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志明
高中语文教学已经从初中阶段的对言语的一般性理解进入到更高层次的审美赏析的阶段。学生不仅要能快速地理解文学作品言语的字面意义,还要能慢慢地细细地品味文学作品中独特的言语审美特点。
在此先简要说明一下语言和言语这两个概念的不同。语言是一种总的符号体系,是约定俗成的社会现象,是抽象的系统,有相对的稳固性。言语是个别人的话语,是具体的事例,有灵活的选择性。语言与言语的关系是工具和对工具的运用的关系。
据此我们可以知道语言的美与言语的美是不同的。语言美是语言体系表现出来的审美特征的总合。言语美是语言的美在具体环境中的体现。语言的美给人感觉到的必先是言语美。高中语文教材中有大量的诗词歌赋,名家名篇,教师与学生可以借此一窥言语的审美特点,提高自身对言语的审美能力。
那么言语的审美特点有哪些呢?
一、音乐美
音乐美是在交际过程中,为适应听觉的需要,有目的,有规律地对语音进行排列组合,从而形成一种音乐旋律。也就是读起来朗朗上口,悦耳动听,能引起美的体验。汉语“四声”的抑扬变化,“平仄”的相重、相间、相立,单双音节的配合匀称,双声叠韵的铿锵舒缓,叠音词的流畅婉转等,都给言语形成某种节律美、音响美提供了客观的物质基础。一旦言语具有音乐那种表达情感,描绘形象,提示主题的性能,我们的言语就会变得更美。
诗歌是言语音乐美的典型代表。我国古代的格律诗采用了音步、平仄、对仗、韵脚等多种艺术手法,更能发挥抑扬顿挫各种变化的艺术表现力,从而使我国的吟诗能产生音乐般的艺术效果。五四以后,产生的新诗对平仄、对仗等要求不再那么严格,但也并非只求绝对的自由,不求音乐美。事实上,新诗也有自己的音韵和格调,只是与旧体诗的风格不同罢了。以余光中的《乡愁》一诗为例: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呀/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这首诗广为流传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虽不是格律诗,却有自己的格律。每一节中各句的音节组合虽然长短不一,但在整体上却有统一的韵脚和节拍,使全诗的音响既富于变化而又整齐一律,从而形成一种复沓回旋的韵律和节奏。
二、含蓄性
言语贵在含蓄,“含”是含隐,“蓄”是蓄绣。所谓隐,就是言外之意,所谓绣,就是篇中之萃。我国许多的优秀作家在言语的锤炼上都遵循着“语忌直,意忌浅,脉忌露,味忌短”的原则。往往不是直抒其意,而是言在此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自己去体味。这样的言语才有味道,显得含蓄隽永,回味无穷。言语的含蓄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指言语的耐人寻味;二是指言语的多义性。言语的耐人寻味是指言语表达的不直露,禁得起细细推敲,琢磨,如一杯酽茶,越品越有味道。就拿《诗经》中的《关 雎》来说:“参 差 荇 菜, 左 右 流 之。窈 窕 淑 女, 寤 寐 求 之。求 之 不 得, 寤 寐 思 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诗中用“时而向左,时而向右地求取荇菜”来隐喻“君子”努力追求“淑女”。又用辗转,翻覆不能入眠来从侧面反映“君子”对“淑女”的思慕之情。这些隐喻和侧面描写,要远比正面描写给人以更多的想象与回味的余地。
就多义来说,“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中的“臭”字,可解释为“味道”、“香味”、“臭味”,虽然“臭”字在唐代有其固定的含义,但对我们来说,这三种解释都能够成立。就诗中所表露的情感看,最后一种解释更能表达作者的愤怒之情,但如果我们仅仅承认这种解释的唯一合理性,则大大削弱了它的丰富的内涵。
三、幽默感
言语的幽默感来自于言语所创造的幽默的形象。它产生于特定的语境,而不是说言语本身具有幽默感。
幽默相对于笑话和滑稽显得深沉、高雅,而相对于讽刺与机智,则显得温和、含蓄。当然这并不是说幽默就与这些“邻居”无关。有时幽默是机智的表现,有时幽默是为了讽刺,而有时幽默又等同于滑稽。
例如,苏格拉底在向别人解释他为何取了一个凶恶的老婆时说:“作为一个驯马师他宁愿选一匹烈马来做自己的马,而不选驯马来做自己的马。假如他能够驾驭烈马,那所有的马就容易驾驭了。我为了能和所有的人和睦相处,所以才取了这么一个老婆。”在这里苏格拉底的幽默就反映了他的机智。言语的幽默来自于对语言在语境条件下的巧妙运用。这些方法有:把同音、同韵的字、词以及形近字、多义字、词、句巧妙地结合起来或通过语词的表面意与实质意的对比等,达到幽默效果。
四、柔美感
柔美感是指言语所塑造的柔美形象而给人的感觉,同时也包括言语自身的色彩、语势和语音的形式因素以及两者的结合与统一。
一般来说,使人产生柔美感的言语自身应该是轻柔、委婉、含蓄的。在语词所组成的语句及文本的节奏韵律上也是和谐的、舒缓的。
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描写儿女私情、离愁别恨的作品,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及李清照的一些古诗词作品大多细腻婉转。在现代作品中,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沈从文的《边城》,戴望舒的《雨巷》等作品多体现了柔美的品格。
五、壮美感
壮美与阳刚、刚健的概念相差不大。具有壮美感的言语是语言的语音、节奏、质感及力度和它所塑造的壮美形象的统一。
言语的壮美感来自于它所塑造的壮美形象及抒发的壮美感情,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其次来源于言语在语境条件下所显示的质感,比如词中的“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用词铿锵,“金戈”、“铁马”、“气吞万里”的形象极具壮美感。
李白、苏轼、辛弃疾等人的很多作品多具有壮美而刚健的特色。如苏轼的《百步洪》写水泼冲泻:“有如兔走鹰落,骏马下注千丈破,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珠翻荷。”就显得气势恢弘,情感激越而语言嘹亮。现代文学中,郭沫若、贺敬之、郭小川的诗歌,刘白羽的散文,在激进色彩下的气势与情感及其用词,也是如此。
六、平实感
平实感的言语与华丽、繁缛的辞藻相对,指平淡朴实的言语给人的美感。但并非“质木无文”的白话,而是在特定的语境下以简洁洗练的言语实现丰富内涵的表达。它有时和柔美的风格联系起来,更多的时候则具备了可供回味的含蓄效果。古人常说的“实境”、“冲淡”、“自然”等审美范畴多少含有平实之意。
选择平实的言语对于作家来说是一种冒险,因为要使这平实的言语“有味”,要使之表达丰富的内涵并不容易。平实的言语不等于大白话,而是经过一定的艺术加工,只是结果以通俗易懂似乎未经加工的形式出现,具有加工效果而不露加工痕迹。
以人教版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为例,看起来是大白话入诗词,可在整体语境中,却又别有一番滋味,并不乏文学色彩。文章用简洁,单纯,体现着朴素美的言语表达了他对一位中国大地上善良而不幸的农妇的颂词。言语平实,却让人回味无穷。
言语是对语言的运用。要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地运用语言,首先就要让学生明白什么样的言语才是美的,也就是要明白言语的审美特征的问题。这不但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
(责任编辑 韦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