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医学院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现状分析和对策探讨

2014-10-22 13:31:48陈光国吴乾平
考试周刊 2014年68期
关键词:现状分析实效性

陈光国 吴乾平

摘 要: 随着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深入发展,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成了医学院校的一项重要职责,也是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的重要途径。本文分析了医学院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现状,着重探讨了医学院校对如何提高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学的实效性这一问题。

关键词: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 现状分析 实效性

党的十八大会议上重点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要抓好青年就业工作,实现高就业率。”随着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开展成为医学院校重要的使命,医学院校应义不容辞地发挥主导作用,将职业生涯规划的思想贯穿到医学生学习和生活中,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目前,在我国大学办学模式和教育体制下,医学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建设中存在轻职业生涯规划的问题,使毕业生盲目选择就业[1]。因此,提高教学有效性及医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视程度,已经成为医学院校顺利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必须克服的现实问题。

一、对医学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分析

目前,各医学院校为了加强对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都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但是总体来说,由于这是一门全新的课程,没有形成有效的教育体系,使得在教学成果方面取得的成绩不理想。

(一)对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认识不够。

教育部颁布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指出:职业生涯规划要作为独立课程进入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体系。目前,医学院校都纷纷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但是有些医学院校对该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存在任务式的教学情况。而且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的学时,没有具体的解释说明。由于开课时间比较短,学生在思想上没有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使得学生到课率不高,导致职业规划课程教学效果不佳[2]。

(二)没有形成健全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医学院校中一门全新的课程。目前,多数医学院校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内容中随意性较强,没有明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同时,当前大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理论性太强,知识过于抽象,缺乏实践性,导致一些学生对就业问题模糊不清,没有充分体现医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缺少汲取知识的热情,这种尚未成体系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使教学效果不够理想。

(三)师资力量不够,专职教师不足。

目前,多数医学院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师属于招生就业办的人员,从事专业教学和研究的教师太少。教师由于自身兼职的原因,课前备课时间不充裕,使得所授知识的准确和丰富程度难以确保,严重影响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的实际效果。

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包含多方面内容,要求授课教师具有多领域的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和教学经验,了解大学生的需求信息。兼职教师缺乏丰富的理论指导知识、实践能力和系统的专业培训,难以保证就业指导课的实际效果。

(四)缺乏相关政策和充足经费的支持。

1.一些医学院校没有有效的实际政策,这就使得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开展受到很大程度的制约,也使得从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师资力量不够,最终使得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效性不佳。

2.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需要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为有效开展实践活动,需要学校从经济上大力支持。目前,各医学院校缺少对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视,使得经费支持困难,造成学生实践能力不强,影响教学实效性。

二、对医学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策探讨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医学院校的必修课程,是加强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载体,也是学生了解就业信息、提高就业能力的重要桥梁。为了有效增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效性,目前各医学院校都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以创新开拓的方式顺利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课程。为此,规范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医学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基石。

(一)完善课程设置,规范教学内容。

合理的课程设置是学校课程蓬勃生命力的核心。医学院校在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时,需要考虑不同年级医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不同年级的学习任务等方面明确教学内容。针对一年级新生,可引导学生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二年级学生,应着重培养他们职业兴趣,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帮助他们找到自己职业生涯发展的方向,并且了解就业理论知识和就业信息;三年级学生,职业目标渐渐确立,应深入了解就业需求信息,为其实现目标做好准备,提高心理素质;四年级学生,面临实习需全面模拟就业场面,明确自身的择业目标,增强课程的实践性,充分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1]。

(二)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当前大学生需求就业信息具备多样性,在课堂上应丰富职业生涯发展理论和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教学内容,增强课程的可操作性和教学实效性,走进社会,适应社会。一方面,讲解与联系紧密结合、集中教学与个体教学紧密结合,采用“师生互动型”、“学生实践型”、“教学科技型”的教学模式,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参与性,增强学习效果。例如: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对典型就业案例进行分析、讨论、模拟面试等方法,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身职业生涯规划的发展方向,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就业技能。另一方面,可以引进先进的职业测评方法,通过心理测验、情景模拟等手段,对学生的个性特征和能力进行测评。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职业兴趣、职业方向,还可以为发挥学生的自我潜力、认识自身不足提供建议指导[3]。

(三)建立专业的师资队伍。

拥有一支以专职教师为主、专兼结合、高素质、高品质的教师队伍,是增强职业生涯教育实效性的基础。职业生涯规划的授课教师一方面要通过讲解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帮助学生了解自我职业目标,了解社会上的职业知识,明确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另一方面要通过职业学习、询问专家学者等方法,帮助学生解决自身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困惑,并且结合就业形势的变化,对学生进行讲座指导,满足医学生日益增长的职业生涯规划的需求。同时,为了增强教学的实效性,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应该聘请专家学者对授课老师进行系统培训,充分提高职业生涯规划教师的综合素质。

(四)完善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体系。

目前,我国医学院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处于初级探索阶段,没有着重对就职业规划进行研究和探讨,这无疑是健全医学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的绊脚石。为了使职业生涯规划课能够紧跟时代的步伐,紧跟市场的需求,紧贴学生的实际情况,医学院校的职业生涯规划课应该由健全的制度建设和理论体系保驾护航,从医学院校的本身实际情况出发,积极探索职业生涯规划课的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改进教育体系,发挥医学院校的主要作用,培养高素质人才[4]。

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是加强医学院校课程建设和增强职业规划实效性的根本。当前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增強大学生的竞争力和提高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实效性便成为长期奋斗的系统工程,引导大学生根据自身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职业规划,发挥医学院校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的主导作用。从建立健全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体系和加强课程的建设入手,提高师资力量和落实好政策、经费的扶持,通过各种方式方法,全面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增强教学实效性,为大学生顺利就业打下坚固的基石。

参考文献:

[1]谢睿萍.浅谈如何提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的实效性[D].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2011.

[2]李自豪.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析[D].许昌学院.

[3]严爽,陆樱.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测评分析与对策探究[D].江苏:科技大学.

[4]任霞.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D].广东商学院,2013.

猜你喜欢
现状分析实效性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 06:29:38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人大建设(2019年8期)2019-12-27 09:05:28
参政党民主监督实效性诊断及强化之道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分析与指导
职业健康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基于IPv6的互联网安全问题探析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33期)2016-10-18 12:26:40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分析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56:14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文学教育(2016年33期)2016-08-22 12:5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