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本芭娜娜作品中的感觉表现

2014-10-22 00:17刘亚钰
关键词:感动

刘亚钰

摘 要:本论文通过例举对比吉本芭娜娜的四部作品中感觉表现的数量、对比五种感觉表现出现次数并引用原文具体分析感觉表现在文章中隐藏的深刻意义和感情,进而分析阐述感觉表现在其各部作品中是怎样表现其主题并带来了怎样的表现效果。

关键词:吉本芭娜娜;感觉表现;感动;表现效果

中图分类号:I313.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9-0206-03

吉本芭娜娜作为全球畅销作家之一,总是能将最平凡的场景描绘出最扣人心弦的感动。而其作品中独特的感觉表现,明示或暗示出其所要表达的情绪、意识和感情,形成了独特的文字魅力。比起直白的感情描写,这种表现更能感动读者并引起读者的共鸣。

与语言表现相比,感觉表现更能体现一个作家的特质,因为它是基于人类主观感觉的。感觉表现包括人类的基本的五官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和触觉、味觉所表现出的言论。日本学者吉村寿人将感觉表现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明确的感觉表达,第二阶段为共感觉,第三阶段为文字表达唤起的感觉。

由于第三阶段的感觉反映的是不同的人的主观体验,所以本研究中在统计只分类分析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感觉,在这个两个分类中又分为“原感觉”和“其他(比喻的表达)”两类来研究。而在作品中的感觉表现的表达效果中,第一、第二、第三阶段都在分析研究范围内。

本文以吉本芭娜娜的四部代表性作品《厨房》(1988年)、《哀愁的预感》(1988年)《白河夜船》(1989年)、《雏菊人生》(2000)为研究对象,体味吉本芭娜娜如何对于身体感觉的关心以及唤起读者身体感觉的。

一、作品中感觉表现的数量比较

(一)《厨房》

初读这部吉本芭娜娜的出道力作,不难发现吉本从这一时期就开始青睐感觉表现,表1中为该文章中出现的感觉表现的数量。可以看出在《厨房》中,视觉和听觉表现较多,特别是听觉表现,而听觉表现在第一阶段的原感觉数又相对较少,说明吉本的拟声语使用频率很高。另外,《厨房》中的“其他”类的比喻表现最多,很多的感觉表现都有比喻倾向。

(二)《哀愁的预感》

《哀愁的预感》为吉本芭娜娜初期作品之一,和《厨房》表现出了相似的倾向,依然视觉听觉表现较多,但是与《厨房》相比,视觉表现中的拟态语显著增加,让人觉得吉本从这部作品开始,有意识的开始使用更多的感觉表现。

(三)《白河夜船》

与上文的两部作品相比,《白河夜船》中的视觉表现变化很大,比上文的两部作品有了大幅减少:听觉在五感中所占比例《白河夜船》为约22%、《哀愁的预感》约53%、《厨房》约52%;而听觉表现在所有五项表现中所占的比例提高:《白河夜船》为约24%、《哀愁的预感》约19%、《厨房》约18%,但是其中拟声语数量大幅减少,更加倾向于比喻表现。《白河夜船》写于《厨房》之后的一年,这样的变化可以被认为是在出道作品取得成功后,作者想要开始描述不同的东西,这种尝试体现在了感觉表达上。

(四)《雏菊人生》

《雏菊人生》与初期作品最大的不同是嗅觉与味觉的表现大幅增加,其中嗅觉的第一阶段的“其他”部分用例显著增加,比喻表现的倾向更加明显。这部作品中,各种感觉表现除了视觉表现之外,出现了平均分布的倾向,这一时期,作者还出版了短篇集《身体全部都知道》,表明吉本在这一时期内特别注意到自己的身体感觉,有意识的将感觉表现的范围拓宽,使用更加的频繁。

经过以上四部作品的分析,可以直观看出吉本是使用感觉表现很多的一位作家,而四部作品的数据又体现了作家的创作倾向,初期大量使用的拟声语,后期大幅减少,而比喻表现在持续增加,逐渐成为了吉本作品的一个显著特征。

二、作品中感觉表现的表现效果分析

(一)《厨房》——随着感觉表现波动的主人公的感情

《厨房》围绕主人公的理想的厨房展开故事,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感觉表现来表现主人公的感情变化,伴随着感觉表现的变化,主人公最终走出了孤独的影子。

