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大学英语阅读回视现象很普遍,回视直接降低了学生阅读速度,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对某所高校175名学生进行了英语阅读回视现象问卷调查,分析了造成回视现象的原因,提出了避免英语阅读回视现象的策略。
关键词:大学英语阅读 回视 阅读能力 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4(a)-0149-02
阅读是学习一门外语的一项基本技能,也是语言学习的目的之一。国内外的研究证明大量阅读对二语习得和外语学习有重要的影响。[4]阅读理解一直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通过笔者对自己所教授大学的问卷调查发现许多教师把大量的时间花在了对课文的深入分析和讲解上了,但是收效甚微,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却未能得到提高。在受访的教师中有77.3%的教师认为,英语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增加学生的词汇量,为学生讲解课文中出现的语法难点和重点,英语阅读教学的重点是词汇习得和语法分析。因此,学生一旦遇到生词就立即查词典,阅读过程断断续续,往往读了后面忘了前面,不能从整体上理解文章。而且在阅读过程中回视频率很高,即读过的内容会反复阅读好几遍,这种不良阅读习惯降低了学生的阅读速度,抑制了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通过对笔者所教授的学生进行访谈,发现阅读理解能力与回视现象有一定的关系。英语阅读理解能力高的学生回视频率很低。反之,英语阅读能力低的学生则具有较高的回视频率。因此,学生英语阅读回视现象需要引起教师极大的关注。
1 造成英语阅读回视现象的原因
笔者对所教授的6个班级共计175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有57.1%的学生在阅读中会经常回视,有38.3%的学生在阅读中会偶尔回视,只有4.6%的学生在阅读中没有回视。造成回视现象的原因如下。
1.1 语言知识薄弱
被调查的175名学生中有77.1%的学生认为词汇量直接影响阅读速度。词汇量大阅读速度就快,反之,词汇量小阅读速度就慢。做题时遇到生词很多的文章经常是读不懂,读不通,回视频率就会很高。61.7%的学生表示在课下阅读文章时如果遇到很多生词不认识,就会放弃,没有耐心继续读下去。很多学生在阅读文章时遇到生词就会求助词典,久而久之学生的词汇量不但没有提高,反而对词典产生了依赖,没有词典无法阅读一篇文章。
尽管学生在上大学之前就已经完成了对语法基础知识的学习,但是掌握程度却是参差不齐。47.9%的学生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语法知识结构,语法基础薄弱。由于很多学生的语法学习都是依靠机械记忆的方法,因此有很多学生的语法知识已经模糊甚至淡忘。有些句型看不懂,导致对整句话的理解不清楚或者出现偏差,对句子的分析不够深入,无法理解作者真正想要表達的意思。对于文中出现的长句、难句会反复回视以加深理解。
1.2 课外阅读量小
89.1%的学生表示课下很少阅读英语类的文章和书籍,阅读量很小。90.3%的学生表示课下阅读英语文章的主要目标就是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学生阅读的动机是外在动机,而非内在动机。学生英语阅读是考试导向型而非知识导向型。因此,学生在课下阅读英语文章的积极性并不高。通过笔者对学生的访谈发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不是很高,如果教师没有布置阅读任务,96%学生表示在课下都不会主动阅读英语文章。因此,如果没有有效的课下监督机制和评价机制,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无法提高。
1.3 阅读技能匮乏
学生缺乏有效的阅读策略,通过笔者对自己所教授大学的教师的课堂观察发现,有70%的教师在英语阅读课上着重讲解语法和词汇,英语阅读课演变成了精读课,甚至是语法和词汇课。整个教学过程就是拼读单词,讲解单词的各种用法,词汇搭配,句子分析等。把一篇完整的文章分解的支离破碎。由于课堂阅读教学是教师对词汇和语法的精读教学,教学内容未涉及到阅读技能与策略的传授。因此,很多学生在阅读时,无法从语篇的角度对文章进行总体把握,不懂对文章的信息进行分析与筛选,不会恰当地使用阅读技能。而是逐字逐句地翻译文章,在阅读过程中回视频率很高。
49.7%的学生错误地使用了略读或跳读等阅读技巧,匆匆读了一遍文章,发现根本没有明白文章的主旨大意,需要回视。有时候文章难以理解,需要反复阅读。回视在自己阅读中已经形成了习惯,不自觉地读完就会进行回视。72%的学生反映短时记忆能力不强。记不清题干内容,认为文章细节太多,有时候将重要内容忽略掉。很多情况下对文章的第一次阅读只是读个大概的意思,经常会忘记已经读过的内容,在做题时会需要多次反复地阅读来寻找答案。
1.4 自我效能感低
有78.9%的学生英语阅读自我效能感低,在阅读过程中会反复回视以确定问题的答案。研究证明个体的成败经验会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形成。[6]成功的经验有助于个体形成较高的自我效能感,而失败的经验则可能降低个体的自我效能感。不少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过多的体会到了英语阅读的失败体验,导致了这些学生对自己英语阅读自我效能感偏低。
