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强
摘要:小学低年级是学生系统学习的起始,也是关键阶段。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应在教学中精心设计和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在充满情趣的情境中快乐地学习语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 创设情境 有效课堂
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对抽象语言文字中所描绘的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不能充分理解、感受。他们容易接受真实的、具体的事物,在特定的情境中会产生一定的情感。另外,小学低年级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不够集中,要让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必要的知识,必须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教师运用一切具体形象的事物,来给学生创设不同的情境,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使学生进入课文情境之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课堂的有效性。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小学低年级语文有效教学情境的创设。
一、创设导语情境
著名语文教育家于漪说:“语文没有唯一的答案,中国语言文字的模糊性决定了文学作品的丰富性和多义性。”导入新课是一堂课的重要环节,一堂课如有好的开端就能先声夺人,造成学生追求新知的心理状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善于用导语去粘住学生的心,从上课的开始就要使学生跃跃欲试地进入新课的学习。
如《我是中国娃》一课开始我是这样设计导语的: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祖国,就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母亲一样,也就是说每个人都要降生在一定的地方,这个他祖祖辈辈生活、繁衍的地方,就是他的祖国。我们的祖国就是——中国。谁知道“中国”的全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我们的祖国是中国,我们都是中国娃。(出示课件,学生欣赏祖国版图、全国民族大团结画面、快乐的中国娃画面。)
再如《送给奶奶的阳光》一课,我采用故事引入:我们每天沐浴着温暖的阳光,接受着阳光的关爱。可是有一位老奶奶腿坏了,不能出来见阳光,总是渴望见到温暖的阳光。有一天,天气非常好,灿烂的阳光沐浴着大地,她的孙女鹿儿想把阳光带回家作为礼物送给奶奶,她能给这份礼物带给奶奶吗?请欣赏《送给奶奶的阳光》,相信这样的导语好多教师都用过,同时也坚信这样的导语也一定会给学生带来兴趣的。
二、创设儿歌情境
低年级的学生从小是听着儿歌长大的,所以他们对歌曲并不陌生。在不是音乐课的语文课上听到美妙的儿歌,他们会很兴奋的。
如我在教《采蘑菇的小姑娘》一课时,首先我创设情境——学生听音乐进教室,这一环节分以下两步:
1.播放欢快的音乐,创设良好的音乐氛围。
2.组织教学:同学们,在欢乐优美的音乐声中,我们的音乐课又开始了。今天的音乐课,教师要带同学们上山游玩,看看山上有什么?(播放视频)这样,在音乐欣赏中,学生对《采蘑菇的小姑娘》进行了聆听,赢得了学生的喜爱,学生会情不自禁地跟唱,课堂上其乐融融。当然,小姑娘那勤劳勇敢、吃苦耐劳的品格也会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再如《唐僧取经》导入新课时播放《西游记》主题曲《敢问路在何方》渲染气氛,引起回忆。音乐渐停,教师介绍唐朝和尚玄奘,并板书课题。这样学生学习兴趣就更加浓厚了。其实,思品、科学、体育、活动等学科中都蕴藏着丰富的教学资源。因此,作为教师,我们要开放式备课,寻找各科知识的共同点,寻找可优化教学的结合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创设朗读情境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使其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在学生朗读前,给他们营造与朗读目标所一致的情感氛围,唤起他们的情感需求,把学生带入课文特定的情境中,使他们的情绪在教师渲染的氛围中达到饱满的状态,那么有感情的朗读将成为学生此刻宣泄的需要。
如在教《一路鲜花》一课最后一部分时,我这样引读:爱是一束鲜花,美丽了生活,美丽了我们的心。听了刚才同学的话,教师相信有了你们这群爱的天使,我们的生活将变得更加美好,和谐。所以阳光爷爷——(笑了)。他打开——(车窗),让——(阵阵花香)飘进车内。师生共读时,我在板书的同时用歌曲“爱的奉献”作为背景音乐。当读完最后一段,趁学生激动之时,我又问:“此刻,你们有没有什么需要?是想写点什么呢,还是想再次朗读一遍……”话音未完,学生就抢着说:“教师,让我们再朗读一遍,可以吗?”“当然可以!”
可见,恰当的情境将带给学生更多的感性认识,让学生在朗读中真情流露,内心产生强烈的奉献爱心的愿望。
四、创设比赛情境
一年级学生识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学得快,忘得更快。解决这个问题的最佳方法是让学生进入有趣识字的快乐之中。如:“课前一、二分钟朗诵会”“故事会”“评选认字小能手”“我会写字”等活动,对学生的点滴进步及时表扬与鼓励,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识字其乐无穷,会极大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记得就会更牢。
如《爸爸,你知道吗》这一课刚开始预习时,让学生回家有感情地熟读课文,然后利用课前几分钟开展朗诵会,比一比谁读得最好。再者充分利用双休日时间,让学生回家记课后生字,周一上语文课前进行识字接龙,比赛以个人为单位,自己会读的字一个接一个读下去,不会的暂停,及时请教四人小组中的“小老师”,而后继续进行下去。最后谁接的最长谁为优胜者。不言而喻,比赛不仅使学生在快乐中认识了生字,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合作能力,从而感到学习的乐趣。
五、创设生活体验情境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等教学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因此,教师在识字教学中除了重视课堂学习之外,也要注重拓展学习空间,让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如:在教生字“福”时,我创设了让学生回归生活的情境:在每年春节时,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在门上往往会贴上一个倒着的什么字?创设这样的情境,主要是为了使识字与生活联系起来,唤醒学生认知,让识字生活化。在抓句子教学时,也可以创设情境,深入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用“越来越……”造句时,我是这样引导学生的:“双休日,福满家超市里上午九点之前人并不多,可九点之后,人越来越多,到了十二点以后,超市里人山人海了。想一想,我班同学有什么变化?我们的家乡有什么变化?”这样一来,学生的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造的句子特别贴近生活。从教学中可见,教师联系生活,巧妙地推出多个“例句”,这比运用课文中单一例句的教学强得多。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创设多角度多途径的教学情境,不仅能使课堂焕发活力,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苦学”为“乐学”,从而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责编 金 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