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永健
【摘 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要進行彻底的改变,尤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彻底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本文主要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兴趣的激发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几点相应的教学方法,希望能够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 小学教学;学习兴趣;策略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首先要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对于感兴趣的事物会格外的关注,所以说在教学中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对于数学的兴趣,利用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自主的进行数学知识的探究和学习,改变传统数学教学沉闷枯燥,课堂气氛压抑的状况,在课堂教学的方式上要做出适当的改变,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自由的发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拉近学生与数学之间的距离,推动数学教学的实施,同时也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数学素质。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学是需要一定的方法的,需要创设生动的课堂教学情境才能够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于数学知识产生兴趣。在教学的过程中,在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优化数学教学的课堂,在讲课的时候可以适当的引入学生感兴趣的人物或是元素来进行情境的创设,比如:在学习数学的加减法的时候,可以将题目的内容以故事的形式讲出来,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有一只小猴子独自去摘香蕉,他看到满树的香蕉很是兴奋,高兴的去摘,在第一棵树上摘了15个香蕉,又在第二棵书上摘了12个,那么小猴子一共摘了多少个香蕉呢?后来小猴子在回家的路上吃了5个香蕉,那么回到家后一共还有多少个香蕉?根据这样的一个故事情境学生能够迅速进入童话般的故事当中,将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热情一下就调动了起来,抓住了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对于有趣的小故事一般都是充满兴趣的,学生能够马上积极的融入到课堂的学习当中,并且很乐意去配合教师,同时教师也能够根据这样一个故事情境进行不断的延伸扩展,对学生的加减法能够进行锻炼,让学生在故事情境中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将枯燥的知识转化成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本身就是来源于生活,而数学知识也会经常被运用到生活当中去,生活中很多地方是离不开数学知识的,小学生都是具有一定生活体验的个体,在生活中可能会遇到过各种难题,要想让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兴趣,那么就要和实际生活相联系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生活体验的共鸣。将数学问题生活化,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是在生活当中的,联系生活实际的方式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学习面积计算的时候,可以进行实际情况的举例,现在农民伯伯需要给一块长方形的地喷洒农药,一平方米喷洒100g的农药,整块地的长是10米,宽是8米,那么帮助农民伯伯算一下整块地需要用多少农药呢?这样一个贴近生活的实例,能够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激发学习的兴趣,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尤其对于与生活相关的事物感兴趣,解决实际问题能够增强学生的成就感,所以学生对于这类问题充满了兴趣,帮助别人的话题又是善良的小学生比较喜爱的,所以说这样的联系生活的教学要远比枯燥的讲解更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
三、让学生动手实践,激发学习的兴趣
在课堂上教师“一言堂”的形式,让学生一直处于教学的被动地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自身的能力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一些小学生具有的独特的活跃好动的特点都被课堂教学束缚了,限制了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发展,同时也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长久下来,只会让学生对这样的数学课堂产生抵触的情绪,更加厌倦数学学习,动手实践是学生进行知识探索和研究的有效手段,动作和思维是密切相关的,学生在亲自动手进行操作的过程中能够加深记忆,对知识的掌握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比如:在数学教学中常出现“求比谁的几倍多几”的问题,这是让小学生感觉到比较头疼的问题,单纯的语言讲解学生很难理解其中的关系,所以说可以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进行探究学习,自己搞清其中的关系,可以让两个学生一组,通过摆小花的方式进行,先摆出几个小花,然后在摆出它的几倍,然后再加上多的那几个,让学生彻底的掌握这样的关系是怎样得来的,通过实际的操作,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发现其中的含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的理解数学题目的意义。
四、开展课堂活动,激发学生兴趣
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也是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方式,课堂活动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迎合小学生的心理需求,比如:在课堂上可以开展一些数学知识的竞赛活动,以小组或是个人的形式,实行奖励制度,还可以利用一些学过的数学知识进行总结大比拼,调动学生的竞争意识,让学生积极的参与进来,在数学知识的活动中,快乐的学习,体验到数学学习带来的快乐,让学生逐渐对数学产生兴趣,逐渐喜欢上数学。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来说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教学过程要充分的重视学生的主体参与性,以创设情境、联系生活实际、开展教学活动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教学中还应该让学生多进行动手实践,在实践操作当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在数学教学中,要不断的进行摸索和创新,在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上做出正确的改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数学学习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