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开展有效教学

2014-10-20 05:23郭全忠
学周刊·下旬刊 2014年9期
关键词:预设师生关系创设

郭全忠

数学是教育体系中的基础学科,学生通过学习数学,不断加强锻炼自身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能有效提高自身的综合思维能力。高中数学集理论性与抽象性为一体,更加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程度与综合能力的塑造。因此,对高中数学教育者来说,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是当前亟待进行的重大举措。笔者根据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和思考,针对现阶段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成效,提出自身的几点看法,以供探讨。

一、要创设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课堂当中来

数学这门学科本身是一种具有操作性和实验性的学科,在这门课上,学生应该充分发挥能力,主动地进行实践和探索,从而更好地学习知识。因此,教师就非常有必要为学生制造出这种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教师有义务为学生地自我需要的实现而付出努力,因此,教师在数学课上应该尽可能地为学生营造一种宽容型的课堂氛围,不断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动手能力,从而让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并且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参与得到最终自我实现的需要。我们无论讲述哪一课,都要让学生大胆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大胆地去实践操作,这样对学习新知识和巩固旧知识都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二、赢得学生的尊重,拉近师生关系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双方的互动活动,学生对数学学科学习是否感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师生关系的影响。如果学生不喜欢甚至讨厌数学教师,又如何会爱上数学学习呢,还会把这份消极的情感带到学习中来,容易产生负面情绪,而直接影响到思考与思维,影响到学习效果。改变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与地位,赢得学生的尊重与信任,拉近师生关系,缩短心理距离,使学生对教师产生积极的情感,进而转移到学科学习中来。为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关系的改善,要抛开传统的师道尊严,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热爱学生、信任学生、理解学生,能够更多地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来处理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亲切与理解,进而赢得学生的喜爱、尊重与认可。这样,学生自然就会将这种喜爱转移到数学学科学习上来,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与强烈的行为,会在思考与行动上产生可喜的变化,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潜能也会随之得到最大挖掘。

三、创设的问题情境要和教学内容相符合

在新课改的教学过程中,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很多教师对知识的导入都运用了创设情境的方式。教师在利用情境对所学知识进行导入时,要根据学习的内容进行创设,要结合整个教学单元的主线来进行。一些教师为了显示课堂教学的新颖性,在上课伊始就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导入,多媒体播放的内容虽然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内容却和教学内容毫不相干,这就不能有效地利用情境创设的作用。所以,在利用问题创设情境时,不要追求花哨的外表,而是要看这个问题是否能把学生带入到要学习的内容中,是否能调动学生的思维进行思考。例如,在教学"空间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时,可以让学生对教室中的之间进行观察,让他们对房顶上的任一直线和地上的任一直线的位置关系进行分析,使他们很快地进入到学习内容中,这样的问题情境创设就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时再进行新课的学习,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兴趣增强了,那么,这堂课的教学效率也就提高了。所以,和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情境创设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在愉快的学习过程中对知识获得感悟。

四、开发教学资源,增强教学效果

高中数学对学生的最基本要求是能通过一些数学原理,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消化和吸收,进而解决生活问题。因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能创设出一些合理和教学情境,使学生通过这些情境,能积极参与到研究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而对数学这种比较抽象和枯燥的学科来说,单一的教学模式很难使学生产生兴趣。这时,科学合理地运用多媒体作为教学的辅助工具,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一般来说,在运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要能采用直观形象的事物将难懂的数学知识和原理呈现出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五、实现预设和生成的完美统一

所谓预设性发展是指可预知的发展,即从已知推出未知,从已有的经验推出未来的发展;所谓生成性发展是指不可预知的发展,也即这种发展不是靠逻辑可以推演出来的。预设和生成是矛盾统一体,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和生成是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预设体现教学的计划性和封闭性,生成体现教学的动态性和开放性,两者具有互补性。没有预设的课堂是不负责任的课堂,预设过度,就会挤占生成的时空,缺乏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积极互动,知识不能转化、内化为学生的智慧和品质;没有生成的课堂是不精彩的课堂,生成过多,就又会导致教学的随意性,会使教学失去中心,泛泛而谈,浅尝辄止,从而背离了生成的目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调控和处理课堂教学的方向,实现预设和生成的完美统一,这是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保证。

六、做好评价与反馈工作

评价与反馈是教师对教学工作的另一种了解,能从很大程度上反应出教学成效。作为学生,大多期望能得到教师积极公正的评价,并从评价中得到鼓舞,进一步改进自己的学习。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评价的技巧,多优秀的学生进行中肯的评价,鼓励他们更上一层楼,对基础较差的学生进行积极地鼓励,并委婉地提出修正意见,让他们在肯定中继续努力。

反馈工作是教与学紧密相连的纽带,因而,教师要注重教学的反馈环节,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习题训练,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并加以辅导,让学生在不断的反馈中全面提高。

总而言之,高中数学的教学具有其特殊性,需要教师始终树立学生本位的思想,把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位置上,增强其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在课前充分备课,做好课堂引导,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并针对课堂中的教学状况进行积极的评价,获取反馈,以及时了解教学进展,作出改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取得教学的成效。

(责编 张景贤)

猜你喜欢
预设师生关系创设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问题是预设与生成间的桥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
预设留白 生成精彩
浅谈技校的师生关系
作为预设触发语的重动句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