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向华
《文成公主进藏》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中的一篇文章。在学生初读课文感受到了文成公主进藏的艰辛与神奇后,我请学生再次默读课文第5~13自然段,画出反映文成公主进藏艰辛与神奇的语句,并在旁边写一写自己的理解、体会。在学生自主阅读后,我组织大家进行交流。
生:最让我感到神奇的地方是文成公主用树干搭桥过河。我们义乌江上的桥都是用钢筋水泥建的,而文成公主竟然用一段树干就可以搭桥过河,实在是太神奇了。
生:我看见过用石头建的桥,中间有桥墩。
生:我在回奶奶家时看见过用一根木头搭的桥,爸爸说叫独木桥。
生:桥的种类有很多,我们不是还学过玻璃桥、塑料充气桥……
生:但一段树干肯定搭不起桥,文成公主竟可以用树干搭桥,真是神奇!
……
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说着各种各样的桥,还有学生说到文成公主用羊毛铺路、头发的多少决定这个地方树木的稀密、天鹅给公主报信及公主背乃巴山等让人感到进藏神奇与艰辛的地方。交流得差不多时,有一学生高高地举起手来。
生:老师,我还有一个疑惑,能说吗?
师:(点头)当然可以。
生:既然是神鸟,为什么在恶乌鸦说坏话时不来报信,而要等到公主伤心难过那么久了才来?这还算什么神鸟?
听到有同学这样说,几个不安分的学生纷纷举起手来,争着要说。
生:公主进藏应该有许多侍从陪着,碰到乃巴山为什么会让公主亲自去背?
生:对呀,公主是大家闺秀,哪来这么大的力气?要背也肯定是随从去背,不可能公主亲自背。
生:课前我查过资料,当时公主进藏时带的嫁妆可多了,包括诗文、经史、农事、医药、天文、历法等书籍,还有谷物、蔬菜、果木种子以及各种精美的手工艺品等等。这么多东西,这么多人,怎么可能在树干搭成的桥上通过?课文就是骗人的。
……
其实课始, 我就直接点明了此篇课文是一篇民间故事。这是一种特殊的文体,故事性强,富有民间传说的传奇色彩和浪漫主义风格。学生似乎并没有理解,继续从这一角度向学生作解释肯定也是苍白无力的,该怎么办呢?急中生智,我决定换个角度引导:“同学们很会读书,也很会思考,刚才大家所提的这些都是文章的破绽,都与现实不符,那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短暂的沉默之后,终于有学生战战兢兢地举起手来。
生:我想人们之所以这样编故事,是为了体现故事“一波三折”的情节,这样就更能吸引读者。
生:作者让文成公主去背乃巴山应该是为了体现文成公主没有把自己当公主,而是把自己看作和普通人一样,是个了不起的公主。
生:我觉得作者这样写是体现文成公主伟大功绩的需要,很多电影电视也都是这样的,主人公常常会有超乎寻常的本领。
生:作者这样表现文成公主,可见文成公主在人们心目中是至高无上的。
生:是的,预习时我查过资料,说在唐朝的时候,为了边塞的和平,唐朝有19位公主嫁给边塞小国的国王或王子。这么多公主中,最了不起的就要数文成公主了,到现在,在西藏的大昭寺和布达拉宫还供奉着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塑像呢!
生:我感受到文成公主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很高很高。
……
学生们频频点头,我也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这次的节外生枝也给了我启示,有时我们换个角度去思考问题,就会觉得一切都在情理之中了。
(浙江省义乌市经济开发区学校 32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