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立丹
摘 要:随着智能手机与计算机的普及,《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吸引力在减弱,目前,《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不少,但现有的许多教材并不适合中职中技学校的学生,这些教材不是趣味性不够,就是无法体现分层次教学的思想。目前,计算机课程利用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已经比较流行,但同时兼顾工学一体化的教学理念、合理渗透德育进行教学、适合分层次教学的教材及相关教学资源目前还很难找到。本文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改革方面提出了一些观点。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 课程改革 任务驱动法 工学结合 分层次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7(c)-0155-01
1 当前《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所存在的问题
1.1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吸引力下降
笔者在广东省一所技工学校任教,目前本校所有专业学生都要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由于计算机及智能手机的普及,学生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不再有“新鲜感”,近几年许多学生对这门课的学习兴趣在减弱,学生不爱学习了,就会把时间打发在“耍点小聪明,搞点恶作剧”上。这增大了课堂管理的难度,甚至计算机设备也被无聊的学生人为损坏。这迫切需要优化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1.2 授课教师在实施分层次教学方面准备不足
由于技校生文化基础个体差异大,总体偏低,教师为了照顾大多数,只能讲述比较浅显的内容,导致部分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吃不饱”,早早完成练习后“无所事事”,搞东搞西,这将导致部分“好学生”染上“坏毛病”,不利于优秀学生的成长。重新组织优化教学内容,兼顾不同层次学生,实施分层次教学,这也是一个较紧要的问题。
1.3 缺乏适合中职中技学生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
目前,《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不少,但现有的许多教材并不适合中职中技学校的学生,这些教材不是趣味性不够,就是无法体现分层次教学的思想。目前,计算机课程利用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已经比较流行,但同时兼顾工学一体化的教学理念、合理渗透德育进行教学的教材及相关教学资源目前还很难找到。
2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改革的设想
2.1 改革教学内容与组织方式,建立体现新的教学思想的教学资源包
建立基于任务驱动教学法、合理渗透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理念、兼顾德育和趣味性的、能实现分层次教学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资源包”,优化教学素材,将能大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在电脑课中渗透德育,有利于学生的人格修养,增强教学效果。
建立基于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教学资源包,并不意味着每一节课都是安排学习任务,让学生自行摸索解决,教师应先将该讲授的理论讲清楚,避免学生盲目的“探索”,提高学习效率。在教师给学生安排学习任务后,既要让他们自行探究解决问题之道,必要时也还应进行“点拨点拨”,帮助他们克服难关。
“渗透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理念”是指教学资源包要尽量与社会实际需要的内容相符,如安排学生练习Word排版,排版的内容可以是一封比较实用的求职信,而在安排学生进行Excel表格处理时,需处理的表格可以是一个“发货单”。
“兼顾德育和趣味性”是指教学素材中穿插一些富有教育意义的内容如名人名言,励志故事等,让学生在利用这些素材完成练习任务时,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不断积累“正能量”……在教学素材中尽量安排一些有趣味性的东西,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得到愉快的体验,得到新的启发。
“能实现分层次教学”的教学资源包,应采用分层次分难度的设计,既让理解接受能力一般的学生能完成任务,学会基本的操作技能和理论,也能让学有余力的同学“吃得饱”,通过高层次的练习任务学会更多更高层次的知识与技能。
2.2 改革学材编写模式,体现集体智慧
建立“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资源包”,最好能发挥集体的智慧,我们可把所有讲授《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师组织起来,共同完成教案,课件,学材等教学资源包的开发,为了发挥集体智慧,我们可把备课变为研究,一人主笔,多人使用,用中改进,资源共享。二是要求教师围绕教材重点设计出四部分内容:科学合理制定学习目标;用问题或任务形式设计学习提纲;围绕重点难点设计指导学生交流释疑的办法;[1]紧扣重点难点设计出当堂训练的题目或上机练习题,在设计训练题或上机练习题时,要充分考虑工学结合的教学理念,兼顾德育和素质教育,并且要设计不同的训练题或上机练习题供不同层次的学生选做,体现分层次教学的思想,真正做到了备为教用、备为学用。
2.3 改革教学组织模式,提高教学效率
笔者曾试图将“五环节高效教学模式” [2]带入课堂,笔者所倡导的“五环节高效教学模式”,是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按照“引”(确立目标,激发兴趣)、“学”(安排任务,引导学习完成该任务所需相关理论及基本技能、通过合适的教學手段让学生完成学习)、“用”(结合各类工作实际安排实用任务、巩固提高应用技能),“点”(反思小结,解答疑难问题或对关键做法进行启发,让学生能举一反三)、“练”(课堂检测或练习,课后练习)五个环节重新组织优化,合理设置教学任务与优化教学素材。这种教学组织模式已被学者用于几个班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获得了较好效果。
3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改革的预期成果
按上述设想进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改革后,应能产生如下模块完整的教学资源包,方便模块化教学。
计算机基本知识及各模块理论测验、操作系统、指法及中文输入、文字处理模块、表格处理模块、演示文稿制作、Internet与网络、系统维护与增强应用。
每个模块完整的教学资源包既包括相关的教案,也包含按“引、学、用、点、练”五个环节准备的教案、学案、相关教学课件与素材。每位计算机教师拿到此模块教学资源包就能用,且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4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改革的具体作法
(1)课程改革负责人负责向其他计算机教师推广先进教学理念,指导成员在所负责的范围应用先进教学理念合理组织教学资源[基于任务驱动(兼顾工学结合一体化和分层次)教学法、渗透德育和素质教育、富有趣味]。
(2)课改前先搜集参考全国各类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及教学资源(包含所有计算机教师现在使用的教学资源),取长补短,长处为我所用,短处为我所避。当然,要注意尊重别人的版权。
(3)按照边做边改,用中补充改进的方法,每位成员将自己所负责的模块内容“完成”后,要交给其它成员使用及讨论,找出不足加以改进,充分发挥集体智慧。
(4)待全部内容完善后,经过一段时间使用,再经全体成员讨论后定稿。因计算机知识更新快,各模块内容以后根据需要仍可更新完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资源包可不断推出V1.0,V1.1之类不同版本。
参考文献
[1] 四环节高效课堂教学模式[EB/OL].咏梅博客.2011.
[2] 徐晓凤.创建“五环节”教学模式 掀起“信息化课堂”革命,[EB/OL].教育新闻网.2012-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