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淼峰
“所谓群文阅读,就是围绕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而后教师和学生围绕议题展开阅读和集体建构,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从形式上看,这是对传统的单篇教学模式的某种突围;从本质上看,是对“阅读”这一生命活动的本源化回归;从效度上看,是拓宽学生阅读面、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积极尝试。但不可否认,作为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样式,群文阅读也对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提出了挑战。笔者试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浅谈一二。
一、群文之“文”:以关联度为导向
“群文阅读”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拿什么样的文章进行群组、进行统整教学。而这一点也恰是许多教师无法获解、无力求解的难题。选文之难,在于既要考虑文本内容的学段性,也要考虑文本主题、语言、文体等因素的适恰性。“海选文本”对教师的阅读面是个挑战,没有宽泛的阅读和丰盈的精神,狭隘的视域必然导致文本的选择面不宽、文本的形式不丰,进而影响群文阅读的效果。那么是不是可以现行教材的“某一篇文本”为“基础文本”,遴选若干篇具备“群组因子”的文本组织群文呢?答案是肯定的。笔者以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自学课文《一件运动衫》为“基础文本”,并在此基础上经历多重筛选、多重序列的文本编排组构。
第一次,以故事主题为视角组篇。《一件运动衫》讲的是“我”和邻居康威老先生各自舍弃自己最心爱的东西,作为赠予对方礼物的故事。从主题的角度而言,属于“大爱”的范畴。按此思路筛选,《项链》《爱之链》等文本可以统整,一些名优教师也有所操练,但必须清楚地认识到,《项链》这一类小说的言语深度和思想深度与《一件运动衫》并不处于同一水平线,对学生瞬间的阅读挑战难度明显偏大,不利于思维的打开与表达的深入。
第二次,以故事人物为视角组篇。《一件运动衫》以一个孩子的经历为线索串起全篇,那么“孩子”能否成为群组的结构因子呢?笔者尝试着以此为关键词进行篇目筛选,很快,《偷父少年》《擦鞋的男孩》《渡河少年》等文章进入视线。以“故事的主角”组织群文,容易建构起对一类人物的整体感知,但不容否认的是,同类小小说不是很多,且故事的差异性太大,缺乏内在紧密性。
第三次,以故事内容为视角组篇。《一件运动衫》通过邻里之间的生活小事来反映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关爱。如果从生活事件的角度进行选文的筛选,可以找到《等待散场》《不卖》《谢谢你,女士》等文本,但这些文本无法形成一个相对闭合的关于生活的思考场,故事“各自为本”的味道更浓,不利于对象聚焦、内容聚焦,不利于交流的延展和思想的深入。
第四次,以文体为视角组篇。《一件运动衫》是一篇小小说,故事的“小说特征”非常鲜明:以情节发展带动人物塑造。以此为文本群组点,那么《世界末日》《丈夫支出账单中的一页》《杭州路十号》等小小说都可以成为群文的文本。但一统整,发现,除了文体引领下的情节特征具有可读性外,几篇文章之间的关联点太散,内在联系不够聚焦。
第五次,以表达方式为视角组篇。《一件运动衫》在语言上有着鲜明的特点,作者先后四次对这是一件“印着仰着头的大角麋鹿的红色运动衫”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写,这一有违小说特点的表达,恰是文本最独特的描写方法——对细节的反复描写;同时这种反复又跟故事的情节发展紧密结合,推动着故事的情节变化。这个特定的语言现象,既与小说的文体特征相吻合,也与故事的主题思想相匹配;既与人物的主要情节相呼应,也与内容的整体布局相契合。如果能够找到一组类似的文本,文本之间的内在紧密度必然很高,群文的可能性就大增。经过筛选,笔者选定了《一块钱》《父亲的日记》《妈妈的银行存款》。这三篇都是小小说,都关乎“爱”的主题,都运用了反复的细节描写方法:《一块钱》反复写到了母亲的两个细节,《父亲的日记》在对比中反复写到了三个场景,《妈妈的银行存款》反复写到了四段不同的过程。
二、群文之“群”:以“结构化”为指向
群文阅读并非几篇文本的简单组合,也并非一组文本的随意叠加。群文阅读要根据选文的特点、教学内容的选择,合理安排文本的呈现方式,合适设计文本的组合方式,使其形成“结构化”的文本群,进而发挥文本的群体效应。
直线型推进的群文结构,即在一个常量的时间内,一篇一篇先后阅读的课堂形态。如笔者教学《“故事一组”》,先引导学生预习《一件运动衫》,再阅读《一块钱》,然后阅读《父亲的日记》,最后推荐阅读《妈妈的银行存款》。四篇文章先后呈现,便于学生逐篇阅读,也利于教师逐步引导。
