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技术技能人才高考”即将到来的形势下浅谈地方本科院校的机遇和挑战

2014-10-21 20:19范蓓张楠
现代企业教育·下半月 2014年7期
关键词:技术型学分转型

范蓓 张楠

摘 要:我国教育部副部长鲁昕表示:我国即将出台方案,实现两类人才、两种模式高考。在即将到来的高考改革形势下,600多所地方高校面临向应用技术、职业教育类型转变。在转变中地方高校将面临自身定位、规划转型方向、专业建设、教学改革等一系列问题。文中在地方高校在转型过程中应对,并做出自身特色专业等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技术技能人才高考 地方院校转型 应用技术型大学

2014年3月22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教育部副部长鲁昕表示:我国即将出台方案,实现两类人才、两种模式高考。第一种高考模式是技术技能人才的高考,考试内容为技能加文化知识;第二种高考模式就是现在的高考,学术型人才的高考。在这种背景下,地方高校如何顺利转型值得探讨。

一、 地方高校转型的必要性

(一) 地方性高校的困境

地方本科院校是指隶属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地方财政供养为主,承担着为地方(行业)培养人才、提供服务的普通本科院校。目前我国共有1200余所地方性高校,他们从设立到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但是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地方性高校到了发展的瓶颈。

办学定位趋同。在学校的发展规划中看到,众多地方本科院校都在教学和研究型的名词上大做文章,把自己与教学型甚至于研究型大学定位一致。

专业无特色,与地方产业需求脱节。有些地方本科院校学校不顾所在地方的经济基础、产业结构对人才的需要,盲目追求高教系统内部的排名,一味向高水平、高规格靠拢,脱离了地方经济对人才和能力日益发展的需求。

“重理论、轻实践”,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学校的培养方案通篇强调理论,使用的教材多是统一教材,培养目标追求“宽口径、厚基础”,工程实践类教学环节实训、生产实习的比例明显不足。专业没有地方特色,学校的专业特色被削了。使培养的学生从事理论研究功底不深,动手操作上又技能不足,导致就业时的高不成低不就。

(二) 技能型高考的可行性

“技能型高考”突破传统了高考模式,力图在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搭建起沟通衔接的“立交桥”。通过高考普通高校招收中职毕业生的招生考试改革,以技能操作考试为主、文化考试为辅,这一创新性举措为中职毕业生迈入普通高校(包括本科和高职)深造提供了一种新途径。2011年湖北省实行“技能高考”改革:文化考试实行单独命题考试,考试时间与普通高考同步。录取时,技能操作考试成绩占70%,文化成绩占30%。2011年当年,共有530名中职毕业生通过“技能高考”上了本专科院校,2012年录取1500多人,2013年录取人数攀升至5200多人。

二、 地方本科院校面临的机遇

鲁昕同时透露,教育部将做600多所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职业教育类型转变的工作。据相关统计,我国普通高等院校共1200所左右。“我们最近已经成立了联盟,已有150多所地方院校报名参加教育部的转型改革。”

(一) 转型方向

很多地方本科院校身上都有一个通性,是由专科层次高校和中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而成,带有十分明顯的应用型“胎记”,在高考改革的大形势下最好的转型方向就是应用技术型大学。在办学方向上适时转型,既是现实的要求也是理性抉择。

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应实现:明确以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办学定位,以地方经济发展、产业和企业需求为导向,培养学生的“将理论转换为技术、将技术转换为生产力和产品”能力,培养创新实践精神,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高层次、高素质技术应用技术型人才的需求。

(二) 正确认识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地位

应用技术型大学是经济产业转型升级、技术进步的产物,是立足于地区经济发展需求,服务于技术技能创新,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基础,集技术技能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于一体的大学类型,完善了高等教育结构,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现代高等教育系统。在欧洲发达国家高等教育中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数量占绝大部分,应用技术型人才与学术型人才的一般比例约为8:2,符合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结构,而应用技术型大学是这类人才培养的重要机构。

三、 地方本科院校面临的挑战

鲁昕还表示:有近50%的学校要淡化学科、强化专业,按照企业的需要和岗位来对接。表面上看很多地方本科院校“专升本”的几年后又要回到职业教育像是“回到原点”,但实际上这次调整明确了现代职业教育是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方向: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

(一) 淡化学科、强化专业

应用技术型大学的专业需要符合社会的发展需要,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由“知识传授为主”转向“能力培养为主”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着重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围绕专业建设配置资源,集中企业、政府乃至国际等各种相关资源,为专业的建设和学生的能力培养服务。

组建校企联合专业指导委员会来共同制定培养方案。企业逐步进入课堂与学校共同培养学生工程能力和工程素质。针对不同专业学生分析应具备岗位能力要素,把每一项能力培养融合在教学模块中,通过一门课、实验,或者一系列课、实验的整合围绕学生核心能力培养开展模块化教学改革。在设计课程模块时,大模块下设若干子模块,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其中的子模块学习,给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自主学习留下空间,突出应用能力培养,把“教师要讲什么”变成了“学生能干什么”。

