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中的渗透式环境教育初探

2014-10-21 20:19吴月董自雄
现代企业教育·下半月 2014年7期
关键词:经济学人才培养

吴月 董自雄

摘 要:渗透式环境教育是当前环境教育的必然路径。以往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过度依赖传统经济学范式,给人类带来了严重的生态危机。因此,在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进行渗透式环境教育对于弥补传统经济学理论缺陷、培养适应生态文明社会的经济管理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经济学 人才培养 滲透式环境教育

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在我国高等院校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培养的好坏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一直以来,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以理性经济人为假设,偏重纯经济数量模型的建构和分析,把环境系统独立于经济系统之外,忽视环境与经济间的密切联系。随着全球人口数量的上升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臭氧层空洞、废气污染、光化学烟雾、水污染和酸雨等危害加剧,对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内在素质和知识结构方面提出了的新要求。

一、渗透式环境教育

环境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在尚无专门环境教育学科的情况下,我国环境教育主要采用渗透式模式。渗透式环境教育是将环境知识分散于文、理、工等学科教学中,通过各门学科课程化整为零地实施环境教育,使学习者在各学科的学习中获得环境保护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深入学生内心世界,以树立正确的环境价值观,提升学生环境保护自觉性。与其他独立学科的教育不同,渗透式环境教育具有明显的特征:第一,隐蔽性。渗透式环境教育不采用公开方式直接告诉学生应该怎么做,而是把环境思想、环境理念等抽象的理论,通过载体传递,使学生在不知不觉、潜移默化中接受环境教育,并自觉地内化为德性和行为,从而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第二,间接性。渗透式环境教育并不直接产生对人的具体思想和行为要求,而是通过课堂案例和讨论形式,借助多媒体手段呈现给学生一幅幅活生生的画面,让学生在反思中领悟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自觉培养环保意识、修正自己的行为。第三,渐进性。环境教育从环境意识的形成到环境价值观的树立,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渐进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渗透式环境教育就是在认识到环境教育是一项长期工程的这种思想指导下,通过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渗透到其他学科知识当中,“润物细无声”似的,一步一步影响学生对自然环境资源的认知及其行为,最终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二、渗透式环境教育在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必要性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党的十八大明确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发展始终与人才紧密相连,尤其是各行业各层次的经济管理人才。如今,经济学专业人才在培养过程中依然沿用西方传统经济学理论,偏重“完全理性”,把环境变量独立于经济系统之外,致使环境危机蔓延。因此,在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中进行渗透式环境教育对于弥补传统经济学理论缺陷、培养适应生态文明社会经济发展的经济管理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弥补传统经济学理论缺陷

传统经济学立足“经济人”假设,忽视利益的非物质性存在,只追求物质利益极大化,极尽疯狂攫取自然资源,风靡全球的传统经济学范式最终给人类造成了严重的生态危机,这已成为传统经济学无法回避的理论缺陷。在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中进行渗透式环境教育强调在经济学课程设置和各教学环节引入环境资源,侧重对西方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的价值判断,通过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将环境资源纳入市场核算,有利于弥补传统学理论缺陷。

(二)培养适应生态文明时代发展需要的经济管理人才

生态文明是既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真正文明形态。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需要具备正确生态价值观的经济管理人才。转变传统经济学范式,反思传统经济学专业人才在培养过程中的理论缺陷和实践应用的不足,修订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方面积极渗入环境理念、环境知识,通过实习、见习和校园文化活动等平台开展环境保护活动,强化经济学专业大学生的环境保护主体意识,有利于培养适应生态文明时代发展需要的具有正确生态观的经济管理人才。

三、渗透式环境教育与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路径

受传统经济学“理性经济人”假设和利益最大化价值取向的影响,在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中始终充斥着经济与环境相互分离的倾向,缺乏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应有关注。因此,在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理念和培养方式上进行渗透式环境教育是高等院校经济学专业对环境保护应有的责任和义务。