点射状推进的群文结构,即先呈现一篇,再阅读一组的阅读形态。比如一位教师先指导学生阅读《小壁虎借尾巴》,再指导学生阅读《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七颗钻石》《犟龟》一组文章,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童话故事中“反复结构”的表达方式。类似“举一反三”的组合方式,学生的阅读自主性能够得到充分体现,但对教师的组织能力和学生个体的阅读能力是一种考验。
组合形态推进的群文结构,即先呈现一组,再呈现一组,引导学生一组一组地阅读。如群文阅读《太阳·石头·风》,先引导学生读两首有关太阳的诗歌,再指导学生读两首有关石头的诗歌,最后引导学生阅读三首有关风的诗歌,从而体会诗歌语言的特点。类似组合对文本的篇幅、内容的难易程度要求较高,对群文聚合点的理解不能太深,否则容易产生“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困境。
重组形态推进的群文结构,即通过变换学生之间的位置关系,达成不同故事文本的内容、智慧共享的群组效果。如台湾陈易志老师组织群文阅读《石头汤》《雷公糕》《南瓜汤》《敌人派》《肉丸子汤》《兔子蛋糕》,先让每个小组各自阅读一篇文章,每个学生整理出本组所读文章中的角色、困难、结果等信息,写在便利贴上;再重新分组,使得新的小组中都有读过不同文章的学生,并让学生把自己的便利贴粘在海报上,重述自己所读文章的主要内容。通过类似的方式,每个学生都至少读了六篇文章。当然,如何组合、如何写便利贴、如何组织交流……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机引导、有力渗透。endprint
打包形态推进的群文结构,即课前将一组文本整体打包供学生阅读,课内借助一定的阅读策略和分析,引导学生进行交流比较,有点类似于“整本书阅读交流课”的形态。此类形态,最大的优点是学生的课前阅读相对比较充分,便于课内进行充分的、深入的交流研读。
三、群文之“读”:以“能力培养”为旨归
课文教学重在引导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学习和运用,因此,群文阅读则应将侧重点落脚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运用一定的阅读策略读懂一类文章的能力上。
1.学情前测,把握读的起点
教师的教应该以对学生学情的有效认知为前提。美国奥苏伯尔曾说过:“如果我不得不把全部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所以教学的首要任务在于通过一定的策略了解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哪些是学生不知道的,哪些是学生可能知道而实际又未必真正了解的。唯有把握了学生学的起点,教师的教才能有的放矢;唯有通晓了学生的现有认知,群文阅读才能提质提速。
以笔者所设计的《一件运动衫》预学单为例:
这份预学单涉及段落梳理、人物把握、内容分析、感受表达四项:第一题和第二题属于简单信息的提炼,学生初读后即可把握;第三题属于重要信息的梳理,学生读一两遍后即能获解;第四题涉及阅读的评价能力,学生基本都能把握故事的核心价值。
这是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能够读懂、能够解决的,是学生学习的起点,教师不需要再重复进行教学。那什么是这篇故事教师需要强调、需要教学的内容呢?
分析这份预学单,我们发现第二题中有一个知识点是学生模棱两可的:故事中的“我”是不是作者本人?《一件运动衫》是一篇小说,严格意义上说,小说中的“我”只是故事中的一个角色,而不一定是作者本人,所以在书写“我”的时候需要加上双引号。这一点是需要教师在教学现场予以提醒并强调的。
第三题学生都能够找到故事中描写这件运动衫的句子,但对于作者为什么要对这件运动衫进行如此细致、细微的描写,估计很多学生没有想过;对于作者为什么要不止一次地、反复地进行细节描写,是很多学生不会深思的;对于四次细节描写分别安排在故事的不同段落、不同场景,跟故事情节的发展有没有内在关联,这是学生几乎不会考虑到的。而这些不仅是这篇故事应该教学的内容,也在无形中厘清了整个群文阅读的主线:细节的反复描写,情节的意外发展,这是群文之“文”的聚合点。
群文阅读应引领学生“从已知走向未知”,以“已有认知”为基点走向对“读过却未必思考过,思考过却未必读懂了的领域”的学习。
2.缄默意会,训练读的能力
教学时间是个常量,如此,阅读提速成为必然。从形态分析,可以采用“课前阅读、课内交流”的群文阅读方式,优点在于学生对文本的阅读速度、阅读遍数不受限制,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对文本的感知;缺点在于学生的阅读态度、阅读进度、阅读过程无法把控,读的能力无法得到有效训练。而将“读的能力训练”挤进课堂,在一节课需要阅读几篇文章的背景下,需要教师对群文阅读中的“读”有切实的把握。
(1)默读应成为读的主要方式
默读作为阅读主体的一种内部精神活动,既便于学生快速把握一组故事的大概内容,也便于学生边读边思、潜心涵泳,是提高阅读速率、最贴近生活化阅读的主要方式。按照《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三学段的要求,群文阅读过程中不仅要多引导学生默读,而且还要追求一定的阅读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教师理应把“具有一定速度的默读训练”作为群文阅读的重要内容加以落实。
