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滨雄
摘 要:情感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对于人的行为以及认知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教育过程中,实施情感教育能够有效地提高教育的实效性,情感教育作为教育过程中的重要部分必须得到重视。本文分析了高校管理中情感因素的教育能效,并探究了情感因素对高校学生社交的影响。
关键词:情感因素;教育能效;社交影响
一、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现状调查
由于校园精神文化对当代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影响,我们以深圳市宝安区福永街道5所学校为调查对象进行了调查,经过调查得知:①各个学校都十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力度。②各学校校園精神文化内容主要有主题教育、校风建设、校园文化载体建设、校园文化活动、实践育人等方式。在所调查的学校当中,在一定程度也表明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一改以前与思想品德教育完全脱离的情况。如宝安区凤凰学校充分利用教学楼走廊和外墙,学校围墙、校道两旁等场地,或立塑像、或画彩图,或设置可粘贴黑板,做到了“让每幅墙都能说话,都是一幅思品教育画面”。这些优秀的校园文化建设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其方式上都切合学生的社会心理状态,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起到了积极的影响并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但从调查中我们也发现,校园精神文化对当代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影响还有待于改进。
1.研究对象时代感不强
校园精神文化在形式上具有多样性、隐蔽性、引导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但在对象性研究上存在着不足,校园设置的物象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对所呈现的校园精神文化内容不感兴趣。
2.自主互动的意识不强
校园精神文化与思想品德教育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自主互动的意识不强。我们有些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与思想品德教育在内容及实践层面上其真正有效的联系仍然松散,没有形成紧密的连接,两者间相互促进的机制始终未能形成。
二、立足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加强对当代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影响的对策
1.拓展校园精神文化的内容,丰富其对思想品德教育的影响
(1)深化理想信念教育, 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追求的是“真”“善”“美”的协调统一,而追求“真”“善”“美”意在着力培养求真、向善、崇美的目标。在追求“真”“善”“美”的过程中,校园精神文化应与思想品德教育之间进行有效的结合。如通过参观红色革命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活动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加强中华精神的传播,实现校园精神文化与优秀传统文化的整合。学校是各种文化思潮汇集、交流、碰撞的地方,先进的校园精神文化可能最早在这里产生,从而积极引导全社会的文明进程,但种种错误的、似是而非的思想也会对师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带来误导和消极负面影响。因此,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对传统文化中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2.探索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新模式,加强其对思想品德教育的影响
(1)“品牌带动、典型引领、全员参与”的社团活动模式。“品牌带动、典型引领、全员参与”的少先队活动模式是以学生少先队为平台,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开展各类符合小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坚持普遍培养与重点培养相结合的原则,对优秀中队进行重点培养,以他们为载体,对优秀中队的标志性活动进行大力打造,突出特色,使优秀活动形成品牌,不断传承与延续。创建品牌并以此带动少先队整体持续向前健康发展。同时在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不断找寻榜样和楷模,通过图片展、成果展、观看视频以及请各种模范代表实地报告等多种形式,充分发挥他们强大的人格魅力来影响我们的学生,让学生的思想境界得到了提高,树立了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并将这种价值追求融入到学习生活中去,指导其行为,让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得到提高。
(2)“营造红色文化氛围,加强网络宣传方式”的教育模式。教育模式的产生必须符合教育规律。比如,符合人群的心理特点、认知特点、行为习惯等。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中应高度重视网络文化建设,利用好网络平台,进行积极、正面的舆论引导,把宣传教育常规化、系统化,学校通过常年不间断的网上宣传教育,让红色文化贯穿网络宣传全过程。
参考文献:
[1]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陶国富.大学校园文化[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凤凰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