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现状与发展

2014-10-23 06:26孙宝玲
关键词:常态资源评价

孙宝玲,容 翠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2010)》(以下简称《指导纲要》)明确指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的义务教育阶段3~9年级和普通高中阶段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该课程自2001年被纳入课程体系,历经十余年的发展,其自身独特的内涵和特点,以及不同于其它学科的意义及价值、课程的“常态化”实施、课程资源的开发以及课程评价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发展。本文旨在梳理和分析其研究的主要思路、进展情况及其发展趋势,同时也为了避免广大学者和教育工作者研究工作的重复低效,通过CNKI数据库检索近五年(2009~2013)综合实践活动的相关文献资料并统计分析,论述了该课程的内涵与特征、意义及价值、常态实施、资源开发、评价方式等方面的发展现状。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涵与特征

《指导纲要》中规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成长背景,体现经验和社会生活的教育价值,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综合性、经验性、实践性课程。这高度概括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涵和特征,指出了其内涵是基于社会生活和学生的直接体验的一门综合实践课程。其目的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其特征是综合性、经验性和实践性。我国理论界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界定为“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1](p9)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涵与特征的认识是深入了解该课程的重要基础和前提。由表1可以看出,近五年,学者们每年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涵与特征方面都有进一步的理解和阐述。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是以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和实践性问题为主[2],课程中指定领域(即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方面)(后称“四大领域”)在逻辑关系上不并列,也不相互割裂,而是以融合的方式共存,并与非指定领域(即除指定领域之外的领域)互为补充,内容丰富而充实、形式灵活而多样。[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最基本的学习方式是以学生自主选择、直接体验、研究探索为主。[2]课程的基本目标是着眼于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创新精神、探究能力及个性养成。[2]课程以整合性、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地方性、学术性、社会性及必修性为主要特征。[4]

表1.2009~2013年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五个方面的论文文献计量表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意义及价值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门与普通学科课程存在较大差异的新型课程,其存在的意义及价值亦然不同。近五年中,2012年度论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意义及价值的文章增幅显著,这可能与2011年新一轮课程标准颁布,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标没有通过专家审核有关,因此研究者们又进一步重申了该课程的地位与价值。

该课程作为课程改革计划实行与落实的重点和难点,其对于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价值不言而喻。对该课程的意义与价值的认识是实施该课程的重要前提,对其意义与价值的认识程度也影响课程实施中的教育教学方式以及与其它学科的区分程度等基本问题。该课程为课程改革带来了新的课程观、学习观和教学观。[5]通过综合实践活动把学生培养成全面的人,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其旨在回归育人的教育本质;以生活世界为课程开发的主要资源,凸显了其课程价值的独特性;以学生探究为课程实施的主要形态是为实现创新精神的救赎;以德性教学为课程价值追求有益于教育回归生命意义的追寻。[6]该课程是深化课程改革的支点,重点强调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意义及价值——该课程是实现学校立德树人目标的重要途径,是实现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是提升学校文化的支点。[7]

但也不难发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学科化和形式化的问题,反映出在教育实践中有相当一部分教育者对课程的认识理解不到位,导致该课程的实施不到位,进而没有真正地体现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意义及价值。对此,学者们分别从新课程改革、学生、教师等角度来阐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对与其它学科进行区分、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和生成课程目标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化”实施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几年来,已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案例,一些公开课、示范课纷纷登场,但片段性的教学活动或单独个案的成功,并不能代表学校或教师在课程实施方面的总体水平,更不能由此反映课程实施的整体状况。[8]陈树杰教授提出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的基本特征是“课程必修,普遍实施;教师能教,便于操作;学生爱学,积极投入;效果实在,确有收获”。以此标准来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近年来在全国范围内的实施状况还不尽如人意,尽管部分地区进行得轰轰烈烈,个别实施形式或效果良好,但也掩盖不了该课程在全国实施状况极不均衡的状况。由表1的数据显示,从2009年到2012年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文献数量不断增长,且2012年度的文献数量增幅很大,这可能与2010年《指导纲要》以及2011年《综合实践活动课课程标准》的未出台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化”实施应成为该课程研究领域的重中之重。目前,学者们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化”实施问题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影响课程实现“常态化”实施的因素。文献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有六点:第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观念的问题。其中包括: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实施”概念的理解各异;对课程的性质、定位、价值及意义的认识不足;对课程“常态化”实施标准认识欠缺;“应试教育”思想根深蒂固等。第二,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学校的管理和监督问题。这方面存在着课程制度不健全、课程实施不规范、监督评估不到位等问题。要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像学科课程一样成为“常态课”,光靠领导的良知,教师的责任感是不行的,必须建立必要的管理制度或激励机制。从教育行政部门层面来讲,应当制定保障该课程实施的各项政策。[9]第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和“三无”问题(即无教材、无标准、无专职教师)。资源开发难度大、开发形式单一、开发条件不足、开发内容单调等都制约着该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从而导致无法实现“常态化”实施。各学校无教材、无标准、无专职教师更是影响实现“常态化”的直接因素。第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部四大领域之间,与地方(校本)课程之间以及与其它学科之间的整合问题。课程内部四大领域的内容互相渗透,以融合的方式设计与实施,达到理想的整合状态是该课程的基本要求。而目前缺乏各方面整合的又完全可行的操作模式,导致了高位理念和低位实施的尴尬现状。第五,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师资问题。主要包括教师对该课程的认识不到位、教师综合能力偏低以及教师培训缺乏等问题。第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制度和评价体系构建问题。对学校、教师以及学生的评价是促进该课程常态化实施的动力。评价中存在只重结果不重过程,评价方式、主体和形式单一,尚未构建健全的评价体系和制度等问题,严重地影响了该课程的常态、有效地实施。

