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助学课堂”

2014-10-17 15:33秦艳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14年9期
关键词:园子助学言语

秦艳

语文课怎么上,才能让学生融入课堂,让学生身心在课堂里自由地舒展,才能聆听到生命在课堂里生长拔节的声音?为此,我提出语文“助学课堂”的教学主张。“助,佐也。”(《小尔雅》)“助”就是帮助、协助,在别人需要的时候给予帮助。

语文“助学课堂”既可以理解为是一种理念,又可以理解为是一种方法。作为理念,意在强调学习在本质上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具有不可替代性,教学的作用在于帮助、促进与催生这一行为的发生。语文“助学课堂”从根本上说,就是在学生需要的时候给予及时的帮助。具体来说,就是在学生学习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要给予点拨,让学生明确学习的方向;就是在学生生成的知识点、感悟点等不够全面的时候,教师要通过追问、补充、启发等方式,拓宽学生思维的广度;就是在学生生成偏离方向的时候,教师通过组织讨论、引发争论等方式,引领学生回归到符合学习要求的轨道上来;就是在学生学习中能力不足或感悟不深的时候,教师通过精讲点拨等方式,提升学生思维的深度。在语文“助学课堂”中,教师要给学生的学习留下足够的时间,要有足够的耐心去等待每一朵花绽放。

作为方式,语文“助学课堂”提出“三助”:一是助“能力形成”。即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帮助学生形成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助“能力形成”体现了“学语文重能力”的课程观。二是助“言意转换”。即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帮助学生在“言”与“意”之间实现转换,从而让学生在言语理解与言语表达上得到提升,助“言意转换”体现了“言意共生”的语文观。三是助“方法迁移”。即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助“方法迁移”体现了“学生主学、教师助学”的教学观。在上述“三助”中,师生之间又形成三个层面的“助学”关系,即“自助”“互助”与“师助”。

语文“助学课堂”就是要进行价值本位的转移,从知识为基础的价值取向,转变成以人为本的发展为基础的价值取向,改变课堂教学中的教师主宰、控制的意识,改变学生依附、顺从的地位,把“课堂”转变为“学堂”,把“讲台”转变为学生的“舞台”,激发和释放学生的阅读理解潜能、发现探究潜能、表现展示潜能、自我实现潜能。

一、 助“能力形成”:课文无非就是一个“例子”,语文课程应该是学完课文之后剩下来的东西

语文“助学课堂”,提倡“以素养为

中心”的课程观。“语文素养”的核心是“语文能力”。教师要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形成“语文能力”。以“阅读能力”为例,在阅读教学中,要着重培养学生四种“阅读能力”:一是提取信息的能力。提取信息包括提取单一信息、多个信息、显性信息、隐性信息等。学生要学会将提取的多个信息进行整理,与所提的问题建立联系。教师根据所提问题通过学生交流,把握他们在提取信息能力上的表现,并通过反馈评价对学生进行指导。二是形成解释的能力。学生在阅读中,不仅要关注提取的信息,而且要把前后文的信息联系起来,与自己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根据文本的内容对作品中的语言、形象、情感、观点、态度等做出合理解释。教师针对学生的表达情况,通过点拨追问,帮助学生不断提升“形成解释”的能力。三是整体感知的能力。在阅读中,学生要能够整体感知文章的大概内容,初步感受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够理清文章的思路,理解文章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教师根据学生的表达情况,及时给予方法上的指导,帮助学生形成“整体感知”的能力。四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从文本中获取相关信息,利用这些信息,建立阅读与生活的联系,解决实际问题。教师为学生提供相关材料,对文本的学习进行拓展延伸。

这四种阅读能力的培养,在具体的教学中并不是分割开来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如在教学《我和祖父的园子》一文中,围绕“为什么说这是一个充满着生机、充满着爱、充满着自由的园子”这个问题,学生去默读课文,提取相关信息,联系上下文,联系自己的生活,说出自己的理解和体会。在此基础上,对文章篇章结构与文章主旨进行深层阅读与思考。

二、 助“言意转换”:语文教学是一种“意”与“言”会,言随“意”遣,浑然天成的追求

语文教学的本质离不开“言”与“意”。“运用语言”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特征、基本原则、基本途径,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在语文学习中,既要能进入作品的世界,深刻体悟内容的“意”,又要能鉴赏作家创作的语言及其语言的无限创意,收获文本“例子”中传神的“言”与深刻的“意”,在语文学习中发现“言”的密码,获得“意”的快感。助“言意转换”,就是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帮助学生在“言”与“意”之间实现转换,提高学生“言语理解”与“言语表达”的水平,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从“言”到“意”的转换,指向语文教学中“言语理解”。在这个过程中,首先,教师为学生提供阅读材料,指导学生初读;学生初读材料,感知文本大意,对文本形成整体感知。其次,教师指导学生细读,抓住重点词句,让学生读出自己的体会与感受;学生根据重点词句,再现言语作品的情境与意境,根据言语作品,说出自己的体会与感受。再次,教师指导学生回到整体,通过朗读与表达等形式,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感悟文章揭示的哲理,内化文本的“意”。

