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十年的美日关系

2014-10-22 13:48汪济南
关键词:美国日本

汪济南

摘 要:美国和日本的争斗由来已久,两国的关系也随着时代的风云变幻而时好时坏。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的十年间,正是两国关系不断调整以至于最后关系破裂而爆发太平洋战争。从1931年到1941年是美日关系急剧发展的十年,两国之间的摩擦最终以太平洋战争的爆发而结束。这一时期的美日关系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到1937年的七七事变,这时美国对日政策基本上还是处于绥靖姑息的范畴之内;从七七事变以后是美日关系发展的第二阶段,这一阶段中美国逐渐从姑息纵容的立场中走出,也冲破了国内传统的孤立主义的势头,开始了对日禁运和援华制日的阶段,这一阶段美国与日本之间的矛盾慢慢变得不可调和,从而最后引发了太平洋战争。

关键词:美国;日本;绥靖姑息;太平洋战争

中图分类号:D8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9-0068-04

一、从九一八事变到七七事变与美国对此的反应

1931年9月18日,在日本关东军的策划和军部的默许之下,日本关东军在奉天北郊炸毁了南满铁路的柳条湖段,随后却反诬是中国军队破坏,从而借口向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和奉天城发动进攻,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并于事变的次日占领了奉天。事变当时,张学良和蒋介石为了保存实力,实行了不抵抗政策。这样,在短短的时间内,日本迅速占领辽宁、吉林两省的大部分城镇。事变发生后,蒋介石政府诉诸国联和列强,希望通过国联和美国的干预来加以解决。

而九一八事变爆发之时,美国国内正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危机,无暇顾及中国发生的事变。再加上孤立主义和美国国内的反战情绪,胡佛政府的外交也趋于保守,因而在事变发生的最初阶段,胡佛政府对此也实行了消极中立的态度。9月24日,美国向中日两国发出照会,要求双方停止军事行动并撤退在满洲地区的军队。美国的这种态度无疑是不分侵略者与被侵略者,是进行消极调停的一种态度,这种做法无疑是对日本的宽容和鼓励。中国的不抵抗政策和美国等列强对此事件的冷淡态度,使得日本进一步扩大侵略行为。到10月8日,日军轰炸了锦州,锦州属于满洲铁路以外的区域,使得美国开始派代表列席国联会议来解决中日冲突。10月24日,国联进行投票表决,“重述两国政府在决议中向国联理事会的保证,特别是日本代表的声明,谓日本政府当以日本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得有确切保证为前提,仍继续将其军队按比例从速撤退至铁路区域之内”。①

尽管美国和国联对日本的侵略行为进行了谴责,但日本依然无视上述要求,加紧了侵略行为。直到1931年11月18日日军占领黑龙江的省会齐齐哈尔时,美国国务卿史汀生才坦言道“最后一次例证,在满洲最北部出现的新部队,这个地区远离日军铁路防守区数百英里之遥,日军向他们进攻并占领了齐齐哈尔,我不得不认为这是日军违反《凯洛格公约》和《九国公约》的行为”。②随后,东三省完全陷落之后,美国很快对整个九一八事变作出最后的表态。

1932年1月7日,美国国务卿史汀生向中日两国发出相同的照会,发表了“不承认主义”的声明,宣称“美国政府认为有责任向日本帝国政府及中华民国政府申明,美国政府不能承认任何事实上的情势的合法性,也不准备承认任何由中日两国政府及其代理人间所订立的有损于美国或其在华国民的条约……或违反关于统称为门户开放政策的对华国际政策的任何条约或协定”,③从申明中可以看出美国真正关心的是其半个世纪力主推行的门户开放政策,只要日本不触及美国的利益,对于两国间的冲突美国政府只是做口头上的调停,不会冒险介入两国之间的纠纷。换言之,美国此时对日本的政策是属于姑息纵容的不干涉政策。

由于以蒋介石为首的南京国民政府实行的不抵抗政策,导致日本关东军在短短的三个月之内迅速占领中国的东三省。但日本侵略军并不满足,于是在众列强在华利益最大的城市上海发动了军事进攻,即一二八事变。

一二八事变发生后,驻扎在上海的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奋力发起反击,但国民党政府依然对此次事变采取不抵抗政策,并且还于1月30日迁都洛阳。不但如此,国民党对对日反击的十九路军不给予任何弹药粮草上的接济,使其孤军作战。2月5日,何应钦甚至下令空军不得轰炸日本海军,称“除对日机加以抵抗外,即对日海军,绝不抛掷炸弹”。④

