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学理念?构建数学高效课堂

2014-10-21 04:47赵仁义
教育界·上旬 2014年9期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赵仁义

【摘 要】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任重而道远,新的课程理念正在逐渐更新着教师的教学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情境,充分挖掘学生的探索与创新潜能,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有效的教学活动中,从而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技能与相应的数学思想及数学方法。

【关键词】新课程 高中数学 课堂教学 设计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课程理念正在逐渐更新着教师的教学观。如何处理好新课改下数学的教与学,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等学习方式,成为当今数学教师的重要责任。那么如何适应新课改下的高中数学教学,通过近年的课堂教学,本文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讨。

一、拓宽学生对数学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新编高中数学教材把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贯穿在教材编写的始终。新教材的大部分章节的引入都是从实际中提出问题,并且在每节的例题、练习中增加了大量的联系实际的内容。如集合一章以学生介绍自己的家庭,原来读书的学校,现在的班级引入;数列以现实生活、天文学、生物学、数学、植物学等各个方面的背景,让学生找共同特点引入;又如指数函数引入:某细胞分裂时由1个分裂成2个,2个分裂成4个,4个分裂成8个……如果分裂一次需要10秒,那么,1个细胞1小时后分裂成多少个细胞?等等。并且在每章中都开设有研究性课题和阅读材料,如数列中的阅读材料“斐波那契数列”和研究性课题“教育储蓄的收益与比较”等,就是为了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培养的需要。因而,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充分挖掘这些实例的数学价值,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二、突出课堂知识重点,化解教学难点

每一堂课都要有一个重点,而整堂的教学都是围绕这个重点来逐步展开的。为了让学生明确本堂课的重点、难点,教师在上课开始时,可以在黑板的一角将这些内容简短地写出来,以便引起学生的重视。讲授重点内容,是整堂课的教学高潮。教师要通过声音、手势、板书等的变化或应用模型、投影仪等直观教具,刺激学生的大脑,使学生能够兴奋起来,对所学内容在大脑中留下强烈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如在讲解《椭圆》第一课时,其教学的重点是掌握椭圆的定义和标准方程,难点是椭圆方程的化简。教师可从太阳、地球、人造地球卫星的运行轨道,谈到圆的直观图、圆萝卜的切片、阳光下圆盘在地面上的影子等等,让学生对椭圆有一个直观的了解。为了强调椭圆的定义,教师事先准备好一根细线及两根钉子,在给出椭圆在数学上的严格定义之前,教师先在黑板上取两个定点(两定点之间的距离小于细线的长度),再让两名学生按教师的要求在黑板上画一个椭圆。画好后,教师再请刚才两名学生按同样的要求作图。学生通过观察两次作图的过程,总结出经验和教训,教师因势利导,让学生自己得出椭圆的严格的定义。这样,学生对这一定义就会有深刻的了解。在进一步求标准方程时,学生容易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化简出现了麻烦。这时教师可以适当提示:化简含有根号的式子时,我们通常有什么方法?学生回答:可以两边平方。教师问:是直接平方好还是恰当整理后再平方?学生通过实践,发现对于这个方程,直接平方不利于化简,而整理后再平方,最后能得到圆满的结果。这样,椭圆方程的化简这一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同时也解决了以后将要遇到的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时的化简问题。所以在一堂课上,教师要同时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有利于重点突出、难点化解都是好的教学方法。

三、注重问题教学,以问促思,以问促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精心设计问题,探究问题的呈现方式以及把握问题的解决方式。好的问题能诱导学生积极探索,促进知识的深化;好的问题往往是新知识的生长点,内在联系的交叉点,更是创新思维的启动点;好的问题能促进学生展开积极的活动,从而获得主动地发现机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在《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教学设计中,一般是先复习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然后让学生自己思考。大多数同学类比指数函数性质的研究方法,观察图形特征,总结出对数函数的一般性质。教师为了启发学生突破思维定式,让学生探讨:不作图象能否得出对数函数的性质?这是一个很有挑战性的问题。学生纷纷投入到问题的研究中,最后由学生提出运用对数函数与指数函数的关系,根据指数函数的性质直接映射出对数函数的性质。这一方法展示了学生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反映出更高层次的思维水平。发现学生思想的火花,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这正是我们追求的教学目标。

四、重视学生基本技能和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

新课标高考数学试题的新颖性、灵活性越来越强,不少师生把主要精力放在难度较大的综合题上,认为只有通过解决难题才能培养能力,因而相对地忽视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教学。课堂教学中直接把公式、定理、推论拿出来,或草草讲一道例题就通过大量的题目来训练学生。其实,定理、公式推理的过程蕴含着重要的解题方法和规律,教师没有充分展示思维过程,没有发掘其内在的规律,就让学生去做题,试图通过让学生大量地做题去“悟”出某些道理。结果是多数学生“悟”不出方法、规律,理解肤浅,记忆不牢,只会机械地模仿,思维水平较低,有时甚至生搬硬套,照葫芦画瓢,将简单问题复杂化。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过于粗疏或学生在学习中对基本知识不求甚解,都会导致在考试中判断错误。不少学生说:现在的试题量过大,他们往往无法完成全部试卷的解答,而解题速度的快慢主要取决于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熟练程度及能力的高低。

总之,新课程理念就是要让学生充分“动”起来,培养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扮演引领角色,学生才是主角。只有学生充分“动”起来,我们的课堂才能“活”起来,数学课堂教学才会有声有色。endprint

猜你喜欢
新课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