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兆华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握断深入,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由过去的统包分配转入自主择业,大学生已不再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日益突显,己成为政府、社會、家庭、学校共同关注的热点,也向高校的就业指止导服务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关键词:就业指导 大学生就业
如何针对大学生开展科学、有效的就业指导服务成为高等学校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大学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毕导业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日益成为学校就业指导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成为就业指导部门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一、兼顾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部门和用人单位,慎重推行“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指导观
就业指导工作者在倡导大学生处理就业与择业关系时,应该首先实地调查分析学生的择业意向需求,例如可设置出国留学、考研升学、考公务员、本专业就业、跨专业就业、企业单位就业、事业单位就业、自主创业等方向,解决“你想干什么”的问题;再通过面谈、进行能力测验和素质测评、查看个人平时业绩表现等方式,尽可能全面了解学生的就业能力,解决“你能干什么”的问题;之后,就业指导工作者还必须全面了解就业市场动向,向大学生提供就业岗位信息,解决“你可以干什么”的问题。最后,就业指导工作者结合这些要素,给大学生提供一份合理的短期和长期的职业生涯规划,对不切实际的理想和期望给子修正。
二、尊重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不简单地以就业率的高低作为停招某专业的标准
在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面前,近几年高校统计大学生就业率仍然居高不下,就业率的数据能否真实反映高校的教育水平,能否客观反映现实的就业环境,值得商榷。部分实力强劲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甚至比名不见经传的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低的多,就业质量和就业率谁更能说明问题,也值得思考。灵活就业在现行的大学生就业率统计中起了很大作用。灵活就业对于许多大学生来说只是暂时解决就业问题,是简单的“先就业,再择业”的真实体现,也就是一种隐性失业。部分高校为避免专业停招,达到提高就业率的目的,甚至利用社会关系指使学生到一些单位盖公章,伪造就业假象,重形式轻实用,重名声轻效果,重统计轻落实,根本谈不上为学生长远着想,更谈不上以学生为本。
三、遵循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将就业指导工作与招生工作有机结合
在处理招生与就业关系时,简单地以就业率的高低作大停招某专业的标准,固然不符合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然而,将招生工作与就业指导工作完全分离,也是不符合漓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无视两者间的必然联系,就会导勤就业指导工作开展困难,也是就业指导工作部门功能的龄陷。就业指导工作部门的功能不仅包括指导大学生就业本身的核心职能,而且还要对就业市场进行预警监督,向招生和培养环节进行反馈。高校要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种职率,提高自身的市场信誉和知名度,从而增强招生的吸引力,如果毕业生就业不好,将直接影响学校的招生。
此外,因高校招生工作和就业工作的主要时间段刚好错开,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可以尝试改变纯就业中,L"模式,将主管招生部门和主管就业部门进行有效合并,成立“招生就业处”,下面常设招生办和就业办,方便信息反馈和经验交流。
四、构建专业的就业指导队伍,提高就业指导服务水平
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复杂程度和专业程度要求从事就业指导的人员具备高素质和高超的专业水平。构建专业的就业指导队伍并不是简单要求工作人员数量的提高,还要注重队伍的素质和指导水平。高校就业指导的重要性决定了高校就业指导服务要以高水准来要求,提高就业指导人员的服务水平是当务之急。
1、提高就业指导人员的专业化水平
高校就业指导的“临时抱佛脚”背后可能的现实原因在于从事就业指导的工作人员数量不够,水平不高,造成指导的不到位,甚至仅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指标即可。高校就业指导的工作需要社会学、心理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学、信息科学等学科的知识,需要使用思想教育、实践指导、信息发布、咨询等工作手段,其工作的复杂程度对从业人员水平的要求极高。
可以通过内部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化水平。现阶段,许多高校就业指导机构的人员是从其他的岗位借调过来的,也有许多是新招聘进入的,还有很高比例的兼职人员。这些工作人员的水平参差不齐,但是可以通过有意识,有组织的内部培训,可以在短期内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
可以通过外聘专家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化水平。要想快速提高高校就业指导的能力,摸着石头过河是难以达到目标的,还要有赖专家的指导,为就业指导工作指点迷津。
可以通过引入竞争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化水平。通过经济人假设我们指导,人们通常先从自身利益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那么引入竞争之后,提高专业化水平就变成了工作人员自身利益切实相关的任务了,这样可以从根本解决一些人员不思进取,骄傲自满的问题。
2、合理配置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人员
当前就业指导部门的人员组成既有专职人员,也有兼职人员,他们的学历从大学本科到博士,职称有教授到讲师。他们的水平各不相同,专长也各不相同,需要一个完善的制度来合理配置这些人员。对于一些常规和基础性的工作要保证专职的人员去处理,这样既能够保持就业指导工作的连贯性,也能够保证工作人员的熟练程度。那些需要专家的工作,例如面对面咨询,专题讲座则需要有任职资格的从业人员或专家来担任。合理的分工也是人能尽其才的保证条件。
3、提高就业指导的服务水平,保证就业指导的成效
就业指导机构已成为高校常设的一个部门,其建立时间较短,很多工作都需要完善。从人力资源学的角度来看,若要提高组织工作的效率,首先要进行岗位工作分析。工作分析的直接作用是权责分明,提高组织的管理水平,组织产出服务的质量自然也就上升了。对于高校常设的部门,就业指导工作还需要进一步规范化,通过流程化管理,将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从开始到结束都记录在案,形成相对稳定的工作套路,这样既可以提高就业指导的工作效率,也可以保证在人员不足情况下就业指导服务的水平不至于下降很多。
如何保证就业指导确有其效,还需要做需求预测与调研评估的工作。市场形势瞬息万变,对市场变化的有效预测是把握毕业生就业方向的有效保证,高水平的就业指导服务就体现在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要了解学生对就业指导的需求,还需要不定时的组织调研,总结成功经验,发现不足之处,找到改进工作,提升服务的空间。
参考文献:
[1]王素霞.人职匹配是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航向标”[J].教育与职业.2006,36:87-88.
[2]张太.专关于做好高师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 ,27 (6):179-181.
[3]赵东.大学生就业指导应以学生为本[J].教育与职,2006,(18):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