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
摘要:在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我国各族人民创造了宝贵而丰富的中华文化遗产,民族声乐就是灿烂光辉的文化精神遗产之一。在声乐诸多种类中,民族声乐是重要的分支,在民族声乐文化背景、音乐风格和演唱方法中都十分具有民族特色。现代民族声乐是极具现代气息的声乐艺术。本文主要分析现代民族声乐的艺术特征,研究现代民族声乐的演唱风格。
关键词:现代 民族声乐 艺术特征 演唱风格
早在五帝时期,我国就出现了与巫术、宗教等有关的声乐艺术,如《弹歌》的歌词就真实地反映了远古时期人们进行猎物取食的生活场景。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随着对外改革开放文化交流的不断增强,民族声乐艺术迎来了新局面,无论是在创作作品时的深度、难度方面,对民族声乐演唱技巧、声音认识方面,还是民族声乐作品的艺术表现、风格等方面,都突出了极强的现代气息,逐渐形成现代民族声乐,继续发扬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遗产。
一、现代民族声乐的主要艺术特征
(一)现代民族声乐的民族融合
我国共有56个民族,是一个地域广阔、人口众多的国家,汉族人口最多,在科学教育、艺术和文化等方面占有主导地位,国家对其他55个少数民族的政策较为积极,使各个民族保留了固有的发展策略、生活习惯和民族特点等。少数民族人民分布较零散,很多少数民族与汉民生活在一起,各个民族之间相互感染、相互影响,促进各个民族之间的的音乐文化相互融合和交流。
少数民族与汉族的历史发展过程不同,具有特殊性,因此,少数民族人民与汉族人民的生长环境和其他生活习惯不同,使少数民族人民对乐与苦、丑与美等事物存在不同的看法。虽然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但各个民族在审美内涵方面有相似处。现代民族声乐的音乐内涵是抒情,不论是原生态的民族创作还是学院风格的民族创作,都是作者情感的体现。原生态民族创作的歌唱状态最为自然,歌唱形式最为原始。
(二)现代民族声乐的中西融合
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我国大多数音乐学者就已经认识到西方美声唱法特有的科学性,具有创新思想的音乐学者仔细研究西方美声音乐的演唱技术特点,演唱时使用气息稳定声音,演唱时腔体灵活、松弛且通透,声音有力、悠长且圆润,音乐学者将西方声乐的演唱技术完全引入到我国传统的民族声乐中,但民族声乐并没有得到有效迅速的发展。广大音乐学者认识到,想要使西方声乐的演唱技术促进我国民族声乐的快速发展,应当在西方声乐演唱技术的基础上加以创新。我国民族声乐的演唱要求声音明亮、细腻、多变、灵活。西方声乐的演唱技术符合西方文化的发展历史、人文信仰和风俗习惯等,东方和西方在地域文化、生活习惯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正所谓民族的东西不能丢。彭丽媛是我国第一位民族声乐硕士,是我国著名的女高音歌唱家,她的民族声乐唱法体现了西方唱法与传统唱法相结合,既有穿透力、集中、通畅、宽泛的西方唱法特点,又有亮丽、柔美、质朴、亲切的传统东方民族唱法特点,如彭丽媛演唱的《在希望的田野上》、《洪湖水浪打浪》和《父老乡亲》等。
传统的民族声乐创作主要以五声调式为主,从曲艺和戏曲中吸收优点,表现出浓厚的民族性格和音乐特点;西方声乐创作主要以大小调式为主,表现出鲜明的艺术情感。现代民族声乐融合了西方声乐创作的特点,用大小调式进行填充,形成多元化、多变化、多样化的中国现代民族声乐。
(三)现代民族声乐的文化融合
爵士音乐、乡村音乐和黑人音乐等多文化的音乐类型对现代民族声乐的发展有重要影响。用不同的文化方式来演绎传统的民族声乐作品,是各国文化思维之间的交融和多种音乐形式融合的表现,加强了世界各国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了解。现代民族声乐还具有少数民族之间声乐唱法相互融合的特点,如彝族地区的“海菜腔”《石屏花彝谣》、江南地区的小调《太湖美》、东北地区的二人转《西厢观画》、青海地区的“花儿”《花儿尕连手令》、陕北地区的“信天游”《太阳高高照》等唱法。不同民族和不同地域之间的声乐演唱形式不同,在声音的运用、音调和语言等多个方面都具有不同的演唱风格和技巧,现代民族声乐通过将少数民族之间不同的声乐唱法相互融合和借鉴,逐步确定了多元化、多样化的音乐发展方向。
