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淼 王伟 季惠斌
摘 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认知和行为具有引导和规范作用。了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情况,有益于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运用自编问卷《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问卷》,对沈阳某医学院校医学生进行调研,结果表明医学生整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较理想。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对核心价值观认同均高于普通同学;与本科生对比,博士生群体存在一定程度的核心价值观缺失。
关键词: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创新人才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7-0283-02
价值认同是指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以某种共同的价值观念作为标准规范自己的行动,或以某种共同的理想、信念、尺度、原则为追求目标。并自觉内化为自己的价值取向[1]。价值认同具有的过程性的特点。高校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主阵地,在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十分必要与迫切。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观认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个从认知认同、情感认同到行为认同的过程,也是一个意识、潜意识、前意识相互作用的结果和过程。了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情况,尤其是学生党员以及研究生等特殊群体的认同情况,对于相应教育工作的开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对象与方法
(一)被试者
笔者运用自编《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问卷》,对沈阳某医学院校医学生进行调研。共计下发600份问卷,收回548份,回收率为91.3%;有效问卷528份,有效回收率88.0%。其中,本科生344人(65.2%),硕士研究生176名(33.3%),博士研究生8名(1.5%);一年级学生270人(51.1%),二年级学生195人(36.9%),三年级学生63人(11.9%);男生203人(38.4%),女生325人(61.6%);独生子女307人(58.1%),非独生子女221人(41.9%);学生干部167人(31.6%),非学生干部361人(68.4%);有150人来自农村(28.4%),202人来自小城镇(38.3%),176人来自大中城市(33.3%);中共党员196人(37.1%),共青团员291人(55.1%),群众33人(6.3%),其他人士8人(1.5%)。
(二)工具和方法
本研究采用自编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情况问卷。问卷分三个维度,在医学生被试群体中施测,结构效度0.886;总问卷内部一致性信度0.851,意识层面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743;潜意识层面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758;前意识层面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744。
针对医学生整体的人口学分布特征,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被试;为深入探索医学生中党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情况,对本科生中党员群体进行集体调查。问卷采取统一的指导语,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现场集体施测。将原始数据按照相应评分标准计分并划分维度后,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
(一)整体认同情况及其人口学差异
医学生整体在意识维度上均值为17.8352,标准差4.48922;在潜意识维度上均值为15.6989,标准差3.48189;在前意识维度上均值为10.676 1,标准差3.365 08;总分均值38.1558,标准差8.32702。在各维度和总体得分情况如表1所示。
意识层面的认同,较差的占30.3%,一般的占38.5%,较好的占22.1%,极好的占9.1%;潜意识层面的认同,较差的占19.1%,一般的占32.0%,较好的占25.2%,极好的占23.7%;前意识层面的认同,较差的占62.3%,一般的占28.0%,较好的占6.7%,极好的占3.0%;总体认同情况,较差的占31.8%,一般的占48.9%,较好的占14.6%,极好的占4.7%。
1.不同学历的整体认同情况差异。不同学历之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情况,在总分和意识层面差异显著,在潜意识层面差异极其显著;在前意识层面也有差异,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对差异结果的事后检验表明,意识层面的差异存在于博士与本科,博士与硕士之间;总分的差异存在于博士与本科生之间。不同学历的得分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
2.整体认同情况在其他人口学因素上的差异。不同性别的医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情况,在总分、意识层面和潜意识层面差异显著,均为女生得分高于男生;在前意识层面也有差异,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情况,仅在前意识层面差异显著,独生子女得分高于非独生子女;在总分、意识层面和潜意识层面虽有差异,但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学生干部与非学生干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情况,在总分、意识层面、潜意识层面和前意识层面均差异极其显著,且均为学生干部得分高于非学生干部。不同来源地之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情况,在前意识层面差异显著;在总分、意识层面和潜意识层面也有差异,但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对差异结果的事后检验表明,前意识层面的差异存在于来自农村的同学和来自大中城市的同学之间。
(二)学生党员的认同情况
对本科生党员群体进行集体调查,其中七年制学生党员76人,五年制学生党员63人。另外配比205名非学生党员作为对照组,对学生党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情况进行分析。
学生党员在意识层面的认同,较差的占12.9%,一般的占33.9%,较好的占35.2%,极好的占18.0%;在潜意识层面的认同,较差的占5.0%,一般的占20.9%,较好的占33.8%,极好的占40.3%;在前意识层面的认同,较差的占42.4%,一般的占42.5%,较好的占7.9%,极好的占7.2%;总体认同情况,较差的占7.2%,一般的占59.7%,较好的占22.3%,极好的占10.8%。
学生党员与非学生党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情况,在总分、意识层面、潜意识层面和前意识层面均差异极其显著,且均为学生党员得分高于非学生党员。
大一学生中,七年制学生党员与五年制学生党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情况,在前意识层面差异极其显著,五年制学生党员得分高于七年制学生党员;在总分、意识层面和潜意识层面均有差异,但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
大二学生中,七年制学生党员与五年制学生党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情况,在意识层面差异显著,七年制学生党员得分高于五年制学生党员;在潜意识层面差异极其显著,七年制学生党员得分高于五年制学生党员;在总分和前意识层面均有差异,但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
三、讨论
结果显示,在认知和意识相关的意识层面,31.2%的大学生熟知并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9.1%的大学生极好地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在与情感和无意识倾向相关的潜意识层面,48.9%的大学生熟知并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23.7%的大学生极好地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在与行为和行为倾向相关的前意识层面,9.7%的大学生熟知并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3.0%的大学生极好地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总体而言,19.3%的大学生熟知并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4.7%的大学生极好地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学生党员与非学生党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情况,在总分、意识层面、潜意识层面和前意识层面均差异极其显著,且均为学生党员得分高于非学生党员。这一结果表明了在医学院校中,学生党员普遍接受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同学历之间存在差异,而通过博士生与本科生的对比发现,博士生群体存在一定程度的核心价值观缺失。
四、结论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2]。医学生整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地认同较理想。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对核心价值观地认同均高于普通同学,体现出在学生干部选拔和学生党员培养程序中对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合理教育。然而,不同学历之间存在差异。通过博士生与本科生的对比研究发现,博士生群体存在一定程度的核心价值观缺失。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和先进文化传播的基地,应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注意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方面突出教育重点[3]。
医学生整体在意识维度上均值为17.84,标准差4.49;在潜意识维度上均值为15.70,标准差3.48;在前意识维度上均值为10.68,标准差3.37;总分均值为38.16,标准差8.33。不同性别的医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情况,在总分、意识层面和潜意识层面差异显著,均为女生得分高于男生;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情况,仅在前意识层面差异显著,独生子女得分高于非独生子女;学生干部与非学生干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情况,在总分、意识层面、潜意识层面和前意识层面均差异极其显著,且均为学生干部得分高于非学生干部;不同学历之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情况,在总分和意识层面差异显著,在潜意识层面差异极其显著;不同来源地之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情况,在前意识层面差异显著;学生党员与非学生党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情况,在总分、意识层面、潜意识层面和前意识层面均差异极其显著,且均为学生党员得分高于非学生党员。
参考文献:
[1]贾英健.认同的哲学意蕴与价值认同的本质[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1):13.
[2]崔美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状调查[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12):1854-1857.
[3]范雍.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D].成都:西华大学,201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