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职语文教育应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定位一致,将高职语文教育定义为应用型能力教育,并在高职语文教育过程中推行“应用性”实现模式,既符合高职语文学科的特点,又使学生获得了全面有效的语文应用能力。
关键词:高职语文教育;教学模式;语言形式
高等职业教育是中国近十五年中,借鉴他国经验在高等教育界引入的一个新型高等教育模式,它以职业教育为特色,对学生的培养方向定位在服务社会,培养社会一线需要的技术应用性人才,在近五年中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但在我国高职教育迅猛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正视期间所出现的学科教育偏离问题,
由于过度强调“技术应用性”的培养,使得许多人无暇认真思考和挖掘专业相关学科的“应用性”,只简单地将几门专业内表面操作性强的课程定义为应用型课程,因此而忽视了许多基础类或相关学科的实际“应用性”的内涵及社会意义。
高职语文教育就是其中被忽视的一类。高职语文教育的边缘化近年中在许多高职院校非常明显,语文教育被视为最无用的理论化教育。面对这种认识偏颇,要提高高职语文教育的地位,使之回到高职学科教育的正轨上来,就必须明确语文教育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定位的一致性,即语文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应用型能力教育,长期以来人们总习惯将“语文”中的“语”看成语言形式,而“文”看成思想内涵。然而不论它们哪一个都是语文学科的基础,都是经过长期实践得出的宝贵经验。在高职以“应用性”培养为目标的课程体系中应该占有重要地位。以下本文将从高职语文教育的“语”和“文”两方面内容来讨论其在教育培养过程中的“应用性”特点及其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高职语文教育的“语”和“文”的应用性
1.高职语文教育中“语”的应用特点
语言应用能力是高职语文教育的基础。语文学科的特征不是知识理论性,而是实践性。语文的基础之一就是语言文字,它不是凭空而来的,是经过几千年人类生存发展而来,它与人类的社会生活、思想、活动密切相关,是长期磨合、交流传承下来的语言经验。它是应用实践中得来的能力,并非靠某一种对语言的概念性认识就可获得。诚然,目前认为高职院校语文教育是理论教化教育的观点也并非毫无依据,因为随着社会发展,学科细分的趋势日渐加强,语文教育也被人为地确立为理论教育,尤其是以“中文”为名目建立起来的高等教育专业,更是把语文推向了理论研究的高潮。
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中国语文教育逐渐形成了一种固定教学模式,即篇章分析式教学。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学习语文的任务不是获得语言能力,而是如何准确地拆分文章结构,如何得出段落的大意,如何分析作者撰拟这篇文章的意图等。其实语言就像一台机器,机器被制造出来的目的是要使用的,而不是研究其构造和原理。研究机器的人仅是少数,使用机器的人才是多数。语言因实践需要而诞生,它的能力也应在实践中获得。因此语文教育在面对高职层次的时候体现出的目标应该是从实践中获取社会语言、职业语言经验,再应用于实践,在实施过程中应围绕应用目的组织材料,确定任务实施教学,促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这一特点与高职院校培养人才“应用性”的目标恰好一致,而这种面向语言实践应用的高职语文教育才是语文学科的真谛。
2.高職语文教育中“文”的应用特点
“语文”由“语”和“文”组成,“语”是语言形式,而“文”则是思想内涵。刘国正先生在《努力提高中学生的读写能力》中写道:“文章是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的统一体”;如果离开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剖析,思想内涵就会变成空泛的说教。由此我们可以看到,面向实践的高职语文教育,不应仅停留在单项语言能力的培养上,还应注重结合其思想内涵的应用性培养。
“语文”中的思想内涵不是高高在上、难以捉摸的意象。一些持有“高职语文教育无用论”观点的人认为,讲语文,就是在讲一些脱离生活、工作的情感、情绪,无非就是在进行意念上的抒发,于学生技能的培养,日后的就业毫无积极作用。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从功用上讲,“语文”因社会交际需要而诞生。达成有效交际,是我们学习语文,进行语文教育的最直接目的。交际的过程其实就是“听”和“说”的过程。但无论你怎么“听”或者怎么“说”,其核心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达意”,即“披文以入情”,通过语言形式理解思想内容。语文交际是人与人现实联系交流的过程,其所表达的思想必须是符合实际、有现实交流意义的,学生在利用语文进行交际的时候,也必须先下一番炼“意”的功夫,总是意在笔(口)先,再确定合适的语言表现形式,才能达到良好的语言应用交际效果。如果仅用对个别文学作品的片面理解来否定语文中的思想内涵在交际功用中体现出来的应用性特质,无疑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从人文性上讲,语文学科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蕴含着丰厚的文化因素。学生“有技能没文化”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缺失。“文化”包含了一个国家、民族的历史地理、生活方式、道德观念、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等方方面面的要素。学生走入社会后,这种素质很快就会外化应用于他们的行为中,形成对他们影响重大的精神技能。
