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文平
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将多元解读文本作为有效提高学生阅读质量的重要方法之一,这已成为广大语文教师的共识,但在实践操作层面上,却是参差不齐,有的语文教师把多元解读当作“法宝”,在阅读教学中只是一味让学生自由发表看法,却不从最基础的做起,往往是事倍功半。笔者综合其他专家的观点,并结合几年来的语文课程改革实践,认为要有效进行文本多元解读,使学生在多元化的解读过程中,提高阅读水平和质量,张扬个性、完善人格、塑造人文精神,应当强化以下五种意识:
一、强化提高学生阅读兴趣的意识
古语说“欲速则不达”,“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说的都是同一个道理,即要办成一件事,不一定要立即着手,而是要做好充分准备,创造有利条件,这样会大大提高办事效率。 同样,要有效提高学生阅读质量,多元解读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但其前提是学生喜欢阅读,若学生对阅读毫无兴趣,不去读文本,那么,“多元解读”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有效提高学生阅读质量就只能是缘木求鱼,是一句空话了。这道理虽然浅显,但并不是所有的语文工作者均能够意识到这一点的,因此就出现了一种局面:台上的语文老师无论怎样鼓励学生多元解读,鼓励学生畅所欲言,一再强调没有标准答案,可台下的学生就是不配合,回答的只是固定的那几位。出现这样的局面有诸多原因,但学生缺乏阅读兴趣,对文本内容不熟悉是其根源所在。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多元解读时,一定要先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不能因为掌握了多元解读理论,就立刻进行多元解读。这“兴趣”就是“其器”,就是“粮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充分运用各种手段,如限时阅读速度比赛、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不同形式的朗读等,强化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强化教师个人阅读体验的意识
要让学生多元解读文本,教师首先要有多元解读文本的能力,用自身个人阅读体验和思考,树立榜样,激励、鼓舞学生形成个人阅读体验和独立的思维习惯。因此,语文教师一是要加强自身的学养、自身的文化积淀,要充分运用课余时间多读书看报,多思考感悟,不断提升自身能力水平。二是要认真钻研教材,虽然语文课本中的课文有教参评点,有各种辅助参考资料,但作为教师,第一个身份应是一个普通的阅读者,要独立阅读文章,要有自身独特的阅读感受和阅读思考感悟,不要囿于教参和传统观点;同时在阅读各种资料时,要尽量占有相关材料,不能仅限于一家之言,多思考他人的观点、看法,在这基础上要么综合出各种观点以备上课时引导学生之用,要么提炼出自己全新的观点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发挥。也就是说,只有教师真正读懂了课文,放开了思维,全面引导学生,学生才可能真正发挥自主性、合作性,新课标积极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才会真正落到实处。三是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时不时地穿插自己对课文的不同看法,大胆破格,只要不是太离谱、太肤浅,那么是对还是错已不是很重要了,重要的是在学生面前起了表率的作用,教师的个人阅读体验和思考感染了学生,学生也就有了发表个人见解的欲望了。当我在分析于勒这一人物形象时,大胆提出:于勒是个不会过日子的人,但却不是一个薄情寡义的人。这一石激起千层浪,班上学生立即对文中人物形象展开了积极的讨论,大胆地发表自己个人的阅读见解。
三、强化创设民主、平等、活泼的课堂气氛意识
多元解读文本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主体感受的教学。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就必须创设民主、平等、活泼的课堂气氛。一是教师要与学生拉近距离,尤其是心理距离,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符合新时期教师所担当的角色,即“教师的职责表现在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真理的人”。师生只有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学生才有了安全感,才能充满信心,思维才有可能被激活,才可能敢于提出问题,敢于质疑。教师要不断根据学生实际和教材特点改进教学方法,在教学中经常做到民主地、平等地与学生进行交流、讨论问题。教师要放下架子,鼓励学生反驳、更正、补充教师的观点和见解,允许学生与老师争论,允许保留不同于老师的观点,允许随时质疑老师的讲述,课堂气氛过于拘谨,甚至是死气沉沉,这对于活跃学生思维是极其不利的。二是学生与学生之间要和谐相处,不要相互讥笑、嘲讽,班级同学要集体形成一种意识“我就是我,我是独一无二的,我有权表述我个人的观点”。总之,只有创设了民主、平等、活泼的课堂气氛,方能让学生相信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观点也许是对的,方能排解学生害怕发言的恐惧心理,从而解放学生思维,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畅所欲言的强烈欲望,让学生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中神采飞扬地施展自己的才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四、强化学生思考、质疑的意识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贻”,完整的阅读过程是感知—感悟—理解—评价—再创造的过程。