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华+李建周+李玉中+谢德玉+彭芳刚
摘要:主体性教育是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的重要课题,是当前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课题,也是世界教育的潮流所在。本文探讨研究本课题的背景、现实问题和研究现状,根据初中生物课程的要求和教学实践,提出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的策略。这些策略的实施,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关键词:生物教学;发挥;主体性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4-0176-03
一、主体性教育概论
素质教育特别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及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培养学生主体性是素质教育的中心环节。按照现代教育理论中的构建主义理论,学生在学习中构建自己认知结构,他们一味地被动接受外界信息,而不是主动地学习知识,成为知识的主动构建者。只有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主体性,才能构建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性。现实的生物教学,虽然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方案,但是学生在课堂上没有主动参与进来,学生的主体性根本就不能够得到体现,导致教学的效果没有预期理想。所以关注和重视这一问题形成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主体性教育,在新课标背景下是非常重要的。符合现代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客观要求,也是学生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中学生年龄正值十二三岁,具有思想活跃、进取心强的特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是靠自身的主观努力,所有外在的影响因素只有转化为内在需要,才能成为激发学生主动进取、奋力拼搏的内在动力。
二、主体性教育的现状分析
1.主体性教育现状。21世纪之初,世界各国的教育工作者在反思社会现代化的需要和过去积累的成功和失败经验的基础上,理性把握今天和未来的教育方式,正确建立教育的价值取向,自觉地发扬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从而使他们成为拥有进取意识和创新意思的学生。虽然在教学活动中要发挥学生主体性已经成为国内外专家学者和普通群众公认的方式,认为课堂教学的理念应是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加以辅导,最终使学生健康发展。但是现实的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们精心准备教学方案,而学生缺少主动参与,积极性得不到有效发挥,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2.生物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发挥受阻的原因分析。①课堂思维活动形同虚设:学生思维空间被占用。生物课堂上,虽然教师也设置了一些有激发性和创新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但是教师没有给学生思考的足够空间,导致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比如教师上课只有提问,而没有足够时间让学生讨论与探索,思维活动受限,提不起兴趣,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降低。因此,没有激发学生自主探究意识,学生的个性难以彰显,那么思维的火花就不会迸发。②课前备课简单化:注重知识传授,轻视方法指导。新课程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许多教师为了完成教学计划,对于基本概念和理论的讲解往往作简单化处理,给出书本的叙述,学生失去了通过亲身体验获得理解知识的机会。比如,讲“皮肤”的概念时,如果从日常生活中皮肤的各种变化导入,学生就会很容易理解。但教师往往直接给出书本中的叙述,学生失去了自身的“体验”,知识点消化起来就会有困难。简单化的教学直接把学生变成了知识的容器,这种被动的学习方式容易引起学生的厌学,违反了建构主义倡导的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的理论。③课堂预设定式化:无课堂民主。在一定程度上,学生的思维定式是教师“培养”的。教师长期提供“标准答案”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思维“火花”。同时,有些老师喜欢在课堂上评判学生,而且说出的话很伤人自尊。学生就会觉得自己被歧视,没被尊重。所以学生就更加对这门课没有兴趣。学生标新立异的思维被束缚,甚至被扼杀,那么学生的主体性更难发挥。④问题设置粗犷化:问题的思维难度过大。在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了帮助学生发挥主体性的问题,但是问题设置不合理,导致没达到预期效果,学生主体性发挥受阻。比如教师在讲授“皮肤”时,设置的问题如下:皮肤为什么在太阳下晒时间长会变黑,而不晒太阳时又变白?这是一个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让他们主动探究的问题,但是难度系数太大了,学生分析无从入手,造成课堂“冷场”,探究就失去了意义,达不到“启发”的目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是有限度的,即“最近发展区”。如果提问难度过大,超出了这一“阈值”,情境设计再精妙,问题即使富有启发性,学生也会不知所措,反而会打击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学习畏惧”感。⑤课外辅导答案化:重答轻导。教师在辅导的时候,可以帮助学生解决他们心中的疑惑。但教师直接给出答案却不是好方法。学生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必须要有学生的主动参与思考,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如果老师只给出答案而无真正的指导,学生的依赖性就会不断被助长,其学习能力就会越来越差,问题反而会越积越多。
三、初中生物课堂中发挥学生主体性的策略研究
1.发挥学生学习生物的主动性策略。①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和动机的良方,是衡量课堂教学好坏的重要标准,能促使学生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比如授课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视频、PPT,或是精美图片、动画的结合,超越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得生物课程生动、形象,贴近生活,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提高了他们参与课堂的兴趣。②唤醒学生学习生物的主动意识。学生和教师都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一切教育教学活动,只有先有教师的启发,然后学生自身参与其中,他们才会掌握。但是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教、学生学”的观念还存在于部分学生中。例如,在生物课堂上,教师如果不让学生做笔记,他们的书都是白的;教师如果没有布置相关的作业,那么他们都不会动。