二、现代民族声乐的主要演唱风格
(一)各个地区和文化区域的演唱风格
现代民族声乐的演唱风格具有综合化特点。由于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居住的地域环境不同,受地域文化和宗教信仰影响的程度不同,声乐演唱风格也不同。江南地区的声乐演唱以细腻温婉为主,西北地区的声乐演唱以嘹亮高亢为主,东北地区的声乐演唱以豪放朴实为主,形成具有综合化演唱风格的现代民族声乐。根据各个民族声乐不同的风格特色及不同的发展文化背景,现代民族声乐可以分为东部、西部、北方、东南沿海四个文化区域的演唱风格。东部地区指我国东北部大兴安岭及小兴安岭地区,民族声乐演唱风格主要以萨满调、歌舞曲、山歌为主,体现了东部人民豪爽质朴的性格。西部地区主要指我国藏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和高原地区,受宗教信仰的影响,宗教仪式较为隆重,风俗习惯较为繁多,民族声乐的演唱风格也与当地人民的生活内容和场景有关。北方地区主要指内蒙古等北部地区,民族声乐演唱风格中体现了北方人民热情、爽朗、豪放的气质和胸怀。东南地区主要指东南沿海及中原地区,地域气候以湿润、温和为主,因此当地的民族声乐演唱风格中体现了当地人们细腻、温婉的性格特点。
(二)现代民族声乐的声音特点
现代民族声乐演唱时的声音特点包括声线靠前明亮、声区统一、咬字讲究字正腔圆、润腔浓厚有韵味。
1.汉字发音由字尾、字中和字头构成。字尾和字头的辅音起到归韵、咬字作用,字中的元音起到表现音色的作用。现代民族声乐演唱时在口腔前部完成辅音的咬字,通过舌尖、齿和唇部的配合,运用气息的推动,咬字时有力而迅速,归韵时轻巧而迅速;元音表现音色时运用气息的推动,保证声腔顺畅产生共鸣。
2.歌唱时共鸣色彩和音色特质不断变化,音域变化的范围称为声区。演唱声区包括混生区、胸声区和头声区,是根据演唱音高的变化划分的。
3.“字正”是保证语言形象完整清晰的基础,“腔圆”是保证唱腔悠扬甜美、流畅圆润的基础,应当在调节音响、改善音质、丰富音色和扩展音域中达到完美圆润。“字正”与“腔圆”之间相互影响,只有将二者紧密结合,才能使演唱达到语言美和歌唱美,才能满足中华民族音乐的审美标准。
4.润腔主要起到对声腔的润色、装饰和美化作用,使其具有独特的韵味和风格,现代民族声乐的润腔方法包括断音、装饰音、音色变化、声音造型、力度变化、节拍节奏等。
三、结语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日常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传统民族声乐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在艺术特征、演唱方法和演唱风格等方面不断创新,形成具有时代感的现代民族声乐。现代民族声乐具有民族融合、中西融合和文化融合的艺术特征,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综合性、多样性的演唱风格。我国音乐学者应当不断加强对现代民族声乐的研究,保证现代民族声乐持续、健康、科学的发展,相信在未来能够作为极具中国特色的声乐学派推广至世界,对国际民族声乐产生更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乔新建.文化交流:民族声乐多元发展的动因研究[J].南都学坛,2011,(06).
[2]陈香莹.我国民歌的艺术特征分析及演唱技巧探究[J].音乐创作,2012,(08).
[3]陈海容.中西融合 民族神韵——中国现代民族声乐艺术的文化属性[J].音乐创作,2010,(04).
[4]徐天华,胡郁青.中国民族声乐发展之我见——从“原生态”歌唱所引起的思考[J].音乐创作,2008,(05).
[5]丁宇希.中国民族声乐理论历史阶段与多元化发展[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