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斜阳照兴安

2014-10-20 15:22张守民
海外文摘·文学版 2014年9期
关键词:拓跋鲜卑皇后

张守民

第一次去嘎仙洞是一个寒冷的冬日。那天,一场大雪刚过,大兴安岭山路上,雪深没膝,车行艰难,时不时就要停车、挖雪、推车,几十分钟路程,居然走了三个钟头。当我们气喘吁吁地爬上嘎仙洞前的山坡,已到中午时分了。

拓跋鲜卑是鲜卑人生活于大兴安岭的一支,古时的大兴安岭名曰大鲜卑山。《魏书·序纪》刊载的鲜卑是“其后世为君长,统幽都之北,广漠之野,畜牧迁徙,涉猎为业,淳朴为俗,简易为化”,且“积六七十世”。大约在西汉武帝统治期间,鲜卑远祖成帝毛氏,由部落联盟酋长改称“皇帝”。考古证明,嘎仙洞恰是拓跋鲜卑先人的祖居之地,而毛氏,很可能就居住在嘎仙洞。

嘎仙洞,位于大兴安岭北段顶端,地处内蒙古阿里河10公里处嫩江西岸,海拔495米。当我怀着朝圣般的心情走进嘎仙洞,顿时惊诧于它的原始或简陋了。这是一个天然洞穴,坐落在高达百余米的悬崖峭壁之中。从外观看,洞口朝南偏西,呈三角形,宽约30米,高约20米。而洞内深约100余米,又分四室两层,总面积达200余平方米,鬼斧神工,令人惊叹。

此时,尽管日正中天,但嘎仙山前,仍朔风呼啸,雪幔横陈,寒流肆虐;嘎仙洞口,更是滴水成冰,呵气成霜,冰凉刺骨。零下三十几度的大兴安岭冬季,太冷了,这样恶劣的自然环境,居然能穴居生存六七十世?苦难的拓跋鲜卑先人,真的令我好生敬佩。但磨难和艰辛何止于此,自打离开这嘎仙洞,颠沛流离,甚至血雨腥风,始终纠缠着拓跋鲜卑,时间长达数百年之久。

我们还是回顾一下拓跋鲜卑的三次大迁徙吧。第一次迁徙应在公元一世纪前期,领导者为毛氏后五代皇帝拓跋退寅。当时恰值东汉初年,北匈奴西迁,南匈奴保塞,草原上正处于动乱当中,拓跋鲜卑人趁机由大鲜卑山迁徙“大泽”,即今天的呼伦池,并安居六世。1959年扎贲诺尔发现的300多座古墓,大约就是那次迁徙的文化遗迹。

第二次迁徙是由献皇帝拓跋邻策划的。当时,因族群庞大,仅皇家就已十姓,而呼伦池畔地域荒阻,不足以建都邑。但拓跋邻已届年迈,便授位其子圣武帝拓跋诘汾统领南迁事宜。在数十易寒暑,千百克险难之后,最终到达匈奴故地。

第三次迁徙发生在始祖神皇帝力微时期。那一时段,拓跋鲜卑一直游牧于上谷以西地区,并时遭袭击,部员离散,逾十年经营,才逐渐恢复至20余万众。公元258年,力微率部从河套北部迁徙于汉定襄郡盛乐,从此,拓跋部正式取得部落联盟领导权。

回首拓跋鲜卑这一路迁徙,从现代地理角度看,是先吉林,后赤峰,再乌兰察布、包头、和林格尔,直至定都大同。仅就行程而言,《魏书·礼志》记载:“石室南距代京可四千余里。”4000里地算远么?真就不远,但他们居然走了100多年,个中甘苦,何须赘言。面对无尽的挫折和打击,拓跋鲜卑人没有消沉,反而斗志更加旺盛!

请看代王拓跋什翼犍的非凡经历。公元321年,什翼犍还不满1岁,便遭遇宫廷政变,危难之际,母亲将他藏于裤中才逃过一劫;公元329年,他刚刚10岁便被当作人质送往后赵,这一去便是整整十年;公元378年12月,已任代王的什翼犍,刚刚结束同秦王苻坚的一场大战,便被其长子寔君杀害于都城,时年57岁。坎坷的人生境遇,愈加彰显其英雄本色,继王位39年来,什翼犍“雄勇有智略,能修祖业,国人附之”,为后来的强盛北魏打下坚实基础。