(二) 双元制、产学研的结合,按照企业的需要和岗位来对接

“双元制”起源于德国传统手工业的学徒制,以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为目标,现已贯穿于德国整个职业教育体系。地方经济、产业的发展需要与之相对应的高层次应用技术型人才,产学研合作是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

地方本科院校与地方企业合作构建资源共享、项目同研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在教授学生理论知识和培养实践能力之间架设桥梁。学生在企业与学校间交替进行学习活动,在学校学习基础知识和理论专业知识,在企业实践和训练操作技能,让学校实践就业基地进企业,企业研发中心进校园,校企共同打造应用型师资,邀请经验丰富的专家和企业的代表,从企业或职业的需要出发设计课程、实践课程。产学研合作注重不仅对学生进行岗前培训,而且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使学生具备岗位所需的能力和较强的社会适应性,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夯实科研创新的基础,并逐步形成地方本科院校符合地方经济、产业发展需要的特色的竞争力,实现学生走上工作岗位的“零磨合”。

(三) 自主招生

在“全国一张卷”的大背景下,报考职业类院校的学生很难在理论选拔性的普通高考中胜出,而且个人技术技能水平也无法通过考试体现出来。“两类人才、两种模式高考”招生录取制度改革重点在于逐步推行多元录取机制,地方本科院校可根据自身的特色进行招生,以学术型的专业实行普通高考招生,应用技术型专业则可以考生的“技术技能人才的高考”成绩做依据。地方本科院校应逐步形成符合地方经济、产业发展需要的特色专业,调整、淘汰不适合的专业,探索适合地方本科院校发展的模式。

(四) 发展多种体制办学

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用市场的力量来办学。首先要对这类学校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学校的产权结构和分配机制都要发生变化,探索实行股份制、混合所有制。教师和企业、校长和CEO之间可以相互交流,院系主任可以做教师、做教授,也可以到企业做人力资源部的部长,校长可以做校长,同时也可以到企业做CEO,构建成一个灵活的办学体制。

四、 转型后的应用技术型大学如何提升特色

转型后的地方性高校如何充分发挥特色,将此次转型改革带来的机遇充分发挥是参与高校积极思考的内容。

(一) 将“学分银行”制度应用于教育

“学分银行”主要内容为积累学分、转换学分。其制度打破传统的专业限制和学习时段限制,学生完成学业的时间由固定学习制变为弹性学习制。学生学完一门课即可累计一定的学分,可以像银行存款零存整取学分。学习时间可集中也可中断,几年前曾有的学习经历仍可折合成学分存于“学分银行”, 这种特点尤其适合边实践、边学习的教育模式。学生如果完成某种学历所规定的学分要求,即可从“学分银行”中支取对应的学分换取学历和资格证书,并可以向更高层次的学校申请继续深造。“学分银行”可以连接多样的教育体制:大学,大专,自学,补習班,甚至还有证书的转换制度等等,使教育更灵活更人性化,并将为终身教育的构建发挥主渠道作用。

(二) 打通职业教育的深造通道

应用技术型大学可以将相关的专业设计到专业硕士和专业博士。与普通高等教育比,专业硕士和专业博士则更侧重应用性,研究生必须做结合实际的研究报告,培养成为的是培养高级工程师和高级技术管理人才。

(三) 提高国际化水平

与世界接轨,借鉴国际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资源,结合国情本土化,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国际交往能力的技术技能人才,尝试探索中外合作办学,促进国际职业教育项目合作,鼓励支持国内高水平应用技术型大学开展师生交流,提高我国职业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技术技能人才高考建立的选拔录取机制,符合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要求,同时也对需要转型的地方院校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如何发挥自身的优势、形成自己的特色专业从众多院校中脱颖而出,是地方院校在转型路上需要迈出的坚实一步。

参考文献:

[1]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研究报告[R].2013(11).

[2]詹嘉仪.湖北首创的高职院校“技能高考”解析[J].职教论坛,2013(33).

[3]徐忠.地方本科高校强化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趋势-以黔中经济区为例[J].安顺学院学报,2014(02).

[4]王清华.职业教育30年-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历史回顾[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2).

[5]任冬梅.关于我国发展高层次职业教育的探讨[J].当代职业教育,2013(01).

[6]高明.德国职业教育体系对我国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启示[J].高等农业教育,2014(01).

[7]韩梅.德国职业教育与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之差异[J].科技创业家,2014(02)下.

猜你喜欢
技术型学分转型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如何用学分币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分美食
转型
斯皮尔伯格为什么要历时33年修完学分?
沣芝转型记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应用技术型大学科研评价体系构建探讨
独立学院转型为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必要性和途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