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伟
摘 要:张谷若是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致力于英国文学,尤其是哈代、狄更斯、萧伯纳、莎士比亚、菲尔丁等名家经典的研究和翻译,做到了名家名译,为英国文学在中国的传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张谷若翻译富有特色,如翻译注释,方言对译,四字格运用等。本文主要探讨张谷若的翻译注释,以期对张谷若翻译研究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张谷若;翻译注释;文学翻译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9-0191-03
张谷若是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翻译过哈代的《还乡》《德伯家的苔丝》《无名的裘德》,狄更斯的《大卫·考坡菲》《游美札记》,萧伯纳的《伤心之家》,菲尔丁的《弃儿汤姆·琼斯史》和莎士比亚的《维纳斯与阿都尼》等,翻译总量在400万字以上,为英国文学在中国的传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张谷若翻译极具特色,如翻译注释,方言对译,四字格运用等。本文主要探讨张谷若的翻译注释。
一
哈代、狄更斯、菲尔丁等人的原作博大精深,包罗了英国的社会万象,内容涉及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民风民俗等方面的知识。翻译过程中,要想透彻地理解原作,准确地传达原作神韵,只靠扎实的语言基本功是远远不够的,译者必须围绕所翻译的作家作品进行深入的研究。在这一方面,张谷若给我们树立了榜样。张谷若将翻译和研究结合起来的一个最好证明,就是他作的大量注释。《还乡》(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1998)中有452条,《德伯家的苔丝》(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1991)436条,《无名的裘德》(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1995)403条,《大卫·考坡菲》(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640条,《弃儿汤姆·琼斯史》(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1995)1356条,这五本书共计3259条[1]。从注释的编写者来看,分为两种:一为原注,即作者在创作过程中,为读者提供历史、地理、宗教、习俗等方面的信息,自己撰写的注释;二为译注,即译者为达到上述目的,针对译文读者的需要撰写的注释。据马祖毅,译文加注,始于支谦[2]。对于翻译中加注,研究者谈及不多。张谷若在翻译态度上一贯严肃认真,他执著地认定,“注释是翻译的必要工作,未作翻译先要作注释”[3]。译注是对译文中的疑难点进行解释说明,不做注释,照样可以翻译,但这样做并未尽翻译之责。因为经过历史的考验,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经典作品,是值得认真研究的,翻译时所做的“注释也就是研究工作的成果”[4]。
张谷若的译注内容丰富,涉及历史、地理、法律、科学、习俗、宗教、神话等诸多领域。
习俗方面的,例如在《德伯家的苔丝》第28页:“他们兄弟三人,对路上碰见的人说,他们是在白衣节(笔者加下划线)假期里步行游历布蕾谷的,他们的路程是从东北方的沙氏屯镇起,往西南方向去。”张谷若的注释:白衣节,基督教会重要节日之一,复活节后第五十天举行,英国法律规定白衣节星期一,一律休假,暑假也从这时开始。