人是社会动物,要想在社会中很好地生存,绝不是靠掌握一两门物质技能就可以的,而是要将通过学习、实践获得的人本的、文化的精神技能与物质技能水乳交融地结合起来,以这样完善的技能走进社会,才谈得上和谐。
二、高职语文教育过程中的“应用性”实现模式
1.打破“精品范文”教学,建立“生活范文”的教学模式
中国语文源远流长。中国古代和近代知名作家的作品,因为内容上能够深刻地反映社会本质,形式上规范而不失特色,在语文学科中被奉为精品典范。
“精品范文”列入高职语文教材中是可以的,但绝不是主要的。在今天看来,“精品范文”就像艺术品,可以被欣赏、被品位。它体现出的是更浓重的知识性、规范性,可缺少的却是语文的重要实质——应用性。高职语文教学中过度的“精品”教学思维,只会加大学生语文学习障碍,恐怕真的会变成语文无用了。
要想实现高职语文教育的“应用性”目标,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就应该以学生现有的和未来将会有的相关的材料为主。帮助学生评估语文能力,依据其提高语文水平,确定材料内容形式,可直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
2.打破“教为核心”的灌输式教学,建立“学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在现今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学中,“程式化”教学现象非常突
出。以古文教学为例,学生反映,老师上课的模式几乎都是介绍背景、翻译段落大意、文章结构分析、总结文章主旨,而且老师的授课程序,所讲重点内容几乎和他们手中的参考书一模一样。一般来看,这似乎是很规范的教学形式。然而就是在这样“规范”的教学模式下却内含着一整套语言和文化的标准,教师不过是这套标准的执行者。既然是执行者自然会具有决定权,他们有权决定学生接受和学习的方式。所以在学生的课本和笔记中,记录的都是老师的话,完全没有自己在本次学习中的问题、心得的批注。教师的主体地位贯穿了整个教学过程。在这样的模式下学生语文能力好与坏的判定,只是学生接受这套标准或对这套标准下要求的语文内容机械执行程度的好坏。学生自身对语文能力的实际需要被忽略,学生个体的语文水平程度在教学中也被忽略。“因材施教”在这种模式下变成了“施教不论材”。
真正有效的语文教学应该是“因学而教”,学生应该是教学过程的主体,高职语文教学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语文水平及其现在和未来的语文需要。语文学科来源于生活,学生学习语文的目的也必然是为了以后能更好地将其应用于工作和生活中。学生的既有语文经验应该被考虑,学生未来的语文需要也应该被确立。高职语文教学过程中不应先执行教的标准,而应先评估学的水平,知
识规范应是辅助,学生的语文需要才是教学主体。在此基础上了解学生、引导学生、调动学生,使学生得到真正的语文培养。
3.打破“关门”式语文教学,建立“关联语文”的教学模式
在传统高职语文教学中,受教学材料选择的影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解一篇“范文”的语言、主旨,分析其结构已经很困难了,无法再为学生进行外延知识的拓展,同时语文材料的艰涩和距离感也很难使学生对其相关知识产生兴趣。教学过程基本维持关起门来,以一学一的状态。
然而这种教学模式与语文教育真正的目标是背道而驰的。语文学科内容包罗万象,与自然、哲学、社会等都有着密切联系。这就决定了语文教育是要有广度的,语文教育应该是引导学生走进这所屋的同时又为学生打开另一扇窗。决不可将学生拴于某一篇文章或某一段落的文字学习中。而是應通过语文的教学带领学生开阔视野,了解世间万象。为他们顺利走入社会奠定基础。其次,语文学科中永远蕴含着无尽的思想内涵,明确体现出“人本”的特色,因此语文教育中“立人”的目的就很明确。然而没有深层次的素养和健康的情感是无法实现这一目标的,这就决定了语文教育是要讲求深度的。语文教育的广度和深度就像经纬两条线所编制的网,明确体现出了其教育的关联性,孤岛式高职语文教学不可取,关联式语文教学才是高职语文教育的“应用性”实现模式。
参考文献:
[1]耿红卫.新时期生活化的语文教育浅论[J].兰州学刊,2006.
[2]喻晓华.论语文教育的整体性[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
作者简介:赵娇,女,1980,硕士,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研究方向:语言及应用语言、职业技术教育理论与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