主人公对于小说中心线索的厨房,有着丰富的感觉,洁净干爽的毛巾,洁白的瓷砖,闪闪发亮的干净的厨房;甚至脏乱但是宽敞的厨房;都是主人公喜欢的,在厨房里,齐聚了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带来的安慰,让主人公感到安心。

“我并不是为什么具体事情而悲泣,所有一切都令人催泪欲下。

忽然我发现从头顶上明亮的窗口冒出一股股白色蒸气在黑暗中悠悠飘荡。侧耳谛听,从那里传来干活时的嘈杂声,锅勺声,碗碟声。”①

这就是厨房,能够立刻让主人公的心情变轻松的地方,厨房里的视觉、味觉自然不用说,就连一般人觉得难以忍受的厨房的嘈杂声,榨果汁发出的尖锐的声音,对于主人公来说,都是“既非寻常,又无所谓;既如奇迹,又似平淡。”而蜷缩在厨房里睡觉的触感,又是无比安全又孤独的。这种种的感觉,守护着、安抚着主人公,温暖而透明。

(二)《哀愁的预感》—由感觉表现构成的生动画面

这部作品中充满了梦和记忆中留下的感觉,让人心慌又不安。既然本来就是一个哀愁的预感,自然离不开各种感觉表现。在梦中梦见玩具鸭子的那一段里,硬硬的触感、潺潺的流水声、回头去看却什么都没有的狐疑、洗澡水烫出的鸡皮疙瘩,这一切感觉毫无防备的向人袭来,形成了让人不能动弹的、强烈的恐怖。感觉表现构成的强烈的画面感,是其他表达所不能代替的。

作品中关于雪野的家和弥生的家的描写,也使用了大量的感觉表现来勾勒,雪野的家是被浓重的墨绿色包围着的昏暗的、像没有有人住的空间;而弥生的家是米色的、温暖的、明亮的空间,两种截然不同的空间暗示了两个人不同的成长环境。

作品中与弟弟哲生的相处的描写中,嗅觉与触觉的描写也烘托了很不一样的气氛,哲生的身上,弥生闻到了一种“家的气味”,这种气味让她重新认识他们之间的兄弟关系,而握着哲生的手的触感,让弥生更坚定了他们要以恋人关系走下去的决心。endprint

感觉表现对于作品中的梦境描写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逼真的感觉,读者会觉得那只是一场荒唐的梦,但是接近真实的各种感觉,和在梦境中出现的感觉屡屡与现实中重合,向我们暗示了那不仅仅是一个梦,梦亦是现实,现实亦是梦。

(三)《白河夜船》—即使沉睡中也依然醒着的感觉

这部作品的主人公是陷入了深不见底的睡眠中的手足无措的孩子,在她的感觉中,只有一个死沉沉的睡眠世界。在醒来的时候,“我的眼睛中只见到了一些羊齿类植物和恐龙等的粗扩鲜明的颜色,眼前只是出现了一些如同遥远的过去一般的膘脆的画面。只有男朋友的电话,即使睡着的时候我也能知道。”

“岩永打来的电话铃声,跟别的不一样,我会听得很清楚。不知为什么,我总能清楚地明白。其他的各种声音都是从外面传入耳朵的,而他打来的电话,就如同我戴着耳机一般,这声音是从我头脑里边欢快地响起来的。”②

我们的感觉永远是忠于我们的,哪怕我们处在昏昏沉沉的人生中,我们也不会错过一个心爱的人来的电话,我们的感觉遵从于我们内心的选择,听觉也是会选择性的屏蔽和提起的。这个心爱的男人的声音,成了主人公和外界唯一的联系。

很多人可能都有过这样的感受,在睡了一个长长的午觉之后,似乎时空暂时停滞,随之而来的,是与世隔绝的孤独与恐慌。有时,我们为了逃避现实的痛楚,会躲到深深的睡眠里去,就像有些人沉迷酒精一样。在昏睡的间歇,无边无涯的灰色弥漫在周围,只要稍微放弃抵抗,它就沉默着汹涌而来,于是只能继续沉溺于睡眠的魔法。但是我们的感觉会慢慢的唤醒我们,作品里的主人公也被慢慢积累的感觉唤起,回归俗世里的平淡生活。

(四)《雏菊人生》—记忆中的感觉的力量

亲近的人们纷纷离去,人生的悲哀莫过于此。主人公雏菊生来就没有父亲,幼时又遭逢母亲车祸离世,她之所以能够继续活着,是因为拥有挚友达丽亚。对二十五岁的雏菊而言,她和达丽亚过往的回忆依然鲜明地印在脑海中。她是依靠这样美好的回忆支撑着,勇敢的面对一切:

“我总是在青草和树木的熏香中,一边看书,一边感知外部的世界。鸟发出动听的鸣叫,阳光照在书上,纸张发出好闻的香味。这些好像都是我到了高春家后才开始感受到的。内心倒觉得充实起来,与过去那种下了班一直忙忙乱乱地熬到深夜,早上不愿起床相反,清晨让我感受到成长、包容,以及大自然赋予我内心的力量。沐浴着清晨的阳光,我仿佛整个身心都被洗涤了一样。”③

感觉会深深扎根于我们的回忆中,记忆里的香味,记忆里的声音,记忆里的画面,记忆中的触感,这些记忆中留下的无意识的感觉留下的幸福感,一想起来都会让人觉得温暖,我们不是靠记忆而活下去的,但是记忆会让你坚强,给你力量。

这部作品是关于回忆的深刻思考,人们都会面对死亡,但是每个人都在努力创造着自己的独一无二的回忆,从无到有,这是完完全全属于我们自己的私物,是即便我们死去也会留存在宇宙中的箱子,这个箱子里,装的正是各种感觉交织出的快乐和感动,它们的力量,足以让我们去对抗悲哀的死亡。

“即使是世界末日,只要我能吃到什锦炒面就好。”④能写下这样的话的吉本,已经把感觉能够给予人的力量描写到极致,不仅仅是味觉,这部作品中的嗅觉描写也较前期作品更多,吉本更加全面的运用了各种身体感觉,想用回忆唤醒我们的人生,用感觉唤醒我们的身体。

以上简单的总结了吉本芭娜娜的几篇作品中的感觉表现的数量及表现效果,可以看出感觉表现对于烘托主题、升华故事有很重要的作用,也为吉本的作品营造了与众不同的氛围,形成了独特的语言风格。感觉表现也成为了构成吉本芭娜娜作品的重要要素之一。

——————————

注 释:

①吉本ばなな/.『キッチン』.日本:新潮社,2002.27.

②吉本ばなな/.『白河夜船』.日本:福武書店 1992.12.

③④吉本ばなな/.『ひな菊人生.日本:幻冬舎,2006.47,69.

参考文献:

〔1〕石原正康.『哀しい予感』解釈[M].東京:角川書店,1911.

〔2〕木股智史.『イエローページー吉本ばなな』[M].東京:荒地出版社,1999.

〔3〕松本孝幸.『吉本ばなな論』[M].東京:JICC出版局,1911.

〔4〕宮川健郎:『「キッチン」吉本ばなな―オルペウスたちのカツ丼(恋愛小説-愛のライフ·スタイル<特集>)』[J],『国文学解釈と教材』,1991(1).

(责任编辑 张海鹏)endprint

感觉表现对于作品中的梦境描写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逼真的感觉,读者会觉得那只是一场荒唐的梦,但是接近真实的各种感觉,和在梦境中出现的感觉屡屡与现实中重合,向我们暗示了那不仅仅是一个梦,梦亦是现实,现实亦是梦。

(三)《白河夜船》—即使沉睡中也依然醒着的感觉

这部作品的主人公是陷入了深不见底的睡眠中的手足无措的孩子,在她的感觉中,只有一个死沉沉的睡眠世界。在醒来的时候,“我的眼睛中只见到了一些羊齿类植物和恐龙等的粗扩鲜明的颜色,眼前只是出现了一些如同遥远的过去一般的膘脆的画面。只有男朋友的电话,即使睡着的时候我也能知道。”

“岩永打来的电话铃声,跟别的不一样,我会听得很清楚。不知为什么,我总能清楚地明白。其他的各种声音都是从外面传入耳朵的,而他打来的电话,就如同我戴着耳机一般,这声音是从我头脑里边欢快地响起来的。”②

我们的感觉永远是忠于我们的,哪怕我们处在昏昏沉沉的人生中,我们也不会错过一个心爱的人来的电话,我们的感觉遵从于我们内心的选择,听觉也是会选择性的屏蔽和提起的。这个心爱的男人的声音,成了主人公和外界唯一的联系。

很多人可能都有过这样的感受,在睡了一个长长的午觉之后,似乎时空暂时停滞,随之而来的,是与世隔绝的孤独与恐慌。有时,我们为了逃避现实的痛楚,会躲到深深的睡眠里去,就像有些人沉迷酒精一样。在昏睡的间歇,无边无涯的灰色弥漫在周围,只要稍微放弃抵抗,它就沉默着汹涌而来,于是只能继续沉溺于睡眠的魔法。但是我们的感觉会慢慢的唤醒我们,作品里的主人公也被慢慢积累的感觉唤起,回归俗世里的平淡生活。