传说方面的,例如在《还乡》第58-59页:“这个客店因为招牌上画着一个妇人,把头挟在腋下(笔者加下划线),所以附近一带的人,都管它叫静女店。”读者看到这里,一定会很惊讶。张谷若的注释:“妇人把头挟在腋下:西洋的无头鬼,都把头提在手里,或挟在腋下,教会中殉教圣人都画成这样,这是表示死者是被杀头的。这个招牌,由于本地传说而来。据说,原先有一个妇人,好多言,所以把她的头割了下来,使他不能再说话。客店人多,易吵闹,所以画这样一个招牌作成警戒或讽刺。后出各本,在‘把头挟在腋下后面增有:‘在这个令人悚然的招牌上,写着一幅联语,人家女人既然都安静,你们男人就别再闹哄。这是常到这个店里来的人都熟悉的。由于以上的情况,附近一带的人都叫这个店是静女店。”从文化信息传达的角度来说,这条注释是非常必要的。
张谷若的译注从长度来看,有的仅两字、数字,例如《弃儿汤姆·琼斯史》第965页对“我还怀疑,是不是在另一个世界能比这个还黑”中的“另一个世界”注释到:地狱。《无名的裘德》第3页对“在教会里弄一名圣职做一做”注释:做圣职即指做牧师或教区长而言。有的注释则长达数百字,例如《还乡》第6页有关地名司黑芬宁痕——一个荷兰渔港的注释,长达近450字。最长的一条竟有980多字。从译注的功能来看,有帮助读者加深理解的,有阐释作者意图的,有提高审美层次的,也有传递异域文化信息的。翻译实践中,张谷若对原作出现的典故、双关语、术语、民俗等,采用了脚注的方法,这样既保持了原作的风格,又使中国读者加深了对原文的理解。
二
在文学经典的翻译过程中,注释是非常必要的,否则译文的理解和表达就会遇到障碍。有的注释为作者所撰写,是作者表达自己的思想或引导读者进行思考所不可或缺的。译注,是译者首先作为读者和学者对原作进行研读的结果,认为译注对译作读者是必不可少的,因此落笔成文奉献给读者。
学界对译注有不同的看法。有的学者认为:“一般而言,在译文——特别是文学翻译,诸如《阿Q正传》一类的小说——加入脚注,是下下之策,表示译者感觉到没有能力在正文内将要表达的意思清楚交代出来,迫不得已要另外以脚注来解释。脚注最大的缺点是要读者从正文跳出来,看完后又跳回正文去,大大地破坏读者在阅读时那种一气呵成的乐趣。”[5]其实,阅读经典译作,不能满足于了解情节和消除悬念。经典之所以为经典,是因为作品里面蕴含着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如果一些关键信息搞不清楚,也就无法深刻理解作品,从而无法与作者产生共鸣。此外,译文读者与原文读者的文化背景是不一样的,如果没有注释的帮助,读者的理解与欣赏便会打折扣。该加注时不加注,省事到很省事,但那不是译者应有的态度。经典译作的欣赏,不同于浅层次的情节浏览,需要细细品味,译注作好了,会让读者会加深理解,会觉得兴趣盎然,回味无穷。如果说,加入脚注就“表示译者没有能力在正文内将要表达的意思清楚交代出来,迫不得已要另外以脚注来解释”,那么,张谷若就是最没有能力的译者之一了。然而事实上,译注已成为张译的一大特色,在学术界赢得了崇高声誉。人民文学出版社的资深编辑蒋路先生曾建议把张谷若译作中的注释搜集整理成专集出版。北京大学英语系俞大絪教授,经常在张谷若的译作出版后索要赠书,并且直言:这些书我早就读过原文版了,可是我就是要你的注释。”[6]王佐良编辑一套丛书,请张谷若为《哈代诗选》作注释,事后誉其为“深知哈代诗艺的行家”。张译在海内外声名远播,得到国际哈代学会、哈代研究会、港台译界的盛赞,1991年被授予香港翻译学会荣誉会士。黄邦傑在赞词中说,“读张教授的译作,不仅可享受译作传神而又流畅的文字,而且可以从译注获得许多知识,其中一些不仅是书本上不易查找,就是一般英国人也不一定能讲清楚。所以做译注,绝非小道,绝非画蛇添足,正如谷若教授所说:是翻译的一部分,是译者应尽的责任,也显示出译者所下功夫是否足、学养是否够、态度是否认真”。“张教授在注释上所下的功夫和取得的效果不能说是后无来者,但至少可以说是前无古人。”[7]endprint
三
张谷若译作中所作的浩如繁星的、高质量的译注给我们很多启示。
1.努力做作者的东方知音。就翻译选材而言,译者应选择与自己观点相近的作品,而不去翻译那些与自己性格相去甚远的作品。张谷若选择了与其心神相契的作品,翻译起来得心应手,译文感染力特别强。哈代是英国著名的乡土作家,对农村的一景一物、风俗习惯,对农民的语言、性格及思想感情,都非常熟悉。张谷若从小在烟台的渔村长大,后来到了北京和家乡也保持联系。哈代的家乡英国多塞特郡风光秀美,张谷若的故乡烟台芝罘岛同样美丽迷人。哈代擅长用故乡的多塞特方言刻画人物,张谷若则对家乡的山东方言和中国北方方言十分熟悉。至于译注,则要求译者与作者的契合更强,张谷若指出:“原作者所读过的书,译者也应该读过。原作者所知道的,译者也应该知道,否则译时只能照猫画虎。”