北魏太祖拓跋珪也是一生坎坷。代国灭亡时,他才五岁便被沦为秦国人质;后避难到独狐部,刘显又密谋除之,多亏姑母和母亲联手相助,方才免于一死;母子继续避难到贺兰部,贺染干又欲加害之,还是被母亲救下;公元386年,15岁的拓跋珪刚任代王,大员于恒便密谋叛变,后因泄密而阴谋流产;公元409年,他的得力干将拓跋仪与穆崇合谋造反,正当刀斧手全部就位之时,谋反再次败露;公元410年,风华正茂、如日中天的拓跋珪,还是被亲生儿子拓跋绍杀死,那一年,他才39岁。拓跋珪终生多灾多难,但也毕生光彩照人,为了国家安危和民族强盛,他贡献了自己的全部才智,乃至生命。

据不完全统计,从代国到北魏的国王或皇帝中,被亲生儿子杀害6人,被皇后、宦官、大臣杀害9人;13任有生卒记载的北魏皇帝,平均年龄29岁,最大年龄45岁,最小年龄仅20岁,拓跋鲜卑可谓灾难频仍,命运多舛。但是,这群大鲜卑山养育的北方汉子,坚韧,倔强,从未屈服,凭借执著的信念和超人的毅力,终于结束多国混战,完成北方统一,创建北魏王朝,并持续稳定达148年之久。

我的第二个嘎仙洞之旅,是在一个秋末冬初的清晨。那天,当我置身嘎仙洞前放眼远望,嘎仙山下一条淙淙小溪撞入眼帘。这是一条普通的山溪,微微晨风吹拂之下,它正携着深秋的沉寂,沿着山涧悄悄走来,又带着初冬的凝重,顺着深壑匆匆而去,我知道,那就是嘎仙河。

嘎仙河源远流长,魅力无穷。据说太平真君四年,中书侍郎李敞于嘎仙洞祭祖,因痴迷于嘎仙河的神圣,顿时想入非非,预投河西归,以忠魂伴祖,经多人解劝,才如梦方醒。这个传说虽无从考证,但嘎仙河那绵绵永昌、持之以恒的精神,或许真就是拓跋鲜卑先人们,走出大鲜卑山的第一动因呢!

《魏书》关于鲜卑历史的记载是:“不为文字,刻木记契也。”以这样浅显的文化背景,融入浩瀚数千年的中华文明,确实需要一个漫长过程。拓跋鲜卑人非常清醒,从踏进呼伦池畔的第一步起,他们就已经开始筹谋称雄。

《魏书·序纪》“圣武帝尝率数万骑田于山泽,歘见辎軿自天而降,既至,见美妇人”一节,记载的就是关于拓跋诘汾的传说。某一天,诘汾打猎,忽见一队车马自天而降,有一“天女”,奉命来与诘汾交好。当晚,二人鸾凤颠倒,结为夫妻,次日分手。第二年的同日,仙女送来他们的儿子,说:“这是一位帝身,将子孙相承,世为帝王。”这个男孩就是代国国王拓跋力微。

诚然,这是一则神话故事。但为提高族人素质,拓跋鲜卑提倡与外族通婚却是史实。拓跋就是鲜卑父、匈奴母之意;而鲜卑母、匈奴父则被称之为铁弗。当年,与之通婚的民族还有丁零、高车、柔然、汉族等。而《史记·匈奴传》记载的“父死,妻其后母;兄弟死,皆取其妻妻之”的匈奴风俗,同样也为拓跋鲜卑所认同。endprint

由于受“帝室十姓,百年不通婚”和社会原始、性别失衡等条件约束,皇室家族不得不降低身价,与平民女子,甚或战俘女子成婚。据《魏书·皇后列传》记载,道武帝皇后慕容氏,太武帝皇后赫连氏,虽然都出身高贵,但均以战俘身份入主后宫。明元帝拓跋嗣皇后窦氏,文成帝拓跋濬的皇太后常氏、文明皇后冯氏、元皇后李氏,孝文帝拓跋宏的贞皇后林氏、幽皇后冯氏、昭皇后高氏等,不是出身微贱,就是作为社会罪犯家属入宫,而后才成为皇后。在北魏148年统治期间,共有皇后、皇太后16位,其中出身微贱者就有9位,比率高达56%。

畜牧狩猎原是拓跋鲜卑人的长项,但学会农耕技术,掌握汉族文化,是置身中原的必备条件。为生存计,他们如饥似渴地向外族学习,就连当人质的机会亦不曾放过。例如,力微的儿子窟咄,虽身为人质,但仍刻苦学习汉文,矢志报国;拓跋珪就是凭借当人质期间所学本领,成为北魏王朝的开国皇帝。

