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国平
摘 要:现代社会发展呈多元化趋势,生活在现代社会中,所涉及的是多方面的,不但包含科学文化知识,更包含了各种各样的心理素质。这就要求人们具备坚强的意志,以豁达的生态去面对生活,做永远的强者。
关键词:耐挫力;獨立思考;意志品质;心境豁达
一、有意识地培养耐挫能力
耐挫能力是在个人遭受失败后保持常态的能力,是社会适应能力的构成要素之一,主要在于后天的培养和锻炼。在数学课中可把有难度易答错的练习分几个层次的练习,当作一次登山比赛,答对了表明顺利登上山顶,奖励小红花,反之,则做了赛场的失败者,教师引导着重抓好三个环节:
1.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错误原因,帮助学生从挫折中吸取教训,当学生做错题目时,让他们明理,说说导致错误发生的原因,从挫折中积累经验。
2.引导学生从挫折的“被动承受”转化为“主动调节”
被动承受是对失败的认可、忍耐、自慰,主动调节则是心理品质的重新调整和积极进取。教师经常可看到有的学生见到本子发下来,作业做错了,看完后塞进书包了事,这些学生对待错误无动于衷,缺乏责任心与进取心,只认可挫折,却不会督促自己积极进取。教师要让他们明确订正作业的其中利害,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迫使学生进行心理与行为调整。
3.给学生创造锻炼的机会
发现数学智力题的作用,并把擂台赛、竞争奖励机制经常性地带入课堂,让学生有机会感受挫折,提高挫折耐力,逐步升华为挫折体验,沿着自信、自强、自立的道路茁壮成长。
二、培养独立思考的品质
苏联科学家皮卡查认为,数学学科是训练学生思维的最佳学科,因为数学学科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应用的广泛性,它能为学生提供广泛的思维素材,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得到培养,同时利用灵活多样的解题方法还可以使学生在很小的年龄便开始养成独立思考、刻苦钻研的良好习惯。具体做法是:
1.增加多向性习题训练
许多数学习题有多种解法,教师给予充足的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再集体讨论。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将更为活跃,且富有独立创造的能力。
2.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精神
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教师可以利用数学学科逻辑性强的特点,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安排学生质疑,让学生从小养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良好习惯。
三、强化常规训练,培养意志品质
意志即自觉地确定目标,并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动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小学生行为动机一般很不稳定,他们不能较长时间坚持自己原定的目的,“厌学”情绪往往就是遇到困难时动机的“回潮”现象。根据学生这一特点,教师可结合数学教学中的“教学阵地”进行意志品质的培养,如:每天一练习的口算,作业完成后的检查习惯,及解答数学练习中的难题等。培养小学生的意志品质,必须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提高认识,树立目标
意志是在认识的基础上,在情感的激励下发生发展的。因此,教师可利用晨会时间,课余时间多给学生讲讲名人小时候的秩事,从而树立学习榜样。
2.持之以恒,养成习惯
意志的实质在于执行决定,克服困难,实现目的。“言必信,行必果”,锻炼意志,光有道理和愿望是不顶用的,要有一股“绳锯木断,滴水穿石”的韧劲,如:每天一练的口算,利用与全日制义务教材配套的口算训练本,每节数学课前进行比赛,要求前一晚作好准备,报得数多遍,直到看题目就能报得数为止,要求学生在教师不作检查的情况下自觉实行。当执行这一制度时,遇到外界干扰(如家中有聚会)学生能够控制自己,努力按既定的制度办事,持之以恒,养成习惯。这就是对意志力最好的锻炼。当学生出现“回潮”现象时,教师可利用学生身边发生的具体的生动的事例为榜样,激励学生,督促学生。
3.以小见大,从一点一滴做起
有的学生认为,小事马虎一点不要紧,成长后从事惊天动地的大事业,才需要坚强的意志。其实,坚强的意志是在许多小事的锻炼中逐步培养起来的,小事姑且不能控制自己,做大事未免不失败,如:上课专心听讲,不做小动作,平时作业字迹端正,从不马虎等等,都能磨炼学生的意志。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便能培养起坚强的意志,这些道理让学生明白后,学生便会有意识地进行自我锻炼。
四、创设愉快的气氛,培养豁达心境
数学学科的确学起来比语文、自然来得枯燥,若数学课经常上课过于干巴或感觉负重,那么学生不但会失去学习兴趣,而且一贯地烦恼、焦躁,对培养学生乐观的性情也极为不利。我的做法是:要善于挖掘知识内在美,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愉快起来。如果遇上枯燥的计算题技能训练,那么就安排游戏教学,让学生在“找朋友、投信臬、摘苹果”等游戏中熟练计算。在学生经过20多分钟的紧张练习之后,可以让他们作极短暂的休息,比如:揉揉眼睛,摇摇头,站直身体等等。这样学生大脑就有更长时间处于激活状态,心情始终愉快。
通过几个学期的教学实践证明,具备了耐挫力,独立思考能力,良好意志品质与乐观的情绪,能促进学生智力功能的协调发展以及学习效率的提高,能引导学生健康地成长,帮助学生顺利度过来自工作、生活的每个难关,使每个学生拥有金色的童年生活和光明的事业前程。这也是我今后所应继续追求的。
(作者单位 福建省平和县中心小学)
编辑 代敏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