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宏
摘 要:在同质化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中小企业面临着内外部环境的制约,能否持续发展将是其面临的一大难题。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就要求中小企业经营者从全局出发,进行战略创新。因为战略创新对于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制订战略时如何运用较少的资源和承担较小的风险来获取竞争优势和更高的投资回报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小企业;现状;战略创新
一、什么企业战略创新
企业战略创新指企业为了应对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重大变化,发现行业战略定位空间中的空缺,填补这一空缺,并使之发展成为一个大众市场而制定新的企业发展战略。
企业战略创新是企业竞争取胜的关键。像技术、管理、营销等需要不断创新一样,企业发展战略也需要不断创新。企业发展战略创新就是研究制定新的企业发展战略。企业发展战略应该保持相对稳定,保持相对稳定并不意味着一成不变。
任何企业发展战略都是针对一定的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制定的。当外部环境或内部条件发生重大变化时,毫无疑问就应与时俱进、调整或重新制定发展战略。我们所处的时代是变化速度空前加快的时代,中国入世又使中国企业融入了变化多端的国际市场,这就使企业发展战略创新显得格外重要。在经营过程中,企业内部条件发生原来意想不到的重大变化也是常有的事,若发生了这种变化也要调整或更新原有的发展战略。
企业发展战略创新也是为了提高战略水平。企业各项工作都要上水平,发展战略更要上水平。企业发展战略水平决定企业各项工作水平。智慧有大小,战略有高低。企业发展战略存在着水平差异,甚至是相当大的水平差异。企业发展战略创新是为了获得更好的企业发展战略。
企业发展战略创新取决于企业领导观念转变。企业普遍需要发展战略创新,有的需要重新定位,有的需要重新整合资源,有的需要重新制定战略措施。但由于企业领导或多或少地存在旧观念,企业发展战略创新往往提不到议事日程。要想获得更好的企业发展战略,领导者应该首先向自己的旧观念挑战。
企业发展战略创新也源于企业领导的动力、魄力和毅力。从某种意义上讲,企业发展战略创新是企业再造工程,是一项具有很大风险、困难和阻力的系统工程。企业领导如果没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没有排除各种困难和阻力的魄力,没有坚韧不跋的毅力,就很难下定这种决心。
二、企业战略创新的前提条件
战略创新产生的前提条件是必须对在某一产业的公司“谁将成为公司客户? 应该给选中的客户提供什么产品或服务? 怎么样以具有成本效率的方式提供产品/服务?”这三个基本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并不断地问:我们的独特能力是什么? 我们能满足什么特殊的需求?
这就涉及到公司以什么样的心智模式看待公司业务范围、市场、客户和核心能力。心智模式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模式化和相对稳定的思维定势和思维框架,它是潜移默化地渗透、积淀并固定在人们意识中的思维定势,通过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形式外化于人们的认知、行为、决策和评价活动中。因此每个人的行为方式是受他们的心智模式制约的。同样每个公司的行为也受到它的主导心智模式的制约。
心智模式作为我们观察外部世界所持的态度与假设,对所观察到的事实起了“过滤”的作用。公司要进行战略创新就必须抛弃固有心智模式,突破思考的边界。不断地进行组织学习是突破固有心智模式的唯一途径。
组织学习可以分为三个层面:知识搜寻、知识整合和知识运营。知识搜寻是通过组织内和组织间学习不断地识别和获取新的市场、技术和制度性知识,知识搜寻的主导逻辑是发现和探索,目的是确认产业条件是不是可改变,业务是不是可跨越现有产业边界实现业务范围再定义,有哪些其它竞争者忽略的新兴客户细分市场或现有客户市场, 其它竞争者没有提供优质服务的新兴客户细分市场或现有客户市场,对新兴客户细分市场或现有客户市场而言存在制造、发货、分销的新方法或新产品、新服务。知识整合是将分散的知识和新兴的市场机会进行整合,进而创造出新的核心能力、新的产品/服务和新的商业模式,知识整合的主导逻辑是创新和整合,目的是挖掘现有核心能力的潜力、培育和组合新的核心能力。知识运营是将创新成果通过合适的业务流程/价值链在市场推广和扩散,知识运营的逻辑是效率和柔性,目的是具有成本效率的方式提供产品/服务。
三、中小企业战略发展现状分析
中小企业,这是一个在上有国际跨国企业、国内大型企业,下有多如牛毛的个体工商业者挤压的夹缝中生存和发展的企业群体。中小企业在经济中独特的位置决定了它在夹缝中生存、发展的艰难。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这二十多年是中小企业发展的黄金时代,但其发展的过程也反映出中小企业是一个缺乏个性的群体。中小企业开办、关停犹如走马灯,当然,由于大势所趋,总体发展势头尚好,此亦是经济势头良好的一大根源。
从中小企业发展的曲折过程剖析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因素,大部分经营者均认为是外部环境因素造成的。一是国家在政策、资金上偏重于大型企业,地方政府为解决城乡大量富余劳动力,则偏重于发展投资更少、见效更快、就业更广的个体工商业;二是技术标准、环保标准等制约;三是市场疲软,消费需求不足,导致竞争白热化,制约了企业扩大再生产。