从“意”到“言”的转换,指向语文教学中的“言语表达”。在这个过程中,首先,教师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或是在阅读文本之后,或是在某个话题之下,帮助学生酝酿情感,产生表达的冲动;学生或是阅读了文本,有了情感的积淀,到了不吐不快的境地,或是触景生情,感物生意,产生一种想表达的想法与意向。其次,教师帮助学生立意,让学生将要表达的“意”在心里渐渐明晰起来,即学生要表达的思想或意图究竟是什么,并通过列提纲(打腹稿)的言语形式,形成“意”的基本框架。再次,教师指导学生如何表情达意,如何布局谋篇,学生将心中的“意”通过言语形式外化为文章(或话语)。

“言意转换”,既可以是阅读教学的“言”→“意”→“言”的全过程,也可以是习作教学(或口语交际教学)的“言”(在提供阅读材料或交际话题的情况下)→“意”→“言”的过程。只有“言意转换”的课堂,学生的语言学习才能有生命的活力,只有“言意共生”的课堂,学生的情操熏陶才能有栖息的土壤。如教学《我和祖父的园子》一课时,教师心里有两条思路:一条是凭借语言探寻“意”的领悟,通过对园子里动物、植物的描写,以及我和祖父在园子里劳作的叙述,让学生获得“生机”“爱”“自由”这些“意”层面的感悟;另一条是在获得“意”层面感悟的同时,探寻“言”的生动与传神,如在感悟“自由”的教学板块中,让学生体会“……就像……似的”“愿意……就……”这两个句式表达的效果。特别是在最后一个教学环节中,让学生将课文改写成诗的形式,体会萧红作品的语言风格,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在“言”与“意”之间自由穿梭与体验。

三、 助“方法迁移”:学习是通过学生的主动行为而发生的,取决于学生做了什么,而不是教师做了些什么

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的“学”,从“教给学生知识”向“教会学习方法”转变。助“方法迁移”中要突出三助:一是“自助”,倡导先学后教,通过“助学单”的引领,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二是“互助”,设置合宜的任务驱动情景,让学生充分展示预习的成果,通过提问、补充、质疑、辩论等形式,使得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同伴交流等多种学习方法得以互配实施;三是“师助”,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学定教,在正确诊断学情的基础上,删繁就简,合理用力,实施与学生需求相匹配的针对性教学,并腾出时间和

精力来,在发展学生的高层次思维能力上下功夫。

仍以教学《我和祖父的园子》一课为例。首先,教师为学生设计一张“助学单”,从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词语理解、把握大意、提出疑问等角度进行设计。学生课前凭借“助学单”进行自主预习、自助体验,逐步掌握自学方法并形成较强的自学能力。其次,在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交流展示预习的成果,对学生展示中的重点内容进行点拨,梳理学生的问题,为深入品读课文提炼主话题。学生将自己的预习成果在班级进行交流,学生之间形成一种互助学习的氛围,通过学生的相互补充不断充实自学成果,教师仅仅就重点内容进行点拨,如字音中的“溜平”的“溜”、“锄头杆”的“杆”,词语中的“倭瓜”“谎花”等,把握大意中“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园子”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将学生的问题进行梳理,并产生教学主话题:“为什么说这是一个充满着生机、充满着爱、充满着自由的园子?”再次,教师组织学习围绕话题进行细读课文,让学生根据话题获取信息,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生活经验形成自己的解释,在学生交流展示中,不断生成新的话题,升华学生的感悟:“我”之所以在园子里无忧无虑、无拘无束、快乐自由、充满生机,那是因为有祖父的疼爱、宽容、耐心与呵护。最后,围绕著名作家茅盾对《呼兰河传》的评价,“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对文章的语言风格进行深究与体会,并通过想象表达,让学生用诗的语言表达心中的自由与快乐。再由课内到课外,引导学生阅读萧红的《呼兰河传》这本书。

(作者单位:连云港市赣榆县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园子助学言语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吕魁:难以用言语表述的特定感受
快乐的园子
树的野园子
我和祖母的园子
园子匠
关爱·帮扶·助学
为助学一诺千金
郭万里“三帮”助学子
关于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