[8]例如在《苔丝》第27章里,克莱急切向她表明了爱慕的心迹,“起初她不肯向他直视,但是待了一会儿,她就抬起头来,一直瞅着克莱,瞅的样子,大概就是夏娃第二次醒来瞅亚当(笔者加下划线)的时候所应有的。”张谷若注释:夏娃第二次醒来瞅亚当:耶和华上帝初次创造夏娃,给以生命,为她第一次醒来。见《旧约》第二章第二十一节至二十五节。后来他们吃了知识之树的果子,眼睛明亮了,知道自己赤身裸体,是第二次醒来。见《创世纪》第三章第七节。二次醒来,才有羞耻之感。《创世记》里面的夏娃,如不加注释,读者很难对意境有深刻的领略。张谷若说:“不加注释,读者无从明白,而不懂作者的思想感情,心理活动,译者也无从明白,无从注释。”[9]这一点,张谷若做到了读作者之所读,知作者之所知。
2.重视读者反应。与作者的高度契合,一方面是译者在气质、修养方面,与作者有相似的特征,另一方面则需要译者结合所译作家作品,查阅、研究相关资料,增大契合度,这是对作者负责的体现。但整体来看,译者还必须认识到,翻译的最终目的是使读者得到审美的享受,在获得文化信息的同时,情感上被打动,灵魂上得到净化[10]。只有认识到这一点,译者才能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做好注释。张谷若认为,译文主要是给不懂原文的人看的。看译文的人所得的感受,产生的反应,应该与读原文的人是一样的[11]。读者的作用,在Eugene A.Nida 与Christiane Nord、Mary Snell-Hornby等人的研究中,更是格外加以强调。总之,译作的价值能否实现,离不开读者的阅读与欣赏。张谷若的译注加深了中国读者对英国文学的理解,使他们感受到了异域文化的魅力所在。
3.严谨的翻译态度。注释不是简单的字典搬家,这样的注释当然容易,但缺乏科学态度,价值不大。注释是解决翻译中遇到的问题。要解决的问题,复杂多样。有的译者不求甚解,原文中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自己也不清楚,也无意去探究,把经典作品当成通俗读物来处理。这一方面说明译者本人缺乏科学态度,另一方面也让读者无法深刻理解作品。尤其是当今世界,物欲横流,急功近利,张谷若踏踏实实做研究,认认真真搞翻译的科学精神,就显得弥足珍贵。他一贯坚持将翻译实践和学术研究结合,译风严谨,主张以“地道的译文”再现原著的思想和精神。他在翻译每一部作品前,都要对作家进行细致入微地研究,对作家时代、经历、教育背景及其主要作品有了深切的整体把握后,才开始动笔。他的研究成果,以注释的形式,出现在书中。这些注释,可以帮助普通读者理解和欣赏作品,即使是外国文学的学者,也可以从中受益。张谷若这种严谨的翻译态度,贯穿于他所有的翻译作品中,加上他高超的艺术才能,成就了一部部经典译作。他的大多数译作,已经问世半个多世纪,但却一版再版,虽然后来又出现了许多不同译本,至今却仍畅销不衰,这是很能说明问题的。
——————————
参考文献:
〔1〕〔10〕孙迎春.张谷若翻译艺术研究[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82,92.
〔2〕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五四”以前部分[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29.
〔3〕〔4〕〔8〕〔9〕〔11〕张谷若.谈我的翻译生涯[A]. 王寿兰.当代文学翻译百家谈[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453,453,455,456,451.
〔5〕王宏志.重释“信达雅”:二十世纪中国翻译研究[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9.52.
〔6〕张玲.我心中的翻译家父亲[A].孙迎春.张谷若翻译艺术研究[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26.
〔7〕黄邦傑.香港翻译学会荣誉会士张若谷教授赞词[A].孙迎春.张谷若翻译艺术研究[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302-304.
(责任编辑 徐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