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亚琼
摘 要:柯尔施在《马克思主义和哲学》这部著作中,提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特征是以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建构了以“总体性原则”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观,同时,也对这一时期以及后来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总体性理论;科尔施;西方马克思主义
中图分类号:B08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9-0042-02
新康德主义哲学家翁格曾经说过:“在现代思想史上,没有比构造一种可行的总体性的观念更为持久和更有影响力的思想倾向。”总体性理论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用以观察研究问题的基本手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集中概述。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们以总体性理论为基础来建构他们的整个理论体系,批判当代的资本主义社会,抨击前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重新理解及推进马克思主义。因此,总体性理论成为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框架的基础。而科尔施的这部著作中,以“总体性原则”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观的观点成为他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以有效系统地理解和研究整个西方马克思主义,从而对马克思主义作出客观的判断与适当的分析。
一、科尔施总体性理论产生的背景
科尔施认为,根据马克思主义与哲学是否具有本质联系这一角度上考虑,将马克思主义分为两种理论:一种是与现存认同的实证性理论,一种是超越现存的总体性革命理论。而科尔施赞同后者,并且他认为这具有深刻的哲学意义。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性质总是被忽略或者否定。是以,马克思主义在实证性理论中丧失了总体性,从而陷入深刻的危机中。柯尔施由此提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哲学性质的丧失。因此,马克思主义与哲学的本质关联被忽略的情形则主要被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资产阶级学者总是忽略了马克思主义在哲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同时,也忽略了马克思在哲学上的贡献。当时由于马克思的部分手稿以及相关的哲学著作还未发表,在人们的普遍认知中,马克思往往被认为是一位杰出的社会学家与经济学家。在库诺·费舍九卷本的《新哲学史》中,仅有两行谈到与马克思相关的内容。还有,在朗格的《唯物主义史》中也只有在一些脚注中提到马克思的片断话语,并称之为“活着的最伟大的政治经济学史专家”。
其次,第二国际正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们否认马克思主义与哲学之间存在本质联系,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没有哲学思想。他们主张用马赫、康德、狄慈根、叔本华等哲学家或新康德主义等哲学流派的思想去补充马克思缺失的哲学内容,力图把马克思主义归结为一种实证性理论。实际上,对社会的总体性的把握恰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实质,所以它“应看作并理解为一个活的总体的社会发展的理论。”
最后,虽然上述第二国际正统的马克思主义者们和资产阶级学者没有正确认识理解或者忽略了马克思主义在哲学史上的地位,但仍然存在少数马克思主义者们注意并认识到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性质。可是,他们依旧单一地把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仅仅理解为认识论和方法论,从而失去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思想总体上的认识与理解。
二、科尔施总体性理论的基本内容
在科尔施的观点中,“总体性”范畴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与核心。这一概念是在当时两个现实的背景下提出来的:一是以考茨基为代表的第二国际的庸俗经济唯物主义的出现,二是一战后欧洲无产阶级革命的相继失败。由此,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理论运动主要以总体性理论为其基本法则。围绕着这一观点,科尔施总体性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四个主要内容。
(一)作为一种认识论的总体性理论
总体性理论首先被认定为是一种认识论。总体性范畴在方法论上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因此总体对每个环节具有方法上的优越性。这便是科尔施认识论的核心内容。他指出,从哲学逻辑上来看,综合方法优于分析方法,总体观念优于分体观念。哲学的使命在于一直都在探索并且在追求一种完整的、全面的东西。它需要把部分、枝节、片断置于总体之中去理解,从而告诉人们总体才是完整的、稳定的。
柯尔施认为,我们首先要从总体的角度出发来认识一切事物,因此总体具有根源性。没有总体,也就没有办法阐述对象的意义,因此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核心便是总体。虽然科尔施认同“普遍联系”的观点是传统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总体观,但他认为他们仅仅把这种总体观看成是“总特征”之一,没有把它确定为自己哲学思想的实质观念。
(二)作为一种历史观的总体性理论
科尔施的以总体性理论为标志的历史观,是在他运用一种认识论的总体性理论来分析社会历史的过程中形成的。柯尔施认为,“实在”或“社会”主要由三个方面构成:一是“经济”,它是唯一真正客观的和非意识形态的实在;二是“法和国家”,它们被意识形态所覆盖,因此它们只有部分是真实的;三是“纯粹的意识形态”,它既不客观,也不真实,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扭曲的反映,是一种虚假的意识。
