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之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设计

2014-10-21 04:37熊树华
新课程学习·下 2014年1期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课堂导入有效途径

熊树华

摘 要:在中学教育中出现了一些低效的思想品德课,这是非常不利于中学生成长的。对思想品德课进行改革、加入适合中学生成长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促进中学生健康成长,在教育队伍中培养一批思想道德品质高尚、注重人才培养思想观念的教师团队是一个重要的途径。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课堂导入;心理健康教育;必要性;有效途径

在注重青少年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思想品德的教育,我国在教育上一直都十分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在《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德育教育就是给学生在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上进行教育。但由于经济发展,社会也变得多元化,社会环境中出现了许多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因素。以前的一些品德教育在道德内容和方法上已不能很好解决当代青少年成长时出现的问题。因此,如何使中学思想品德教育更完善,更能符合当下青少年成长健康教育已经备受关注。我们在奉行优良传统美德的同时,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思想品德课是一个非常好的办法。

一、初中思想品德课导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1.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需要心理健康教育

一般情况下,在初中时期是一个个体由儿童向青少年转变的快速时期,这在心理和身心上都有了非常大的变化。再加上小学升初中的环境突然变化,很多七年级的新生在短时间内无法适应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因此,在很多方面都容易出现问题。此时,一些家长和老师并不能理解学生的感受和变化,这就让学生感觉到非常的苦恼,心理上也变得孤独无助。同时,这一时期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都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没有成熟的价值观,对事件的判断能力还不足,这就需要一位良师益友能及时引导并帮助他们在新事物中去学习精华。而事实表明,中学生的许多行为反映出来的不只是思想品德修养问题,有的甚至是心理扭曲而表现出的反社会行为。这就说明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他们的心理和行为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所以在这个身心发展特殊的中学阶段,如果我们教师没能很好地引导他们就可能导致不少的学生偏离正确的航线。甚至是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出现或多或少的人格缺陷。因此,从心理的角度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是非常有必要的。

2.教师职业压力调适与自我成长需要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是心灵成长的基地,教师是塑造灵魂的导师。因此对学生的教育成功与否主要是看学校教师素质的高低。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如果教师存在诸多不健康的心理问题就会影响到学生以后的心理发展,同时也会影响到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发挥。因此,优秀的老师不但是体现在教育科目的知识能力上有丰富的知识和教学经验,而且在心理上也应是处于健康的状态的。但由于经济的发展,社会变得纷繁复杂,教师在抵御外界诱惑的同时还要加强自身的教育能力。同时教师也要面对艰巨的教育任务,更要面对学生升学压力、应对学生行为变化及课外补习等一系列教育问题。社会的期望、学生家长的期待及教育主管部门等的要求在无形之中给教师造成了非常大的心理压力,导致他们在遇到心理问题时很多时候选择逃避。这时将思想品德课引入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在很大程度上给教师提供了自助的方式。

3.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与方法创新需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品德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道德品质,是每个人在社会中由于道德标准的限制表现出来的一些心理行为。因此,个体良好的道德素养必须由健康的心理品质帮助引导和领悟,这样才能引导人们健康地成长。在《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标准》新规里有明确表示:思想品德课要以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和国情教育为主。这次的课程改革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放在了主导地位,这就是表示我们教育的道德素质、法律内容和爱国感情要从心理上去教育和深化,让我们的每一个青少年都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而《义务教育思想品德标准》里面也详细说明了,教师在注意以前的教育方式方法的同时也要注意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理念,强化自己的心理健康知识培训,让自己成为更优秀、更符合新时代发展的教师。

二、实现初中思想品德课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的途径

1.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營造健康的教学心理环境

要想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每个课程中,让学生无时无刻能徜徉在健康的心理教育中,我认为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唯有与学生相处融洽,做到从心理上无条件接受一切学生,接受学生的一切。不管我们的学生存在何种缺点,教师唯有首先做到接受,才能以心平气和的心态去正确地引导学生改正。另外,在课堂互动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发言,即使当学生回答问题错时,教师也能做到不批评、不排斥,鼓励学生扩散思维再次思考问题。当学生回答问题不完整时,能先肯定学生的成绩再鼓励其他学生补充回答;当出现多种意见时,教师能鼓励学生一起讨论。相信在这样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学生会更愿意去学习,逐渐地学生的自信心也增加了,学习兴趣也提高了,学习成绩也能得到很到提升。

2.教师要有以身作则的态度

心理学上表明,情绪是会扩散的,试想一个心理不健康的教师怎么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呢?因此教师一定要能以身作则,能时时监控、调节自己的情绪。在课堂上,在学生中都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将自己阳光积极的一面传导给学生,让学生也能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身为思想品德教师,在学识方面一定要渊博,在与学生沟通中能平易近人,给学生以积极的心态,鼓励学生克服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在任何时候都是一个很好的朋友,而教师也能在平时的行为中做到积极向上,坚强乐观,从一点一滴积极的小事上去影响学生。

3.教师执业前的教师技能培训

有些教师并不是师范专业毕业的大学生,他们没有接受专业的示范培训,课程上根本没有安排教育学和心理学科目,他们基本上都是在快毕业的时候突击学习教育学和心理学。在中学教育中不少学校都或多或少有体罚学生的现象,这既表明了教师对学生的重视,也从另一个侧面反应了教师在教育学生逆反心理方面缺乏科学的方式。因此,教师在真正接触学生时、在进行思想教育之前应该在教育学和心理学上加强培训。当然,教师不仅是在正式进入职位前应该加速学习心理学,在进入岗位后更不能放松学习的脚步,因为唯有在实践中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和教育能力。

4.依据新课标,改革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模块

在教育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应该根据新课标为准,分析目前青少年成长所处的社会环境,积极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用更科学合理的教育课程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取更好的教育指导,尤其是针对目前的教育方式和教育对象的一些特殊化,我们的教师在接受课程培训时也要注重一些方式方法,在实施教育过程中,应将课程分成几个模块,模块与模块之间相对独立但又紧密相连,这样不但能保证课程的灵活力还可以增加课程的吸引力。在教育实施的过程中,在各个模块中都可以加入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

总之,我认为如何解决青少年成长问题及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关键是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思想品德课中。但是,这种融入并不是将心理健康课变成一门单独的课程来教育传授,而是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不断地去完善教育课程和内容。让思想品德课不但要涉及道德、法律、国情等内容,同时还应该注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总之,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任重道远,必须通过各种方式进行有效的配合。我认为将思想品德教育融入心理教育课程未尝不是一个好的建议。

参考文献:

[1]王以仁,陈芳玲,林本乔.教师心理卫生[M].广州:广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1.

[2]黄煜峰,雷雳.初中生心理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2013:253.

[3]邹绍清,刘维.高校政治教育应对中学政治课程改革的对策[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1(5):118.

(作者单位 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第二中学)

编辑 段丽君

猜你喜欢
思想品德课课堂导入有效途径
谈中职数学课堂导入的技巧
企业纪检监察部门与时俱进推动效能监察工作的有效途径探究
国际法务会计应用现状研究
如何打造高效的初中政治课堂教学
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浅谈高中数学课堂导入的方法
新经济形势下加强企业管理的有效途径分析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策略研究
情感教育是思想品德课升华的金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