们积极地订正错误。这样的一个过程,其实也就达到了调动后进生学习语文积极性的目的。

再者,允许学生不断修改语文学习成果,以表明教师的期待,对学生心理形成暗示。如平时的作文,笔者采用了不固定成绩的批阅方法,对于学生认为不满意的成绩可以重写或重测,分数由此可以改动。这表明老师并未将学生“判死刑”,期待着他们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这样做,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不少学生作文做了三遍,才得到满意分数,他们个个都表现出由衷的欣喜。

综上所述,对待初中语文学习中的后进生,教师首先要解剖成因,再找到切入点对症下药,然后利用多种方法来转化他们。教师只要开动脑筋,因材施教,后进生就一定能够有一个明显的转变。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100条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

[2]潘菽.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1980.

[3]刘昌.生理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03.

作者简介:余水根,男,1959年9月出生,大专,就职学校:浙江衢州市衢江区横路初中,研究方向:初中语文。

猜你喜欢
激发兴趣成因
说说两种『白气』的成因
色散的成因和应用
谈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
晕纹石成因解读(上)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趣味融入数学课堂教学
培育情感之花 铺就成功之路
提供语言交往平台,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翻译实践问题及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