其二,如何有效地促进课程的“常态化”实施。学者们就以上影响因素的各个方面均提出了微观上的建议或意见。在宏观的角度,有些学者也提出了应对策略。课程的实施应尊重现实条件,在此基础上,实现单元化、均衡化和系统化[10];要以完善的政策支持和健全的管理制度、有效的课程资源开发、强有力的师资队伍以及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为保障。[9]构建“基于网络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构式评价”模式,为实现新课程背景下该课程的规范化和常态化实施提供新的视角。[11]

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问题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涵、特征及其性质等决定了课程资源开发是该课程实施的重要方面,也是关键性的方面。表1中说明近五年有关课程资源开发的文献数量稳居前列,由此可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性以及广大学者和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重视程度。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涵义和基本特性以及资源开发的必要性等彰显了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性。然而课程资源的开发受限于诸多因素,例如年级差别、实现目标、活动条件、师资力量、资源丰富程度、开发主体等。资源开发中主要存在着课程设置上传授内容无年级差别、无明确目标以及目标无法实现;活动条件有限;师资力量缺乏等问题[12][13],还存在着物质条件不足、内容单调、人力资源主体单一、开发方式欠缺和具有片面性等问题。[13][14]资源开发的途径或策略主要有:一是强调了资源库的建立与开发体系,从学科课程中开发资源、从社会生活中开发资源,以及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12]二是资源内容应直接来源于学生的生活背景,应遵循注重当地自然、人文资源;立足校内,关注校外;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有可操作性等原则。[15]三是与其它学科资源整合以及拓展活动条件。课程资源开发主要以活动性、开放性、综合性、实践性、发展性和可操作性为原则。

五、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问题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课程体系中最具有开放性和创意性的一门课程,同时它又是一门“三无”课程,因此,对该课程的评价无疑成为课程有效实施中的一个难点和关键点。从近五年的数据可见对该课程的评价方式一直受到学者们的关注,且从文献数量来看,增长趋势明显。对哪些课程内容实施评价,采取什么样的评价方式,如何通过评价发挥其导向、激励和管理功能等相关问题,成为近年来该领域学者研究的热点之一。

从评价的内容来看,该课程的评价主要包括对学生、教师和学校的评价。对学生的评价注重评价方式多样化、考核主体多元化、考核内容全面化等;对教师的评价应该侧重于组织、规划、管理和指导的能力及其课堂实效等方面;对学校的评价集中考核学校的组织管理、课程资源开发、教师培训等方面。[16]从评价的方式来看,立足于多元智力理论,评价方式由考试测验走向多元智力档案袋;评价主体由领导或专家评价走向专家、教师、家长、社区与学生自评相结合;评价内容由单纯的语言智能或数理逻辑能力走向多种智能共同发展。[17]从评价的特点来看,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评价的内容、过程、主体、形式以及方法都具有显著的多元性、多样性和全面性等特点。从评价体系的构建来看,学者们力图在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一个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具体化、评价方式多样化和评价形式全面化的科学评价体系。从评价的研究视角来看,近年出现了新的研究视角,主要有:基于三元智力理论的PBL模式下构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体系[18];以网络为全新的切入点,探索“建构式评价”的涵义[19];基于实践哲学的研究新视角,看待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及评价方式的研究[20];从多元智能理论的视角探讨多元智能理论的评价观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观已成趋势。[21]

六、近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趋势

综上所述,可见近几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在各个方面取得了重大进步。笔者通过对近五年研究该课程的内涵与特征、意义及价值、课程实施、资源开发和评价方式五个方面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汇总、整理与分析,发现研究存在以下几个趋势:

对课程内涵与特征的诠释更加准确。近年关于该课程内涵与特征的研究论述不再局限于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概念的界定和解读层面,而更加注重其真正的内涵里囊括的课程性质、目标、内容和特征等,并对此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与研究。例如对课程内部四大领域的研究由简单的概括阐述转向对其理解、内涵、关系以及整合的研究。此外,还体现出地域性的特点。如广东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把原来的四大领域定义为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其特点概括为综合性、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地域性。

课程意义与价值进一步深化。近年来,尤其在国际人才竞争的背景下,从不同年龄段培养综合素养水平较高的人是当前最重要的国家发展目标。因此,在这个前提下,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意义及价值的研究维度逐渐增多,且主要集中在该课程的重要地位与价值两个方面,包括该课程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计划的重要价值、对学生综合素质水平发展的价值、对培养合格师资质量的要求、对整个教学计划的实施与发展等。整体而言,近年来在该领域的研究视野不断扩大、课程价值也在进一步深化。在研究该课程整体价值的基础上,拓展成对课程目标、内容、资源开发、活动形式、课程实施形态、价值追求等方面的意义和价值的深入探讨。

课程的常态化实施与学科相结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研究已经从宏观层面的论述逐渐转向对微观层面的分析研究。对课程实施的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方面,不再是单纯地进行理论宏观论述,而是更加注重课程实施的调研现状、影响因素、对策研究等微观层面。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微观方面进行研究分析的文献数量近年有不断增加的趋势,对课程的研究内容也不断细化、具体化。特别是在具有中国特色的分科教学体制下,由于缺乏综合素养高的师资,因此在具有更为可操作的背景下,逐渐从广义的多学科综合转化为以某一学科为主的多学科综合,尽管仍具有很大的难度,但目前来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开展已经达到了新的水平,既体现学科又体现综合。

课程资源开发多样化。针对当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师资力量匮乏、教师整体或综合性素质欠缺、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的认识狭隘、课程资源开发来源片面、形式单一等一系列问题,对课程资源开发的研究重点由其意义、价值等转向对解决措施以及寻求途径的研究。由近五年的研究可以看出,课程资源开发的内容、形式、途径、开发主体等日益与当前的热点问题相结合,但也出现了政策导向起关键作用的资源开发样式。出现了从多渠道开发有效课程资源的形式,课程资源开发的途径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该课程资源的多样化,是让学生们能够真正以问题为导向,与现实身边的环境相结合,进行一系列深入的研究与学习,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目的。

课程评价方式多元化。近年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方式、内容、形式、主体、特点及其体系构建的视角呈现多元化的显著特性,其根本原因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国际化交流有着重要的关系。评价手段的引入,是课程质量提升的重要策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因其参与活动过程中的主体的多元化、资源开发的多样性、学生自我发展的多种追求,因而使课程的有效评价方式也呈现出了多元化趋势。评价方式研究视角的多元化,不仅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在很大程度上还有利于借鉴国外一些好的经验来促进该课程的深入实施。

[1] 郭元祥,伍香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 孙泽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再认识:内涵和特征[J].新课程研究,2010(3).

[3] 李文送.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内涵、特点及实施[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2).

[4] 董玉成.审视实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特征分析[J].新课程研究,2013(1).

[5] 赵萌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涵、意义的再认识[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0(5).

[6] 赵书超.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与价值[J].全球教育展望,2011(9).

[7] 李丽芳.综合实践活动是深化课程改革的支点[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3(3).

[8] 张俊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近期研究述评[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0(3).

[9] 石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的思考[J].新课程研究,2010(3).

[10] 曲天立.综合实践活动课常态化实施的思考[J].教学与管理,2008(1).

[11] 陈文心,周积昀,吴忠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规范化与常态化实施[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12).

[12] 叶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的问题与途径[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1(6).

[13] 耿敬.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J].教育研究,2013(2).

[14] 骆素梅,吴喜花,黄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科学教育,2012(2).

[15] 李效民.浅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的开发[J].教育革新,2013(2).

[16]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2010)[EB/OL].http://www.doc88.com/p -777829457369.html.

[17] 朱恬恬.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11(9).

[18] 孙峰霞,于冬.基于三元智力理论的PBL模式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体系构建[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2(5).

[19] 吴忠喜.基于网络的建构式评价[J].新课程,2009(5).

[20] 杜建群.实践哲学视野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学位论文,2012.

[21] 胡林成,刘佳.多元智力背景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生评价观[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8).

猜你喜欢
常态资源评价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新常态”需要新举措
我眼中的医改新常态
主动适应新常态 积极争取新作为
新常态下的艰辛与希望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