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华
【摘 要】身处读图时代的学生在尽情享受现代文明带来的快乐的同时,却无可避免地面对着非文字化所导致的思维能力的退化,外国良莠不齐的卡通霸占着学生的审美世界导致思维简单化。如何使“读图时代”的学生们,从“思维简单化”和“图像读不懂”的怪圈中突围?美术教育,需要阅读吗?有了阅读的美术教育,势必让我们从流于形式的技艺训练过渡到更为深层的思维训练。为此,我们只有怀揣着美术的感觉,长期涵养于美术阅读训练,行走在课堂,向有“阅读”的美术课堂漫溯,为孩子的一生打下审美的底子。
【关键词】美术;阅读;漫溯
《向古人借智慧》一书的封面上有这么一句话:阅读就是发现可能存在的世界,而这是人所能享受到的最为持久的乐趣。提起“阅读”,我们想到的是语文学习中文字阅读,然而“阅读”真的仅仅指对文字的阅读吗?
我们有这样的经历:
也许是职业使然,我特别喜欢读绘本,去书店时总会去绘本区看看,在那儿我常会碰到这样的场面:孩子跟妈妈说他要买这本书,这时妈妈会拿起书来翻一下,说:“这没有几个字,还卖这么多钱,你在这看完就好。”孩子如果意志坚定,非买不可,妈妈就会说:“那买这本吧,不仅便宜,还是大本的。”“这本画得不好。”孩子理直气壮地说。“都是给小孩看的,有什么好不好?小孩懂什么……”
带给我们这样的思考: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这是商贩们常用的一句推销语。其实对于我们每一个人而言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这位“美盲”妈妈,显然是缺乏视觉阅读能力,她不仅让自己错过了,还生硬地把孩子从“发现的乐趣”中撵走。
那么,作为美盲教育的启蒙——小学美术教育,它需要阅读吗?一直以来,我们的美术教育以为只要涂涂画画就能产生一件完美的作品,其实,敏锐的审美感知能力才是一位“美术人”的真正内涵。缺乏“阅读”的美术课堂必定也会剥夺稚童“发现的乐趣”,也会错过他们“走过、路过”的一路风景。
美术教育,同样需要阅读。有了阅读的美术教育,势必让我们从流于形式的技艺训练过渡到更为深层的思维训练。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我们该如何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学生进行美术阅读,提高学生的视觉阅读能力,为孩子的一生打下审美的底子呢?
我们是这样做的:
1)定向阅读,在“支离破碎”中直抵“庖丁解牛”之功夫。
思语:图不同于文,面对一幅图,我们常常简单的作出“像不像、漂亮、不漂亮或美与不美”的结论,除此而外,图还能给我们什么呢?
要想使学生真正读懂美术作品,就需要掌握另一种语言,即线条、形体、色彩、空间、材质等。我们可以确立“阅读”目标,要求学生围绕主题或抓住问题的核心,进行读图、分析,了解作品内容等,循序渐进的目标提示,使学生快速进入阅读主题,做到阅读时不茫然、有目的;创作时有标可循、有据可依。
在阅读中了解作品的创作方法,需要学生对作品进行不断探讨,才可能涉及到美术创造的规律,将有助于自己的创作。这就需要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去感受,充分享受“发现的乐趣”,进而达到创作的乐趣。比如关于素描,高年级的同学如果从没接触过,更没听过,你问他们“什么是素描”,那是对牛弹琴,只有“阅读”了素描作品加上老师的示范,學生才能获得感性的认识,再试试画画,才能体会到素描的方法及对光的了解;还有手工制作,特别是综合材料的运用,没有对范作的定向阅读,学生的思维很难拓宽,材料往往局限于现成的彩色卡纸、彩色纸等常用材料。
通过有目的的阅读,学生在美术创作时就能关注作品的形、色、材质等造型要素,表现出一定的技巧。这便是“庖丁解牛”之功夫了。
2)启发阅读,在积淀与感悟中循“无法为有法”。
思语:创作一件美术作品虽无定法,但有共性,特定的线与形、色,传达着相似的意蕴,动荡的线透着不安、狂热、激烈……观者循着这一法则再加上必要的启发将直抵画之真意,不亦悦乎。
启发“阅读”让学生从“阅读”中得到美术作品所传递的讯息,在启发“阅读”下,可以增加学生对艺术“营养”的吸收。毕加索说:一幅画并不是按照事先想好的就能完全定稿,在画的创作过程中,作者的想法会变动,于是画也在改变。即使是一幅完成了的画,随着观赏者的心绪变化,它仍旧经历着变化,因为画只能通过观赏者才能存在。美术阅读、欣赏活动及创作表现中不存在标准答案,也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因此,通过对美术作品的观察、分析和讨论,学生必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逐步学会“精思”和“存想”。
在引导学生阅读作品时,要启发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多加几个“为什么要这样表现呢?”同时重视情感的熏陶与艺术思想的感染。
教学中通过启发“阅读”练习,有助于学生确立一种创作思维态度,同一题材用不同的表现方式,不同的主题也可用一种表现方式,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无限的思维空间,拓宽了学生的表现手法,提高他们的创作质量。
3)深入阅读,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之道。
思语:一幅作品就像是画家心情案件——将自己的喜怒哀乐藏之,将自己的生活感悟沁之。优秀的侦探不会放过任何蛛丝马迹,观画亦如此,大处着眼,小处入手,一探画作之精髓。