而传统的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实在”或者“社会”是相分离的,没有把“实在”或者“社会”理解为一个总体。科尔施指出,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社会“从来都是对资本主义社会整体的批判,因而也是对这一社会的所有意识形式的批判。”我们研究科尔施总体性理论思想的落脚点正是基于柯尔施对于“实在”或“社会”的这一理解,正如有些学者所指出的:“《马克思主义与哲学》的基本假定是把社会作为一个总体加以说明,在这一不可分解的整体中,每一要素都支持并反映其它的要素。”
(三)作为一种革命观的总体性理论
“意识革命”、“主观革命”被科尔施认定为是“总体革命论”的核心与本质。在对“实在”或者“社会”总体的理解上,科尔施特别强调意识形态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一是对第二国际的正统的马克思主义者们总是忽略无产阶级阶级的意识作用而过多重视历史的客观进程,二是为了解决他所正在思考的国家问题。他认为在西欧国家中意识形态被看作是国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职能,因此无产阶级夺取国家政权的斗争则被表现为意识形态方面的问题。endprint
“总体革命论”应当推翻资产阶级的“总体专政论”,这是科尔施一直所强调的观点。他还提出为了促使人全面发展“总体社会主义”,无产阶级应当且有必要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因此,他认为前苏联社会主义的模式是僵硬的,前苏联的社会主义革命也仅仅只是一种经济变革,并未促使人类全面发展。前苏联的社会改革仅是把资本主义的企业和银行归编为国有性质,然后在经济发展的速度上赶超资本主义国家,尤其是英美国家,从而忽略了人民大众在经济和政治事务中真正当家作主的重要作用,也就无法彻底改变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满足人们对于文化的渴望和需要。
(四)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活的总体的社会革命理论
马克思主义理论不仅囊括了经济学、政治学和意识形态方面的知识,而且它是自觉性的社会行动。因此,科尔施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一个活的总体的社会革命理论”。科尔施的这一思想是在他的总体性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因此,他主张把理论与实践看作马克思主义理论总体的两个侧面,反对实践决定理论,理论指导实践这类说法。
三、科尔施总体性理论的应用
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立到20世纪初,依据不同时期马克思主义同哲学的关系,科尔施以“总体性原则”为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阶段被划分为三个阶段。这正是体现了对“总体性理论”的应用。
第一阶段(1843年—1848年):这是马克思主义以总体性理论而存在的阶段。这一阶段的标志以1843年《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为起点,以1848年的《共产党宣言》为终点。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被哲学思想所深刻的渗透,因此,它的最为本质的特征就被表现为一种充满批判精神的革命理论,以及一种活生生的总体性理论。在这段期间,马克思主义都以客观的历史来分析和判断这一整体社会的经济、政治思想,并把经济、政治思想划分为知识的各个分支,然后把握每一个分支的具体特征。
第二阶段(1848年—1900年):这是马克思主义作为非批判的实证性理论而存在的阶段。这个阶段的起点以巴黎无产阶级1848年6月的流血斗争为基点,一直延续至19世纪末。这一时期工人运动仍然处于低落阶段,但已经经历了第一国际的建立和解散、巴黎公社起义、第二国际的建立等一系列重大事件。这段期间内,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开始更多地重视理论研究,并且这一理论逐渐成熟。
但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这种总体特征却被第二国际“正统”的马克思主义者所否认,认为马克思主义同哲学之间不存在本质的联系。他们把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看作两个方面,同时将经济、政治和意识形态等要素作了分解。社会革命理论由此被分门别类,分解为,例如,国家、资产阶级经济秩序、宗教、教育制度、艺术和科学等等类别。而这些非批判的实证性理论使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遭到了破坏,更遑论在摧毁资产阶级统治下的革命实践活动中起到引导的作用。
第三阶段(1900年——一个不确定的未来):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总体性理论重建的阶段。这一阶段源于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者们的正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瓦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开始重新探讨马克思主义与哲学的联系,恢复马克思主义的总体性。20世纪初,有两派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们从不同角度开始重建马克思主义:一是以卢卡奇科尔施为代表的西方马克思主义,二是以列宁为代表的共产国际的马克思主义。这两者虽然在重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宗旨与方向有所不同,重建马克思主义的内容也有所不同。
四、结束语
科尔施的总体性理论,强调社会是一个总体,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这恰恰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很好诠释,同时对我们人类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这种理论并不完善,科尔施否认实践对于理论的决定作用,片面反映经济基础对于上层建筑的重要性。这些片面的观点使得他的马克思主义发展三阶段论不能客观地展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历程。
——————————
参考文献:
〔1〕Jay, M., Marxism and Totality,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4.
〔2〕科尔施.马克思主义和哲学(英文版)[M].伦敦,1970.
〔3〕俞吾金,陈学明.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流派新编—西方马克思主义卷(上册)[M].复旦大学出版社.
(责任编辑 张海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