随意翻阅《魏书》,时常便见国王或皇帝,倡导中原文化,鼓励扶持农桑的记载。拓跋什翼犍创立代国时,完全模仿晋朝国家体制设置官位,分掌众职,制定法律,建立军队,营办监狱,并鼓励和汉人交换物品。尤为重要的是,他首开北魏重用汉人之先河,启用燕凤为右长史,许谦为郎中令;拓跋珪创建北魏以后,出于对轩辕 “修德振兵”方略的由衷敬奉,亦在平城“置五经博士、增国子太学生员至三千人”。在继续发展畜牧业的同时,他还极力推行“计口受田,劝课农桑”政策,积极鼓励发展农业;太武帝拓跋焘继位以来,继续沿袭“简贤任能,劝课农桑”国策,屡下“宜宽租赋,与民休息”诏令,奖励“劝农平赋”的守宰,严惩贪官污吏,减轻属民负担,使北魏的农业经济发展迅速。

北魏孝文帝,因汉化改革而名垂千史。他强力推行的均田制、三长制、租调制和官吏俸禄制,对大唐朝的建立影响颇深。他积极倡导割除鲜卑旧俗,接受汉族文化,甚至要求鲜卑官员禁胡服、断北语、定族姓、行汉礼,严禁鲜卑人同族结婚等。他本人亦带头修行汉文,并有很高的文学造诣,其诗句“白日光天无不曜,江左一隅独未照”,至今仍然广泛流传。但汉化改革,阻力重重,仅迁都一事就颇费周折。

《魏书·高祖纪》中,有孝文帝携“步骑百余万”伐齐、迁都的记载。说公元493年,孝文帝亲自率领一百余万军队,从平城出发,南下伐齐。经长途跋涉来到洛阳,将士疲惫,早已厌战。但孝文帝仍旧下令,继续南下伐齐。这哪儿成啊,于是,官员幕僚纷纷劝阻。大臣将军劝说不行,皇亲国戚劝说也不行,最后诸多贵族也都站出来,共同劝说皇帝停止伐齐。孝文帝这才严肃地说:“本次伐齐,兴师动众,半途而废,岂不给后人遗留笑柄。如果不能南进,那就把帝都迁到洛阳吧!”这时,一位贵族说:“只要陛下停止南伐,我们愿意迁都。”届时,众人均应声附和,拥护迁都。于是,北魏都城,便由平城迁到洛阳。其实,当年的伐齐是一假象,而力逼迁都才是孝文帝的真实目的。

那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自迁都开始,古老的拓跋鲜卑民族,犹如淙淙流淌的嘎仙河水,挥一泓山野之清新,携万般萌动之生机,汇入江河,汇入湖海,汇入古老的中原大地!

我的第三次嘎仙洞之旅正值盛夏季节。当我伴着花红柳绿,山青水黛,一步步走近嘎仙洞,再一次站到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派人祭祖留下的石刻祝文前时,心情就再也没能平静过。

走进石洞大约六七十米处,借助强光手电照射,我们在洞内左侧石壁,和洞的顶部分别看到两处类如雕琢的石刻痕迹,而以顶部的雕痕稍微明显。那是一处宽约4米,长约7米,深约半米,周角微呈,中心下凹的石坑,有人将其称为藻井。假如这真系人工雕琢的话,起码是公元443年李敞祭祖所为,掐指细算,它要比北魏云冈石窟整整早了9年时间。

拓跋鲜卑人热衷于建石庙、开石窟、垒石坊、建石墓,他们那十分强烈的石室情结,大约就源于嘎仙洞。而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恰恰是北魏王朝留给后人的两处经典巨作。云冈石窟位于大同市西郊武周山南麓,东西长一公里,共53窟,51000余尊佛像,最高佛像达17.8米。公元453年,文成帝拓跋濬为“凿石造佛,如我帝身”,特从西域请来被尊为帝师的高僧昙曜,随即又开凿出昙曜五窟。一时间,北魏疆域内,胡风汉制,崇佛尚道,蔚成风气。寺庙建设更是惊人,短短几十年间,皇帝下令修建47座,王公贵族修建800多座,如与民间州府的修建合计,寺庙已达13700余座。而平城之内更是石窟遍立,万佛争竖。从那时起,云冈石窟就已经成为解读北魏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石刻全书。

公元494年,孝文帝成功迁都洛阳,随即始建龙门石窟,使洛阳城一举成为当时亚洲的文化中心。而后,又有甘肃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石窟、河南巩县石窟寺、山西太原万佛洞、河北响堂山石窟、青海永靖炳灵寺石窟、辽宁义县万佛堂石窟、大连梦真石窟等相继问世。综观中国文化史,开石窟文化之先河者,非北魏莫属。

其实,北魏丰富的文化遗产何止石窟?比如号称五岳的五座名山,除衡山的南岳以外,其余四座均与北魏有关。西岳华山飞檐点金、崔嵬宏伟的西岳庙,中岳嵩山蜚声海内外的少林寺,北岳恒山悬于陡峭悬崖之上的悬空寺,号称五岳之尊泰山顶端的玉泉寺均为北魏时期建造。