一件美术作品呈现在我们眼前,极少是有画家作伴的,更何况我们见到的绝大多数是复制品或数字图像。特别像今天的科学技术,图像已不是一窝之物,在世界各地都有可能同时看到,并且还能把图像的细节放得很大很大,但这不是我们所要追求的。这里我们所说的细节不是指画中色彩的具体构成及线条的承启转折,这些都太专业,太深奥了,对于一般成人而言都有点摸不着北的感觉,更何况是小学阶段的儿童。我们所关注的是美术作品的具体形象,动作,表情,画面的安排甚或是某个部位,探讨它们所透出的意蕴,含义或对作品主旨的表达有何意义,引导学生去观察,去体会,去感受,逐步深入,最终引发他们去思考,去感悟,审视生活的本质,正所谓“迁想妙得”。
通过深入“阅读”细节,能让学生对作品细节做更多的思考,在他们走近经典作品,对作品的惊叹、敬慕的同时,也能多了份细心观察的品质。并以此发掘其设计意图,同时把看到的转换成自己的绘画语言,为后期的设计创作打好基础。
4)体验阅读,在回味与感悟中索创作之源。
思语:如果说生活是大舞台,那么美术作品就是那一幅幅剧照。想要了解剧照之形态,就得去体验舞台中角色的表演,在情境中感悟角色之态,领角色之情。
美术“阅读”教学尤为重要的是对作品第一感知和直觉的体验,教师应引领学生体验、品尝并留住“阅读”时的感觉,同时,启发学生运用语言较深入地分析作品,谈自己的认识与感受,并简要写下自己想说的话,在不知不觉中与作品产生共鸣、“直书胸臆”。
当然,由于学生认知能力的局限和审美经验的不足,以及知识水平的差异,他们对美术作品的了解往往会一知半解。对此,我们要有耐心,不要急于用简单的讲解代替学生对作品的感悟,“不要把成人的观念和思维作为诠释的尺度,也不要把约定俗成的诠释强加给学生”。要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规律,满足不同学段学生审美活动的要求,体现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螺旋式递进关系,不断丰富他们的审美体验。为此,教师要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放手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体验,去和作品对话,理解作品中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内涵。
其实,这样精彩的“直书胸臆”,如不借助“体验”这根拐杖,恰似“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因为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与美术作品就像是一种特殊的会面,是一种无声的对话。他们之间的相互交流,更多的是通过审美体验、感悟而进行的非语言的信息沟通。每个学生由于生活背景的不同,对作品的理解程度有深有浅,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拥有个体的体验过程,体验是第一位的。只有当美术阅读有了亲历体验,才能调动学生自身的感知、想象、情感、思维、灵感等多种审美心理功能,才能与作品产生情感的共鸣与提升,才能自如地“直书胸臆”,才能明了画面意蕴的表达离不开形象的动态、表情、服饰等。
我们的愿景:融入生活,让美术“阅读”教学走得更远。
思语: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子非鸟,安知天之阔;子非我,安知我之悦。舞台剧景随剧情的发展而转化,角色的心态也必然有所变化。要想更多的了解角色,别忘了剧景,身临其境方有所悟。
通过我们三年多的实践与探索,实验班的孩子们在课堂中的阅读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我们也发现了问题:学生的“阅讀”范围很狭隘,尤其对于生活中传统民俗文化、名胜古迹、自然风光等常常是视而不见,这让我们很是警醒。美术本来就源于生活,生活应该是美术学习的大课堂,让学生到生活中学习,让我们的美术阅读融入他们丰富的生活,这无疑是为孩子们的学习插上一对宽大的翅膀,让他们得以无时无处的吸收、内化着课堂中学到的知识。
是呀,“阅读”之行不仅仅存在于课堂,依托于美术作品,身边的事事物物皆可寻,可读,可悟。一叶一菩提,一花一世界。更何况浸透了先人智慧的名胜古迹,生活什物,难道不值得我们去读、去参吗?
让我们立足课堂里的阅读,引领学生从身边去探寻,去感悟,提升美感,去传承祖先之美事。看龙城之境地,文脉相承,富人文景观:静谧流淌了千年的淹城之护城河、享誉宫廷之上的梳篦、与苏绣相媲美的乱针绣、民间之工艺——留青竹刻、常州青果巷老房子、天宁禅寺、“没骨花卉”创始人——恽南田故居即恽南田纪念馆、一代宗师——刘海粟之纪念馆等等;另外,常州地处江南,不失水乡之韵味,那些充满诗情画意、丰富奇妙的自然景观,以及独有的色彩、形态、声响的变化,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开阔他们的视野。学生在这些地方开展美术“阅读”活动,教师要引导学生多看、多想、多问,多接触当地的美术文化,这样必定会使学校美术教育得到延续和深化,“阅读”教学也因此走得更宽、更远,学生的阅读能力必将发展得更为完善。
只要我们在这个“读图时代”善于利用各种丰富的视觉艺术作品,提高学生“视觉阅读”能力,逐步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善于将“阅读”所得用于自己的创作与生活,让美术教学中的“阅读”不再流于形式。
让我们怀揣着美术的感觉,长期涵养于这样的美术阅读训练,行走在课堂,向有“阅读”的美术课堂漫溯。
【参考文献】
[1]钱初熹.迎接视觉文化挑战的美术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周信达.透析基础美术教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6.
[责任编辑:杨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