在当前再次提出思考、质疑意识,是非常有必要的。从大的方面说,随着图画时代的到来,轻阅读的盛行,学生深受影响,对阅读更多的停留在文字层面,缺乏应有的思考;从小的方面说,如今各种教辅材料充斥书架,学生轻而易举地得到了对文本的某种解读,从而养成了依赖教辅不会思考的习惯。没有了思考,质疑便无从谈起,因此,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必须通过培养学生“圈点勾画”、做读书笔记等习惯,教授学生一些思考的方法,强化学生思考、质疑的意识,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笔者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就要求学生在阅读课文时手上一定要拿着笔,一篇课文至少要勾画出五处,并提出两个问题,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阅读的思考、质疑能力有了明显的提升。学生有了思考、质疑的意识和能力,多元解读文本也才有可行性。笔者在执教《我的叔叔于勒》时,对文章的主题分析主要是围绕菲利普夫妇展开。分析正浓,突然有学生站起来提出反对意见,认为本文的主人公是于勒,所以文章的主题应围绕于勒来分析才是。面对这种出乎我意料的意见,我不是进行压制,也不是不理,而是适时引导全班同学展开本文的主人公到底是谁的讨论,随着讨论的深入,对文章主题的理解也出现了不同的观点。在这个案例中,毫无疑问,学生若没有质疑文章的主人公到底是谁,也就没有随之而来的多种主题的探讨。
五、强化与文本对话的意识
“文本是作者生命运动的结果,是作者价值观、生命观、审美观的体现,生命的价值是多方面的,它综合地包含在文本中,自然又会多层次、多侧面地折射出来。”因此文本存在着不确定性,但这不确定性决不是随意性和任意性,多元解读提倡的是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创新,多元不等于无界,不等于是多元价值观,不是毫无根据的天马行空、胡思乱想,不是无厘头的搞笑,不是对传统优秀文化的恶搞。我们常说“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不管怎样,任何读者读出来只能是“哈姆雷特”,而不能是“李尔王”,也不能是“贾宝玉”。在读《我的叔叔于勒》时,学生决不能读出“人们在追求幸福生活的过程中,嫌弃贫穷的亲戚是正常的,是无可厚非的”这样的价值观认识。因此,多元解读的立足点应是文本,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充分认识到文本的载体性,要引导学生尊重文本,与文本进行对话交流,从而实现心灵的沟通,审美的愉悦,情操的陶冶,思想的碰撞,人生的感悟。
具体地说,在阅读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现在学生对于语言的感受能力明显下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生在阅读语言文字时缺乏形象性,无法将文学作品的语言文字、情感与生活联系起来,无法唤醒自身已有的感知,这也就影响了阅读的质量。因而,教师在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时,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将自身原有的知识积累、直接生活经验及情感融入语言文字中,让学生运用已有的感知与文本进行对话、交流,使学生产生共鸣,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与探究的兴趣,更有效地促进学生新知识的建构,对文本的解读。如某位教师在教授《孔乙己》一文时,讲授到作者用字的传神时,举了“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中的“踱”字,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就是没有答到点子上。这时这位教师就问学生在生活中我们什么时候会用“踱”这个字,立即就有学生答道:在公园散步的人。这位教师因势而问:那你们想想在公园散步的人大多是怎样一种状态?班级大多数学生脱口而出“悠闲”。接着这位教师又结合“穿长衫”的身份特点,让学生品味出了作者用字的传神。在这个例子中,这位教师就是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唤起学生已有的感知,从而达到了感受文章语言的目的。在强调学生与文本对话中,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多问“为什么”,如“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写出这件事或这句话”,“为什么要写这个细节”,“为什么人物会有这个表情”,“在生活中,我如果遇上这样的情景,我会怎样”等等,从而有意识地、刻意地对学生进行与文本对话的训练,久而久之,学生自然就形成了与文本对话的习惯。
总之,多元阅读重视学生的体验,重视学生主体的投入,尊重学生多元解读的个性,在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方面起着巨大的作用,但是多元解读是建立在各种基础之上的,只有打好了相应的基础,其功能才能真正得到发挥,忽视了这一点,别的都只能是空谈,只能是作秀。
参考文献
[1]潘新和.新课程语文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
[2]孙绍振.名作细读[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3]韦钰.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责任编辑 韦淑红)