上海在当时是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各个列强在中国的利益都集中在此地。英国在华投资的大约八成、法国在华投资的大约九成、意大利的在华投资大约七成,还有美国在中国的投资大约八成以上都在上海。有鉴于此,欧美各个列强才对日本此次在上海发动的事变表示了较为强硬的态度。在日本对中国发动武装进攻的伊始,即1月28号当天,时任美国驻日大使福布斯立即向日本外相芳泽谦吉发出警告,指责日本军队进攻在上海的商业区和居民区,指出这一举动“极大地破坏了整个上海的和平,妨碍了这个通商口岸的商业活动,严重威胁着公共租界的安全”。⑤次日,也就是1月29日,美国驻上海总领事克宁翰和英国驻上海总领事白利南便开始出面调停,最后使得中日双方达成了暂时停战三天的口头协定。

美国在对上海事变表示强硬的态度之外,还迅速向上海增派兵力,美国对此次增派兵力的行为对外解释为是保护在上海地区美国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这是美国在与九一八事变时完全不同的态度,可以看作是日本的侵略行为的扩大使得美国为此而担忧。1月31日,胡佛总统召开有正副国务卿列席的高级军事会议,决定向上海派兵。会议的结果是胡佛下令派一艘巡洋舰、六艘驱逐舰前往上海,同时派遣从菲律宾的马尼拉抽调的四百名海军和第三十一步兵团进驻上海。与此同时,英法等列强也向上海增兵。同日,英国首相召开了含有外交、财政等大臣参加的高级军事会议决定派兵问题。到2月4日,美国在上海的陆海军总数已达到6200人,英国有6600人,法国有3400人,在上海沿岸停泊的军舰一共有17艘。

美国对此次上海事变的态度最初是要求日本连同之前的满洲事变一起解决,但最后由于在国联有英国的阻挠而告失败。在上海事变爆发之后的第五天,也就是2月2日,国务卿史汀生指示时任美国驻日大使向日本外相芳泽谦吉提出解决上海事变的五点建议,这些建议的主要内容有:“双方停止一切暴力行动;不为敌对行动进行动员;双方从上海交战地点撤退;设立中立区;双方谈判解决一切悬而未决的问题”。⑥为解决上海事变,国联于3月3日特别召开会议,后通过决议,决定将“上海立即恢复原状,东省渐次恢复原状”,⑦这实际上是没有达到美国最初的一起解决的方案的要求,但美国实际上也默认了日本此次对中国的侵略,是一种纵容和鼓励的绥靖政策。endprint

总的看来,美国在九一八事变和一二八事变中的态度和行动,包括发表不承认主义的照会和与国联协调进行决议,都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日本侵占中国领土的事实现状,也不能遏制日本对中国乃至更大范围内的侵略野心。事实上,美国此时的对日政策正是在绥靖姑息的范畴之内。

在上海事变期间,由英、美、德、意等国组成的国联调查团于4月20日抵达东北开始调查九一八事变,10月2日国联调查团的报告书公开发表,报告书中承认东北是中国领土,反对日本独占东北地区,认为其占领东北违反了《九国公约》,但也不同意恢复事变以前的状态,宣称应该“设立一种特殊制度治理东三省”,企图建立一种由几个国家共管的形式来管理东三省。1933年2月24日,国联大会通过了关于李顿调查团的报告书,同时要求日本退出中国东北,但同时也承认了日本在东北的“特殊利益”。对于这份李顿调查团的报告书,美国国务卿史汀生是表示赞成和同意的,新上任的总统罗斯福也对此表示赞同,同时表示“美国的外交政策必须维护国际条约的神圣不可侵犯,这是整个国际关系赖以建立的基础”,⑧这表明在罗斯福政府之下,美国将继续执行不承认主义的外交政策。

二、七七事变后美国的对日对华政策

1937年7月7日,驻守在北京丰台的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在进行夜间军事演习的时候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内搜查,遭到中国方面拒绝后,日军向宛平城发起进攻,驻扎在此地的中国守军奋起反击,由此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

