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文化国防”建设与民族精神培养研究

2014-10-21 19:53李毅军
科学时代·下半月 2014年12期
关键词:民族精神高校

李毅军

【摘 要】分析当前我国高校国防教育现状,着重于文化国防教育功能的探析,强调在进行国防技能教育的同时,更应注重探究优秀民族文化的人文内涵及其民族精神教育价值。在文化国防建设与大学生民族精神培养相结合的基础上,寻求高校国防教育的人文内涵建设与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协调发展路径。旨在建构一个较为深入和谐的高校文化国防教育体系。

【关键词】文化国防;民族精神;高校

前言

随着当代世界全球化、信息化的发展,文化在国防中的独特价值和作用空前凸现,日益成为现代国防实力的重要构成部分。在构成国防实力的诸要素中,人口数量、经济实力、军事能力都是必备的硬实力,而精神、文化等则是不可或缺的软实力。国防硬实力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提升,文化软实力则以其超越时空的稳定性和持久力,成为国防诸要素中最具稳定性的战略要素。

胡锦涛同志曾经在《求是》杂志论述到:“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国际敌对势力正在加紧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图谋,思想文化领域是他们进行长期渗透的重点领域。他还说:“我们要深刻认识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严重性和复杂性,警钟长鸣、警惕长存,采取有力措施加以防范和应对。”讲话指出了加强中国“文化国防”建设的必要性,深刻揭示了古今中外民族发展史的一条规律:国家存亡,民族兴衰,人民的祸福安危,始终与国防文化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科学认识国防文化的价值和发展规律,大力加强文化国防建设,是国防教育向我们提出的重要课题。

1 文化的国防属性

在传统国防观念中,“国防”通常被定义为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由此可见,文化的国防属性往往因其潜移而被忽视。从历史和实践中看,文化国防的核心内容,就是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全民国防观念和国家主权安全第一的价值观。这种文化是反侵略、反分裂的文化,是确保国家统一、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安全的文化,是尊重别国主权完整、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传统的文化。文化国防建设的目的,就在于综合运用一个国家的文化资源,使文化转化为维护国家利益、实现国防安全、争取和平环境的能力,不断丰富国防的精神内涵,提升人们的国防意识。

中外历史证明,通过国防特质文化孕育的国家和民族,往往具有强烈的主权意识、国防意识和忧患意识,在大学生民族精神培养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令人忧心的是,近年来一些人对国防的认识发生偏差,表现为国防意识淡漠,尚武精神蜕化,高校军事训练仅仅是踢正步、站军姿,缺乏国防文化的学习与熏陶。一些地区经济建设很少或根本不考虑国防需求,有的人甚至认为以“守疆土、御外寇、防颠覆、固政权”为主要内容的国防观已经过时,以至于出现国防设施遭破坏,人防工程被占用,部队训练演习场地遭“蚕食”,军人及军属的合法权益被侵犯等情况。有的甚至将军事要地、军事禁区开辟为“旅游胜地”,将烈士墓迁移或改造成娱乐场所。有的为金钱不惜铤而走险,出卖国家和军队情报。还有人对西方文化不分良莠盲目崇拜等等。这些无疑会削弱我国的国防实力。事实证明,长期和平安宁的环境容易淡化人们关注国防的观念,安逸舒适的生活条件容易消磨人们献身国防的斗志,快速致富的强烈欲望容易冲淡人们建设国防的责任,西方文化的强大攻势容易冲垮人们对民族精神文化的坚守。这些情况成为新时期我国国防建设的一大新挑战。文化国防建设,应该成为当代民族精神的培养点与中国国防实力新的增长点。

2“文化国防”建设对民族精神培养的重要意义

在文化全球化发展的今天,我们坚持中西方文化交流,但是我们不能忽略中西方文化价值取向的冲突与差异和优秀民族文化对高校国防建设的重要作用。我们需要在军事建设的同时坚持我们自己的文化特点,坚持中国的民族利益,树立我们自己的“文化自信”,这是国防与精神文明建设共有的“魂魄”。试想,如果一个民族的高校青年一代对自己的本土文化没有信心缺乏自信,这个文化怎么可能转变成一种爱国精神?所以,大学生的国防教育要重视以军事训练为平台,注重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教育与传承。在引入外来优秀文化的同时,我们不能把自己的根忘掉,不放棄自己的文化立场,不丧失自己的“文化认同”。

由此可见,高校的国防建设在通关军事训练强健学生体魄目的之外的另一项重要功能是,以弘扬传承爱国主义精神与传承文化为源流和中介,从而能动地赋予大学生以民族精神、高尚人格和正确的理想信念与优良品德。例如,在军体拳的练习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卫国强身、坚韧笃实;在军事队列的练习中学会团结合作、严于律己、克己忍让等优秀民族品质。我国诸多的优秀民族文化,都能够体现在军事训练过程中,有的融入与师生互动中。因此,加强文化国防建设对于培养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提升思想道德水平和弘扬民族精神具有良好的教育作用,可以使大学生在言传身授中潜移默化的接受理想信念教育,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

