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珣
英语新课改已经在初中实施了一段时间,作为初中英语教师,应认真解读新课标,深刻领会任务型教学的精髓,做到与时俱进,大胆实践与探索,力求能尽快驾驭这一新的教学方法。笔者认为,教师要促进以下几方面的转变。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
传统的教学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唱独角戏,学生做“听长”;教师讲得很累,学生听得想睡。教师教了几年学,最终进步最大的只有教师自己。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教师不再是教材的代言人,而是要变为学生学习的设计者、组织者、管理者、交流伙伴和指导者。教师要设计好每一堂课的教学,设计好师生互动活动。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结合语言材料、实际环境、教学目标等因素,设计一堂课的活动任务或语境,并说明活动的操作过程及要达到的目的。这需要教师深刻理解教材,熟悉教材的内容,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教师还需组织学生开展活动,并深入到学生中,指导、帮助他们。如教学“Can you play the piano?”时,笔者设计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招聘会,请5位同学分别充当5个clubs (English,computer,art,music,football)的负责人,并指导他们为各自的club制定招聘条件、设计面试措辞:Can you dance? Why do you want to join our club? Please dance...任务开展前教师先选一个club,同时充当应聘者与负责人进行示范。招聘会开始,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到想参加的club负责人处进行面试,他们以各种不同的形式来表现自己的才华。招聘会结束,由各负责人宣布被录取人员名单并说明原因,同时汇报到本组应聘的总人数。教师根据各club表现作最终评价。
二、教学方式的转变
许多英语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初一年级课堂气氛活跃,初二开始平静,初三非常沉闷。这除了学生心理、生理产生了变化的原因以外,教师是否反思过自己的教学方式出了问题?
英语课程标准提出,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和传授,忽视学生实际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倾向。“任务型教学旨在走出‘课堂小天地,把社会引入课堂,把课堂延伸到社会。改‘语言为本为‘任务为本;变‘重视语言形式为‘重视语言功能、语言内容和使用语言的人;注重课堂内外的真实的交际。”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参考的教法不多,除了深入领会新课标的精神外,靠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反复思考,精心设计课堂上教学的新做法,并自觉进行教学反思,对照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查找不足,不断改进。笔者认为,任务型教学必须是互动教学,要给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正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进行“Brain Storm”,大胆尝试,一定能找到行之有效的、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的教学方式。
三、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任务型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以人为本,学生也必须有这样的意识,在接受、执行任务的过程中明确自己是任务的主人,是自主的学习者。英语课程标准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为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努力探究英语合作学习相关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学习上善于和别人合作,乐于和别人交流,从而发展合作精神,提高教学效果。设计的任务要为了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让学生在做事中解决实际问题。合作的形式通常是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游戏、编对话、比赛、调查或采访、制作作品等等。合作学习使学生人人都获得参与语言交流的机会,使学生在与别人的交流中学会合作,取长补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
四、对学生评价的转变
传统上对学生的评价以测试为评价的唯一形式,过分注重对语言知识的考查,导致了课堂教学以考试为中心的局面,严重地限制了学生的个体发展。英语课程标准从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评价理念出发,提倡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主张评价要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多元化发展。通过评价,让学生感受成功,从而激发和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这就需要改革传统的评价体系,建立新的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测试性评价和非测试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
总之,在完成任务的活动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承担着一定的责任,有较多的人际交往,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性格,培养责任心和发展学习英语的非智力品质,它直接服务于课堂教学,也可以改变目前英语教学中仍然存在的知识传授比重较大、语言实践不足甚至单纯讲授语言知识的现状,可以给学生创设充分表现和自我发展的空间、机会。这有利于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及初中英语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高红.现代社会如何实施初中英语教学[J].现代经济信息,2009(7).
(责任编辑周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