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规则意识培养的策略

2014-10-20 06:26张迎辉
学周刊·下旬刊 2014年9期
关键词:规则意识幼儿

张迎辉

摘要:俗话说:“没规矩不成方圆。”幼儿要适应社会,就必须遵守一定的行为准则,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幼儿教育中我们应注重帮助幼儿理解和接受生活、学习中的各项规则,增强自控能力,使其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即对幼儿进行规则意识的培养。本文从个性化教育法、民主化教育法、灵活化教育法、环境化教育法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加强对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

关键词:幼儿 规则意识 个性化教育法 民主化教育法 灵活化教育法 环境化教育法

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对于幼儿来说,叶老的这句话有这样两层意思:一是要培养幼儿科学的生活常规意识。二是要培养幼儿在交往和实践活动中遵守基本的行为准则。但是在当前幼儿教育中,我们却发现人们比较重视文化素质的培养,而忽视了幼儿社会性教育,在共同的生活中,幼儿对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缺乏认识、体验和理解,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遵守行为规则,缺乏自律性,进而阻碍了幼儿良好社会性品质的形成。为此,我们通过一日生活中的各个环节,将规则意识的培养渗透其中,有目的、有计划地让幼儿在感受和体验中逐步懂得遵守规则的重要性。一方面,让幼儿明白“什么时间干什么事,每件事该怎样做”。另一方面,让幼儿了解规则的具体内容,初步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并能自觉遵守。此外,我们应引导幼儿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迈进,逐步适应其所生存的社会,为幼儿全面和谐发展打好基础。

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动中,以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认识、体验并理解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学习自律和尊重他人。”幼儿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幼儿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规则是为目标服务的,因此,规则的制定与实施就应围绕“尊重幼儿”“有利于幼儿的发展”这个核心,而我们采用的“四化”教育法就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个性化教育法

新《纲要》指出,教育内容、要求应使每个幼儿都能得到发展,都有成功感;要承认和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避免用划一的标准评价不同的幼儿,在幼儿面前慎用横向的比较。所以,我们制定规则时,一定要遵循幼儿教育规律及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真正把幼儿作为主体而不是实现成人愿望的工具来对待。要为不同层次的幼儿制定不同的要求,尽量做到因人而异,像摘果子一样,使每个幼儿跳一跳都能摘到。

例如,进餐活动中,我们根据幼儿实际情况,制定出了“允许幼儿根据自己身体状况,饭量的大小来决定吃多少”的规则。由于这种“个性化教育法”能照顾每个幼儿的特点,因此,我班挑食、剩饭菜的现象几乎没有。

再如体育活动中,为了使每个幼儿都能够得到锻炼,在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获得成功感。我们在“小兔采蘑菇”游戏中提出如下规则:体力好,能力强的幼儿跳10米采到蘑菇,体力差能力弱的幼儿允许先跑5米再跳5米采到蘑菇。所以,当体能较弱的幼儿在努力跳向前方的时候,教师和小伙伴们就在一旁为他加油鼓劲,最终采到蘑菇时,幼儿脸上满是喜悦的笑容。

二、民主化教育法

强化规则意识,激发和培养幼儿的自主性,不能靠硬性的约束,因此,规则的建立不是外部强加的,规则的实施是为了活动的顺利开展,从而达到教育目的。

例如,在建构区收积木的时候,经常出现积木随便乱放,有的幼儿找不到放的地方,便不停地问教师,有的幼儿收好了积木又一下子全推倒,地上杂乱极了,还浪费了许多时间,最后总是教师去把它们逐一归位。于是,在活动结束后,我们组织幼儿进行讨论:“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让每个小朋友都知道建筑区材料放的位置?”幼儿积极发言:“在积木柜上画积木的形状;每种积木放在一个地方,不随便乱拿;各种形状的积木分开放,收的时候就不会挤在一起了。”根据幼儿的建议我们和幼儿一起按照材料的种类、积木的形状,制作了标记,并且把各种材料分散放,放在幼儿容易看到和拿到的地方,并且最后决定谁做得好,就奖励一个“红星娃娃”的小标记贴在评比栏中,比一比谁的“红星娃娃”最多。由于这项规则是幼儿自己制定的,因此,大部分幼儿都能自觉遵守,使幼儿体验到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三、灵活化教育法

规则的建立和实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应根据活动发展的需要灵活运用和调整,不断完善的规则,才具有真正意义上的可行性。

例如,幼儿玩“小兔子和大灰狼”游戏,规则是“小兔”数比“山洞”多一个,当“大灰狼”出现后,每个“山洞”只能躲进一只“小兔”,没进“山洞”的“小兔”自然就会被“大灰狼”吃掉。游戏时,当一只没来得急进“山洞”的“小兔”眼看就要被“大灰狼”吃掉时,一个“山洞”里的“小兔”突然把洞外的“小兔”拉进洞一起躲藏。这是幼儿善良、纯洁的爱心的最好体现,教师便加以鼓励和肯定,灵活地进行了友爱互助的随机教育,而不是以“规则”来评判××幼儿不遵守规则,如此使幼儿思想品德和创造性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四、环境化教育法

环境对幼儿的教育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这是毋庸置疑的,因此,创设环境,营造氛围也是培养幼儿规则意识的策略之一。因此,为了培养幼儿良好的规则意识,我们将各种日常生活中的规则用色彩鲜艳,图文并茂的标识图来表示。例如,在图书角贴上“小朋友正确翻书,一页一页地看”“看完图书后将书放回原来的位置”等图标。幼儿不仅能按图标提示自觉遵守阅读规则,还能互相提示,充分调动了幼儿间“幼幼互动的积极性”。在盥洗室贴上“不让水宝宝哗哗流走”“正确洗手”“细菌最怕肥皂泡”图标……这种会说话的“标记图”既避免了教师过多的指挥和直接干预,又对幼儿遵守规则起了提示和强化的作用。

五、应注意的问题

在培养幼儿规则意识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以下三点。

1.坚持着眼于幼儿发展的观点,使规则的制定和实施能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尊重幼儿个性,对不同性格的幼儿要采取不同的教育策略,对于活泼好动的幼儿,要多“收”,多督促;对于胆小内向的幼儿,要多“放”,多鼓励。

2.坚持一贯性教育原则,教师之间形成教育合力,统一教育观念和教育措施。

3.以规则意识来促进规则行为的形成和发展,并从中获得愉快的感受和体验。

总之,合理的规则是促使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必要保障,我们改变由成人包揽制订常规的做法,有些规则让幼儿共同参与制定,使教师更好地了解、尊重幼儿的想法,使规则更符合幼儿的需求和实际,幼儿在制订规则过程中,可以提高自己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规则意义的理解,并通过感受和体验强化了规则意识,从而提高了遵守常规的自觉性,增强了他们的自控能力和交往能力,充分发挥了“常规”教育手段作用。

(责编 田彩霞)endprint

猜你喜欢
规则意识幼儿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略论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
初中体育中规则意识培养途径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