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农业职业教育 服务休闲农业产业发展

2014-10-21 20:08谈再红姚季伦
湖南农业科学 2014年2期
关键词:创新改革休闲农业职业教育

谈再红 姚季伦

摘   要:城市居民生态环保意识的觉醒催生了休闲农业的发展,休闲农业产业的快速发展呼唤着职业教育的强力跟进。农业职业教育必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围绕新型产业开发特色专业,走专业对接产业的人才培养之路。阐述了休闲农业的基本概念,分析了湖南省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归纳了休闲农业的五大人才需求类型,结合未来湖南省休闲农业人才需求,以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休闲农业专业办学为案例,提出了农业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要以服务行业发展、促进农村建设为目标,与行业发展协同规划,设立新专业,建设新课程,培育双师队伍等建议。

关键词:职业教育;休闲农业;创新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60X(2014)02-0082-03

Reforming Vocational Education for Agriculture and Servicing Development of Leisure Agriculture Industry — Consideration on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Terms of Developing Leisure Agriculture

TAN Zai-hong, YAO Ji-lun

(Hunan Biological and Electromechanical Polytechnic, Changsha 410003, PRC)

发展农业职业教育是培育农业技术技能人才、建设农业人力资源、大幅度提高第一产业劳动力素质,并依靠劳动者素质提高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強调“把加强职业教育作为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目前,湖南省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时期,农业产业结构和农村社会经济结构正处于转型之中。改革农业职业教育,推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成了目前农业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使命。本文仅就湖南省现代休闲农业发展来探讨职业教育改革和创新。

休闲农业是指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渔牧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发展观光、休闲、旅游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发展休闲农业能够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带动相关配套产业发展,有效拓展农民就业增收空间[1-2]。当前,我国农村地区集聚了70%的旅游资源,休闲农业发展潜力巨大。大力发展集农业生产、农业观光、休闲度假、参与体验于一体的休闲农业,对于适应我国旅游消费转型升级,培育新型消费业态,提高居民幸福指数具有重要意义。

1 休闲农业的快速发展呼唤职业教育的强力跟进

截至2012年末,全国有超过9万个乡村开展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活动,农家乐已超过150万家,规模休闲农业园区发展到3万家以上,年接待休闲观光人员8亿人次以上,年经营收入达2 400亿元。到2012年底,湖南省休闲农业庄园发展到4 219家,其中年经营收入500万元以上的休闲农庄500家以上,星级休闲农业企业481家;农家乐和民俗旅游接待户15万户;全年接待观光休闲人员7 200万人次,实现经营收入140亿元,带动建立种养基地约5.5万hm2,带动相关产业产值增长100亿元以上,直接吸纳农民就业24万人。在短短的十几年里,全省休闲农业从小到大,迅速发展成为产值过百亿的农村支柱产业之一,经营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3]。

休闲农业是农业旅游化、旅游农业化的新型产业。它的兴起和发展是人类遭受城市环境恶化和生态环境破坏双重压力下的自然选择结果。休闲农业以发展绿色农业为起点,以生产新、奇、特、优农产品为特色,依托旅游业的架构和运作模式,农业和旅游业有机结合,既是传统农业的拓展,也是新型旅游产品的开发[4],主要包括以下四种形式:一是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乡村环境作为旅游资源;二是结合农林牧渔业生产、农业经营活动以及农村的文化、生活来策划休闲项目,让城镇市民从中了解传统农耕文化,得到休闲和感受;三是主要利用农村资源,为城镇市民提供休闲体验活动,满足城镇市民对农业农村生活的体验认知需求;四是主要结合农业的生产经营,为城镇市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是一个新的农业经营方式。由于这种新型农业经营方式融合了农村一、二、三产业,因此有的专家称之为“六产业”。

休闲农业本身是一个新兴产业,在其发展初期缺乏专业人才。随着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人才匮乏日益成为制约休闲农业发展的瓶颈。据调查,目前休闲农业企业主要缺乏五方面的人才。一是农庄建设发展的规划设计人才:不少企业和家底殷实的农民也有创办上档次的休闲农庄的想法,因找不到专门规划设计人才,不能付诸行动。二是体验活动策划和产品服务项目设计人才:不少休闲农庄的经营项目类似且单一,多以钓鱼、打牌、种菜等为主,对文化资源、农业知识和农耕体验等方面的开发还远远不够,其原因是缺乏活动策划和产品服务项目设计方面的专门人才,休闲体验项目的创意和特色打造做得不够。三是经营管理人才:分为两个层次,一类是农庄的经营者;另一类是农场的管理者,即职业经理人。2012年年底,湖南省举办了一期休闲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训班,只有部分人员通过了考试,获得了职业经理人证书,总体通过率不高。四是特色产业的专业人才:发展特色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物流业、观光旅游业等,都需要专业人才和技术人员,很多休闲农庄没有这方面的人才。五是营销管理人才:如何去推销农庄、招揽顾客,这也需要学问,需要专业人才。农业职业院校如何有针对性地开设休闲农业专业,开发规划设计、经营管理、特色种养、产品营销等专业课程,尽快培养一批休闲农业企业急需的紧缺型人才,成为当务之急。