班杜拉认为如果个体看到与自己能力相当的人获得成功,那么自己也可以通过努力获得成功。如果看到跟自己能力相似的人失败,则会降低个体取得成功的信念。[5]当学生看到与自己英语能力相当的同伴经过努力,但是阅读能力却无法提高时,这些学生的英语阅读自我效能感会降低。他们不相信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会在读完一篇文章之后反复回视。有38.9%的学生表示他们会把英语阅读的成功归结为外部因素或是不可控因素,而把阅读失败归结为自身能力不足,这种归因方式会直接降低学生英语阅读自我效能感。
2 避免英语阅读回视现象的策略
针对学生在英语阅读过程中暴露出的回视率高的问题,在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从扩大词汇量、扩大阅读量、把控阅读时间、训练阅读技能、提高自我效能感等5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降低学生英语阅读的回视频率。
2.1 扩大词汇量
针对学生词汇量匮乏的问题,首先要让学生对记忆英语词汇感兴趣,消除学生对记忆单词的抵触心理。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适合学生现阶段英语水平的英文电影或者好听的英文歌曲,让学生对英语产生兴趣。教师提前布置好任务,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每个学习小组找出电影或者歌曲中出现的不熟悉的单词,然后组员合作学习共同查阅单词的意思以及用法,背诵查阅的生词。在课上每个小组推举一个代表发言本组成员是如何记忆新单词的,教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点评,然后有针对性地讲解每一类单词的记忆方法。
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找出生单词中所含的词根词缀,如果学生列举的不全面,教师可以补充完整。通过笔者课堂观察发现,在师生互动的课堂氛围中,学生可以轻松地记忆词根词缀。教师可以让学生课下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制作一张词根词缀表,总结课上提到的常用的词根词缀,在把不常用到的补充到表里。
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通过语境猜测生单词的含义,培养学生猜词的能力。还可以运用多义词的方法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教师可以让每个学习小组举出一个单词的同义词,可以采取课堂竞争机制,教师对每个小组的表现进行评分,同义词列举最多的小组会获得高分。通过笔者对所教学生的课堂观察发现,这种课堂竞争机制很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还可以利用读音规则掌握新单词。通过笔者的课堂观察发现,学生通过语音记忆单词的方法记住的单词记忆时间更持久。还有一种学生认为很有趣的记忆方法,即词源记忆法。英语当中有很多词都是来自于古希腊罗马神话和圣经。笔者通过对所教授的学生访谈发现,学生通过课下阅读希腊神话和圣经寻找词源,发现记忆英语词汇并不难,反而很有趣。
2.2 扩大阅读量
学生的阅读能力不可能通过短短的课堂阅读课的时间就产生质的变化,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需要其在课下进行大量的阅读实践。通过笔者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学生的词汇量、阅读理解能力、语篇分析能力、阅读速度等都是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慢慢得以提高的。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课下进行大量的阅读,为学生布置阅读文章,每天定时定量的完成阅读任务,教授学生常用阅读策略和技巧。教师要帮助学生对自己的阅读活动进行有效的监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阅读实践,组员之间互相监督各自的阅读情况。学生还可以建立课下阅读档案,记下自己在课外阅读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评价自己的课外阅读实践的效果。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课外阅读实践档案对学生的课下阅读情况进行有效跟踪。此外,教师可以有效利用网络这个很好的互动平台,随时跟踪学生课下阅读情况,学生如果有疑问可以随时在线和教师交流。
同时应扩大学生的阅读面,让学生多阅读一些有关英美国家的社会文化背景的材料和科普类的文章,这对于提高学生阅读此类文章的理解力会有所帮助,一定程度上会降低学生阅读此类文章的回视频率。
2.3 把控阅读时间
有58.7%的学生表示阅读一篇文章时,经常没有时间观念,往往是一篇文章读了20分钟甚至半个小时。学生对于阅读时间无法掌控的问题导致了回视频率的提高。在阅读实践中,教师要让学生在课下进行阅读实践时自行进行时间控制,培养自己把控阅读时间的能力。即在规定的时间内读完一篇文章。笔者把所教授的两个会计班分成了实验班和对照班。实验班的学生规定了阅读时间,在10分钟内读完一篇500字左右的相当于大学英语四级难度的说明文并且完成文章后面的5道选择题,而对照班的学生则没有规定阅读时间。实验结果发现实验班学生的回视率比对照班学生的回视率低19.3%。实验证明这种方法可以有效降低学生的回视频率。
2.4 训练阅读技能
在进行阅读时间掌控练习之前教师要对学生的阅读技能和技巧进行培训。例如在阅读文章时,寻找题目中的关键词,之后带着问题有目的的进行阅读。通过笔者的课堂观察发现,关键词阅读方法可以有效降低学生阅读的回视频率。
