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词语在儿童的心灵世界里鲜活站立

2014-10-17 15:50盛冯慧李勤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14年9期
关键词:用脑本课双手

盛冯慧+李勤

【教学设计】

一、 联系生活事例,理解“做工”

1. 双手会干什么呢?请小朋友看图。(出示课文插图)图上的小朋友用自己能干的小手在干什么?(指名说。教师随机点评:小朋友用自己能干的双手,为世界增添了一抹绿色;小朋友的手在电脑键盘上上下飞舞,多灵活啊;灵巧的双手翻动书页,一本精彩的图书一页页看完了;双手拍皮球,一下一下又一下,小皮球蹦得多欢啊……)

2. 老师知道,我们小朋友的手也特别能干,谁来说说你的手能干什么?

3. 我们小朋友的手都这么能干,大人的手就更了不起啦,大人的手能干什么呀?

4. 是呀,像这样用手来做事情就叫“做工”。(板书:做工)

二、 唤醒生活体验,理解“思考”

1. 我们的双手在做工时,我们的另一个宝贝——大脑又在干什么呢?(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思考)

2. 什么叫“思考”呢?

3. 思考就是动脑筋、想问题、想办法。比如说,你在画画的时候,大脑会想;你在做手工的时候,大脑会想。你还在什么时候,思考过什么问题呢?

4. (指导朗读)原来我们的双手和大脑有这么大的作用,怪不得是人的两个宝呢!谁来读好这句话?让大家都听明白这句话的意思。(指名读,齐读)

三、 引入生活实践,理解“创造”

过渡:双手和大脑本领这么大,那该怎样用好它们呢?一起读。(出示句子:用手又用脑,才能有创造。)

1. 光用手不用脑,事情做不好;同样,光用脑不动手,事情也办不成。只有用手又用脑,才能有创造。

2. 社会上,各行各业的叔叔阿姨们都是用手又用脑,完成自己的工作,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一起来看——(PPT出示厨师、建筑工人、医生、农民、裁缝等职业的工作场景)

谁来用这样的句式夸夸他们,你可以看着图说,也可以说说自己想到的。(PPT出示句式: 用手又用脑,会 。)

3. 老师知道,我们小朋友也都是善于用手又用脑的,是不是呀?

老师课前发给大家一张白纸,要大家用手又用脑,想办法把它变成一样作品。快拿出来让大家看看,你都把它变成了什么?你这个是什么呀?你是怎么做出来的?(你可以说,我用手又用脑,会怎么样?)

4. 小朋友真了不起,我们高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们,也用纸做出了很多有趣的东西,想看看吗?(课件出示相关剪纸、折纸、绘画等作品)

5. 你们看,一张小小的白纸,经过我们用手又用脑,居然变成了这么多精彩的作品,这些本来没有的东西被我们做了出来,这就叫——创造。(板书:创造)

6. 小朋友现在是小创造,大人可有大创造!你们看:(课件出示相关图片并描述)蛟龙号潜水艇深入大海,神舟七号飞入了太空,东方明珠电视塔是亚洲第一的高塔,在高铁铁轨上,运行的火车速度都已经超出了飞机起飞时的速度。这些呀,都是人们用手又用脑才创造出来的,所以说,只有——(引读:用手又用脑,才能有创造。)

【评析】

词语,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词语教学,是语文教学不可忽略的组成部分。尤其是在小学低年级,词语教学更应占有重中之重的位置。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早就指出:在低年级,从教学的最初步起,知识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词,更确切地说,就是词里面所反映的现实的周围世界;儿童在知识的梯子上攀登时,使他迈出最初的、也是最宽阔步伐的,就是通过词来认识世界。但是,这里的‘词不是机械的符号,不是冷冰冰的概念,不是‘不动的‘死的行装,‘词语只有在获得了感性的个人涵义而不是单纯作为概念存在的时候,它才能成为个体生命中一个生气勃勃的细胞。”(维果茨基语)因此,词语教学最大的忌讳便是机械识记,机械操练,唯有建立词语与学生精神领域广泛而紧密的联系,唯有让词在儿童的意识里活起来,欢蹦乱跳起来,它才能真正成为学生个体生命的一部分。

《人有两个宝》系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的第一篇课文,是根据陶行知先生《手脑相长歌》改写的一首儿歌。全文共六行三句话:“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双手会做工,

大脑会思考。用手又用脑,才能有创造。”其中,“做工”“思考”和“创造”是本课的关键词语。如何让这些词语在儿童的心灵世界里鲜活站立?本课设计以下几点值得我们借鉴:

1. 唤醒经验,还原词语丰富的画面性。

词语不是一个静止的符号,词语总是和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物或画面紧紧相连。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还原词语丰富的画面性,能一下子拉近词语与学生的心理距离,使原本平面、静止的文字迅速变得熟悉、可亲起来。本课例中对“做工”一词的教学,让学生借助画面及生活回忆,说说小朋友、自己以及大人的手分别能干些什么,三个层层递进的环节无痕地将“做工”一词具象化,既让学生水到渠成地理解了“做工”的词义,又让学生对“双手”的作用有了清晰的认识。

2. 唤醒体验,还原词语切己的情感性。

“词语有温度,字词知冷暖”,是对词语具有情感性这一特点的生动描述。词语的学习如果只是以词解词,让学生记住一个与己无关的概念,那么这个词语在学生心中一定是了无生机的,它只是心灵之树旁一片枯萎的叶子,心理机器旁一个孤零零的生了锈的零件。但如果能将词语与学生的体验勾连,能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解说词语、运用词语,那么这个词语的生命力马上就被激活了。上述课例中,对“思考”一词的教学处理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什么叫“思考”呢?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老师并没有满足于给出一个标准答案,而是进一步启发引导:“对了,思考就是动脑筋、想问题、想办法。比如说,你在画画的时候,大脑会想 ;你在做手工的时候,大脑会想 。你还在什么时候思考过什么问题呢?”学生在这样的情境思考和表达交流中,“思考”的体验被一遍遍唤醒和强化,“思考”一词也带着学生各自切己的情感体验,自然而然进入了学生的心灵词汇库。

3. 动手实践,还原词语活跃的思维性。

“创造”一词对入学不久的一年级学生而言,是空洞而抽象的。如何架设词语与学生思维之间的桥梁,让理性抽象的词语依然能在学生心头绽放生动、形象的花朵?本课教学中第三板块的设计可谓匠心独运——看着PPT场景,让学生用“ 用手又用脑,会 。”的句式夸夸各行各业的叔叔阿姨们。这里的说和夸是为“创造”蓄势;“我们小朋友也是善于用手又用脑的”,让学生将各自的白纸做成各种作品,并展示和描述自己的成果,是让学生亲历并彰显“创造”,激发学生的创造感和成就感;让学生欣赏高年级大哥哥大姐姐的剪纸、折纸或绘画作品,是对学生思维力、创造力的拓展与提升;最后,由小朋友的小创造到大人的大创造,由日常生活中的创造到科学技术等领域的创造图片展示和深情描述,则将“创造”的内涵进一步引向深入。在学生的一声声惊叹中,学生的双眼与心灵都被点亮了。“创造”一词,就这样润物细无声地进入了学生的心灵,而且经久难忘!

(盛冯慧,无锡市教学能手、无锡市洛社中心小学教师;

李勤,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无锡市洛社中心小学副校长)

猜你喜欢
用脑本课双手
洗好双手七步走
Let’s play football.(部级优课)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从“听唱读写”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
近视
我用双手改变贫穷
双手握生死
A double inequality for the modulus of the Grötzsch ring in Rn
认真用脑的请举手
用鼓掌的双手做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