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针对0~6岁的儿童,必须实施整体性的教育,且托幼一体化已成必然趋势。旨在研究托幼一体化的深层次内涵及托幼一体化实施的背景,进一步分析当前托幼一体化遇到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托幼一体化;原因;问题;对策
在我国学前教育发展史上,幼儿接受教育的机构主要有托儿所和幼儿园,并且两个机构的教育往往是断层的。一般来讲,0~3岁的婴儿进入托儿所,归属于集体事业管理局管辖,实施的主要是保育;3~6岁的幼儿进入幼儿园,归属于教育局管辖,实施的是学前教育。长期以来,这种管理上的不一致,机构上的不统一,造成学前儿童教育缺乏连续性、完整性。如何更好地实现从零岁开始的教育,实现托幼一体化势在必行。
一、实施托幼一体化的原因
首先,0~6岁是人生的初始阶段,是相对完整的年龄阶段,必须实施整体性教育。托儿和幼儿所处的年龄阶段都是儿童发展的直觉行为思维阶段,这一阶段是儿童的身体、智力、情感和社会性逐步产生和建立的时期。由于历史原因,客观上造成两个阶段教育的严重割裂,不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托幼一体化”不能局限在两种年龄班的机械合并上。其次,在幼儿园中实施托幼一体化有不少优势。比如,从执教人员的素质来看,他们大多具有教师资格,是从事教育的专业人员。从物质条件来看,城市中的不少幼儿园环境优美、设备设施完善。
二、托幼一体化中遇到的问题
1.托幼一体化中,幼儿园的软硬件设施不足以满足当前的教育需求
从软件环境上讲,对3~6岁儿童教育的研究更多一些,教育方案或课程比较成熟,对0~3岁儿童教育的研究,尽管已形成托儿所教材和小儿养育的卫生保健教育体系,但教育的方案或课程的适宜仍是一个亟须重视的问题。
从硬件环境方面及举办托班的其他条件和要求来看,这些都对幼托一体化的建立設定了不小的物质条件要求。1985年,卫生部印发了《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1987年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发了《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1994年卫生部、国家教委又联合颁发了《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这些政策性文件都严格规定了托儿所(班)在生活、饮食、健康检查、疾病预防、卫生、安全、建筑设计、生活用房和其他设施等方面的要求。从严格意义上说,目前幼儿园中的托班离这些要求还有较大的距离。
2.现有教师资源不足,教师人员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提高从事托幼一体化教育人员的素质也是当务之急。根据托幼一体化的发展及其趋势,目前的人员素质是难以满足要求的。未来托幼一体机构从业人员主要由教师(直接面对儿童)、咨询人员(面对家长的专家)和保育人员(儿童护理和养育)以及管理人员共三方面人员组成,他们虽然岗位不同,但都需进行这三方面的培训和实践。从师资状况来分析,这些原本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教师,实际上并不熟悉托儿教育工作。习惯于教三岁以上孩子的教师,不经过托儿教育专业培训,就教托班孩子,这与小学教师直接到幼儿园教学一样不合适。
3.行政机构对托幼一体化存在政策空白,对教育课程管理不到位
自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教育部等部门对幼儿教育工作颁布了《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政策和法规,这对规范幼儿教育和促进幼儿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但是,自1981年卫生部颁布《三岁前小儿教养大纲(草案)》至今的二十多年中,针对托儿教育的规范性纲领文件几乎没有。在整个托幼一体化发展过程中,亟需出台相关政策指引其发展。在托儿教育的课程管理、指导和评价缺乏可以参照的标准。
三、问题解决措施
1.幼儿园作为托幼一体化的主体机构,要定位准确,按照托幼一体化的思路,从软、硬件方面着手改善,开展好各项工作
从硬件上对幼儿园环境进行完善,以满足托幼一体的发展。在生活、饮食、健康检查、疾病预防、卫生、安全、建筑设计、生活用房和其他设施等方面,在照顾3~6岁儿童的教学生活的同时,进行适当改进,以满足0~3岁儿童的需要。
从软件环境上进行改善,以满足托幼一体化对教学质量的要求。首先,课程目标的制定。根据行政部门制定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幼儿园工作规程》提出的保育和教育总目标的内涵和精神,将托班的教育目标定位在:“帮助孩子顺利地适应托班集体生活,逐步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其次,课程内容的编排。根据2~3岁儿童发展的特点,我们把课程内容的基点定位在使孩子在每日生活的各项活动中获得生活常规、操作物体、人际交往等三方面的多种经验。最后,课程实施过程。托班的教师在深刻领会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的基础上,从托班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出发,依据托班儿童已有的经验,精心设计每一个活动。同时,在活动组织的过程中,要求教师结合实际,灵活实施,以提高活动的效益。
2.托班应加强师资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师资质量是保证和提高托班教育质量的重要条件。但实际情况是,幼儿园虽然有不少教师已长期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却对托班的教育教学几乎是一无所知,基于这种状况,幼儿园应拨出专项经费,首先对即将从事托班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进行多种形式的培训和学习。比如,可以将自己的教师送出去进行培训,实地观摩先进地区的教育;聘请专家上门指导,通过开设讲座和现场演示的方式,来提高教师的知识和实践技能。另外,有条件的园所在搞好教育教学的同时,可以开展一些“托幼一体化”的相关研究,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和能力,还可以使教师在研究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
3.行政部门应该加强业务指导,对托幼一体化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进行指引、监督
要保障托幼一体化的顺利实施,必须依据精简高效的总体要求,继续贯彻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各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原则,逐渐形成并不断完善纵横有序、交互联动的托幼一体化管理网络。从管理层面上为托幼一体化的实施提供保障,设立统一管理托幼一体化学校的管理部门,制定指导托幼一体化发展的政策,从制度层面为托幼一体提供可以实施的依据。从业务指导层面,制定托幼一体化后的课程目标,完善课程内容,监督课程实施,通过这些手段加强对托幼一体化的业务指导。从师资规范层面,可以通过在全国范围内设立考核机构,制定持证上岗培训的办法,实现对各机构从业人员规范化,对托幼一体化下的教师进行业务指导,规范执业行为。只有经过培训合格,获得证书的教师,才能进入托幼一体化学校执教,最终保护好儿童的权益。
参考文献:
[1]吴艳.生活体验:托班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途径[J].学前课程研究,2008(3).
[2]张丽.浅谈班级环境对规范托班幼儿日常行为的积极作用[J].学前课程研究,2007(2).
[3]王秀丽.浅议开展托班主题活动的策略[J].学前课程研究,2008(4).
[4]唐淑.中国多元化的幼教师资培养培训体系[J].学前教育研究,1997(3).
[5]胡育.起步之路如何走:上海关注0~3岁婴幼儿早期发展研究的评述[J].上海教育科研,2002(12).
[6]霍力岩,齐政珂.全面整合学前儿童服务体系:走向“保教一体化”的英国学前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2010(5).
[7]虞永平.托幼一体化的政策导向与课程理念[J].学前课程研究,2008(6).
作者简介:王妮妮,女,出生于1985年5月18日,籍贯:山西晋城,工作单位:洛阳师范学院学前教育学院,研究方向为儿童心理、教师教育发展、儿童语言等,研究生,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