(四)《雏菊人生》—记忆中的感觉的力量

亲近的人们纷纷离去,人生的悲哀莫过于此。主人公雏菊生来就没有父亲,幼时又遭逢母亲车祸离世,她之所以能够继续活着,是因为拥有挚友达丽亚。对二十五岁的雏菊而言,她和达丽亚过往的回忆依然鲜明地印在脑海中。她是依靠这样美好的回忆支撑着,勇敢的面对一切:

“我总是在青草和树木的熏香中,一边看书,一边感知外部的世界。鸟发出动听的鸣叫,阳光照在书上,纸张发出好闻的香味。这些好像都是我到了高春家后才开始感受到的。内心倒觉得充实起来,与过去那种下了班一直忙忙乱乱地熬到深夜,早上不愿起床相反,清晨让我感受到成长、包容,以及大自然赋予我内心的力量。沐浴着清晨的阳光,我仿佛整个身心都被洗涤了一样。”③

感觉会深深扎根于我们的回忆中,记忆里的香味,记忆里的声音,记忆里的画面,记忆中的触感,这些记忆中留下的无意识的感觉留下的幸福感,一想起来都会让人觉得温暖,我们不是靠记忆而活下去的,但是记忆会让你坚强,给你力量。

这部作品是关于回忆的深刻思考,人们都会面对死亡,但是每个人都在努力创造着自己的独一无二的回忆,从无到有,这是完完全全属于我们自己的私物,是即便我们死去也会留存在宇宙中的箱子,这个箱子里,装的正是各种感觉交织出的快乐和感动,它们的力量,足以让我们去对抗悲哀的死亡。

“即使是世界末日,只要我能吃到什锦炒面就好。”④能写下这样的话的吉本,已经把感觉能够给予人的力量描写到极致,不仅仅是味觉,这部作品中的嗅觉描写也较前期作品更多,吉本更加全面的运用了各种身体感觉,想用回忆唤醒我们的人生,用感觉唤醒我们的身体。

以上简单的总结了吉本芭娜娜的几篇作品中的感觉表现的数量及表现效果,可以看出感觉表现对于烘托主题、升华故事有很重要的作用,也为吉本的作品营造了与众不同的氛围,形成了独特的语言风格。感觉表现也成为了构成吉本芭娜娜作品的重要要素之一。

——————————

注 释:

①吉本ばなな/.『キッチン』.日本:新潮社,2002.27.

②吉本ばなな/.『白河夜船』.日本:福武書店 1992.12.

③④吉本ばなな/.『ひな菊人生.日本:幻冬舎,2006.47,69.

参考文献:

〔1〕石原正康.『哀しい予感』解釈[M].東京:角川書店,1911.

〔2〕木股智史.『イエローページー吉本ばなな』[M].東京:荒地出版社,1999.

〔3〕松本孝幸.『吉本ばなな論』[M].東京:JICC出版局,1911.

〔4〕宮川健郎:『「キッチン」吉本ばなな―オルペウスたちのカツ丼(恋愛小説-愛のライフ·スタイル<特集>)』[J],『国文学解釈と教材』,1991(1).

(责任编辑 张海鹏)endprint

感觉表现对于作品中的梦境描写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逼真的感觉,读者会觉得那只是一场荒唐的梦,但是接近真实的各种感觉,和在梦境中出现的感觉屡屡与现实中重合,向我们暗示了那不仅仅是一个梦,梦亦是现实,现实亦是梦。

(三)《白河夜船》—即使沉睡中也依然醒着的感觉

这部作品的主人公是陷入了深不见底的睡眠中的手足无措的孩子,在她的感觉中,只有一个死沉沉的睡眠世界。在醒来的时候,“我的眼睛中只见到了一些羊齿类植物和恐龙等的粗扩鲜明的颜色,眼前只是出现了一些如同遥远的过去一般的膘脆的画面。只有男朋友的电话,即使睡着的时候我也能知道。”

“岩永打来的电话铃声,跟别的不一样,我会听得很清楚。不知为什么,我总能清楚地明白。其他的各种声音都是从外面传入耳朵的,而他打来的电话,就如同我戴着耳机一般,这声音是从我头脑里边欢快地响起来的。”②