七七事变爆发之后,7月11日,日本内阁决定向中国增派军队来扩大日中战争。因此,在事变爆发6天之后的7月13日,美国驻日大使格鲁在日记里这样写道:“在当前危机中,内阁、军部、外务省、报界和工商界都认为,日本在华北的地位,不容有任何削弱……但是,就目前形势而论,我们感到各方的一致性比满洲事变时大”。因此,当格鲁将日本将扩大战争的情报送回美国时,7月16日,国务卿赫尔在总统罗斯福的赞同之下,发表了致白里安—凯洛格公约签字国的和平声明,声明中宣称“世界上的任何严重敌对行为,无不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影响美国的权益、权利和义务”,主张“以和平手段解决一切国际争端”,⑨同时,声明中还指出美国将维持世界和平和条约的神圣不可侵犯。这是美国政府对七七事变的最初的态度。从赫尔的声明中不难看出,美国此时的对日外交还属于绥靖的范围之内。美国驻日大使格鲁在赫尔发表声明之后的第二天写道:“声明完全不偏不倚;它没有指责谁,没有点谁的名,却又准确无误地阐述了我们维护和平的政策、条约的神圣不可侵犯性……日本人不会喜欢这个声明,因为知道是针对他们的,但声明的形式却使他们绝对找不到发怒的理由”。⑩

很快,由于美国等列强的中立不干涉的政策,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行为越来越大胆。8月13日,在上海的虹桥机场,日军发动了八一三事变,企图在三个月之内灭亡中国。在事变当天,赫尔在同日本驻美大使斋藤举行会谈时指出,“日本和中国在全世界面前负有同等的责任”。11 随后,在8月25日,日军为了加强对上海的控制,日本海军宣布封锁了从上海到汕头的中国海岸。对此,格鲁在致赫尔的密电中这样表态:“一、避免卷入;二、极力保护美国人的生命财产和权利;三、在保持完全中立的同时,维持我们对交战双方的传统的友谊。这表明在事变发生之后,美国政府的态度还是一种中立的不介入的政策”。12

而此后,得悉日本有轰炸南京的计划,美国政府的态度开始发生转变。9月20日,美国驻日大使格鲁会见日本外相广田,认为“现在是使用最重分量的语言的时候了”,同时认为“现在决不是抱骑墙角态度的时候”了。13

在这样的形势之下,赫尔建议罗斯福应该对日本有所表示。于是,10月5日,罗斯福在美国西部的芝加哥城发表了著名的防疫隔离演说,罗斯福选择芝加哥城不是偶然的,是因为芝加哥是美国西部最大的孤立主义势力的堡垒。罗斯福在演讲中指出,“世界的政治情势近来发展得越来越恶劣,现在它已达到严重威胁文明社会本身的基础的进步”,他进一步指出,“不要设想美洲将会逃脱,美洲可能幸免,西半球将不会遭受攻击”,罗斯福由此呼吁“爱好和平的国家必须作出一致的努力去反对违反条约和无视人性的行为,而这些是仅仅依靠孤立主义或中立主义是达不到目的的”,因此,罗斯福建议用防疫隔离的方式来对此加以对抗,这无疑就是向日本提出了强烈的警告,就是美国不会容忍它在中国肆无忌惮地侵略,独占中国。而在演说发表之后的第二天,美国国务院就发表一个声明,声称“认为日本在中国的行为是与国际中应遵循的原则不符”,14 是违反了九国公约和白里安凯诺格公约规定的行为,这是美国在日本对中国本土发动侵略战争之后第一次公开谴责日本,说明美国政府的对日外交已经由之前的绥靖纵容的政策转向反对日本侵略。

但是在之后召开的布鲁塞尔会议上,本来应该成为议题的制裁日本却最终没有实现,在会上,罗斯福甚至带头反对制裁日本,究其原因,无外乎当时美国在东亚最大的贸易伙伴是日本,美国不想通过制裁日本而失去了在这一地区最大的贸易伙伴。而且美国国内当时有很强的孤立主义势力反对美国政府制裁日本。美国之所以在会上态度消极,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政府认为即使采取措施,也对日本对中国现行的侵略无济于事。几种因素综合到一起,促成了布鲁塞尔会议上美国反对制裁日本导致无果而终的结局。

1937年12月12日,侵华日军的轰炸机在长江水面轰炸了正在航行的美国炮舰“帕奈号”和另外几艘美国船只,接到通报后,美国总统罗斯福迅速向赫尔国务卿提出以下要求:“一、作出正式道歉,并作出全部赔偿;二、保证将来不再发生同样的攻击事件”。15 由此,赫尔转达格鲁要求日本政府做出上述赔偿。最后,这个事件以日本向美国道歉并赔偿损失而告结束。但事情了结之后,美国政府内部已经发现美国对日绥靖政策已经走不通了,这一点在格鲁的日记里可以证实,它在帕奈号事件结束之后写到:“我们因为‘帕奈号事件解决而感到满意,只不过是畅快一时,五年来我总是想建成一幢坚实的日美友谊大厦,但这幢大厦的基石已经崩解成流沙了”。16endprint

