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音乐成为语文课的好帮手

2014-10-21 19:26孙金花
新课程学习·中 2014年10期
关键词:腰鼓一堂课乐曲

孙金花

自从踏出师范学校的大门,开始紧张而忙碌的初中教学生涯,很多休闲娱乐方式都成为遥远的过去。只有一样——戴上耳机倾听各种美妙的音乐这一爱好我始终没舍得丢弃。因为总感觉音乐能够触动自己内心最敏感、最脆弱的那根弦,或是欣喜,或是伤悲……最初,以为这只是属于个人爱好罢了,没料到的是,在以后的日子里,音乐却成了我上语文课的好帮手。一、音乐让课堂鲜活起来洛扎诺夫认为,在精神放松的状态下,人的无意识心理活动最有利于激发人的超强记忆力。而一堂课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节课的开端。想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无意识潜能,关键是要找到激发兴趣的出发点,这个出发点能够让学生从心理上和情感上进入教师创设的课堂意境,使自身尽快融入课文情境之中。利用音乐作为新课导入,可以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中把理智活动和情感活动统一起来,在轻松愉快之中学到知识。还记得,那天要给初一的学生上《安塞腰鼓》一课,这是一篇满是激情、内涵深厚的文章,可真的让学生直接去读、去理解难度还不小。为了能让学生真正领略到安塞腰鼓的振奋人心,我在课前刻意去音像店刻录了一盘腰鼓表演的乐曲。上课时,我首先给学生播放了这盘带子,让学生未见其形、先闻其声、先进其境,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学生的身心在音乐的感染下,很快进入了特定的情境,开始和作者一样鼓舞,一样澎湃……在此之下,再通过朗读进行简要分析,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课文中所表现的情感。正应了那句“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戏曲大舞臺”专题活动中一曲《唱脸谱》惹得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游戏般的一堂课,我看到的是一张张满是笑容却又格外认真的脸庞。下课铃响了,歌词中的知识点早已被学生牢牢地记在了脑海当中,而更重要的是,学生对于中国戏曲这一传统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习《木兰诗》时一曲《木兰辞》让学生惊奇地发现:原来背诵也可以像唱歌一样轻松!就是这一首首精心选择的乐曲,让平淡无奇的语文课变得鲜活起来、轻松起来、快乐起来!二、音乐让理解深刻起来文学作品的阅读,向来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的阅历、不同的思想,甚至阅读时不同的心情都会影响人们对文章的理解。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我不能增加学生的阅历,不能改变学生的思想,但我可以利用音乐动人心弦的节奏、起伏跌宕的旋律、凝练的歌词,很快地将学生的大脑调动起来。像学习《愚公移山》一课时,江涛的同名歌曲就成为我带着学生分析课文的一条线:(1)愚公为何移山?(无路难呀)(2)移山的目标是什么?(太行王屋——一马平川)。(3)歌词中说“开路更难”体现在哪?(4)“任凭那扁担把脊背压弯,任凭那脚板把木屐磨穿”又体现了什么?(5)歌曲开头用“听起来是传闻,说起来是笑谈”来评价“愚公移山”一事,你又是怎样看待这件事的?这样理完之后,文言文的理解就变得简单而深刻了。作文指导《我的老师》一课中《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的使用,学习《斑羚飞渡》时《天亮了》的拓展,研读《背影》时《懂你》的插入,倾听《土地的誓言》后《在松花江上》的补充……一次又一次音乐的恰当使用,让一堂又一堂语文课变得丰满而深刻起来。正如,一声清脆的鸟鸣,可以换来山林无边的寂静;一片波浪的喧哗,可以激起江海惊心的汹涌;一阵飕飕的风声,可以带给游子无尽的凄凉......在恰当的时候,播放一首能与课文高度匹配的乐曲,常常能让枯燥的课堂鲜活起来,能把老师怎么讲也讲不清的、课文中蕴涵的东西淋漓尽致地传达给学生。只要选取的音乐与教材语言具有一致性或相似性,尤其是在整个基调上、意境上以及情节发展上二者和谐,就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参考文献:景珠.音乐课与语文课的有效整合[J].成才之路,2011(24).

猜你喜欢
腰鼓一堂课乐曲
始乱
腰鼓运动发展战略研究
安塞腰鼓:生命的鼓舞
啊,腰鼓山
有趣的一堂课
也谈怎样讲好一堂课
准妈妈必听十首胎教乐曲
溜走的一堂课
悲伤的乐曲
把《安塞腰鼓》上成“安塞腰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