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至明清时期的人才选拔制度研究

2014-10-21 01:28陈汉威
学理论·下 2014年9期
关键词:科举制

陈汉威

摘 要:为了适应统治需要,中国历史上一共有三个影响深远的人才选拔制度,分别是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这三种制度是一种承上启下的关系,都是为了解决当时官吏选拔和社会治理。这种选拔制度的建立也对当时社会的文化、观念、法制的直接体现和影响。

关键词:人才选拔;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中图分类号:K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7-0114-02

政府通过选拔人才和人才培养是为了获得理想的官吏,对社会进行有效治理。单凭群众选举,很难获得适合的人才,就需要配合社会需求的考核制度。本文通过研究汉代至明清时期的人才选拔制度,进一步分析人才选拔制度的发展。

一、察举制与太学的相结合

中国在汉代时期,就有了选举制的存在,称为察举制。主要有三类型,分别是临时举办、定期举办或者不定期举办。汉代政府的统治理念是搜罗全国范围的优秀人才参与国家的治理。西汉时期的传统政治理念注重“责任”,而不是“权利”,可以说政府对平民负有何种责任。因此,汉代中央政府就需要向全国各地搜集人才。太学则是一种人才培养制度。在汉代武帝时期,已经设立了专门的人才培养制度,称为“太学制度”。凡群国俊才在十八岁以上,需进入太学。一年以后,根据考试结果,学生成绩分为“甲科”和“乙科”。甲科出身称为郎,即可在中央任职,属于光禄勋下面的皇宫侍卫。乙科出身的为吏,需要回到本乡地方行政任职。吏是地方长官的掾属。在地方行政上得到锻炼与培养。

西汉时期称选中的人才为“贤良”。一般为天子继位、国家庆典、天灾时期,就会有政府下诏,设有定期,被选人不论已仕或未仕。应举后,就由官方就政治问题做出考核。这种考核方式,因为是贤良直抒己见的对策问题,也称为“贤良对策”。另一种称为“举孝廉”,即孝子廉吏。主要看重德行,不注重才能。在西汉时期,“贤良”为政府治理国家的人才,“孝廉”更多是表现一种奖励之意,树立一种国家的道德模范标准。汉代武帝时期,曾经下诏:“群国长吏,在其治区;乃竞无孝廉,可应国家选举,证其职责之未尽。”遂下令议不举者罪。此后,群国每年察举孝廉一名。“贤良”为不定期选举;“孝廉”则成为一种定期选举;。如果遇上需要人才出使边疆、修建水利、治理水灾等,则数政府临时需要特殊人才,为不定期选举。由察举制出任仕途的官员主要出身于郎署,该部门属于皇宫中的侍卫,主要是皇帝的近卫。由于每年约两百人进入郎署,人员逐渐饱满。于是汉代政府选拔人才不再外求。于是不定期的选拔和临时选拔逐渐被淘汰。在人才选拔上,按年选举逐成为唯一入仕途径。

这主要是因为当时汉代的政治传统重责不重权所导致。汉代政府认为政府对民众负责,政府由地方所选人才组成。那么政府与民众同为一体,不存在民众一旦为吏,便不再属于民众之说。汉代的人才选拔特点之地方察举的考试相随相成。但考试仅为选举制度中一种附带。更多是注重“太学”的培养与考核。

二、九品中正制的建立

东汉末年,中央政府失去对地方控制。当时吏部尚书陈群提出“九品中正”制。即册封九等对人才进行调查与评核。主要是考虑两点因素:

一是官吏的任命由地方改为中央所有。察举制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九品中正制主要是中央官吏兼任原籍地的州、郡、县的大小中正官,负责察访本州、郡、县散处在各地的士人,综合德才、门第定出“品”和“状”,供吏部选官参考。这样就能把官吏的任命回归中央。这样进一步加强国家统一。

二是对官吏进行考核,进一步建立客观标准的考核制度。主要适应人士流移的新环境,就本乡之中选择一个适当的人来主持评定的任务。

九品中正制的制度下,对于官吏之任命和升贬,有一套比较客观标准。建立这种标准主要是依据地方群众言论与公共意见,即一从“众”,一从“贤”的思想,相对于汉代末期漫无标准,各自授用私人门生的情况有很大的进步。

这种制度原本为适应东汉末年的乱世所立。到西晋时期,全国恢复统一,九品中正制的弊端就自然显露了。全国人才为了博取中正好评,多到中央,不愿安心在地方政府服务;九品薄不论已仕未仕;一概登列,,导致许多人竞争虚华,不愿从下级历练。汉初察举全凭政绩。九品中正名册则三年一换,许多虽政绩甚差但得美名而获上升。

三、科举制度的建立、成熟与发展

隋唐时期属于科举制度初期建立阶段。当时察举制与九品中正制的弊端已经十分明显,不再适合当时社会需求。隋唐时期提出“科举”制。考试制度在汉代时期是人才选拔的附带,在隋唐时期,则完全取替了选举。“考试”可以理解为两方面,“考”是指“考绩”;“试”是指“试用”。在战国末期已经有人在提倡考课与铨叙,主要在于定下一项政府选拔人才的客观标准。