北魏的科技文化亦成果斐然。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是中国现存最古老、最完整的农业专著。郦道元以《水经》为基础,从一个文学家角度,采用文字优美的游记体裁,写成千古名著《水经注》。杨炫之的《洛阳伽蓝记》,既是地理名著,又是文学作品,同时又是一部佛教专著。北魏民歌更是凸显北方民族大融合之特征,刚健飘逸,淳朴真挚。《敕勒歌》《折杨柳歌》《木兰诗》就是典型的代表作。

受拓跋鲜卑人影响,在中国的历史进程中,北方民族可谓英雄迭出,相继涌现出创建辽代的契丹人(也有说是鲜卑人),创建金朝的女真人,创建元朝的蒙古人,创建清代的满族人。而大唐朝的皇宫后院,鲜卑女子更是争俏夺丽,显贵迭出,唐朝皇族的一半基因,很可能就来自于大兴安岭。

《隋书·文四子传》载:“文献皇后之所生,次炀帝。”《旧唐书·高祖本纪》曰:“文帝独孤皇后,即高祖从母也。”《新唐书·高祖诸子列传》曰:“窦皇后生太宗皇帝。”而文献皇后即独孤皇后,独孤系拓跋氏嫡系鲜卑人,高祖窦皇后是周文帝女外孙,也是鲜卑夫人所生。不难看出,隋炀帝杨广的母亲是鲜卑人,唐高祖李渊和唐太宗李世民的母亲都是鲜卑人。据统计,在隋唐两朝的皇后和太子妃中,鲜卑女子就有8位,唐朝的公主中,有13人嫁给鲜卑男人。而在唐朝的369位宰相中,更有36位鲜卑人榜上有名。武则天先嫁太宗,后嫁高宗,恰恰成为唐朝皇室具有鲜卑旧俗的有力佐证。因此,余秋雨先生定义的嘎仙洞是:“那里有大唐的基因。”鲁迅前辈描述得更加具体:“唐人大有胡气。”而从历史发展角度考量,孝文帝的民族交融政策,影响之深远、意义之重大无法估算,没准在现代汉人的体魄内,仍然鼓荡着拓跋鲜卑人的血脉呢!因此,嘎仙洞,不仅是拓跋鲜卑人的圣地,同样也是中华民族共同的圣地。

从洞内走向洞口,一抹斜阳正扑面而来,嘎仙洞顿时一片明媚,阳光普照。啊,又见斜阳,恍然间,我猛地想起当年米文平老师,就是凭借一抹斜阳的光照,才首次在厚厚的苔藓之下发现了祝文当中一个“四”字,随即,这个隐秘了1537年的谜底终被揭开。据资料载,这“四”字与嘎仙洞特有缘分,当年的祝文被发现,是米文平来嘎仙洞的第四次,当时恰好是下午四点钟,第一个映入眼帘的还是那个“四”字。而北魏李敞长途跋涉四千余里,从大同来到嘎仙洞祭祖,也是走了四个月时间。我想,这也许巧合,但更是机缘。据说,当年的太武帝拓跋焘,是在聊天中听说了嘎仙洞,这才有了祝文石刻的千古传世,这便是机缘;据说,原定是拓跋焘亲自来嘎仙洞祭祖,由于战争原因未能成行,这才有了“遣中书侍郎李敞诣石室”的千古留名,这又是机缘;据说,或许是嘎仙洞的藻井石刻,给了北魏决策者以些许启示,这才有了大同、洛阳石窟佛像的千古祈福,这还是机缘;据说,正是凭借北魏王朝的强势,鲜卑女子才三度荣任唐朝皇后,使鲜卑基因终于成为大唐皇族的重要基因,这更是机缘。

而这一切的一切,寻根溯源,嘎仙洞堪称本源,起码是本源之一吧,这绝非偶然,纯属必然。

不知不觉间已近黄昏。举目远眺,只见斜斜的夕阳,仍在暖暖地照着,照向我,照向嘎仙洞,照向身后那座立陡的山岩,也把远远近近的山川丛林,映照得天高地阔,旷远厚重。endprint

猜你喜欢
拓跋鲜卑皇后
“屎壳郎”大王
拓跋珪的“天赐”时代
化蝶
为什么皇后镇被称为“冒险之都”?
领导是咱老家人
日天皇退位后皇后或改称“上皇后”
鲜卑族的崇山与祭天
鲜卑民族初探
浅论几个北方游牧民族的婚姻习俗
皇后不能自称“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