(2)灵活设计“默读”训练
那么如何从操作层面达成“默读”训练,使其可观、可测呢?时间量度无疑是一个重要工具。根据“默读字数要求”以及“文本字数”,设定一个默读完成的“时间区间”,引导学生在该“时间区间”内默读完毕,这是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训练学生默读的方式。《一块钱》共1245个字,笔者要求学生争取在4分钟左右读完,就是在进行默读训练。
当然,由于“一节课要读一组文章”,默读方式上要追求适度的变化,比如通过幻灯片自动翻页,按照每页幻灯出示的字数的多少设定翻页的间隔时间,“逼迫”孩子聚焦屏幕快速默读,如《父亲的日记》笔者就采用了类似方式,瞬间聚焦了学生的视野。同一时间内小组合作阅读不同内容的文章,由于篇幅长度有差异,默读完成的时间也会不同,于是先读完者无形中对后读完者形成触动,迫使后读完者加快默读速度,这也是可以尝试的训练方法。
(3)重视多种读的形态的训练
除了默读,群文阅读过程中还要根据不同的任务、不同的需求,尝试多种阅读方式:快速把握文本的主要信息,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浏览的方式;有目标地聚焦到相关段落或者内容的阅读,可以采用跳读……总之,要根据群文阅读的特点,“更多地尝试真实的更实用的类生活化阅读”。
3.思维导图,打开读的空间
群文阅读,意味着教师不可能对每一篇文章作细致深入的分析,不可能按部就班地从“字词开始经由句式、篇章结构、内容探讨进行教学”。一节课里读一组文章,需要教师引入有效的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方式,与抽象的文字进行思维链接,帮助学生建立起清晰的阅读过程。
(1)概念图
通过一组文章的阅读,不断丰富对某一具体概念的认知和理解,往往可以借用“概念图”。笔者曾试图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六个故事,初步知道“小小说”是一种怎样的文体。在黑板上呈现出有关“小小说”的概念图(如右图)。
(2)情节梯
情节发展学生往往能够通过阅读感受到,但若要让学生转化成语言表达出来,则难度就比较大。但若借助“情节梯”,则能非常清楚地将整个故事的情节发展脉络表现出来。笔者教学《故事一组》群文阅读时,就巧妙地引导学生学用了“情节梯”。endprint
首先引导学生通过比较三种不同形态的情节梯,体会《一件运动衫》的故事情节发展脉络(如下图)。
再在阅读《一块钱》这则故事时,引导学生借助关键词画出自己理解中的“情节梯”(如下图),既帮助学生建构起情节梯的概念,也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这一类故事的阅读方法。
(3)人物情节关系图
一节课里教一组文本,每个文本都有自己独立的故事内容,如何帮助学生快速把握每个文本的主要内容是非常重要的,而借由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及主要事件来串联,是比较有效的阅读方法。张祖庆老师在教学时就非常巧妙地引导学生贴画“人物情节关系图”,故事的内容就一清二楚了。
当然根据故事的特点以及群文的操作目标,还可以引入范恩图、意见椅等多种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故事与故事之间的关联,深入到文本深处,获得思维的启迪。
4.策略活用,启迪读的方法
除运用图式这种直观的阅读方式,群文阅读时还可以借用适当的阅读策略,引导学生在多文本之间交互、穿越,使学生不仅获得多文本信息,还知道在什么时候运用什么方法进行阅读。
(1)猜测
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引导学生借助提供的信息进行大胆猜测;利用多文本阅读形成的前期思维定势,引导学生进行结局猜想、延伸意义猜测……都是群文阅读非常好的阅读策略。如笔者教学第三篇文本《父亲的日记》时,故意隐藏了故事的结局,引导学生基于显性文本内容进行结局猜想,往往能使学生在猜想与现实的对比中产生强烈的情感冲击,进而触抵文本的价值中枢。
(2)比较
群文阅读,比较是常用且有效的策略。一组文本,为进行比较阅读提供了无限可能性。可以引导学生比较不同文本之间的相同点,也可以比较文本之间还值得研究的不同点;可以选择比较文本的主题、故事的内容、角色的特点,也可以比较情节的发展、语言的表达、篇章的布局等。如《一件运动衫》和《爱之链》两则故事在主题、细节上有很多的相同点,通过比较,学生能较快地把握和理解;《一件运动衫》与《一块钱》两则故事中“我”的角色形象存在鲜明差异,也可组织学生进行比较品评。
(3)穿越
单位时间内的多文本阅读,为文本与文本之间的相互穿越提供了可能。同样都是爱,《一件运动衫》中每一个人都是“爱”的化身,而《一块钱》中的“我”却经历了由“恶”到“好”的转变,这就为“交互阅读”提供了可能。笔者在教学时引导学生进行情节想象重构:假如《一块钱》中的“疯女人”遇到的是像《一件运动衫》中的康威老先生,或者其中的任何一个人,故事的情节会不会发生改变?如此“穿越”,瞬间将两个文本关联起来,而且便于学生在互相对照中真正读懂人物、读懂主题。
(浙江省绍兴市北海小学教育集团 3120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