此外,教师还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短时记忆能力。在短时间内记住关键词、关键短语和关键句子。笔者调查发现学生的短时记忆能力弱是因为学生在阅读一篇文章时是一个词挨着一个词的去读,并未把词语连接成语块。这种阅读习惯直接导致了学生读了后面的内容忘了前面的内容。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通过语块模式进行阅读的习惯,培养学生短时记忆的能力。
40.1%的学生表示在阅读时会有回视现象是因为在阅读一篇文章时无法全神贯注于所读材料,在阅读过程中会经常走神。针对学生无法集中注意力的问题,教师在阅读实践中要训练学生快速、无声、专注的阅读习惯,有针对性的训练学生的略读、跳读和整体阅读的技能。
2.5 提高自我效能感
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在一定水平上完成某一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判断、信念、或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1]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会对学生的学业成就产生影响。[6]高自我效能感的学生拥有很强的内部学习动机,学习行为是主动的,自发的,面对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会积极寻求解决的办法与途径。反之,低自我效能感的学生会选择逃避困难,产生学习无助感。因此,在阅读实践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英语阅读自我效能感,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自我效能感。
教师在为学生制定阅读任务时,要考虑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2]阅读材料的难度不能太难,要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阅读实践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混合编排小组,即每组成员分别由英语水平高、中、低的学生组成,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3]小组中的每个成员分工明确,英语水平高、中、低的学生分别完成与各自英语水平难度相当的阅读任务,并且实行成员帮扶制度,即阅读理解能力强的学生帮助英语基础薄弱的学生。让阅读理解能力弱的学生逐渐提高其阅读能力,体会到英语学习成功的喜悦,提高这些学生的英语阅读自我效能感。
此外,教师可以在班级中树立学习榜样,让学生知道与自己英语阅读能力相似的学生可以提高阅读能力,那么通过持续的努力自己也可以提高阅读能力。尤其是英语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教师要对这些学生多些鼓励和耐心,让其看到榜样的示范作用,从自身进步中提高英语阅读自我效能感。研究表明教师期待会影响学生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形成。[3]因此,教师要对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持积极期待,相信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可以逐渐提高英语阅读能力。帮助引导英语阅读能力薄弱的学生,让这些学生看到成功的希望。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阅读实践进行积极的归因训练,即把阅读成功归结为自身努力的结果,而把阅读失败归结为外部原因或者是不可控因素等。
3 结语
大学英语阅读教学雖然所占课时比重最大,但是收效甚微,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并未随着课时的增加而提高。这其中包含诸多原因,但是其中不容忽视的就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回视现象。回视习惯会直接降低学生阅读速度,阻碍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关于阅读回视对大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影响还有待今后更多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Bandura,A.Self-efficacy toward a unifying theory of behavior change[J].Psychological Review,1977(84):191-215.
[2] Robert E.S.Educational Psychology:Theory and Practice(8th Edition)[M].Pearson Allyn & Bacon,2011.
[3] 耿娜.大学生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培养的研究[J].科教导刊,2013(10):43-45.
[4] 林莉.阅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6):219.
[5] 王静.学生良好自我效能感的培养[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3):38-40.
[6] 周文霞,郭桂萍.自我效能感:概念、理论和应用[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1):9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