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华
摘 要:目前大学生社团建设和管理工作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影响了大学生社团管理工作的科学性。本文以大学生社团管理机制创新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大学生社团的特点进行简要分析,然后对大学生社团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最后就如何创新大学生社团管理机制提出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社团;特点;问题;管理机制
中图分类号:E223 文献标识码:A
我国改革开放36年来,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大学生社团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在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和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社会的深刻变革以及教育体制改革的持续深化,给大学生社团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着眼于解决当前大学生社团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以改革创新精神创新大学生社团管理机制,促进大学生社团科学、健康、持续发展。
一、大学生社团的特点
大学生社团作为一种社会组织,有其自身的特点:一是大学生社团具有“自主管理”的特点,都是在高校主管部门的许可下,根据不同兴趣、不同爱好、不同特长等特点成立的自愿性组织,通过自我管理的方式独立开展活动;二是大学生社团具有“组织松散”的特点,由于大学生社团具有不稳定性以及易变性的特点,因而大学生社团管理比较松散;三是大学生社团具有“成员平等”的特点,大学生社团都是学生自愿参加,无论是管理者之间、管理者与成员之间还是成员与成员之间,都属于平等关系;四是大学生社团具有“目标一致”的特点,大学生社团都是由于共同的目标将学生汇集一起,而且必须是在不影响学业的情况下,利用业务时间开展活动。
二、大学生社团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大学生社团发展良莠不齐
尽管目前我国各级各类高校大学生社团组织较多,对于丰富大学生业余文化生活以及开展实践锻炼都具有较好的作用,但目前我国大学生社团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良莠不齐的问题,特别是真正能够坚持长期开展有意义活动的相对较少。据有关调查显示,有45%的大学生认为大学生社团开展活动较差,并且认为参加大学生社团没有太大意义;有28%的大学生认为尽管大学生社团活动开展较多,但基本上对提高大学生素质没有太大意义,表明我国大学生社团存在着“重成立、轻运行”的问题。
(二)大学生社团内部管理不畅
如前文所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是大学生社团的运行机制和发展目标,但目前我国大学生社团内部管理普遍存在问题。有的大学生社团成立之后没有建立科学的组织机构和社团章程,有的尽管建立了章程,但在执行过程中不够规范,具有很大的随意性;有的社团内部监督体系不够完善,社团经费管理比较混乱,特别是由于一些大学生社团的管理权限主要集中在几个学生手中,导致经费收支不公平、不透明,极易出现大学生社团内部不团结、不和谐甚至出现较大的矛盾。
(三)大学生社团外部缺乏规范
从目前我国大学生社团管理体系来看,普遍采取挂靠学校或学院并且由团委负责管理的模式,尽管这种管理体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但由于团委以及社团联合会对大学生社团管理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导致大学生外部管理缺乏规范性。比如个别大学对大学生社团管理只是采取“备案制”的办法,不注重对大学生社团的规范管理,不仅没有建立监督、评价、考核、奖惩机制,而且对于社团成员反映的一些社团管理和动作问题,也不能给予高度重视,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大学生加入社团和参加社团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大学生社团作用发挥有限
由于大学生社团属自愿参加的组织,这就使得大学生社团成员无法保障、社团经费无法保障,因而在开展活动过程中受到了人员、经费等制约,导致大学生社团作用无法发挥;还有的大学对大学生社团开展活动缺乏支持,很多大学生社团在开展活动过程中受到活动场地、活动内容、活动形式的限制,不仅挫伤了大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影响了活动质量;更为重要的是,目前大学生社团普遍集中在文化、体育、艺术等方面,因而在“学术性”方面较差。
三、创新大学生社团管理机制的策略
(一)创新大学生社团管理理念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大学生社团管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将学生主体地位与加强外部管理紧密结合起来,正确处理好“放”与“管”的关系,既要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又要发挥外部管理的指导、教育、引导“三导”作用;创新大学生社团管理理念,还必须把大学生成长服务与大学生思想引领紧密结合起来,积极引导大学生社团朝着社会实践类、公益服务类、文体活动类、学术科技类综合方向发展。
(二)优化大学生社团管理模式
推进大学生社团管理机制创新,必须在创新管理模式上狠下功夫,积极探索符合大学管理实际、符合大学生社团发展实际的管理模式。一是要积极探索“项目”管理模式,学校在管理过程中变“被动”为“主动”,在社团活动过程中通过“招投标”的方式让大学生社团公平竞争,便于对大学生社团活动进行管理;二是探索“服务加自治”的管理模式,大学生社团管理部门尽量为社团提供必要的经费、培训、策划等服务,在此基础上给予大学生社团“自治”权利;三是创新“团委主导”模式,配强配齐管理人员,实际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
(三)完善大学生社团指导体系
加强大学生社团管理,必须在指导方面狠下功夫,只有加强指导,才能使大学生社团活动更加科学、规范、有序。可以探索指导教师“一对一”指导的形式,对每个大学生社团都要安排一名指导教师进行全方位指导,为了提升指导教师的积极性,应当建立大学生社团指导教师“聘任制”,给予指导教师一定的工资待遇,明确指导教师在大学生社团中的目标、职责和任务,建立指导教师考核机制,对于在指导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应给予适当的物质和精神奖励,有利于调动指导老师更好的指导大学生社团工作。
(四)建立大学生社团长效机制
大学生社团管理机制创新,必须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针对大学生管理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坚持不懈的进行管理创新,形成大学生社团管理长效运行机制。这就需要社团管理部门开展经常性的大学生社团交流、讨论、座谈等活动,既要发现问题,又要征求大学生的意见建议,针对管理中出现的不理顺、不和谐、不到位的地方,要进行完善。同时,还应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学习和借鉴好理念、好经验和好做法,推动大学生社团管理创新。
四、结束语
总之,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特别是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大学生社团建设发展迅速,给大学生社团管理带来了一系列挑战。这就需要从大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帮助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锻炼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创新大学生社团管理机制,推动大学生社团管理步入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健康化发展轨道,实现高校教育功能的多样化。
[1]毛建国.大学生社团管理机制创新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3(13)
[2]王永胜.大学生社团管理的法治化探析[J].当代青年研究,2011(06)
[3]曾琳.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的创新研究[J].中国职工教育,2012(16)
[4]包枫娇.试论科学发展观视角下的大学生社团文化建设[J].文化学刊,2010(01)
[5]王振兴.大学生社团管理的文献综述[J].新西部(下旬:理论版),2011(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