2 把握新型产业发展机遇,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

2.1 改革创新现代职业教育

在创新职业教育过程中,把握新兴产业发展机遇,与时俱进,主动对接产业,深度融入产业,切实服务产业,让教育与现代农业产业同步规划,协调发展,是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办出特色的重要条件之一。搞好素质教育,培养出德才兼备、热爱农村、扎根农村,具有现代农业生产、管理、经营知识的高素质人才,是农业职业教育提高质量,做大做强的中心工作。而高素质的人才是支撑现代农业实体经济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欣欣向荣的人力资源基础。休闲农业是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新兴且新型的产业,这就要求职业教育:一是主动寻求政府行业指导,做到产业体系与职业教育同步规划;二是要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开发新专业,把新型产业需求人才培养作为战略机遇和中心工作,充分了解新兴产业对学生的知识体系、能力体系和素质要求,将新兴产业农业生产要素引入教育教学内容;三是加强新兴农业产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搞好顶岗实习,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四是要不断完善校企合作机制体制,将企业标准引入教学过程,全面适应农业现代化产业发展;五是要利用好教育部门智力资源,同时组织研究团队,搞好科研攻关和技术服务,加大与企业的科研合作与科技成果推广力度,使职业教育与新型产业发展同步规划落到实处[5]。

2.2 围绕新型产业开发特色专业

专业建设是职业教育的核心动力。把握新兴农业产业发展给职业教育带来的机遇,调整专业结构,进行专业建设与改革,是职业院校内涵式发展、打造特色的本质要求。职业教育的生命力就在于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不断创新专业、调整专业和建设专业,使自己有效地服务社会经济的发展。为适应新兴产业——休闲农业的发展需要,2013年秋季湖南生物機电职业技术学院开发了观光农业新专业,包括休闲农业创意、休闲农庄经营管理两个方向;并面向全省招收全日制大专新生,开始将农业类专业人才培养从产业链低端向高端发展;专业重心从产中向两端延伸,课程注入艺术和都市元素。新招学生一进校门就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及休闲农业企业界的期待,很好地适应了休闲农业产业不断发展的需要。

2.3 依托行业,深度融入产业

鉴于湖南省农业正处于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阶段,农业结构调整、新技术涌现、农业新兴产业兴起,都需要学校不断适应社会发展,改革创新,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许多农业职业学校属于行业学校类型,行业在指导学校办学、促进学校与结合、帮助学校做好发展规划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依托行业,融入产业成为了改革职业教育的又一个重要内容。2012年,湖南省农业厅在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了全省第一个(农业)行业职业教育办学指导委员会,加强了行政、行业对职业教育的指导。依托行业,在休闲专业建设上,得到了农业厅、乡镇企业局的大力支持。学校开展了休闲农业教学平台建设,农业厅各部门对口支持职业教育,实现科研项目经费、设备设施、技术人才对职业教育的全面服务;通过组织企业、行业专家讲座等多种途径,引入企业标准到学校;通过强化以现代农业产业链为基础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强化行业、企业、高职院校的深度合作,形成了支持职业教育办学的长效机制;通过与企业共创实习实训基地,和生产、技术合作,深度融入产业,找到了提高学生质量的方法和服务社会的路径。

2.4 把握产业发展岗位需求,推进课程体系创新

休闲产业的岗位需求是农业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基本目标和教学内容基本要求。为此,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组织了大型调研活动,得出休闲创意规划和休闲管理人才是目前主要需求,设立了休闲农业创意、休闲农庄经营管理两个专业。根据岗位需求组织教材编撰,新编了适宜于休闲农业的植物生产技术、畜牧生产技术、创意休闲规划、农庄经营管理、休闲农业信息系统管理、休闲农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休闲农业法律法规等系列教材,创新了课程体系和教育教学内容[6]。

2.5 企业学校联合培养师资,打造工学结合实训基地

为了进一步改变学校教育脱离社会需求的问题,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通过组织教师队伍到休闲农庄和企业参观实习、调查研究、参与科研攻关来培养双师教师;通过与农庄和企业的接触,了解相互需求,开展合作,为建立联合实训基地,培养学生做好前期准备工作;还从休闲农庄和企业聘请高级人才来学校现场教学。

参考文献:

[1] 全国休闲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A]. 2011全国休闲农业创新发展会议论文集[C]. 2011.

[2] 马丽娜. 云龙示范区休闲农业发展模式研究[D]. 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3.

[3] 朱华武,张好记,傅志强,等. 湖南省休闲农业发展战略与空间布局探讨[J]. 经济地理,2013,33(6):32-34.

[4] 徐光良. 休闲观光农业经营模式及其应用研究[D]. 杭州:浙江大学,2012.

[5]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从现代农业发展态势看农林高校开设休闲农业专业的必要性及课程设置研究[J]. 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13,(2):62-64.

[6] 潘贤丽. 观光农业概论[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责任编辑:卢红玲)

猜你喜欢
创新改革休闲农业职业教育
南雄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现状研究
浅析咸阳休闲农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烟台地区休闲农业营销状况及对策
高校教学管理创新改革研究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改革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滦平县休闲农业的文脉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