所以,学生必须发挥主动性,勤动脑、动口、动手,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真正体会亲自参与、掌握知识的快乐。③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课堂就是一个小社会,需要民主开放的氛围,学生的表现、能力甚至人格都需要得到老师的尊重和认可。所以,教师要摒弃那种所谓的“师道尊严”,必须清楚地了解并慢慢适应现代初中生的特点,与学生建立平等和民主的师生关系。在课堂上教师既要做学生的良师,也要做学生的益友,尤其在课堂上进行小组讨论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与教学,与学生共同探索,平等交流,共同享受收获与成功的快乐。大量的实践表明,平等和民主的师生关系能够让师生的交往更加和谐,而且能够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④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课堂讨论式的教学是使教与学实现完美结合的桥梁。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启发和引导讨论,使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然后引导学生正确地分析和解决问题。例如在“环境保护”一节的课堂教学里中,先提出问题例如:我们学校有没有哪个地方被污染呢,造成这种污染的原因是什么呢?根据他们的回答,再加以修正。最后,把这节课的主旨烘托出来。在平时的教学中老师就应该关注生物学发展的最新动态,收集相关的资料,结合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主动性。endprint
2.发挥学生学习生物的自主性策略。①精讲精练提高教学效率。学生最讨厌那些枯燥、冗长的练习,最反感喋喋不休的老师。教师在讲题目和布置作业的时候,一定要讲究精讲精练。生物课在他们心目中本来是一门轻松愉快的课程。这就要提高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负担,避免学生厌倦课堂。提高教学效率,要真正做到“精讲精练”。这有别于传统教学提倡的“精讲多练”,一课堂只有45分钟,教师没有那么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充足的练习,只有让他们懂得做题的方法和目的,那么利用课余时间锻炼,学生的自主性就会提高。②适时激励,激发创新意识。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激励,有利于激活学生的自主学习。在教学中一般采用以下几种激励措施。一是期望和鼓励。用期望和鼓励激励学生,学生就会朝着教师期望的方向前进。二是表扬与批评。对于学困生,经常性在同学面前面对“失败、丢脸”,会使他们产生自卑感和对学习的畏惧感,然后逐渐失去对生物的兴趣。这时教师就要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甚至有时候要指出他们的优点,加以表扬,对于他们提出的想法和见解时,要大力赞扬和鼓励。这对学生自主性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会起到积极的作用。相反,对于那些因学习质量较高而沾沾自喜、骄傲自大的学生,则需要进行适当的批评、教育。③提高实验开课率。生物学就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实验,也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而且新课程改革中也是需要把实验作为一种科学手段验证生物学的正确性。
3.发挥生物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①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和质疑能力。要想激发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就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建立思维情境,启迪学生发现问题。②重视好奇心理,培养观察力。根据学生个体差异以及不同需求,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有正确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让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展示,这是新课程标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学生的差异是多方面的,教师只有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利用好学生的优势,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才能使学生得到更好发展。③重视课外实验效果。课外实验对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独立观察能力,提高学习兴趣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如:蚕的饲养和生活习性,发育过程的观察记录;青蛙卵的采集和受精卵发育成青蛙观察记录等。教学中发现喜欢课外实验的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往往比较高。
四、前景与展望
伴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教育体制改革新的前进方向,针对中学生物而言,在保持其理论基础知识学习脚步不减的前提下,学生主体性的进步也势不可挡。新课改大背景下对学生的主体性的重视越来越突出和明显。
总之,中学生物教学发展学生主体性的改革势在必行,通过对学生主体性的强化改革,可以培养和增强初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思维突破能力等,在塑造个体素质最为关键的初中阶段,这些得到提升的能力势必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逐步成长为祖国所需要的新时代复合创新型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朱慧贤.生物学教学中实施主体性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1:233-237.
[2]朱卫星.谈生物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体现[J].教学研究,2006,(10):86-87.
[3]柳华华.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J].中学生数理化,2010,(3).
[4]谢剑珍.浅谈如何在新课程下构建生物课堂[J].实践讲堂,2013,(7):115.
[5]杨延福.初中生物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主体性[J].教师报,2011,(3).
[6]乔克平.生物课中如何实施高效课堂教学[J].学术纵横,2013,(8):127.
[7]赵文涛.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教育教学研究,2013,(33):175.
[8]王军军.初中生物教学落实新课标教学理念的方式[J].课改研究,2013,(13).
[9]李长洲.浅析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发挥[J].读与写杂志,2012,9(4):162.
基金项目:衡阳师范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YKT201331),衡阳师范学院科学基金项目(12B32),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实验项目(CX1206)
作者简介:陈晓华(1981-),女,博士,研究方向:食品科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