唐代科举分为进士科和明经科。进士科以诗赋为主。明经则考“帖经”和“墨义”。在唐代考试,选由礼部主考。录取之后经吏部试用合格后,才正式录用。因为政府有求取官吏人才的需要,才建立有相关制度的选拔制度。以诗词为考试题目主要因为汉代时期以问政策,应举人以揣摩准备;但以诗出题范围较广,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考核应试人的才智品德。但唐代选拔人才制度也存在弊端。选拔人才全凭考试,只有利于大门地势,长期在门第中接受教育,具备一定政治常规,易于成材。当时只是选拔制度,并非培养人才制度。由于后期参与人数超过入仕人数,便出现结党私的弊端。

宋代时期的科举严防舞弊,坚持选拔人才与“严法、尚法”并行。在“王安石变法”的内容中,主张废除明经科,专注于进士科,不再考诗词,改为经义。当时政治需要重权经术的人才,不注重文艺。宋代人才选拔的科举考试相对于唐代更为严格。“糊名”法在当时已经相当成熟,主要是为了防止考官存心录取自己门生,结党营私。应试人员必须要以真才实学通过考试。与唐朝的人才选拔考试相比较,宋代的人才选拔考试主要以奖励文学为主。只要通过考试之后,就能入仕做官,却缺乏了唐代时期,通过考试人员对于为官之道的历练。没有与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结合的考试制度终有弊端。以学术考试作为选拔人才的标准,学术标准却以政府决定,选拔出来的人才没有经过历练和相关的政治知识培养就直接任职重要职位就会存在不少隐患。但是,宋代的人才选拔制度对于学术氛围的贡献上,有积极效果。五代十国之后,处于低潮的社会学术又重新跃起。同时,宋代的学术也有质一样的飞跃。

明、清两代的人才选拔有重大的改革。在唐、宋时期,主要由地方政府向中央政府汇报报考人数,这些报考人员称为“进士”。通过考试之后,就是“状元及第”。在明代以后,由于报考的人数众多,就需要通过多层筛选。首先,报考人员要参加“府县考”,通过的人员称为“县学生”,即“秀才”。再到所在的省会参加“乡试”,录取后为“举人”。各省的举人汇集中央“会试”,称为“进士”。

明代进士及第以后,需要进到中央政府设立的地方读书进修。满三年以后,参加国家考试,选拔成绩较好的人员进入翰林院。当时,获得进士且进入翰林院的人员称为“清流”,秀才举人被称为“浊流”。这种品流思想,造成了科举选拔的人才分为两层。只有上层清流的进士和翰林才能成为大官。至于下层的浊流,无论政绩、学问再出色,也无法成为大官。这种选拔制度好处在于,进士在翰林院进修期间,一方面能加强自身的学问;一方面能得到政治能力的锻炼。进士和翰林院成了中央政府的人才培养和储存中心。

四、结语

在汉代时期的察举制选拔出来的人才,通过考核之后,由地方政府历练,再加以察举。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是九品中正制。唐代则由礼部进行考核选拔,在通过吏部试用。在本质上汉唐时期的人才选拔是存在相似的地方。宋代时期已经着重于严格法律规定的考核。在没有历练的基础上,一旦及第,即可入仕。考试制度能够成为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主要是因为以下原因:

一是考试存在客观的标准,可用于挑选人才和建立官吏良好形象,有助于国家的治理。在全国人民心中为官吏树立良好形象的首要任务是建立合理的选拔制度。若官吏是通过国家统一选拔考试而上任的,则会在人民的心目中得到信服与钦佩,有利于弘扬了国家制度的公平观念,有利于下层民众有示范激励作用。相对而言,若官员是靠门第、荫籍、裙带关系而获得官位,则官员形象会有损害,对社会发展有负面影响。考试是面向全民进行选拔,相对客观。可消融社会各个阶级的矛盾和加快文化发展。科举考试向社会传播一种“学而优则仕”的观念。加之当时考试偏重于儒家经典和文化修养,所以整个社会都重视读书、习文、赋诗等。

二是加强国家统一。考试录取名额,使全国各个地区人才聚集,促进文化融合和政治的向心力。加之当时考试偏重于儒家经典和文化修养,在这种考试氛围下,整个社会都重视读书、习文、赋诗等。例如,唐朝科举要考诗赋,所以应试者都学作诗,从而也造就了一个空前绝后的唐诗时代。

中国古代的人才选拔制度发展是由选举培养为主,考试属于附属手段。到了后期,人才选拔就以考试为主。但是,没有相符合的培养人才制度伴随的考试,随着时间的发展,就会存在出许多弊端。考试和培养在本质上存在很大的差异。两者相结合才能逐渐完善人才选拔制度。由于社会环境的影响,中国传统读书只为入朝做官的思想,导致在人才选拔的过程中,偏向于法制的建立,不再以选拔为重点,甚至为了有利于政府对人才的控制,出现政府决定学术标准的情况。,如宋代王安石编的《三经新义》,明清的八股取士。对人才选拔制度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2.

[2]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2.

[3]翟居怀.我国人才选拔制度的历史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2(2).

猜你喜欢
科举制
古代的考试
“科举”
试论中国传统社会中的科举与书院制度
浅析科举制对唐朝人婚姻观念的影响
浅谈古代科举制度的历史作用
科举制度对高考制度的影响探究
晚清科举制度变革考
关注历史发展的阶段性,克服思维定势
从“范进中举”看应试教育
中国古代科举制与现阶段公务员制度之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