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淑贞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快速增长的经济和不断创新的技术手段让市场的环境越来越复杂,各个公司的发展情况不可预知。在这种复杂环境情况下,资产减值会计应运而生。文章将对我国现行会计准则进行简要分析,针对企业资产减值会计在理论和实际应用中的不足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资产减值;资产减值会计;实施策略
近几年来,资产减值会计无论是在理论层面还是实际操作上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但实际应用上还存在一些不足。更好地完善会计准则中的各项体制,可以更好的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
一、 我国现行会计准则下的资产减值
(一)资产减值
若企业经营取得的价值和效益低于资产账面价值,就可视为该项资产出现了减值。根据我国目前的市场机制和条件,资产减值主要体现在客观环境中的种种因素使资产减值。这些因素可能是宏观环境的变化,也包括一些物理上的变化,还有可能是企业内部环境的变化等。另外,企业管理阶层的变动和大量裁员也可能引起资产的减值。
(二)资产减值会计
企业账面资金总额高于通过经营和销售收回的资金时,表明出现了资产减值现象,而利用会计对减值的那部分资金进行相应的核算就是通常意义上的资产减值会计。企业应该不定时地对资产进行核查,保证会计账面能够客观真实地反映出企业的资产情况,方便财务人员及时了解企业资产动向并在应对突发事件上做出快速反应,为企业应对各方面的风险提供保证。
二、现行会计准则下的资产减值特点
(一)引入“资产组”概念
资产组是指企业可以认定的最小资产组合,它的特点是自身所产生的现金流入是自成体系的,新准则规定企业在预估可回收金额时,要以单项资产为基础。
(二)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不得进行回转
企业在将可回收资金的金额计算完毕后,若发现账面价值高于这部分金额,就应该将企业的账面价值减记到和可回收金额一致。那么,这部分由资产减值带来的损失应立即做出相应的记录,同时进行相应的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三)规定计提准备的时间
现行会计准则要求企业要明确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时间,为同行业在资产减值计提准备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方便其实行这方面的工作。
(四)及时披露资产减值
企业应该遵守新准则的要求,在对外报送季度报表时要准确判断这个季度企业是否出现资产减值的现象;在报送半年或年末报表时,企业应将目前存在的资产减值迹象作为测试是否发生资产减值的首要条件,将投资回报率视为未来现金流入的折现率,把投资回报酬率是否增长看作是出现减值的判断标准。
三、现行会计准则资产减值存在的问题
(一)准备和计量难度大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会发现,不仅要考虑到资产组产生的是否为独立现金流,还要充分考虑到企业领导阶层对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决策和资产是否为持续使用的状态。因此,很难掌控资产组划分、组合的尺度,也就是说要综合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才能确认资产组,否则会造成划分的资产组缺乏层次,并且没有统一的规范和标准,在资产的分配上会带有严重的主观随意性,非常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举例来说,现行会计准则要求企业要将全部资产划分到某个资产类别中,但实际应用中,往往某些资产根本无法独立于其他资产而独自存在,当然也就无法产生独立的现金流入。
(二)信息披露不够彻底
目前,我国企业的资产减值计提准备的财务处理问题主要反映在企业资产的利润、负债表中。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过程中,确定的损失并没有在资产利润表中清晰地罗列出来。而在负债表中,按其账面价值扣除减值准备后的净额来反映的是有关资产。由此可见,新准则对资产减值信息对外披露方面的规定还不够完善且过于简单,与国际会计相关准则规定和要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有些上市公司虽然对资产减值有所披露,但内容简单,根本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难以准确计量公允价值
大规模使用公允价值很可能带来两方面影响。首先,广泛应用公允价值使利润的波动性变大。举例来说,由于使用公允价值对资产减值进行计量,那么现在上涨的那部分看作是利润,未来跌下去时就会被算作是亏损。如果市场波动性过大,它的公允价值就会出现不断的变化,那么计量的准确性就无法保障。其次,由于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制度还不够完善,企业要想准确确定公允价值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因其计量方式存在较大的随意性,也就为人为操控提供了空间。由于贴现率、风险因素等本身就存在着太多的变数和不确定性,所以即使我国已经完善了会计准则,也提到了回避公允价值计量的问题,但终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四、完善实施资产减值的策略
(一)完善资产市场环境
今后的工作中,企业对各项资产是否应该进行计提减值的准备,必须要在我国资产信息比较完善的情况下才能做出决策。之所以要完善资产市场环境,是因为它直接决定了企业每项资产的公允减值是否能做到公平、公正和公开,同时也为资产减值准备的顺利实施提供切实的保障。所要做的就是为企业源源不断地提供客观真实的资产减值相关信息和价格变化信息,使企业市场评估值能够最大限度地接近市场真实值,为资产减值的确认、计量提供客观的理论依据和科学的现实依据,以减少各种因素对资产减值会计工作的影响和制约,进一步加强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真实性,提升其会计信息的客观性和质量。
(二)完善信息披露体制
我国现行的会计准则在充分尊重原有的基础上,对资产减值会计的内容有了新的规定和解释,但和国际会计准则比较起来,新准则内容不够充实,与现实状况差距还很大。国际会计准则能够保证 正确区分企业资产是否存在减值现象,并且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和企业内部信息的反馈,做出相应的系统提示。国际会计准则同时还明文规定企业资产减值工作中,要将重要性概念充分应用到对损失的确定、准确判断及充分计量上。同时,国际会计准则顺利解决了资产测试中实际操作所遇到的问题。因此,我国非常有必要充分借鉴国外先进理论,将我国会计准则反映出来的实际情况和国际会计准则有机结合起来。逐渐完善资产减值的内容和方法,制订操作性比较强的具体方案并严格按照规定执行,指导企业开展资产减值工作。
(三)加强审计监督力度
目前,我国的大中型企业,尤其是大型上市公司都存在内部人员操控的问题。因此,应切实履行中介机构和监管部门的审计和监督作用,规范资产减值会计中发生的不良行为。同时,应该制定独立的涉及监督的文件和细则,进一步明确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工作中的审计规定和程序。通过发挥注册会计师的独立审计作用,随時监督企业和个人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的暗箱操作和获取不法利益。
(四)完善市场机制
充分利用各种传媒的强大功能,定期向媒体公布企业各项资产的变化情况,及时向公众披露市场的变化情况,并且做到随时对外公布资产价格调整的原因和影响因素。这样不仅可以及时为企业提供全面的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资料,还能为监管部门和社会监督力量提供衡量公允价值的标准,同时也增加了企业资产减值会计信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五、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适时发布的新会计准则为企业会计工作的发展和进步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其中对资产减值会计的相关规定对企业资产减值工作起到了关键的导向作用。但我国很有必要借鉴国外先进成果,不断丰富我国资产减值会计的理论依据,结合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加以改进,为我国企业的发展做出更多的指导。
参考文献:
[1]杨燕.我国新会计准则下资产减值会计的分析研究[J].财务与审计,2010(09).
[2]赵敏.新旧会计准则关于资产减值准备的比较分析[J].集团经济研究,2011(03).
[3]李彦龙,张艳.资产减值新旧准则比较研究[J].审计月刊,2010(04).
[4]王德霞.我国现行会计准则下企业资产减值会计研究[J].财会探析,2012(12).
[5]周纳.新企业会计准则系列——资产减值的分析方法[J].现代商业银行,2010(12).
(作者单位:浙江通衢水电建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