3 民族精神在高校“文化国防”建设中的价值体现及实践

3.1重视“文化国防”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和民族精神的培育

文化的核心和根本是价值观。建设文化国防,提升文化国防软实力,最根本的就是要大力构建和培育适应当代中国国家安全与发展需要的文化价值体系。其中,又以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重中之重。它包括两个最基本的方面: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它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本内容,这是文化国防建设的核心内容和根本任务。二是当代中国革命军人的核心价值观,即“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这是军队国防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和根本任务。高校文化国防建设必须围绕上述两个方面展开,大力加强和发展先进的国防文化,加强文化国防建设,增强大学生国防观念,弘扬国防精神,将文化学习和强烈的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培养紧密结合起来。

3.2优秀民族文化是“文化国防”建设的重要源泉

文化国防植根于优秀民族文化的沃土之中,优秀民族文化是文化国防建设的宝贵资源。高校文化国防建设应该注重以爱国家,爱民族,以“卫国强身”护卫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首要目标。历史长河中,许许多多民族英雄不谋私力、秉承大义、不畏强暴,捍卫民族独立国家完整,具有鲜明的爱国主义道德价值观。如:西汉抗击匈奴的骠骑将军霍去病;精忠报国反抗金人侵略的南宋民族英雄岳飞;明朝刻苦研习武艺的抗倭英雄戚继光;武术宗师霍元甲,变法斗士谭嗣同,一代剑侠秋瑾等。历代的仁人志士,在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之时,通过护卫国家所展现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民族精神与“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民族责任感,就会演变成为“故师出之日,有死之荣,无生之辱”(《尉缭子》)的维护国家民族利益而挺身殉国的大无畏精神与行动。从“木兰从军”、“岳母刺字”的古老传说,到“土木堡之战”、“三元里抗英”中全民皆兵、这些保家卫国的感人故事等,都凝聚着中华民族崇高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对激发民族精神和增强国防意识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文化国防建设应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弘扬优秀民族文化,挖掘其时代价值,赋予其时代内涵,使之成为文化国防建设永不枯竭的源泉。

3.3军事文化建设是培养大学生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

先进的军事文化是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旗帜,是文化国防的核心内容。人类社会的历史表明,军事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高校文化国防建设应把先进军事文化作为核心内容。从国防教育和大学生军事训练的实践中选择素材、进行创作;利用优秀作品的感染作用、军营歌曲的激励作用、文化活动的带动作用,引导他们确立忠诚使命的价值取向,弘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敢于为人民利益牺牲一切的精神作风;抓好军训环境建设,在学校、宿舍等训练场所、驻训营区,悬挂英模画像、张贴标语口号、修建主题景观,激发大学生的战斗精神。通过军事文化的辐射、教育、熏陶、感染、激励等功能,使大学生产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民族忧患意识、安全意识和复兴意识,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紧密团结起来,从而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培养深深熔铸在以军事建设为核心的文化国防建设之中。

4 结语

回望中国民族精神的发展历史,探寻其产生的文化源流,我们发现,时代呼唤优秀的民族精神,当代大学生的文化国防建设也离不开优秀民族文化的熏陶。对于民族精神与文化我们要继承发扬,对于大学生的军事国防教育,不仅是军事技术的教育,也是精神文明的教育。新时期的高校国防教育,让我们深刻的认识到,无论是文化国防建设还是大学生精神文化培养,都不能失去了本民族的特色。

军事国防教育为我国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作为大学生精神文化培养的一面,爱国主义教育的载体,其重要目的就是培养健康的大学生,有责任心的大学生,有专业技能的大学生。最终就是要培养青年一代要报效自己的国家,这需要他们对自己的国家产生认同,就要有基本的社会责任、基本的文化自信。所以,我们要通过文化国防建设的开展让大学生接受爱国主義教育,从熟悉到热爱,最后形成一种“文化自信”。但这还不是最重要的,培养这种“文化自信”的根本在于培养高校知识青年的正确的理想与信念,能够把自己的民族文化与理想信念在今天全球化的世界中发扬光大,使之有益于中国,有益于全世界。

参考文献:

[1]郭培根?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文化支撑[J]?基层政治工作研究, 2004,(1).

[2]姜鲁鸣?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国防和军队建设[J]?学习时报, 2006,(367).

[3]余子明?中国先进军事文化理论研讨会观点综述[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2,(4).

[4]赵可铭?军队思想政治建设要更加注重文化建设[J]?学习时报,2007,(374).

[5]西方思想控制不遗余力,中国应重视文化国防[N]?《光明日报》,2009- 03- 02.

[6]田修思?加强国防文化建设 推动国防动员发展[N]?《人民日报》,2012- 4- 16.

[7]董朝雷?谨防“英格尔斯效应”[N]?解放军报,2004- 11- 30.

[8]周卫平,魏延秋?试论我军现代化建设跨越式发展中的军事文化创新[J]?军事历史研究, 2003,(4).

猜你喜欢
民族精神高校
主旋律电影在国民教育中对民族精神的传扬
提倡民族主义振奋民族精神
《狼图腾》与中国的图腾文化
浅析古诗文中蕴涵的儒家文化精髓
时代呼唤写意中国画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