但是倘若我们作进一步考察将会发现,外部环境制约因素只是对企业的发展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但不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决定因素。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真正瓶颈还是在于企业内部,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在于竞争发展战略的普遍趋同。两个常见表现是:产品开发不够主动,亦步亦趋钻进市场成熟产品的围城得过且过,与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市场不相适应;营销策略不够灵活,抱住拉关系找客户搞回扣的老皇历不放,与现代企业营销信息化网络化步伐不够合拍。这与我国中小经营者素质多半较低密切相关,该问题且不做论。
中小企业的战略趋同造成中小企业这个群体内部行业布局、产品结构严重失衡,产品重合度奇高,造成了目前市场上绝大部分产品供过于求的态势。经营者众口一词的市场疲软、生意难做的真正原因就在此。
四、中小企业如何进行战略创新
(一)重新确定企业的商业定义。企业很久以前确定的商业定义会影响企业对其所从事的业务活动的看法,进而影响企业的战略决策。因此,企业重新思考目前的商业定义,可能是最有效的战略创新方法。
企业确定的商业定义会决定企业如何确定自己的顾客、竞争对手、竞争实力,也会决定企业对关键性成功因素的看法,并最终决定企业的竞争策略。成功的战略创新者会采用与所有竞争对手完全不同的竞争策略,而战略创新思路的来源是管理人员对企业以前确定的商业定义提出质疑。
战略创新的核心问题是重新确定企业的商业定义。企业有以下三类方法确定商业定义:(1)根据传统的思想方法,企业根据自己销售的产品,确定商业定义。(2)美国著名营销学家莱维特指出:根据产品类别确定企业商业定义,会把企业引入歧途。他认为企业应采用顾客导向思维方法,根据自己能满足的顾客需要,来确定商业定义,分析本企业的产品能为顾客提供哪些利益。(3)企业根据自己的核心能力,思考商业定义。这三种方法各有利弊,管理人员可根据各种定义是否有助于本企业充分利用其独特的能力,增强竞争优势,判断本企业应采用哪一种定义。重大的战略创新往往是企业改变商业定义的结果。
(二)反思行业的边界。能够清晰的回答这个行业属于哪个行业,这个行业处在一个什么位置,行业边界在哪,而就战略创新的角度来讲,战略创新真正应该讨论的是如何讨论行业的边界,最好的不是按照竞争对手的游戏规则去走,竞争对手成为行业领先者,是因为他有竞争力,你唯一能够超过竞争对手的是跨行业思考,由其他行业的游戏规则来改变,很多的创新不是在边界以内,而是在边界之间,如何跨越边界,改变游戏规则,这是一个创新的问题。对很多行业来说,真正的竞争不在于行业边界以内,而是如何让体地品的形成,如何跨越替代和互换产品的边界,这是比竞争空间来得更高。
(三)强调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核心竞争力是一个静态的延展,希望把核心竞争力延伸到其他不同的行业,核心竞争力往往是整个价值链的思维,未来的竞争是生态圈的竞争,意味着完全改变了我们对核心竞争力的理解。如何管理你不拥有的能力,而这个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会成为一个动态的能力。生态圈意味着是一个共生、互生和再生的概念,共同创造价值,互相依赖,再生,不断创造新的价值。
(四)重新确定企业的顾客。管理人员不仅应根据顾客的特点(是否愿意按期付款、具有支付能力、可使企业盈利),而且应根据企业是否具有各种独特的资产和能力,比竞争对手更有效地为顾客提供更优质的产品或服务,明确企业应为哪些顾客服务,不应为哪些顾客服务。
管理人员从战略的角度考虑“谁是我们的顾客”的目的是发现新的细分市场,或创造性地重新划分现有的市场,组合新的细分市场。许多管理人员认为:顾客产生新的需要之后,新的细分市场才会出现。但这并非惟一原因。有时,顾客的需要并未发生变化,而顾客重视的产品属性已发生变化。管理人员深入了解顾客重视的属性,就可能会发现一个新的细分市场。
(五)重新确定本企业的产品或服务。要创新战略,企业必须首先发现顾客新的或正在变化的需要、爱好、重视的属性,首先开发新产品、新服务或采用更好的方法,满足顾客的这些需要。然而大多数情况下,企业只了解顾客的需要。监控顾客需要的变化,并不见得能引起战略创新,必须通过创造性思考,才能真正理解顾客的需要,形成新产品、新服务开发的具体构思。
(六)从不同的角度思考战略问题。新点子构思过程也是战略创新思路的来源。如果管理人员能摆脱机械的思维方式,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企业战略问题,就较易想出新点子。在战略创新过程中,管理人员可先选定企业的顾客,然后再决定企业应提供哪些产品和服务,以及企业应如何满足顾客的需要,也可先确定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或企业应如何满足顾客的需要,然后再确定另两个问题的答案。总之,应尽可能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分析企业的业务活动,以便找出新的竞争方法。
参考文献:
[1] 余文来,陈明.企业战略创新及其决定性因素[J].现代管理科学,2006(8)
[2] 罗文军,陈玮.企业如何进行战略创新[J].生产力研究,20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