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如何做好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引导教育

2016-12-01 14:44王丽
新课程·中旬 2016年9期
关键词:单亲家庭

王丽

摘 要:随着现代婚恋观念的改变,学校中单亲家庭学生越来越多。分析了单亲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班主任做好单亲学生心理引导教育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单亲家庭;班主任教育;心理引导

一、单亲家庭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我对单亲家庭学生做了一项问卷调查,对其表现的突出问题分析如下:

1.他们往往有以下想法:(1)爸妈离异是很丢脸的事。(2)我有很多地方不如别人,可是不愿意去改变,因为我没有爸爸(妈妈)。(3)家里没有爱,我做什么都提不起劲。(4)父母抛弃了我。(5)没有爸爸(妈妈)就没有了心理依靠,总觉得别人会小看我、欺负我。

2.对学习不感兴趣的占20%,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的占50%,62%的人经常上课注意力不集中。

3.与老师、家长不沟通,不合作,不诚实;以自我为中心,自我封闭,不关心集体;有强烈的自尊心和表现欲。

4.容易产生以下几种不良心理表现:厌倦嫉妒、敏感易怒、自卑失落。

二、单亲学生的教育现状

单亲家庭中的部分家长离异后不能正确处理自己的感情,或仇视,或冷漠,这势必会影响子女的情绪。家庭的重担落在一个人肩上,他们会为了生活而四处奔波,学生一个人在家变成了生活常态,不能受到正常的关注、爱抚和教育。还有部分家长产生极端心理,或过分迁就溺爱,或过分苛责。这些对于处在心理不稳定期的初中生而言,难免会产生孤独感和恐惧感。

还有部分单亲学生是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监护,他们的思想观念已经跟不上时代,文化素质较低,身体状况欠佳,只能照顾一下学生的吃穿,充当“生活保姆”的角色。这种隔代教育无法在情感、理智、物质、精神方面做到恰当的平衡。处于这种环境下的学生,没有安全感,或依赖、懒惰,或自私、霸道,或自卑、敏感,对学习、生活兴趣不高。

三、班主任做好单亲学生心理引导工作的有效措施

1.建立健全班级单亲学生档案。七年级入学,班主任就要和心理辅导教师一起,让学生填写心理健康档案,全方位地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和心理状态。翔实的档案资料方便让班主任找到和学生沟通的准确切入点,进行心理的疏导和生活上的关照。

2.用“爱心、耐心、细心”为单亲学生保驾护航。单亲学生往往会有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通常认为身边的人都不喜欢自己,而不愿与人接触。所以班主任对待他们就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让我们的关爱如春雨一般“潜”入学生的心灵。

例如:学生A,父母离异,父亲是一个懦弱、不思进取的人。在学校,他非常聪敏,却不喜欢和人接触,尤其是优秀的学生,逆反心理特别强。说话总喜欢用异样的腔调,当有人指出他的毛病时,他就会记恨老师或学生,认为是看不起他,针对他。对于这位学生,班主任在学校要多关注他,单独与他分析生活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就事论事,不翻旧账。表现好时,给他真诚的肯定和鼓励。通过反复的磨合和疏导,他慢慢接受了班主任的善意。

与此同时,班主任还在适当的场合站在朋友的立场和这样的单亲学生谈心,了解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要让学生意识到:面对家庭现状要坚强,学会换位思考,理解尊重父母,并力所能及地为家庭做点事。要向学生传递这样的信息:一个人一生的幸福并不取决于经历了什么,而取决于怎样用行动和对生命的热爱来塑造自己的未来;家庭的变故可能会让人觉得委屈,但是也可以得到同龄人没有的锻炼机会,使自己更加坚强、独立。

3.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重视点滴进步,循序渐进地引导。“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任何学生都有值得夸奖和鼓励的地方。例如:学生B,与母亲一起生活,脾气暴躁的母亲以打骂教育为主。她在遇到不顺心的事时,也会经常发脾气。对学习不自信,课堂没有勇气回答问题,写作业必须看其他学生答案,才相信自己是对的,有明显的强迫症倾向。但她有一个优点,就是喜欢看书而且记忆力好,学生都称她为“移动的书屋”。了解到这一点,班主任在每周的班会上,让她推荐一本书、一篇文章,或者讲一个故事,并给予中肯的评价和鼓励。当她发脾气做错事时,班主任就会将她犯的错按照日期记录在本子上,同时约定不再犯同类的错误,不然就将“新账旧账”一起摆在家长和同学面前。在足够的耐心、循序渐进的引导下,她逐渐学会了控制自己的情绪,在学习生活中越来越有自信心。

4.争取家长的配合。班主任的日常工作之一就是要和家长合作,共同教育学生。对于出现心理障碍的单亲学生,班主任就要多进行家访,用合适的方式让家长明确自己的责任,配合学校的教育,让单亲家庭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同时,定期举行各类亲子活动,使他们生活在和谐欢乐的氛围中,找到回家的感觉,大胆与家长、同学交心,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成长的快乐。

总之,单亲学生的引导教育不能操之过急,班主任要站在对学生负责的高度,严慈相济,用爱去滋润,用心去呵护,用情去温暖,就能让单亲学生走出心灵的荒漠,走进亲情的绿洲。

参考文献:

[1]刘莉.试论父母离婚后的未成年子女问题[J].宁夏社会科学,2005(6).

[2]罗宁.班主任如何做好单亲家庭学生教育工作[J].西藏教育,2010(12).

猜你喜欢
单亲家庭
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现状及教育路径探析
单亲家庭儿童相对剥夺感与心理适应的循环作用关系:一项追踪研究*
基于需要层次理论的职业学校单亲家庭学生教育研究
单亲家庭初中生心理行为分析及教育策略
论20世纪下半叶英国单亲家庭的变化特点
卫生学校不同类型单亲家庭学生心理行为调查
关于单亲家庭学生教育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