(一)渗透式环境教育与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价值取向的综合反映,关涉人才培养的效果。一直以来,经济学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上以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为导向,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原则,使学生具有扎实的经济理论基础和从事具体经济工作的操作能力,具有较强的市场经济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然而,从单一维度设置的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使他们在人生价值观上更趋向于功利主义和利己主义,在专业知识应用方面更趋向于以经济利益最大化作为价值判断标准。例如,受传统经济学熏陶所培养出来的高级经济、管理人才,被深深打上了单纯追求物质利益最大化的烙印。一到经济管理工作岗位上,就开始忽视环境,破坏环境,大都成为了攫取环境资源的领头人。显然,单一维度的经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生态文明发展的时代需要。在面临资源瓶颈和环境容量制约以及国际环境保护运动不断深入开展的同时,国内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在目标设定上要强化学生的正确环境价值观,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培养出理论和实践技能兼具的应用型经济人才。

(二)渗透式环境教育与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是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在我国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中,大多高校仍然以传统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经典教材为核心,开设《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统计学》等主干课程,所使用的教材主要是由高鸿业先生、梁小民先生等学者编著的经典教材,而这些经典教材带有明显的环境缺陷,即过分强调理性经济人假设,物质利益最大化,过度消费和自然资源的极大浪费。例如,在传统经济学看来,环境资源没有价值和价格,是“免费财”,不进入经济核算体系,无法通过价格机制进行市场配置,在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的价值引导下,厂商自然会大肆利用可以“自由取用的自然资源”,这种经济发展方式一旦超过了自然的承载负荷,就会引发严重的环境危机。因此,国内在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中要开设《环境伦理学》、《资源环境学》、《环境经济学》等基础课程,重视经济系统的环境基础,促进环境系统和经济系统的融合,实现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真正理性化。

(三)渗透式环境教育与教学内容

当前,在经济学教学中一些主要基础理论观点滞后,借助一系列与真实环境不符的假设和主观教条,把经济系统置身于闭环系统中,强调理性经济人假设,利润最大化目标;另外,教师在教学中突出一系列假设基础上的数量模型设计与推导,不注重考虑环境成本和生态补偿,导致所培养出来的高级经济管理人才只重经济效益,无法担负起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建设和谐社会的历史使命。例如企业在做决策时,以成本——效益理论为基础,只考虑进入市场体系的资源,完全无视市场体系之外的环境资源的价值性;更有甚者认为考虑环境成本会影响企业竞争力。这似乎已成了经济学专业人才在实践中的惯用思维。因此,在经济学教学中教师要与时俱进,吸收先进的环境价值理念,树立正确的伦理价值观,例如在介绍经济学流派或代表人物的思想观点时,应拓展对其思想渊源的伦理基础和经济思想的价值判别,对经济学所提出的政策主张应立足国情给予道德分析等,在教学中进行渗透式环境教育,将其作为经济系统的内生变量,引导学生从经典教科书的闭环经济系统学说中脱离出来。

(四)渗透式环境教育与教学方法

当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确定之后,教学方法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成败。目前,多数经济学专业教师采用“一言堂”、“填鸭式”教学方法,教师知识体系更新慢,教学方法单一,师生互动少,教学效果教差。因此,在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中进行渗透式环境教育首先是在理论教学上通过跨学科渗透,应用多媒体视听功能让学生体验有关环境与环境问题的现实生活案例,把经济学放大到整个自然环境系统中,通过网络互动交流平台,实现专家与师生、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多维度交流,以增强学生对经济学研究方法和理论模型的价值评判,让学生深入辩证地认识和理解经济学理论知识;其次,通过强化经济学专业见习、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自主参与到各种环境保护的宣传与实践活动中,深入其境,增强环境保护的自觉性。

参考文献:

[1]乔洪武等.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的经济理论教育[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

[2]李利军等.高教经济学教学中的环境意识缺陷问题探讨[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

[3]朱晓林等.生态文明视域中大学生环境责任意识的教育与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3.

[4]刘卫华.我国环境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青岛大学硕士论文,2011.

[5]田亚平等.基于环境教育使命的高师地理学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6).

[6]劉灿.经济学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现状调研报告.21世纪中国经济学本科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探索,2006.

基金项目:衡阳师范学院教学教改项目“渗透式环境教育与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研究(JYKT201402)”;湖南省重点建设学科“区域经济学”资助。

猜你喜欢
经济学人才培养
移民与健康经济学
简明经济学
论经济学数字化的必要性
送餐的巫术经济学 精读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