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志明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学面临着更大的挑战,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新型的教学方法,且紧密结合学生实际生活中常见的事情。因此,教师应该全面改变教学理念,对教学模式进行深入探究,使学生能够在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中有效地学习物理知识,让学生在相对自主、相对开放的氛围中掌握物理相关原理知识,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有效性。
一、生活化的物理课堂教学
实际生活中常常会遇到很多值得进一步思考的问题,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生活中常见的问题,有机结合生活教学,确保学生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时,可以利用教材所学的内容有效解决。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应该以教材的知识点作为前提,在课堂中合理引进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物体。例如电灯、冰箱、电脑等电器类物品。让学生在了解电器的基础上对物理知识产生更加深入的了解,使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得到全面激发,有效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师在开展开放性课堂教学时应该让学生相互交流,全面分享具有优势的学习模式,对物理原理进行探讨,加大学生理解教材的力度。例如: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用来烧水的水壶是否能够灌满”,通常学生在面对这样的问题时,会有不同的方法,部分学生觉得不能灌满烧水的水壶,主要是因为水壶内的水一旦受热后,则会出现膨胀的情况,水壶内的水在烧开后会溢出,造成电路短路的危险。另外,学生还会通过纵向假设、横向对比等双向思维的方式对问题的正确答案进行探索。学生在对物理知识双向探索过程中,可全面提高思维活跃性以及培养创造能力,使学生有着良好的应变推理能力。
二、综合化的学科内容
由于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遇到问题的知识面相对广泛,学生应该全方位结合各学科的内容,淡化学科与学科之间存在的界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提出鲜明的问题,让学生能够结合相关学科知识全面分析问题,使学生的创新视野得到开阔,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创造性思维。例如,教师可以向学生演示,将绿色植物放置在密封类型的容器中,同时将一杯水放在容器旁边,在水杯中放入塑料小球,使塑料小球悬浮在水杯上,在黑暗的地方放置容器,让学生互相交流讨论,水杯上放置的小球在3天静止状态下存放会发生什么样的改变,是维持悬浮还是会出现漂浮、下沉等情况?学生在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时,通常会相互联系植物、二氧化碳、物质浮力、溶液密度之间的相关性。因为处于黑暗状态的植物受到氧气的作用,将二氧化碳气体排出后导致容器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有所增加,二氧化碳与水是能够互相溶解的,一旦增加水的密度,则会导致小球上浮。通过分析相关研究资料得知,采用综合分析多学科的相关知识要点的方式,能够使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创造力有所提高。教师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应该全面转变封闭性、传统类型的教学方式,使开放性教学方法渗透到初中物理中,让学生整体分析物理学科的相关内容。
三、开放性的课堂提问
教师在初中物理课堂学习中,应该通过具有弹性特征的问题对学生进行提问,使学生针对性地猜测、想象问题,全方位发挥学生在学习知识时的创造性思维。例如,学生在“浮力”这一章节中,教师可以合理地向学生提问,在水中铁块无法浮起的原因是什么,轮船的主要材质是钢铁,在水面上为什么可以浮起。教师在学生思考问题时,让学生思考哪些原因会直接影响到浮力的大小,使学生积极讨论问题,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积极性。
四、多元化的解决措施
教师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应该构建多元化的教学活动,教师应该从各个方面进行考虑,根据教学方式的不同设计不同的问题,以新颖的问题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得到有效激发。教师应该让学生从不同方面分析问题,从而获得多元化的答案,全方位地发展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思维,使学生学习知识的好奇心得到激发。例如,让学生以日常生活中煮饺子作为探究的例子,在沸水中放入饺子,会使沸腾状态下的水停止,饺子会逐渐沉入锅底,在一段时间的蒸煮后,锅内的饺子会再次浮起。让学生联想物体产生的浮力是不是因为受到温度的影响,液体问题是不是因为浮力改变而改变。学生在面对这种类型的问题有着较大的兴趣,智力相对活跃,情绪高涨,使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创新能力得到有效激发。
总而言之,教师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开展开放性教学模式,应该选择与学生实际生活贴近的教学内容,同时综合学科的内容,使学生在面对问题时解决方法呈现多元化,全面调动学生对学习知识的求知欲望、创造性、主动性,提高学生吸收物理知识的能力。初中物理课堂应用开放性教学模式,不仅使学生思维逻辑能力、创新能力有所提高,还使学生全面了解物理原理知识,提高物理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吴年霞.初中物理开放性课堂教学研究.杭州师范大学,2012.
[2]梁金福.农村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贵州师范大学,2009.
[3]张新朋.构建开放性课堂 优化初中物理教学.中小学教学研究,2012(5).
[4]张夏林.初中物理开放性课堂教学实践与探索.湖南中学物理,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