我们的感觉永远是忠于我们的,哪怕我们处在昏昏沉沉的人生中,我们也不会错过一个心爱的人来的电话,我们的感觉遵从于我们内心的选择,听觉也是会选择性的屏蔽和提起的。这个心爱的男人的声音,成了主人公和外界唯一的联系。

很多人可能都有过这样的感受,在睡了一个长长的午觉之后,似乎时空暂时停滞,随之而来的,是与世隔绝的孤独与恐慌。有时,我们为了逃避现实的痛楚,会躲到深深的睡眠里去,就像有些人沉迷酒精一样。在昏睡的间歇,无边无涯的灰色弥漫在周围,只要稍微放弃抵抗,它就沉默着汹涌而来,于是只能继续沉溺于睡眠的魔法。但是我们的感觉会慢慢的唤醒我们,作品里的主人公也被慢慢积累的感觉唤起,回归俗世里的平淡生活。

(四)《雏菊人生》—记忆中的感觉的力量

亲近的人们纷纷离去,人生的悲哀莫过于此。主人公雏菊生来就没有父亲,幼时又遭逢母亲车祸离世,她之所以能够继续活着,是因为拥有挚友达丽亚。对二十五岁的雏菊而言,她和达丽亚过往的回忆依然鲜明地印在脑海中。她是依靠这样美好的回忆支撑着,勇敢的面对一切:

“我总是在青草和树木的熏香中,一边看书,一边感知外部的世界。鸟发出动听的鸣叫,阳光照在书上,纸张发出好闻的香味。这些好像都是我到了高春家后才开始感受到的。内心倒觉得充实起来,与过去那种下了班一直忙忙乱乱地熬到深夜,早上不愿起床相反,清晨让我感受到成长、包容,以及大自然赋予我内心的力量。沐浴着清晨的阳光,我仿佛整个身心都被洗涤了一样。”③

感觉会深深扎根于我们的回忆中,记忆里的香味,记忆里的声音,记忆里的画面,记忆中的触感,这些记忆中留下的无意识的感觉留下的幸福感,一想起来都会让人觉得温暖,我们不是靠记忆而活下去的,但是记忆会让你坚强,给你力量。

这部作品是关于回忆的深刻思考,人们都会面对死亡,但是每个人都在努力创造着自己的独一无二的回忆,从无到有,这是完完全全属于我们自己的私物,是即便我们死去也会留存在宇宙中的箱子,这个箱子里,装的正是各种感觉交织出的快乐和感动,它们的力量,足以让我们去对抗悲哀的死亡。

“即使是世界末日,只要我能吃到什锦炒面就好。”④能写下这样的话的吉本,已经把感觉能够给予人的力量描写到极致,不仅仅是味觉,这部作品中的嗅觉描写也较前期作品更多,吉本更加全面的运用了各种身体感觉,想用回忆唤醒我们的人生,用感觉唤醒我们的身体。

以上简单的总结了吉本芭娜娜的几篇作品中的感觉表现的数量及表现效果,可以看出感觉表现对于烘托主题、升华故事有很重要的作用,也为吉本的作品营造了与众不同的氛围,形成了独特的语言风格。感觉表现也成为了构成吉本芭娜娜作品的重要要素之一。

——————————

注 释:

①吉本ばなな/.『キッチン』.日本:新潮社,2002.27.

②吉本ばなな/.『白河夜船』.日本:福武書店 1992.12.

③④吉本ばなな/.『ひな菊人生.日本:幻冬舎,2006.47,69.

参考文献:

〔1〕石原正康.『哀しい予感』解釈[M].東京:角川書店,1911.

〔2〕木股智史.『イエローページー吉本ばなな』[M].東京:荒地出版社,1999.

〔3〕松本孝幸.『吉本ばなな論』[M].東京:JICC出版局,1911.

〔4〕宮川健郎:『「キッチン」吉本ばなな―オルペウスたちのカツ丼(恋愛小説-愛のライフ·スタイル<特集>)』[J],『国文学解釈と教材』,1991(1).

(责任编辑 张海鹏)endprint

猜你喜欢
感动
最美的风景在基层
以人为本做好班主任工作的研究
爱,班主任工作的主旋律
浅谈《雪国》中的物哀美
话题作文“感动”导写导练
也许一个转身,你就已经泪流满面
“感动”与“敢动”
《桃姐》:高明的感动不需要煽情
电视访谈节目的传播特点和创新
中学语文“感动”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