“帕奈号”事件之后,美国政府的对日政策开始发生转变,而日本侵略的步伐却在一步步加快,1938年11月3日,第二次近卫声明发表,其中第一次明确提出建立“东亚新秩序”的对外目标,对此,格鲁认为“11月,我国同日本的关系不是有所改善,而是恰恰相反”,17 美国在12月31日对日本政府发出照会,照会声称:“美国政府不承认任何一国有必要或有理由在一个不属于它的主权的范围内规定一个‘新秩序的内容和条件,并自命为这个‘新秩序的主宰”。18 此后,美国开始了加紧援华制日的行动。同年12月,美国政府与国民政府达成了2500万元的桐油贷款协议。1940年3月由日本扶持的汪伪政权在南京建立,美国为了支持蒋介石的国民政府来对抗日本,再次向中国提供了2000万的美元贷款,即锡矿贷款合同。至此,美国一步步抛弃之前对日绥靖姑息的政策,转向通过援华来制日的道路。

而日本的侵略野心并没有因为美国日趋强硬的态度而退缩,1940年6月,日本陆续强迫英国和法国关闭滇缅公路和滇越公路,并在7月26日通过了《基本国策纲要》,纲要提出了要建立“大东亚新秩序”的口号,由此,日本作出了快速南进的战略主张。9月25日,日军进军法属印支北部,对此,美国政府发表声明,声称日本以武力造成的法印地区的任何变更。同时第二天,美国禁止向日本出售废钢铁,12月10日,美国禁止铁矿石、生铁以及钢制品的对日出口。与此同时,7月25日,美国宣布冻结日本在美的全部资产,8月1日,宣布对日本禁止石油出口。12月29日,罗斯福发表著名的炉边谈话,谴责了德意日三国同盟,美国政府在对日禁运的同时,也加大了援华的力度,1940年10月,与国民政府签订了2500万美元的钨砂贷款合同,在11月30日日本承认汪伪政权的当天,宣布给国民政府一亿美元的贷款,1941年5月,罗斯福总统宣布租借法案也同样适用于中国,由此,美国走向了对日禁运和援华制日的道路。

最终,日本向美国在太平洋上的海军基地珍珠港发起突然袭击,宣告了美日关系的正式破裂,由此也宣告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当天,美国对日宣战,随后,英国和它的一些自治领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也宣布对日作战。第二年,英美中苏等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各国人民陆续投入了反法西斯战争的大潮之中,为反法西斯战争的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注 释:

①⑤⑥11 15 美国国务院编,张玮英等译.美国外交文件 日本1931-1941(第一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5,174,342,523.

②③徐蓝.英国与中日战争(1931-1941)[M].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23,31.

④复旦大学历史系中国近代史教研组.中国近代对外关系史资料选辑(第三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44.

⑦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档案资料选编,九一八事变.604-606.

⑧罗伯特·达莱克.罗斯福与美国外交政策1932-1945(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39.

⑨12 复旦大学历史系中国近代史教研组.中国近代对外关系史资料选辑(第四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4,25.

⑩13 16 17 约瑟夫·C·格鲁.使日十年[M].北京:商务印书馆.215,221,244,273.

14 关在汉编译.罗斯福选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51.

18 杨生茂.美国外交政策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330.

参考文献:

〔1〕杨生茂.美国外交政策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复旦大学历史系中国近代史教研组.中国近代对外关系史资料选辑[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

〔3〕关在汉.罗斯福选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4〕美国国务院.美国外交文件 日本1931-1941[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5〕罗伯特·达莱克.罗斯福与美国外交政策1932-1945[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6〕约瑟夫·C·格鲁.使日十年[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7〕徐蓝.英国与中日战争1931-1941[M].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1.

〔8〕信夫清三郎.日本外交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9〕米庆余.日本近现代外交史[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0.

〔10〕王桂厚.三十年代美国的“中立”政策[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7.

(责任编辑 孙国军)endprint

猜你喜欢
美国日本
日本元旦是新年
探寻日本
《黄金时代》日本版
当代美国恐怖影片中的哥特元素
美国商业银行衍生品业务的特点分析
美哭了的日本点心
美国黑人影片中的文化认同焦虑
去日本怎么玩?它告诉你
日本访学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